蒋丹青, 吴永发
(苏州大学 金螳螂建筑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地铁站公共空间导向性设计要素的研究
——以欧洲部分城市地铁站空间设计为切入点
蒋丹青, 吴永发
(苏州大学 金螳螂建筑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随着国内城市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网络正迅速地覆盖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然而,地下空间黑暗、封闭、压抑的特性,早已引起人们尤其是设计师们的广泛关注和思考。文章以欧洲四个发达城市慕尼黑、斯德哥尔摩、布拉格、那不勒斯为切入点,从照明、艺术、材料、色彩四个方面,探究空间导向性理论在地铁站设计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城市交通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地铁站;公共空间;导向性设计;城市特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的开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轨道交通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暴露了地下空间在导向性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本文以地铁站公共空间中的导向性设计要素为研究对象,结合设计学理论,通过对欧洲发达城市的优秀案例分析得出此类空间导向设计的要点,从而探寻出系统的、具有实践意义的地铁站公共空间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导向设计是基于人的空间认知方式,帮助人们从此地到彼地,并知道回路的设计[1]。导向性设计(Orientierungs sevetem),其实质是整合和组织空间环境相关信息,从而帮助人们快速地到达目的地的信息设计。从广义上来说,它是指建立在规范社会功能基础上的,一切用来传达空间概念的视觉符号和表现形式,如建筑、雕塑、图案、文字等。因此,凡是用来规范社会区域正常运行的,都可以看作导向设计的一部分。从狭义上来说,导向性设计系统的概念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指从视觉传达角度,用来表明方向、区域的图形符号,它关注的是如何用简洁的图形符号来表达准确的含义;二是从环境设计的角度,着眼于材质、外观、位置、艺术表现等因素,强调这些因素及图形符号在环境中的融合及表现方式。因此,导向设计关系到视觉传达和环境设计两个领域,概念彼此有交叉,又相互独立。
导向性设计的基本要素包含在视觉导向和触觉导向两个方面。空间的形状、色彩的变换、灯光的强弱、文字及图形提示等属于视觉导向;材料的机理属于触觉的范畴。人们在进入到一个空间时,身体的“分析器”很快就会对环境进行“扫描”,将空间内的基本形态要素整合之后通过中枢神经传向大脑,产生所谓的感觉印象。地铁作为城市交通工具,设计师要了解地铁站空间信息传达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传递方式,合理地利用地下空间,营造一个能够高效引导人流、归属感强、充满城市文化特征的地下空间。
1.慕尼黑地铁系统(Münchner U-Bahn)中灯光的导向利用
慕尼黑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首府,德国的第三大城市,人口约130万。慕尼黑地铁系统拥有98个站台,是欧洲最佳的地铁网络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设计界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新一代的人们指责占据世界主流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过于理性、刻板,忽视了大众趣味和人类欲望的表达[2]。由于该城市地铁建设相对较晚,就采用了更加自由和个性化的设计。丰富的颜色,新颖、令人眼花缭乱的造型,加上对自然天光的利用,塑造了新一代后现代化的地铁站空间。如Peter Lanz 和 Jurgen Rauch设计的五彩Dulferstrasse 站,Ingo Mauer 设计的带有灯光装置艺术的Westfriedhof站。
2009年,德国设计师Ingo Maurer利用了镜面材料,将慕尼黑最繁忙的地铁站之一 Münchner Freiheit 改造成了一个颜色与灯光的体验空间。他大胆地将镜面材料通铺顶面,从而使屋顶的边界线消失,再通过灯光与镜面折射原理延伸出的另一个虚拟空间,把人们的视线带到镜面内虚幻的空间中去,产生了空间扩大的视觉效果。Ingo Mauer在Westfriedhof 站的空间设计中,使用了11盏半径1.5m的铝制穹顶吊灯,内表面分别漆成红色、蓝色、黄色,对空间产生不同的灯光效果。同时,吊灯与天花板链接处的小型灯管,也对顶面和墙壁产生了蓝色投影。Ingo Maurer对于这些精致灯光的运用,与立面上粗糙的混凝土隧道表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神秘但又柔和的氛围。
环境氛围的创造离不开光与色的综合作用[3]。因此,在地铁空间中营造与当地文化背景相融的空间氛围时,通常从光源的形态及光色等方面入手,如二号线(Urban2)的Moosfeld站。该站内空间的顶棚和立面是由混凝土制成,但设计师在左右两边的墙上分别涂上了不同的颜色(红色和灰色),并用这两种颜色将站名写在墙上,从而可以清晰的标明该站的坐标,泛绿色照明光源被安置在类似勺子造型的装置中。这种强烈的后工业风格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德国设计的涵义(见图1)。
图1 Moosfeld 站(图片来源:自摄)
慕尼黑地铁一号线(Urban 1)的Candidplatz站,设计师通过对建筑结构进行规律的色彩节奏处理,加以简单的照明陪衬,充分发挥了光色对人心理的影响作用。变换的色彩刺激不仅给人带来动态、绚丽的视觉体验,也引导了人们向前探索的心理追寻。
光和色彩是认知过程汇总时一对密不可分的伙伴,他们与形态认知一起,构成整个画面的一部分。因此,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将照明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合理利用艺术性照明的色温、色彩来渲染整个区域的氛围,是目前国内地铁站空间设计应该探索的方向之一。在照明设计中,光源的分布、方位以及大气状况都会影响光的特性,而色彩和光的相互作用又非常复杂,只有在设计和安装的时候充分考虑了所有可能出现的相互作用之后,人工照明才能真正地发挥设计师想要的效果。地铁空间中的照明设计应该强调在明快的氛围中给乘客提供更多层次的情感体验,在能够保证全线路风格统一的情况下,针对个别站点进行一些个性化的“定制”。
2.斯德哥尔摩地铁站空间的艺术表达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市处于海湾岩石地带,地形高低起伏,对地铁工程的修建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目前市区拥有长达110km地铁线路、99个地铁站[4]。在这些地铁车站中,有一半以上装饰着半个世纪以来150多位艺术家的艺术品。浮雕、塑像、油画和文物应有尽有,表现着不同的主题,被誉为世界上最长的艺术陈列馆。
斯德哥尔摩地铁站的建筑结构也很特殊,因建在岩石上而被称为“洞穴车站”,这些洞穴车站主要集中在蓝线和红线上。站内空间设计手法大胆、个性飞扬,在兼顾城市文脉的同时,充满了艺术氛围。这些地下空间设计的艺术家们曾经说过,尽管把地下空间变成童话城堡、艺术品、雕塑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仍然应该尽力而为,与建筑师和工程师协调合作,为人们创造出诗意、兴奋的车站环境,例如将一个城市中心的站台玩转成色彩鲜明的地下教堂。在斯德哥尔摩坐地铁就像在一个私人的、移动的艺术画廊中游走,因为你可以欣赏到手工艺、油画、装置、雕塑所带来的美感。某些站台空间甚至能让你觉得置身于一个考古现场,为你的旅程带来未知的神秘与惊喜。当然,在城市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政府也因此花费了大额的金钱来维持和保护这个巨型的地下艺术长廊。
图2 T-Centralen站(图片来源:自摄)
T-Centralen站设计于1975年,是斯德哥尔摩地铁系统的心脏,也是三条城际线的交叉点。每天大约输送15万人。该站目前共有三层,负一层高度为8.5m,负二层为14m,负三层则达到了地下26m,政府有意在2017年继续扩展该站的使用面积。在空间的装饰上,设计师 Per Olof Ultvedt 在洞穴式的墙面和顶面上画满了蓝色的葡萄树叶、花朵和工人的剪影,表达了对七十年代地铁开凿工程师的尊重、纪念和感谢(见图2)。
从T-Centralen站乘坐T11线,可以到达拥有鲜红色顶面的Solna Centrum站。该站与之前清冷的格调截然相反,选择了炽热鲜艳的绯红和深沉坚忍的墨绿。这是设计师在瑞典城市与工业化发展颠覆时期的创作。立面上长达一公里的绿色冷杉图案生长在绯红色的炽烈天空下,反映了重工业时代农村人口减少,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现实。
除了拥有不同的主题,这些站内空间还展示了各类艺术品,在布满墙体和顶面的绘画之外,立面上还有很多展示橱窗,其中展示的艺术品都是跟当地文脉相关的内容。由于斯德哥尔摩由散落在湖海之间的14座岛屿组成,因此又被人成为“北欧威尼斯”,回顾斯德哥尔摩的城市发展史,与航海贸易密不可分,所以地铁站空间中很多关于船舶、海洋的装置艺术。
斯德哥尔摩地铁拥有优美而独特的建筑空间设计,既是服务于瑞典人民的交通系统,又是一条建立在地下的城市艺术长廊。这些大大小小的艺术装置,提供给城市居民丰富的情感体验,当人们进入这些地铁空间,每个人都能获得不一样的感受和启发。这一系列绚烂的色彩主题和艺术表达是一种奇观,当你进入这个长廊,你会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忘记了时间。
3.布拉格地铁站空间设计的材料分析
捷克的布拉格地铁系统是城区快速的交通网络,建立于1974年。目前涵盖了A、B、C三条线路,共有61个站台,线路网长达65.2 km,在2012年输送了589.2万人流量,是欧洲第五大地铁系统。
布拉格的地铁是该城市的特色之一,空间内优美、动人的设计,让人们能够迅速一览城市发展的历史,同时感受到当地居民对未来的期望。而立面材料在地铁空间中的运用最具特点。大多采用了富有本国民族特色的金属材质,加上构成式的单一图形排列,在视觉上利用色彩的渐变以及图形的凹凸分布,完成了立面造型在统一中的细致变化。金属材料具有耐久性强、容易保养、色泽效果佳、光泽度高的特点,因此,当金属材料运用到地铁空间,在灯光的照射下,由于其方向性的光线反射性质,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毋庸置疑,材料对于地铁空间的设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材料会产生不同的视觉语言,而这些语言又通常与材料的构造方式相互关联,各种材料的色彩、质感、触觉、光泽、耐久性等性能的正确运用,是成功塑造室内空间的关键[5]。当我们观察布拉格的地铁空间时,首先看到的是其形式和色调营造出的氛围,随之又感受到它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细部,又从细部回到整体的统一关系。它们每个部分都彼此呼应,充分发挥了材料特性对人群的视觉与触觉的导向性。
4.那不勒斯Toledo地铁站空间的色彩设计
意大利那不勒斯地铁站作为该城市艺术建设的项目之一,在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些极致艺术化的站台,分布在该城市1号线与6号线的地铁网络上。其中包括了来自全世界90多位当代艺术家与建筑师的180件艺术作品,结合了各种各样的建筑风格,集中解决了美观、舒适等一系列问题。
虽然建筑结构对地铁空间站的质感影响很大,但最终输出的结果是室内的颜色搭配。不同装饰材料的颜色、纹理决定了材料在空间内起的作用。在那不勒斯的地铁中,很多空间色彩的运用,都跟当地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从而使得居民进入空间后能够很快获得归属感。例如Toledo地铁站,该站开发于2012年,地下深度50米,是该城市最深的地铁站之一,也是城市的中心商业区。由于那不勒斯是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所以该空间的设计主题是灯光与水体,设计师为西班牙的建筑师Oscar Tusquets Blanca。他采用不同深浅、大小的蓝色Bisazza马赛克,将地铁站内的地板和墙壁覆盖其中。一层一层的蓝白渐变效果,加上独特的灯光投影,就像一片闪耀着梦幻光芒的海洋,给乘客带来漫游海洋的奇妙感受。如果你是第一次来那不勒斯,只需要买一张便宜的地铁票就能享受到这种非凡的视觉体验。
由于这个地铁站大部分空间都位于海平面以下,所以设计师产生了一个富有建设性的想法:让地铁站在海平面之上的部分看起来是从岩石中挖掘的,而海拔较低的部分看起来是沉在海底的。因此,Toledo地铁站上部的地板和墙壁都是用黄色的天然石材堆砌而成。而“水下”的区域全部铺上了蓝色的玻璃马赛克。地上的部分是用土质材料建造的,是黄色的,不光滑的;地下的部分则是蓝色的,闪亮的,充满了生气。
美国当代视觉心理学专家Carolyn Bloomer曾经说过:“色彩可以触发人的各种情绪,激发人们表达自己的情感,甚至影响生理上的感受。”[6]公共艺术的整体呈现,特色鲜明的空间特征,都会让乘客记忆更加深刻与明确,帮助自己在强大的交通网络中判断自己所在的位置。蓝色作为Toledo站的主题色和形象色,是一种重要的设计元素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那不勒斯的地域特色和内涵。
地铁站公共空间的色彩设计,应该根据地铁线路的自身特性,所经区域的特征,以及文化历史等特点,挖掘可以象征并代表区域特色的线路色彩,并将同类的配色充分运用于地铁的相关设计中,包括标识、线路图等。色彩设计的可识别性,使观察者可以通过分析其具体内容,感知地域的文化氛围和内涵,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并了解地域文化。设计师通过发掘、分析城市的地域文化,形成可以表达思想内涵的色彩要素,并通过地铁空间这一介质传播开来,使得新时代的交通空间在满足运输功能的同时,还可以承载此片区域的情感与记忆,从而加强了城市和个人对文化的认同性,也直接或间接地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质及内涵,推动着城市的更新和发展[7]。
地铁公共空间建筑是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地铁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是城市设计的深入和具体化,需要反映和继承城市的形象和地域空间的文化传承。事实上,其主要的设计理念、设计手法和传统的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理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地下空间环境的特殊性,所以灯光的合理运用显得尤为重要。除此之外,在设计中应该结合不同的设计手法、形式以及材料等手段,营造出易识别且具有协调性的空间。如在墙、地、顶棚以及楼梯、座椅、广告等公共服务设施均采用统一的做法的条件下,仍可在公共视觉艺术、陈设、空间转换等方面进行个性化的开掘[8]。再比如整个线路均采用统一的顶棚、地面、墙面材料,构件也采用标准化、数模化的设计,但在材料的色彩、肌理以及构件的组合形式上,进行站点状的个性区分。通过这些不同的措施,最终达到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有机结合,从而营造出清晰又丰富的设计氛围与主题。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国外地铁空间优秀设计的实例也充分证明了现代地铁空间除了是交通功能的载体,还是城市中科技元素、生态元素、文化艺术等多种元素的融合体。在地铁站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中,要着力营造鲜明的空间特色,既要满足基本的导向功能,尊重乘客的行为心理,坚持人性化、可识别性、安全性等设计原则,也要丰富、积极、健康地对使用者的精神文化方面起到滋养作用。
中国的导向设计正处在与国际接轨的探索过程中,相比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中国对于导向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整整晚了二十年。面对这样的背景,国内的地铁站建设必须要加强思考与实践。通过不同的设计方法,因地因时地充分运用各种要素,实现地铁空间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有机结合,营造鲜明而灵动的设计氛围与主题,充分发挥空间的引导作用和城市“街道”的独特性,实现城市各要素的空间整合和立体化开发,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 大卫·吉尔森.导示手册:公共场所的信息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9.
[2]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69.
[3] 郝卫国.环境艺术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01.
[4] 孙晓强.浅谈斯德哥尔摩地铁交通[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S1):96-100.
[5] 李朝阳.材质之美:室内材料设计与应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41.
[6] 郭晓阳,王占生.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186.
[7] GEHL J.Life between buildings: using public space[M]. Copenhagen: The Danish Architectural Press,2001:56.
[8] 杨冰.地铁建筑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6:40.
(责任编辑 谢媛媛)
Orientation Design Elements of Public Space in Metro Station:A Case Study of Space Design of Metro Station in European Cities
JIANG Danqing, WU Yongfa
(Gold Mantis School of Architecture,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123, 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y transportation in China, the metro network is reaching every corner of the city. However, the darkness, closeness and depress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has been a continuing concern among the people, especially the designers. By taking four European developed cities including Munich, Stockholm, Prague and Naple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patial orientation theory in the design of metro s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ighting, art, material and color,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ity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a.
metro station; public space; orientation design; city identity
2016-09-30
蒋丹青(1992-),女,安徽合肥人,硕士生; 吴永发(1965-),男,安徽无为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J59
A
1008-3634(2016)06-0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