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2017-01-06 19:36邹李华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6年12期
关键词:习题解决问题小学生

邹李华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的生命力和发展的源泉,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发展的基础,拥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才具备学好小学数学的能力,更有助于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能够促进数学的学习、实践与运用。小学生是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老师必须从小培养小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将来无论是学习数学或是其他科目还是工作,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只有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将来才能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本文目的在于指导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去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既是教学目标也是教学任务。那么想要培养好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必须先掌握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才能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和乐于思考问题的习惯。所以在培养的过程中,老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发展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语言的逻辑性

在小学数学的运算过程中,良好的语言逻辑性可以更好地推动逻辑思维能力的运转,所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好比在算题的过程中,如果自己只会算,别人问你或者老师先让你讲解一下你的解题思路却讲不出来,这样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会持续太久,所以老师要重视引导小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例如:在学习6650÷12+16×276.52-4.2÷0.6×0.45÷(4+1)这道脱式计算题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先用语言逻辑来分析一下此题怎么解答和其中解答的步骤,先算括号再算加减乘除,最后算加减,只有学生能描述出来思路,才证明此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正确的。否则学生就是我们说的古代的呆板书生,只会做不会说,难成大器。所以老师要在数学课堂中多去引导学生的语言逻辑性,通过语言来表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达到熟练运用的效果。等到语言逻辑性达标后再去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二、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好数学课程

引导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提升思维力的好方法,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小学数学老师有目的的设计好数学课程,要多去引导学生发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课时多引导学生自己主动的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但能够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更能使思维力得到启发,慢慢地发展起来。比如在学习圆柱形的计算方式时,老师可以把课前准备好的剪纸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这几个图片在学生面前展示,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计算方式原来和长方形和圆形的计算方式相似,使小学生提出计算方式是怎样的呢?从而使小学生自己动手画画、剪剪和拼拼,从而得出计算方式。这样小学生的善于思考的习惯养成后,才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再比如再算计算题265-35×22,如果这样计算需要用到手算或者大脑长时间算才能得出答案,这时老师可以问小学生,谁能发现其中简洁的办法呢?以提问的形式引起了小学生的兴趣,积极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有的小学生自己在思考;有的在相互讨论,最后反应快的同学发现了技巧,可以把265拆分成200+65,35拆分成30+5,22拆分成20+2,所以最终成为(200+65)-(30+5)(20+22)=505,这时其他的学生都没反应过来,稍微学习差一些的学生看到这些,也会渐渐爱上思考,使全班学生的成绩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老师有设计和目的地进行教学,就能让小学生在思考中拓展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增加难度较高的习题练习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慢慢提升的,所以练习习题也是一样,要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学得踏实。偶尔设计难度较高的习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慢慢地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找到成就感,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愿意去解题。但是老师设计习题时要把握适当的度,不能过多,如果过多学生会感觉每次都这么难,就没有那么积极去练习了。当然也不能过少,如果量太少学生会感觉没有挑战,慢慢地,不愿意去思考了。所以,小学教学老师更要善于去思考,去发现小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点在哪里,在结合学习的实际情况开展好的教学方式和适合小学生习题练习的量,去帮助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综上所述,如何培养小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初级学习时的重点和难点,不仅要运用小学生的语言逻辑力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也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去设计好的课堂,更要适当增加难度较高的习题练习。所以,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靠老师和小学生共同去努力,才能达到良好的培养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铁路小学)

猜你喜欢
习题解决问题小学生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抓住习题深探索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