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医学装备分散与集中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

2017-01-06 06:12张平袁丹江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6期
关键词:监护仪管理中心使用率

张平,袁丹江

荆州市中心医院 器械科,湖北 荆州434020

急救医学装备分散与集中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

张平,袁丹江

荆州市中心医院 器械科,湖北 荆州434020

本文从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对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装备管理的要求出发,深入领会核心条款“该类设备应始终保持在待用状态”的内涵,通过对国内急救装备现有管理模式进行利弊分析,总结出适合三级医院发展的急救装备管理方法,并介绍实施新的管理模式后在提高此类设备临床应用的安全质量、使用率方面取得的效果。

急救装备;分散管理;集中管理;应急调配;安全质量

0 引言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与评审细则(2011版)》[1]中明确提出“对用于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装备要始终保持在待用状态,建立全院应急调配机制”的管理要求,即要求此类设备“始终保持待用状态”。目前,国内针对急救装备的管理模式主要有:① 分散管理模式,也称“自管自用”模式,即各临床科室独立申请购置,自行管理和使用;② 集中管理模式,即“集中管理、租赁使用”模式,是指除对通用型急救装备有特殊配置要求的临床科室外,其他临床科室均不予或少量配置此类设备,而统一由急救装备管理中心集中管理,以租借的形式供全院各临床科室使用。本文通过对该2种模式进行利弊分析,总结出适合了三级医院发展的急救装备管理方法,并介绍实施新的管理模式后在提高此类设备临床应用的安全质量、使用率方面取得的效果。

1 急救装备分散管理模式的弊端

以华中地区某三甲医院为例,2014年以前该院对急救装备的管理主要采取“分散管理、自管自用”的模式。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2]:

(1)无法有效地提高急救装备的使用率。自2007年开始,该院共完成更新和新增的急救医学装备购置总数为555台件,投入资金总数约为3000万元(包括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等),2014年各科室急救装备数量统计,见表1。除该院各专业科室监护室1~7外,其他科室监护仪数量占总量的58.6%、呼吸机占6.3%、输液泵占35.3%。然而,通过提取该院医院信息系统(HIS)中2014年度急救装备收费项目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3],发现该院急救装备的使用率状况不容乐观。该院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三类设备每日平均使用时数具体数据,见表2。

综合上述数据可知,分散管理模式导致了该院急救装备的重复购置、使用率不均、资源浪费等现象。这些设备只随术后或危重患者的诊疗需要不定时地开机使用,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它们都处于闲置状态[4]、使用率低,不能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

(2)存在应急借调不便、信息数据无法统计、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及经济负担。

(3)质量安全无法保证。急救装备的安全质量管理主要由使用科室与医学工程部门共同参与,医学工程部门管理人员虽然在该类设备的故障维修、质量检测、计量管理、使用管理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由于未能对急救装备的安全质量及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管[5],其诊断的准确性、治疗的有效性还是无法保证。

表1 各科室急救装备数量统计(台)

表2 2014年度急救装备每日使用时数统计(h/台)

2 集中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该院于2014年12月成立了急救装备管理中心,实现急救装备的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控制及租赁调配管理。目前为试运行阶段,主要负责呼吸机和监护仪的租赁调配管理,并开展了该类设备的安装验收、维修保养、质量控制、使用培训等管理工作。

2.1 安全质量管理

该院的急救医学装备目前统一由中心负责预防性维护、维修、质量检测及临床应用培训等相关管理工作。由于实现了专人专科管理,管理中心人员对该类设备的原理、性能有较深的了解,并能有计划地进行科学合理的预防性维护和质量检测工作,保证设备临床应用的安全质量,降低临床使用风险。

(1)信息化管理。应用医院资源规划系统(Hospital Resource Planning ,HRP),对通用型急救装备的安装验收、档案建立、日常维护保养、质量检测等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局域网报修、调配、数据统计等功能。

(2)设备安全状态的标识。对该类设备进行定期地预防性维护、质量检测后,投入临床使用前,使用了国内目前较流行的“绿、黄、红”三种颜色标签用以区别设备的安全状态,即绿色代表各项功能正常可安全使用,黄色代表部分功能缺失应限制使用,红色表示故障停用。

(3)临床应用培训。管理中心定期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开展该类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风险防控等培训工作,并对该类设备制定统一的操作规程、常见报警排除等吊牌或卡片供临床使用人员参考。

(4)设备及附件的清洁消毒。设备使用完后,管理中心人员及时对设备外壳及各种附件(如呼吸回路、心电导联线、血氧探头等)进行清洁保养和消毒。

2.2 租赁调配管理

(1)租赁调配程序。当临床科室急需使用该类急救装备时,只需向管理中心办理租赁手续;工作人员将待借设备当场开机测试并清点各种附件,经临床科室验收合格后,签名租用,并开始计算租赁时间,租赁费用按医院规定执行。每月月末,管理中心将统计全院租赁数据报经济管理部门进行统一核算。

(2)租金计数。根据每台设备的价值按照医院医疗设备折旧原则进行折算,得出该设备每小时的使用收费标准[6]。设A为收费标准,单位为元/h/台;B为设备购置价格,单位为元/台;C为设备折旧的时间(年);k为损耗系数,包括医疗设备的维修费用、易耗品的补充、设备在诊断治疗中的影响度以及今后需要考虑的因素,则收费标准公式为:A=k×B/(C×365×24),其中k∈(1,1.8)。该院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取k值为1.8,以监护仪为例:B为4万元,C为4年,则A=1.8×40000/(4×365×24)=2.055 元/h/台。当科室借用监护仪时,管理中心按2元/h进行收费,按照该院日平均使用时数7.1 h计算,临床科室每月使用支出仅需426元,而分散管理模式下临床科室承担了如设备折旧费、维修和计量费、人员开支及水电等费用后,每月的使用成本约1050元。由此可见,急救装备集中管理成本明显低于分散管理,而且也为临床科室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3)租赁调配数据分析。管理中心定期统计各科室急救装备的使用及租借情况,计算该类设备临床使用率并作出科学评估,将租借频繁确实需配备该类设备的部分科室的数据提供给领导供决策使用。目前,该院通过急救装备的集中管理,管理中心的急救装备获得了较高的临床使用率,呼吸机及监护仪的每日使用时数均高于分散管理,分别提高到10.9 h/台、15.2 h/台。

3 结语

急救、生命支持类系统装备的集中管理目前已经获得了业内的高度认可,在提高医学装备临床使用率及安全质量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7-8]。虽然目前很多医院由于体制、人员及学科发展等因素仍未开展急救装备的集中管理,但是随着国家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医疗服务必将按照病种、服务单元进行定价收费,急救装备的经济效益必将受到影响,急救装备的管理必将得到更多的重视。各医疗机构只有通过合理优化医学装备的资源配置,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使有限的医学装备发挥最大的价值,这也是医院管理者应当长期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与评审细则[S]. 2011.

[2] 张晓璇,丘秋霞,许敏华.浅析医院急救设备的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674-675.

[3] 张硌,荆斌,张巍,等.基于收费项目的医疗设备使用率统计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4):62-64.

[4] 郑峰,刘曼芳,许明强,等.成立急救设备配送及维修中心的必要性[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8):70-71.

[5] 胡怡,段波,王峥,等.急救类与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实时监管措施探讨[J].重庆医学,2013,42(11):4093-4094.

[6] 汤黎明,于春华.医院医疗器械集中管理技术规范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12):82-83.

[7] 林小灵,李小健,陈烨.急救设备集中调配管理模块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8):101-103.

[8] 牛巧灵,邵继凤,张恩科.建立院内通用医疗设备租赁中心的实践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0,(8):32-34.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Analysis of the Decentralized and Centralized Management Mode for Emergency Medical Equipment

ZHANG Ping, YUAN Dan-jiang
Depart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Jingzhou Central Hospital, Jingzhou Hubei 434020, China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frst-aid and life support equipment in Grade III Comprehensive Hospital Classifcation Standards, this paper mad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emergency equipment management mode in China, based on th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re clause “this sort of equipment should always keep standby state”. Then, it summarized emergency equipment management methods that are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ade III hospitals, and introduced the practical effectiveness of the new management mode in improved safety and effciency of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first-aid equipment; decentralized management; centralized management; emergency deployment; safety quality

R197.39

C

10.3969/j.issn.1674-1633.2016.06.041

1674-1633(2016)06-0140-02

2015-09-09

2015-09-22

作者邮箱:41050686@qq.com

猜你喜欢
监护仪管理中心使用率
适用于航空救援的除颤监护仪设计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多参数监护仪检定相关问题分析及建议
医用多参数监护仪计量检定中常见问题与质量控制
漾皮肤管理中心
宸山皮肤管理中心
如何预防磁盘使用率过高?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关于在蒙医综合医院建立慢病健康管理中心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