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玉清
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活的教学效果提高的灵丹妙药,因为小学生主要对于感兴趣的事情,才会主动的学习,而且效果也十分明显,理解的深刻,记忆的牢固。所以数学教师要千方百计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自己的教学获得成功的基础之一。
关键词:效率;激趣;情境
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我觉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来临,数学课堂也从以前的枯燥与乏味,变的灵活多样与妙趣恒生了。学生也从老师要我学数学变成我要学数学了。这就是课程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兴趣是打开思维大门的钥匙。有了兴趣,智慧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情境,投其所好,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这一兴趣爱好转移到数学这一学科上来,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就会敏捷起来。怎样才能让数学课堂灵活多样妙趣恒生呢?
一、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新教材中就举了好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教师可以用学生熟悉的、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生活中的经验导入引出学习内容,让数学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我觉得这样做学生即容易接受又饶有兴趣,并且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例举生活中哪里有数学?开展一个数学资料搜集大赛,比一比谁找的事例多,因为这些事例是他们自己找来的,所以他们会觉得数学的用处很大,同时他们也会发现许多疑问,有了疑问学习数学知识的愿望会更强烈。好奇、活泼好动、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数学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精心设计出一套“学”与“玩”相结合的教学方案。“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样学生才会学得更开心,记得更牢固。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讲故事导入新课:“夏天的一个上午,有一只小蜻蜓快快乐乐的在草丛中捉蚊子吃,突然飞来了一只漂亮的花蝴蝶,围着小蜻蜓转来转去,把小蜻蜓气坏了,漂亮的花蝴蝶却笑嘻嘻地说:‘我们是一家人。小蜻蜓有些纳闷儿,美丽的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有趣的导入新课,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讨论探究对称图形的特征。
二、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理性认识
“好动”是小学生的显著特点。针对小学生喜欢动手操作有利特点。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意识,以此诱导学生去自主探索。针对小学生年龄小,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弱点,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性的设计制造学具,同时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拆分、拼凑等实践操作,使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通俗易懂。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给学生准备了一些长短不一的小塑料棒,并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亲自动手去设计三角形,同学们个个积极向上,不一会儿就摆出了很多形状各异的三角形,从中发现了三角形都是由三条边组成的。此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图案,并问学生这个图案是不是三角形。同学们齐声答道:“不是,因为这三天线段首尾不相接。”在学生的时间和观察中获得了三角形的定义:“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从而培养了学生对三角形的理性认识。快乐的实践活动将枯燥无味的学习内容变得其乐无穷,在四十分钟内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三、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浪潮的到来,我们教师不得不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因此,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教师应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想方设法创建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和谐开展。课堂上,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针对需要探索的内容,不时的进行讨论、实践、验证、发言……此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使学生充满自信心。对表达能力较差、动手能力也不强的学生,教师一定要用信任鼓励的眼神和语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的内心,就敢与同学合作探究,敢于大胆地尝试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欢乐起来,自然学生就会感到学的快乐,学得轻松,从而改变了以往的“老师要学生学数学”为“学生要学数学”。可见,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四、适当的表扬和奖励是引燃学生数学兴趣的导火索
小学生的好胜心理非常强烈,对于有把握成功的事情就表现得特别积极,相反就比较消极。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尤其是潜能生)创设大量的成功机遇,使他们充满成就感。有的学生由于成绩差,课上不知如何去做,往往会产生紧张畏惧的心理。所以,教师切忌生硬的课堂语言,避免学生一上课就紧张的情绪。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并适时给予表扬。如:在做练习时,学生顺利完成练习一后,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或奖励。(可依年级高低采用相应的方式。如低年级可以奖励一朵小红花或一面小红旗;中高年级可以说“你真棒!真聪明!真了不起!等激励性语言”)适时恰当的表扬和奖励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走出数学困境,变“苦学”为“乐学”,成绩就会循序渐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多种渠道,开发学习资源;采用不同方式,构建民主、平等、快乐、轻松的课堂氛围;积极开展与学习相关的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想学、乐学、创造性的学。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安君等.“数学教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12.
[2]李玉琪.“数学教育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