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奕
我们中国五千年的灿烂辉煌留给我们无数文学经典,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从孔子到《史记》,从庄子到陶渊明,从“竹林七贤”到李、杜、欧、苏,从元曲到《红楼梦》《三国演义》……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心灵。语文文本是文化载体,饱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闪耀着先人的思想光芒,蕴藏着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积淀。刘国正先生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膝,密不可分。”语文教育应注重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从建构学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高度使之真正成为“塑造国民灵魂的教育”。
文学经典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到生命的伟大,人性的美好,也找回了忘却的梦想和沉寂的激情。语文阅读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懂内容,学习语文知识;更要引导他们根据已有的积淀,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完成文化建构。当然这不能通过说教来实现,而应运用策略、设计情境,唤醒学生的文化意识,并通过引导学生如何批判继承经典名篇中的传统文化,引起他们的文化共鸣,从而构建自己的文化家园。
一、创设情境,唤醒文化意识
绝大多数经典文本因时空的限制,学生在理解它们时产生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定的活动来叩击学生的心扉,唤起相应的情绪,把躺着的文字变成立体可感的形象。美学原理告诉我们,美感的心理过程是从对美的形象直接感知开始的,美感的知觉与表象等都是在对美的形象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因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就应研究在诸多电教手段中能为学生思维提供再创造形象的媒体呈现形式。美育的以情动人,是通过审美形象为手段来实现的。而悦耳动听的美妙音乐,生动地表达了作曲家某种审美情感,并能给欣赏者以“具体可感的情状形态。”虽然,音乐是听觉艺术,但音乐用它特有的音乐语言表现出的感情却是具体的。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可以在缠绵悱恻的二胡曲中把学生带到兵荒马乱的20年代,体会那时“祸不单行”的味道。
教《杨修之死》这样的名篇,在课前反复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通过这首歌很容易就引出了罗贯中和他的《三国演义》,然后让学生说说他们熟悉的三国故事。对于《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和情节,很多学生只是通过影视作品略知一二,至于整部小说就更不了解了。要将学生快速领进经典之门,设置情境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这时候教师根据美育的情感性的特点加上配乐默读的形式,选择二胡曲《江河水》为课文默读配置音乐情景,渲染气氛。音乐使学生的听觉最大限度地参与感知活动。一时,教室里气氛低沉,学生很快就进入情境。这样的设计一下子把学生带入刀光剑影、群雄争霸、风云突变的三国时代,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文化意识,为走进文本营造了一个很好的文化氛围。
二、文史结合,拓宽文化空间
教科书中有些经典名著的节选往往和历史事实有一定的出入,教师可通过演绎小说精彩的同时还原历史真实,使学生有了更广阔的吸收传统文化的空间。《杨修之死》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课例。因百家讲坛的《品三国》而红遍中国的易中天教授认为:文学艺术作品的感染力是超过史学著作的,文学艺术作品是需要想象和虚构的,充满想象和虚构的文学艺术作品以史为据,为线索,为题材,虚虚实实,半假半真。他还说:“《三国演义》是历史酿的酒。”人们也常常说《三国演义》是“七实三虚”,这话来自清代史学家章学诚的《丙辰札记》:“惟《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如桃园等事,学士大夫直作故事用矣。”在语文教学中对于文学中的人物和故事与历史上的人物和史实不能混为一谈。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善于改造通俗文艺提供的故事“毛胚”,推陈出新,化平庸为神奇,《三国演义》中的一些情节,在元杂剧三国戏、《三国志平话》中可以找到雏形。然而,罗贯中决不是简单地“捡现成”,而是对一些故事“毛胚”进行深度加工或者根本性的改造,使之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水平上发生质的飞跃,从而创造出新的属于罗贯中自己的精彩情节。
对《杨修之死》,大多数人往往会从杨修“恃才放旷”导致杀身之祸来解读文本,并从中汲取教训。其实《杨修之死》可以从文学和历史这两个角度来解读。
文学角度解读——是小说就要读出小说味,《杨修之死》可以从小说的人物和情节入手,先分析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对每一次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去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杨修的死因(文学作品中的)。
历史角度的解读——展示表明杨修死因的文献资料。
通过出示文献资料,与课文进行互文解读,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意义进行更为深刻的理解,学生在初读理解文本间的相互作用下得到了提升。互文解读关系到一个文本与其它文本的对话,针对《杨修之死》而言是文学与历史的对话,学生先了解小说中的杨修之死,并在小说演绎的精彩情节的基础上还原历史真实,使学生明白文学作品与历史的区别。“品曹操”这一环节引用了鲁迅、易中天、许劭对曹操的评价,给学生展现了一个历史上真实的曹操(英雄、可爱的奸雄、治世能臣)形象。找准时机恰到好处地展示相关材料,不仅突破常规开阔学生眼界,同时为文本解读拓宽新的生成空间。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不仅领略了小说的精彩,更有了一个广阔的吸收传统文化的空间。
三、情感觉醒,引起文化共鸣
在经典名篇的阅读中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品语言、鉴赏内容、感受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与文本情感上的共鸣,使文本蕴含的文化意识自然渗透到学生的文化体系中,完成学生的文化建构。
传统经典名篇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生命意识、责任意识、仁义意识、超然意识等。我们要运用教学策略拉近学生与作者的时代距离,挖掘文化连结点,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唤醒与积淀文化素养。比如《记承天寺夜游》中蕴含着文人的超越意识(旷达)——把超越功利的精神愉悦视作人生最可贵的财富。苏轼博学多才,但怀才不遇,屡遭贬谪,开始他也有怨恨,但经过几番沉浮终能坦然面对一切。这种文化意识如何传递给学生并使之内化?可从情感角度设计,从景物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入手,引导学生发现一个空明澄澈、月光如水的画面,感受宁静悠然的优美境界。让人猜想作者也是心旷神怡、悠然恬静的。然后引入苏轼当时被贬黄州的背景资料,这样“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就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千年之前苏轼那种豁然旷达的胸怀、超然物外的文化素养自然成为学生文化建构的一部分内容。
诸子百家、秦汉文章、唐宋诗词、明清小说,多少传统文化意识的情感抒发化为语文方式在时空中穿梭流淌,等我们去发现继承。
四、批判继承,构建文化家园
文本阅读中,通过文化认同完成文化的构建是一种方式,通过文学批判也是一种构建方式。有些文本,要在批判中完成文化构建,比如《孔乙己》。鲁迅先生在这个人物上寄托了对封建科举、社会思想、人性善恶的诸多批判。孔乙己身上有传统文化的优点,比如善良、热心、清高、守信;但因为传统思想的侵蚀,也显得迂腐不堪、好逸恶劳。在这样的作品中,我们要看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贵为乡人畏,贱为乡人怜”的传统文化氛围,也要看清这种传统文化意识的“吃人”本质。在阅读中要科学地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这种落后文化意识的批判,让学生能正确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改进,吸取传统文化因素。
经典文章《论语》是近几年的大热门,《于丹〈论语〉心得》引发了“儒学经典传播热”,学生在这种阅读风气的熏陶下,很容易人云亦云,对传统文化缺失了自己的解读。教师在这里应当引导学生明白这只是一种经典文章的个性化解读,而非《论语》包含的全部。引导学生不要在这股热潮中,把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庸俗化。
明清小说非常重视人物的德行节操,总是倾尽全力赞扬那些大忠大孝、品行高洁之士,人物形象的善恶良莠,有如泾渭之水,分明易辨。《三国演义》推崇诸葛亮、关羽,就因为他们忠义赤诚,肝胆照人。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关羽的“拼将一死酬知己,正令千秋仰义名”,都足以让人们领悟到这种道德文化精神的魅力。这些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文化正是我们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精神浮躁的时代的学生应该不断汲取的。
倡导具有人文精神的中国经典文学教育,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更有效地体现出中国经典文学的价值。经典文学创作特别强调要表现进步的思想、正义的事业、崇高的理想,对现实的黑暗、政治的腐朽、道德的堕落、不良的风尚,都要进行尖锐的揭露和批判。
文学经典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体权交给学生的过程。教师不是经典文学作品的“终结阐释者”。与文学作品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学生情感世界开始变得细腻博大,思想世界拓宽深刻了。他们在阅历文学中的人生的同时,也开始遐想和凝思,他们渐渐有了个性化的、充满文化内涵的价值观念。
经典名篇的阅读肩负着引领学生重返人类精神家园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经典名篇的传统文化中凝聚了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我们教师唯有用前辈人所创造的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下一代,才能保证他们成为巴金所期待的“更纯洁、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的“人”。才能引领我们的学生在我们共同构建的文化家园里诗意地徜徉。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康市第三中学(32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