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2017-01-05 21:18曲遥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改革措施高等教育管理模式

曲遥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我国原有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变革措施,旨在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其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必要性;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4-114-2

0 引言

目前,我国的高校基本上都是采用的校长负责管理模式,各个基层学院以及管理部门主要依靠党委的领导,进行各项行政管理工作。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使高校原有的教育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当今的发展,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加强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市场化、服务化,推进高校教学模式改革,促进高校长远的发展。

1 我国高等院校管理模式分析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自新中国刚成立时严重的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推行计划经济,采取积极的发展政策,无论是在经济、教育、文化领域中都有明显的表现。国家管控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也使我国的文化、教育领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走上了一条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路,为我国培育出了大量的人才。但是这种教育管理模式在促进我国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限制了高等院校管理的自主性,尤其是近些年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严重降低了高校活力,阻碍了其发展。

在我国一直以来采取的都是自上而下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一种单向性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这种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在前期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但是也使大学教学行政化特点明显,据此就有“钱学森之问”,并且在新阶段它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在新阶段而言也都具有明显的行政化特点,也可以成为行政管理制度。在这种教育管理模式下,将高等院校看成一个行政机关,采取行政管理模式,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之间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把高校原本的协作关系变成了上下级的关系,其管理方式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在行政管理模式下,管理者处于高校的中心地位,学生、教师只能服从其安排,并且这种管理模式在长期的运行下,致使整个高校的内部管理都具有行政化的特点。而且在这种行政制度管理模式下,教师也一直处于被动的管理位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的自主性发展,减少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目前,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人才竞争、人才培养等方面成为了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并且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其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高校教育管理改革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应该根据高校自身的发展实际,充分发挥人才整合和资本支持的优势,切实提高高等院校的竞争力,使其符合当代市场的需求和满足人才培养方式的需要。

2 高等院校教育管理模式转型变革的必要性

上文中已经明确指出行政化管理模式是目前各大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特点,行政化已经深入高等教学管理的中心,在前期促进了我国高等教学的迅速发展,但是这种管理模式毕竟违背了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规律,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行政教育管理模式下办公冗杂

在高校的管理组织中,校长是其最终负责人,但是校长的任命主要还是政府机构决定,而且对校长管理的好坏的评价评价标准和绩效考核也是由政府部门负责的,致使高等院校管理者完全受制于行政命令。这种管理方式阻碍了高校管理的自主发展,使教育管理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化和个性化办学。

2.2 教育管理理念缺失,学术氛围不足

上文中以及提到高校的管理者基本上都是由政府的官员组成,这些管理者没有专业的教育管理理念,对教育管理的积极性不足,他们更加关注的是岗位变动所带来的级别变动。在这种行政级教育管理理念下,致使很多无行政级别但是具有非常丰富办学理念的人才无法得到重用,其才能无法得到发挥,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教育管理更加的功利化。同时在这种管理理念的影响下,也会影响到学校的学术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高等院校职能的发挥。

3 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向专业化和市场化转型的优势

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专业化首先要保证高校管理者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一支高专业的教育管理队伍是做好教育管理模式改革,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根本。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向专业化管理模式变革的主要措施有以下方面:一是提高高校的自主性、民主性,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成长、学习环境,消除学校的官位思想,提高学校的教学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二是在高校管理层中大多是由政府官员担当,致使高校教育管理呈现出外行领导内行的病态发展,尤其是在教育科研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任何高校的科研项目都需要上级管理者批准,并且其研究进度还要向上级管理者不断进行汇报,严重阻碍了高校的科研发展。但是高校管理模式专业化的管理模式,有助于改变这种现状,使科研和教育更加专业化,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4 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策略

4.1 引进先进的教育管理人才

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削弱行政管理在高效教育管理中的地位,提高高等教育管理的专业性和市场性,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例如在校长的选拔和任用中,可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还要精简教育管理机构,推行教授治学模式,提高高校教学管理的专业性。同时还要对高校企业行政部门管理进行改革,提高整个院校管理者的专业化水平。各大高等院校应该积极引进和选拔先进的教育管理人才,摒弃传统的人才引进制度,使高等院校管理真正的走向专业化。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全面地评价反馈机制,切实提高高校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提高我国的高校管理水平。

4.2 利用培训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

培训是推进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的有效手段,这里的培训要把学术性、职业性与服务性结合起来,注重敬业精神和管理者专业信念的培养,构建反映大学教育管理者专业化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体系,加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建立有效的教育实践制度,以促进大学教育管理者的专业化。所以,可以制定一个针对辅导员学工团队的专门培训体系,根据辅导员学工团队的特色设计课程体系,在培训过程中,应根据受训者的要求和建议逐步常规化和专业化的培训制度。

4.3 提高高校管理的市场化程度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已走上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道路。我国高等教育迫于现在形势的考验,也运用了商业和企业组织的管路体系和流程重塑和改造了高等教育组织。在大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中不断地出现商业词汇,在高校的教育管理中一般都存在商业管理的体系和流程。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也应该积极朝市场化发展。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自主性较差,对市场变化的反应不及时。而且一些高等院校的投资经费较少,无法满足其市场化需求。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升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也有了新的发展,绩效管理、工程计划、量化指标和相关管理等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经常使用的词汇。高等教育越来越关注质量和绩效的问责等,目前,企业—高校—国家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这主要是增加了高等教育管理的效率与责任,更加注重高校教育的企业化管理,注重的高校的企业化管理,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已经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加速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激发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的活力,必须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步伐,应用现代管理方式,使我国高等教育更加的多样化和特色化,为社会输送更多高品质的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施小平.试论香港高等教育管理模式[J].高教论坛,2006(4):159-161,222.

[2] 潘敏,宋蕾放.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路径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2(2):167-169.

猜你喜欢
改革措施高等教育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现存问题及改革措施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