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策略研究

2017-01-05 06:13时冬梅员立亭孔莉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陕西省农民农业

时冬梅,员立亭,孔莉

(商洛学院图书馆,陕西商洛726000)

基于SWOT分析的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策略研究

时冬梅,员立亭,孔莉

(商洛学院图书馆,陕西商洛726000)

在简要介绍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概况的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法对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并对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现状及其备选策略组合进行初步探讨,最后提出了发展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的基本策略。

陕西农业信息服务;SWOT分析;发展策略

农业信息服务就是各级政府、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合作组织、相关涉农企业等服务机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以农户的涉农信息需求为中心所开展的农业信息采集、加工、生产、传播、反馈等服务工作[1]。经过多年努力,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已取得了显著效果,在全省建立了27 000多个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2]。与此同时,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也存在着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人才短缺、服务水平较低、特色资源开发不够、供需双方沟通不畅、信息服务缺乏监管协调等问题。

本研究用SWOT分析法对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发展所面临的环境与问题进行全面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合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的发展策略。

1 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中的优势分析

1.1 科技、教育、人才优势

作为科技强省和教育大省,陕西农业新技术研发和农业科学研究长期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55%,作物良种率达90%,畜禽良种率达90%[3],农业科技整体水平明显提高。陕西拥有全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示范区,该区具有优厚的国家政策支持、良好的科研实验环境、优秀的农业科学专家、丰硕的农业科研成果,为西部地区尤其是陕西省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技术保障。陕西是全国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最稠密的地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陕西省拥有各类高校达到90余所,其中,国家“985”工程大学3所,分别为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国家“211”工程大学8所;拥有博士学位的授权单位28个,硕士学位授权单位5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6个,博士后流动站109个;有博士生导师2 000余人,在读博士1.3万余人。丰富的高教资源造就了陕西教育强省的地位,吸引和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00余万人,在陕西工作和生活的中国工程院和科学院院士近50人,受到省级表彰的有突出贡献的学者和专家达600多人[3]。

1.2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陕西已初步建立起各级政府主导下的以农业服务机构为基础,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及农产品经销大户等相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体系。省农业厅及省辖的11个地级市(区)、100多个县级政府农业管理部门相继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并按标准配备组建了以专职人员为主体、兼职人员为补充的农业信息服务队伍。通过大力推进“乡乡有网站”、“信息入村”等工程,累计建成27 910个村级信息综合服务站,并制定了“一套设备、一个场所、一个网络、一个队伍、一套制度”的村级服务站“五个一”配置标准[4]。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体系的日趋完善,为陕西农业信息化建设和服务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支撑与保障。

1.3 农业信息服务经验丰富

以杨凌农业示范区为典型代表的各类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竞相涌现。一年一度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农高会)是展示和推广最新农业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亦是农业科研工作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它在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等诸多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经过22 a的努力,杨凌农高会向社会各界展示了基层农业科技协会和科普示范基地的许多优秀成果,向广大农民传授了越来越多的实用农业科学技术和信息,让“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培养和惠及更多的农民,使他们成为传播农业科技信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5]。宝鸡农家大院信息服务模式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集研究试验、推广示范、实践实习为一体,构筑了“大学—试验站—示范户”的科技推广模式[6]。“西农模式”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充分挖掘自身科技、教育和人才优势,探索并建立起来的以大学为依托的一种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坚持“建在产区、长期坚持、国内一流”的原则,在农业生产一线建立起产学研三位一体的试验示范站,实现了科研人员、科技成果与农民的无缝对接,解决了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脱节的问题,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种农业科技推广的模式已成为教育部、科技部在全国建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样本”[7]。

2 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中的劣势分析

2.1 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缺乏

与陕西省高科技人才现状不对称的是基层信息服务人才短缺。一方面某些基层干部对农业信息服务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重投入、轻服务的现象,信息服务工作落实不到位,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一些基层政府的形式主义问题、信息控制问题、某些服务领域的官商合作问题普遍存在,造成上面热、下面冷的局面。另一方面缺乏基层专业服务人才,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大部分信息服务人员都是兼职,负责上传下达、守摊子,对村民的信息需求并无指导和帮助能力,对上级的农业信息服务政策执行不力。部分农民也缺乏信息意识,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了解不多,更谈不上对信息的分析和选择。

2.2 农业信息服务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性、特色化信息开发不够

陕西省位于我国中部,以秦岭为分水岭,分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气候差异比较大,农业发展不均衡。关中平原自然条件优越,距离省会和杨凌农业示范区近,农业信息服务状态良好,而陕南陕北地处山区和黄土高原,自然条件处于劣势,加上本身处于经济欠发达的地位,农业信息服务很不到位。陕南的特产核桃、板栗、茶叶、木耳及陕北的五谷杂粮因缺乏相关农业科学技术研发与支撑出现品种老化、病虫害严重、产业化程度低等现象,没能形成自己的品牌。陕西有50个国家级贫困县,大多集中在陕南和陕北,由于交通闭塞,群众收入水平低,对农业信息获取和利用存在诸多障碍。

2.3 农业信息服务缺乏协调统一

陕西省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分散于农业、林业、气象、水利、国土等各经济部门,且各涉农部门对各自信息资源实行部门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各系统发布的有关农业信息因没有规范统一的标准造成信息混乱、分散、重复,出现了“信息孤岛”现象,农业信息利用率低下。目前,地方建立的涉农网站已达4万多个,但因责权不清、数据库没有规范统一的标准,导致众多网站之间的数据与知识不兼容,信息不能共享,更谈不上与国际上开放性农业数据库、知识库的兼容与共享。农业信息网站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利用,网站发布的信息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丰富。部分网站上农产品供求信息仅是简单堆砌,农业政策信息多为领导工作活动,虽然提供有知识和技术信息,因信息更新不及时、对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周期性缺乏指导,使得农业网站的影响力度小,服务效果不明显[8]。

3 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中的机遇分析

3.1 政策机遇良好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 a聚焦“三农”问题。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各种惠农政策纷纷出台,农业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支持和鼓励农业和互联网进一步融合,建立政府主导、涉农部门和互联网企业共同参与的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陕西省的农业电子商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9]。

3.2 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陕西省采取“乡乡有网站”、“村村通电视电话”及“信息入村”等措施,使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整合和利用已有资源,全省已建立了27 000多个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实现了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的全覆盖。建立了以“陕西农业信息网”、“杨凌兴农网”、“陕西省农村经济信息网”等为代表的农业信息综合性网站和以“陕西省果业信息网”、“陕西省种业信息网”等为代表的农业信息专业性网站,为各级各类信息服务网站提供了交流和共享的平台[10]。“电子农务”、“信息入村”等农业信息网络设施已初具规模。

4 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中的风险分析

4.1 农产品销售市场存在风险

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水平虽然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市场价格的多变性、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对市场的预测还存在偏差,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较弱,对农民和种植大户的信息需求还缺乏了解。农业信息服务大型企业和专业化合作组织较少,管理分散,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没有形成规模,为有效掌握农业生产的相关信息带来困难。农产品因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导致农民在生产上存在着盲目跟从现象。多数农产品没有形成品牌,知名度较低,规模化的果蔬和农产品出口量小,缺乏市场竞争力,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的收益。如渭北的苹果、陕北的五谷杂粮和红枣、陕南的茶叶、核桃和板栗等特色农产品品种老化、产品开发不足等现象皆因缺乏相关农业科学技术研发与支撑,缺乏农业信息指导与推广。

4.2 农业信息供需不对称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只有在政府的指导下才能发挥其引导、协调、规范和投入的作用,这是由它的公益基础性质决定的,也就使得陕西农业信息服务形成“自上而下”的传递机制[2],而没有“自下而上”、“上下互动”的信息服务沟通和反馈机制,农民没有参与信息互动的机会,大量的农产品供给信息集中在农民手中,不能及时地发布出去,而大量的农业科技信息、农产品需求信息在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手中,不能及时转化为农民需要的信息。农民是农业信息供给的主要对象,农业信息服务必须与农民的实际需求同步推进。但大部分服务机构在提供农业信息服务前很少采纳农民的意见、在服务中缺乏指导、在服务后也不重视意见的反馈,农业信息服务完全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造成农民对农业信息服务并不热衷,而对农村口头相传的信息态度积极,因为这种传播方式提供了信息之间的互动,农民在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中提高了对信息的信任度[11]。

以战略分析中常用的SWOT矩阵来分析陕西省农业信息的发展策略。表1的横向上方列出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中内部存在的优势和劣势,竖向左边列出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中外部存在的机会和风险,中间交叉部分为可供选择的服务策略[12]。

表1 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SWOT分析

由表1可知,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尽管具有科技、教育、人才优势,有国家政策扶持和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市场竞争的风险和自身发展的劣势。我们必须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改进不足,抓住机遇,扬长避短,进一步改善和提高陕西农业信息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果。

5.1 发挥政策优势,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乡镇、行政村5级信息服务体系

国外农业信息服务大多是采取政府主导、涉农部门、涉农科研机构、农民合作组织与新闻媒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良性互补的信息系统。农业信息因其公共性,必须在政府指导下才能保障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权威和规范,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参考资料和市场信息。省、市、县、乡镇、行政村五级政府机构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涉农部门积极协作,支持农业科研机构,扶持信息服务单位,采用直接、分散、多渠道的信息服务方式合力服务于农业,构建政府主导、涉农部门支持、信息服务机构合作、农民积极参与的多元农业信息服务模式[13]。在政府指导下,以农户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依托农业科技资源,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纽带作用,创新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信息服务内容多元化、信息载体多样化的格局,构建信息供需之间高效沟通的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农业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14]。

5.2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队伍建设

着力培养熟悉信息与网络技术、精通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综合型信息服务人才,培养能有效获取并使用信息的农民。一方面加强基层干部和信息服务人员的信息服务意识及信息服务管理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采集、整理、鉴别、传播、应用信息的能力,提高信息反馈和预测分析能力。选拔政治过硬、业务能力强、有奉献精神的人作为村级信息服务员,利用他们贴近基层、熟悉农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满足农民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力度,通过办学习班、田间地头的示范指导,利用广播、远程教育培训网络、手机短信等农业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方式,提升农民的信息素养,帮助农民更好地甄别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

5.3 发挥科技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信息服务

陕西由关中平原、黄土高原、秦巴山地3个自然生态区组成,纵跨暖温带、温带、北亚热带3个气候带,农作物资源丰富。其中,关中平原主产小麦、玉米、蔬菜、梨、猕猴桃等,黄土高原主产小杂粮、牛羊肉、苹果以及红枣等,秦巴山地主产水稻、茶叶、食用菌、核桃、板栗等。不同的气候条件,形成了关中、陕北、陕南各自的农产品优势,成为开发陕西特色农产品得天独厚的优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小麦育种、旱作节水农业、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家畜生殖内分泌与胚胎工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沙漠化防治、果树园艺、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居全国领先水平,部分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3]。我们应依托杨凌科技高新示范区的优势,大力发展陕西省特色农业,改良关中的小麦、苹果、猕猴桃,陕北的红枣、小米、牛羊肉,陕南的茶叶、木耳、核桃、板栗等特色农产品的品种,开发特色产品的信息服务,打造陕西农产品品牌,通过杨凌农高会、电商平台等形式把陕西的特色农产品销售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5.4 以农民为服务主体提供农民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类信息

陕西省还有部分地区因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及信息素养较低,经常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和市场信息冲击,出现农产品品种老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农户没有及时获取有效的生产、科技、销售信息,农业生产、技术、市场不能形成联动[15]。因此,及时准确地为农户提供生产信息、不断推行农业新技术、提高农户的科学决策水平已成为农业信息服务的首要任务。

5.5 加强服务主、客体互动,建立双向信息服务体系

农民是农业信息的的主体,农业信息服务机构是农业信息服务的客体,农民需求的大量种植与销售信息来自于信息服务机构、专业期刊及各类媒体,这就需要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服务人员作为中间人,将最新的信息传递给农民,同时给予技术支持和科学普及,使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16]。美国学者罗吉斯在《乡村社会的变迁》一书中提到:“对农民缺乏了解造成了很多发展规划的失败,……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研究农民……”[17]。因此,信息服务机构应对农民的信息需求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农民信息需求特点和规律,建立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与农民互动、反馈的信息服务机制,让农民参与到信息服务中,确保信息服务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减少“自上而下”的拍板式决策,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渠道,本着客观公正原则及时处理好农民反馈的问题,满足农民的信息意愿。

5.6 协调各行政部门,建立服务与监督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平台

规范农业信息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目前,多个农业管理部门分别控制着农业信息的收集、发布,各种农业信息不能有效地融合,给信息服务机构推广信息和农户利用信息带来不便。要改变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现状,首先要规范信息发布标准,建立各部门信息交流共享机制[18],加大农业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力度,建立农业信息公共数据的兼容和共享平台,使政府、农户和企业获得规范、有效的信息资源[19]。利用“互联网+”时代下新技术提升农业信息化,学习“互联网+”时代新思维发展农业信息化。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拓展信息的采集范围和渠道、创新信息采集手段,既能把信息化的任务“分”下去,又能将分散的信息用数据库“统”起来,最终将生产、流通各环节的信息断点“联”起来,以提高农业信息的服务水平[20]。加强对涉农政策、农业资源、生产技术、农产品市场价格等信息资源的质量监管与分析评估,提高农产品监测预警水平。

[1]贾崇吉,周应萍.新农村建设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25(9):58-62.

[2]张薇.陕西农业信息供需矛盾及对策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5,61(2):98-100.

[3]员立亭,李尚民.基于SWOT分析的陕西农业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132-135.

[4]殷华.陕西省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监管系统构建[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5]薛铂.“科普惠农专题展”亮相第22界杨凌农高会[N].陕西画报,2015-10-15.

[6]高志雄,刘占德.以试验站为依托的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研究:以西农猕猴桃试验站为例[J].陕西农业科学,2013(5):192-194.

[7]彭芬.校地共建:农技推广的“西农大”模式[EB/OL].[2015-10-29]. http://www.farmer.com.cn/kjpd/njtg/201510/t20151029-1150025. htm.

[8]魏笑笑.陕西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及建议[J].陕西农业科学,2009(3):178-180.

[9]金元浦.新常态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趋势与问题[J].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艺术百家,2016(1):36-40.

[10]张纯.陕西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11]洪秋兰.国内外农民信息行为研究综述[J].情报资料工作,2007(6):27-30.

[12]周娟.南宁市设施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3-46.

[13]袁秋红.湖北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3):259-260.

[14]暨群霞.我国农村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37-139.

[15]王育菁.农业信息服务的瓶颈与应对策略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5(18):5-6.

[16]任钰,郭芳芳.农业信息服务需求与影响因素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5,43(8):1018-1020.

[17]程贵铭.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158.

[18]暴纪改.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J].农民致富之友,2015(11):34.

[19]蔡天忠.探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1(6):354.

[20]房宁.农业信息化也要讲“统分结合”[N].农民日报,2015-04-28.

Study on Shaanxi Agricu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 Development Strategy Based on SWOT Analysis

SHI Dongmei,YUANLiting,KONGLi
(LibraryofShangluoUniversity,Shangluo726000,China)

Based on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haanxi agricu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SWOT analysis is used to make a complete study of the 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 and threat.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is done on the situation of Shaanxi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alternative strategies.Finally,basic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on developing Shaanxi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

Shaanxi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SWOTanalysis;development strategy

S126

A

1002-2481(2016)09-1367-05

10.3969/j.issn.1002-2481.2016.09.34

2016-04-21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专项(13JK0448)

时冬梅(1965-),女,陕西柞水人,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文献资源建设及信息服务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陕西省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