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瑾瑾
(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 妇女保健科 广东 深圳 518107)
产后抑郁症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许瑾瑾
(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 妇女保健科 广东 深圳 518107)
目的 探讨针对高危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方案对产后抑郁症的干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收治的36例产后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因分析。将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收治的560例待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保健基础上行针对性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产后抑郁发生率(6.78%)低于对照组(1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57%)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产后抑郁症的高危因素较多,通过对其实施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强化家庭支持等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抑郁症的发生。
产后抑郁;危险因素;心理干预
产后抑郁症是指孕妇既往无精神疾病史,在生产后的6周内出现悲伤、抑郁、沮丧、烦躁等精神错乱症状,重者可有幻想甚至轻生的表现。产后抑郁的发病率较高,影响孕妇产后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其身体恢复及家庭的和睦[1]。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36例产后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因分析,并对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待产妇根据产后抑郁症的高危病因进行干预,以期能够为临床护理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收治的36例产后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因分析。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收治的560例待产妇,均无精神疾病史,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1~38岁,平均(28.5±2.3)岁;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0~39岁,平均(26.8±4.0)岁。两组患者年龄、分娩方式、手术方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措施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保健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保健基础上给予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心理干预:正确评估孕妇产前和产后的心理状态,了解其变化过程,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干预,疏导、消除其悲伤、抑郁、沮丧等不良心理,运用语言技巧以柔和的语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解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疑问,帮助其缓解住院期间的焦虑、紧张情绪,使其快速适应患者的角色,配合医师的治疗;在为患者输液,测量血压、体温等过程中,向其详细介绍操作目的,使其有心理准备,还可给予音乐疗法。②健康教育:依据患者不同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分别给予不同的教育方式,向待产妇讲解分娩、新生儿生理及发育的相关知识,正确指导其保健措施,提高其健康意识。③观念的纠正:转变母亲的角色,正确指导其自我控制、自我分析,积极接受角色的转变。④家庭的支持:与产妇家属积极沟通,得到其配合,给予产妇更多的关爱和支持,预防家庭纠纷的发生,减少不良事件给产妇带来的压力。⑤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嘱患者制定正确的工作及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睡眠习惯,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注意保暖。⑥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病房布置力求舒适、温馨、色调柔和,各种用具干净卫生,积极帮助患者熟悉病房环境,对于需要改进的地方尽可能满足患者,实时记录患者的疾病治疗过程和一些生活习惯,指导患者调整舒适的卧床体位,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给予患者舒适的住院环境。⑦出院指导:出院前协助患者完成出院手续,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认真沟通,告知康复后需注意的问题,及时回院复查。定期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康复效果,如果病情出现反复,要及时帮助患者回院检查治疗。
1.3 效果评价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评分>8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干预效果 干预后,观察组中有抑郁症患者19例,发生率为6.78%;对照组中有抑郁症患者34例,发生率为14.64%。观察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的常见类型,发病和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改变有关[4-6]。典型的产后抑郁症发生在产后6周内,可持续整个产褥期,重症患者会持续至幼儿上学前[7]。患者常常有情绪、认知、行为的改变,重者可能会出现失眠、头痛等临床表现,会给家人及幼儿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8]。在我国,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约为13%,且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是产褥期最常见的精神疾病[9]。有报道指出,产后抑郁症的发病还和种族、地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据王红英等[10]报道,产后抑郁的发生主要与背景因素、生活应激事件、妇产科因素、人格、社会支持等方面有关。
本研究通过EPDS(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制作调查问卷,对收治的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调查,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以降低抑郁的发生率。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36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家庭关系不和睦、孕期不良事件、母亲角色不适应、分娩知识不足、文化水平低、经济水平差是产后发生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本研究针对高危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干预,通过心理干预对高危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其悲伤、抑郁、沮丧等不良心理;通过健康教育向待产妇讲解分娩、新生儿生理、发育的相关知识,正确指导保健措施;通过观念的纠正转变母亲的角色;通过家庭的支持与产妇家属积极沟通,得到其配合,给予产妇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减少不良事件给其造成的压力。结果显示,经过上述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6.78%,对照组为1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干预效果有效。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57%,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认可,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综上所述,孕妇产后抑郁症的高危因素较多,通过对其实施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强化家庭支持等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抑郁症的发生。
[1] 王晓娟,王健,刘志宏,等.产后抑郁症患者正性和负性音乐刺激下情绪反应及脑激活特征[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4,47(4):200-204.
[2] 温艳红.应用感动服务护理方案降低产后忧郁症发病率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5):69-70.
[3] 杨明艳,张陵湘,马凌,等.孕产期全程干预护理模式对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0(9):74-76.
[4] 严黎明,单海波.产后抑郁症并发胃肠功能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48-49.
[5] 吴素红,何峰云,陶丽玲,等.两种护理模式对改善孕妇抑郁症疗效的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2):66-67.
[6] 王丽莉,闻爱群.护理干预对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10(31):44.
[7] 吴欢欢,高瑞华,喻道舫,等.初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因素调查分析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4):137.
[8] 卢敏,董莉,姚龙燕,等.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6):88-89.
[9] 陈艺,黄春玲.产科不同护理模式干预产后抑郁症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0):101-102.
[10]王红英.80例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0):87.
R 714.7
10.3969/j.issn.1004-437X.2016.12.122
2016-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