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玲,叶露迪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长三角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研究
——“创新驱动”视角下的定量分析
张雪玲,叶露迪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文章通过构建“创新驱动”视角下的长三角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2013年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涉及25个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得分及各维度质量得分进行测评,并进行空间差异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质量差异明显,呈现以上海为核心和以两省的省会城市为次中心的核心区城市向远离核心区的城市交错递减。其中经济发展质量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核心区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高于边缘区城市群;社会发展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两极分化特征;而生态环境保护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特征。最后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将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划分为4类,并对不同类别的城市群提升发展质量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新型城镇化;创新驱动;长三角地区;发展质量;聚类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该区域两省一市的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2.2%,但其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比重由1990年的16.62%,上升到2013年的20.98%,增幅达到4.36个百分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常住人口占该区域人口总数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33%上升到2013年的68%,城镇化率提高约35个百分点,但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缓慢,城镇化发展主要依靠人口、土地等传统要素驱动,使得资源环境承载了巨大的压力,社会问题也不断积累。党的十八大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将城镇化由传统的“要素驱动”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这对于提升发展质量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基于创新驱动视角下客观地评价长三角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状况,为地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最早提出创新驱动理论的是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1990),他提出国家的经济发展经历“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4个发展阶段[1],并指出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今天创新驱动不仅依靠知识和技术创新,还要依靠发展理念、制度和管理创新,通过创新要素的新组合,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高效配置和集约利用,促进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涵有别于传统城镇化发展,其“新”的内涵处于不断拓展和完善中,它不是简单的人口向城镇的集聚和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张,而是“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和社会和谐的发展之路”,主要表现为经济社会结构的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对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较多,但是将创新驱动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联系起来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其中辜胜祖[2](2012)、罗丹[3](2014)、王兰英[4](2014)、于莲[5](2014)等学者对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做了相关的理论研究,从这些学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与创新驱动发展目标是协调一致的,创新驱动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一是,依托发展理念的创新,通过知识和技术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夯实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基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向经济高效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二是,制度和管理的创新,推动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增强创新活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重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同时也强化市场对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的有效集聚和知识传播扩散,以级数效应推动资源集约和高效利用,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而户籍、土地流转、社会保障等制度的创新,有利于建立起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异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因此,上述研究结论,为本文从创新驱动视角下量化评价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于上述的理论分析和参阅国内有关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长三角区域的创新驱动发展实践,明确了“创新驱动”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评价应侧重于经济社会结构的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文从以下三个维度构建“创新驱动”视角下长三角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遵循导向性、综合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最终选定的指标见表1。
表1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一)经济发展
综合反映创新驱动下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经济结构的优化状况。其中人均生产总值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衡量经济结构优化中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土地产出率反映了创新驱动带来劳动效率提高和土地的有效利用状况,体现了资源配置效率;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授权量则是体现研发创新活动的成效,这些新知识和技术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基础;万元GDP用电量则是反映能源利用效率的逆向指标,该指标数据越小,表明创新驱动提高了能源的集约高效利用。
(二)社会发展
综合反映创新驱动下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状况。其中城镇人口比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人均拥有民用车辆数、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等指标,用于反映制度和管理创新带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医疗及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状况。而互联网普及率、移动电话普及率指标则用于反映技术创新提升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信息化水平,推进城镇的智慧化发展。
(三)生态环境保护
综合反映发展理念、制度、管理等创新,使得新型城镇化发展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对污染物的治理。其中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降低率指标均用于反映新型城镇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低碳绿色化状况。
(一)基础数据来源、权数的确定
为了进一步定量研究长三角地区的“创新驱动”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水平,依据上述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选取了2013年长三角两省一市25个城市的数据。基础数据来源于《上海市统计年鉴》、《江苏省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年鉴》、《科技统计年鉴》以及国研网。
本文研究目的是要揭示长三角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差异,故选用客观赋权法中的均方差权值法,因为均方差衡量了数据的偏离程度,如对第j个指标来说,均方差越大表明该指标在不同城市间的变异程度越大,其提供的信息量也越大,则其权重也应越大,反之则其权重越小。
(二)长三角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评价
1.综合评价步骤
第一步,对原始数据进行同方向及标准化处理。
首先,指标的正向化处理。
(Ⅰ)
(Ⅱ)
其中,xij表示为第i个城市第j个指标的实际值,i=1,2,……,n;j=1,2,……,m;Kj为指标j的阀值;maxxj表示为所有参评城市中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
其次,采用极差正规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消除各种不同属性指标的不可比性,得到Yij。
第二步,采用均方差权值法计算Yj的权重wj。
第三步,计算各指标的得分值Fij,Fij=wjYij。
(Ⅲ)
(Ⅳ)
2.综合评价结果
通过2013年长三角地区的三个维度指标数据进行同向化和标准化处理后,根据均方差权值法测得指标的权重,见表1,并进一步进行加权综合得到25个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质量得分值及各维度质量得分值,见表2。
(三)长三角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空间差异分析
由表2看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得分最高的是上海,为0.861 1,其次是杭州,为0.820 2。而得分最低的是盐城,为0.161 5。为了进一步识别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25个城市之间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空间差异状况,本文采用等分法将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得分值及各维度的质量得分值由低到高依次分为发展质量低、发展质量中等偏低、发展质量中等偏高、发展质量高4个等级,并借助Geoga软件的区域分级显示功能直观地呈现出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生态环境保护质量以及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质量的空间差异状况,具体见图1-图4。图中颜色的深浅体现发展质量的高低差异,颜色越深则表明发展质量越高。
表2 2013年长三角设区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得分及排序
根据图1-图4,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25个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空间分布差异具有以下特征:
图1 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图
图2 社会发展空间差异图
图3 生态环境保护空间差异图
图4 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质量差异图
一是,经济发展质量得分的空间分布差异呈现出核心区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高于边缘区城市群。具体表现为经济发展质量高的城市集聚在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五大城市构成的长三角核心区城市群,其中上海经济发展质量最高,其次是南京。总体上表现为由核心区城市群的高质量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的长三角其他城市呈梯度递减,特别是盐城、连云港、宿迁、衢州和淮安远离核心城市群,位于长三角两省一市的边缘区,这些城市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发展质量处于偏低的状况。
二是,社会发展质量得分的空间分布差异呈现两极分化特征。核心区城市群及比较靠近核心区的城市的社会发展质量处于较高的水平,主要以杭州、上海、宁波、苏州组成高质量的核心区和以嘉兴、无锡、南京等组成的中高质量的城市群。其它大多数的城市处于离核心城市较远的位置,这些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社会发展质量处于较低的水平。从图1和图2比较不难发现,经济发展质量相对较高的地区,其社会发展质量也相对较高,这说明经济发展是基础。但社会发展质量提升并不一定与经济发展同步,如南京、扬州、泰州、南通和徐州等地区,呈现出社会发展质量滞后于经济发展。
三是,生态环境保护质量得分的空间分布差异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特征。其中生态环境保护质量高的城市有17个,主要集中在核心区及其以南的区域,但是上海的生态环境保护质量在该区域中排序为第15位。而盐城、连云港和宿迁是生态环境保护质量排序在末尾的3个城市,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的北翼。生态环境保护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经济发展质量和社会发展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较大的差异。
四是,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得分的空间分布差异呈现出高质量城市群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的核心区。即上海(0.861 1)、杭州(0.820 2)、南京(0.692 6)苏州(0.749 7)、无锡(0.719 5)组成新型城镇化发展高质量群。随着城市分布由核心区向中高质量的城市,再向边缘区的城市延伸,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得分也呈现交错递减的特征,主要的原因是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经济发展质量和社会发展质量差异较大。
(四)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得分的聚类分析
为了进一步揭示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共计25个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得分的差异特征,本文运用聚类分析将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划分为4类。
第一类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质量高的城市群。由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宁波组成。以上海为核心,以两翼的省会城市杭州、南京和港口城市宁波组成了核心区域,核心区中还包括苏州和无锡,其中苏州、无锡靠近上海,与上海组成核心三角区,空间集聚程度高。该区域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拥有创新的经济基础、人力资源和技术条件,在制度和管理创新上也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创新要素的空间聚集推动了核心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呈现高质量的状态,特别是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质量提升较高。
第二类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质量中等偏高的城市群。由常州、舟山、嘉兴、金华、绍兴、镇江、湖州组成。该类城市主要集聚在核心区的周围,是比较靠近长三角核心区的城市,该区域得到核心区创新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使得该类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相对较高,处于中等偏高状态。但是在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质量上,还存在发展的不均衡和不协调,如嘉兴、金华和湖州市的经济发展质量相对偏低,而湖州和镇江的社会发展质量也处于中等偏下的状况,舟山和绍兴的生态环境保护质量相对薄弱。该类城市应加强技术和制度创新,推动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实现生态宜居和可持续发展,加快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
第三类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质量中等偏低的城市群。由徐州、台州、温州、泰州、南通、扬州、丽水组成。这七个城市是离长三角核心区相对较远的城市群,因空间距离的增大,受到核心区的创新辐射带动作用小,加之自身创新条件有限,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相对较低,居于中等偏下水平。经济和社会发展质量、生态环境保护质量均处于偏低状况。因此,该类城市需要强化制度和管理创新,加快创新资源如人力、技术的集聚,整合现有资源优势,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升。
第四类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质量低的城市群。包括连云港、宿迁、衢州、盐城、淮安。除衢州外,其它城市主要集聚长三角地区的北部区域,均远离核心区。这类城市原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偏低,加之位于浙南和苏北地区,远离核心发展区域,创新驱动资源优势不突出,受到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低的局面,短期无法扭转。因此,需要多借鉴其他城市的创新驱动发展经验,通过创建有利于创新驱动的制度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推动各类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本文主要针对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两省一市涉及25个城市,从“创新驱动”视角出发定量研究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状况及其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质量呈现以上海为代表的高质量的核心区向靠近核心区的中等质量城市和远离核心区的低质量城市递减,且聚类结果呈现长三角南翼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总体高于北翼城市群,长三角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极不平衡。鉴于各地的区位环境差异及其自身创新能力差异,当前应加快建立起区域的创新联动协调机制,通过发展理念、制度和管理创新,优化区域资源的配置和科技合作形式,推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创新合作,充分发挥核心区的规模效应、辐射效应,促进该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1]赵静,薛强,王芳.创新驱动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进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5(1):1-4.
[2]辜胜阻,刘江日.城镇化要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J].人口研究,2012(6):3-12.
[3]罗丹.基于创新驱动模式的城镇化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13):3-4.
[4]王兰英,杨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中国的未来城镇化建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9):163-169.
[5]于莲.新型城镇化科技支撑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2):46-50.
An Analysis on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Quality of Yangtze River Delta: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from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driven”
ZHANG Xue-ling,YE Lu-di
(SchoolofEconomics,HangzhouDianzi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8,China)
The paper, based on the “innovation-driven” perspective, establishes a evaluation-index system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quality of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from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rough evaluat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all dimensions development of the 25 city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n 2013, and taking a spatial difference analysis,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new urbanization comprehensive quality differences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re significant, showing that the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quality staggers descending from Shanghai, the core of the circle, and the capital city of the two provinces, the second center of the circle, to the city that away from the core area.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hows that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ore area city group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fringe city group.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bears polariz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quality bear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th higher than the north. Finally, taking a cluster analysis, based on the composite score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quality, to divide the 25 citie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into four categories, and som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for the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city groups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development are put forward.
new urbanization;innovation-driven;Yangtze River Delta;development quality;cluster analysis
10.13954/j.cnki.hduss.2016.06.004
2016-01-2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KYJJ201403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优秀论文培育基金(yxlw2016015)
张雪玲(1964-),女,浙江嘉兴人,教授,国民经济核算和经济统计.
F222
B
1001-9146(2016)06-0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