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摘要】本文着重论述了建构主义和自主学习的理论,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建构主义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00-02
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成为国际上的通用语言,在人类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掌握英语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笔者在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发现,尽管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大一新生已有六年的中学英语学习经历,但他们的英语能力却很难达到表达、交流自如的程度。究其原因是很多学生在中学过度依赖于老师的课堂教学,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缺乏积极、主动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中学这种灌输式的英语教学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严重脱节,导致许多大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找不到学好大学英语的正确方法。而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是知识的内在建构,这一观点更符合我国英语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主体、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思想。本文即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探讨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建构。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认知心理学出现一个重要的分支,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是由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之后维果茨基(Vygotsky)、奥苏贝尔(ausubel)、布鲁纳(Bruner)等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完善和发展了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上通过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学习的意义在于学习者主动的建构和意义的生成。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知识不是由教师的传授而获得,而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者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他人的协助,包括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而在教学中,教师也不能无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单纯对学习者进行知识的灌输,而要设定相关的教学情景,引导学习者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建构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总之,建构主义主张学习者是学习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强调学习者要主动、完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2.自主学习的含义
自主学习是二十世纪80年代由Henry Holec 提出,Holec 认为自主学习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我管理的一种能力,是自我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自我组织、自我评价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包括:自我确立学习目标,独立分析问题,自我控制学习过程及自我创新等方面。因此,自主学习这一定义体现了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主动行为,反映了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学习是学习者自主的学习,学习的本质是“自主性,具体表现为“自立”、“自为”和“自律”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也构成了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近年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也是外语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社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么学习的人。” 由此可见,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社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整个社会人才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习者终身学习的需要。
3.建构主义理论与自主学习理论之间的关系
建构主义和自主学习所倡导的学习理念具有一致性,也与素质教育相吻合。建构主义从心理认知的角度提出了学习者的主观性和自我建构性。自主学习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主张学习者是知识建构的积极参与者,而非知识的被动获得者,强调学生应主动学习,学习过程即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知识,而是主动的建构知识,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建构的有关知识意义,也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是由学习者背诵和记忆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而决定的。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并不是让学生脱离教师的指导自己去学习,而是提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4.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要利用“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学习环境要素,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引导、组织、和帮助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实现对当前所学语言知识的意义建构。
4.1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外语的教学模式一直是教师教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提高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进步,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势在必行。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并给与学生及时的指导。而如何把理论转换为实践,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默契配合。首先,教师要意识到自己角色的转变,要从知识的传递者向建构合作者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其次,教师要利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最后,教师可以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线索,通过设定符合教学内容的情景,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4.2重视学习者之间的互相协作
重视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与交流是建构主义理论中另一个重要内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即人与人在学习中的相互作用。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同等重要。自主学习不是学习者自我封闭式的个体学习,而是学习者要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和协作,这样不但有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自己从知识的接受者向意义的建构者的转变。教师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协作,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爱好和英语水平,将学生分为多个协作小组,使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提高学习水平和能力,而教师应给予各个协作小组及时的指导。
4.3创设建构式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和学习环境对意义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是与真实或类似于真实的情景相联系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根据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同时教师可以将教学活动与相关的情景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设定的不同生活情景中进行学习,在教师的协助下,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问题,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另一方面,当今时代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更加真实、开放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意义的建构。
建构主义理论为大学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开创了新的领域,符合当代大学教学改革的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甘露.建构主义心理学及其对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04).
[3]丰玉芳.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06).
[4]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