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班级自主管理的策略

2017-01-03 10:13姜启志
广西教育·A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王义兴趣小组学情

姜启志

【摘要】农村中学生有特殊的心理和认知特点,教师要科学设计班级管理策略,认真做好学情调查,以生为本,引入自主管理模式,更新评价体系,强调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关键词】农村中学 班级

自主管理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61-02

班级自主管理是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初中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中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巨大力量,使他们在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过程中走向自主发展的班级管理方式。农村中学有自身特殊管理环境,在制定管理措施时,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农村中学生教育的实际特点,做好学情调查,以生为本,优化班级管理活动形式,升级管理评价体系,强化农村中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形成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

一、做好学情调查,有序管理班级

中学生是有思想的个体,由于受心理及生理影响呈现出特殊性,在认知方面有不同于成人的特点,普遍表现为活泼好动、辨别能力差、自律性差等方面。教师应对班级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学情调研,不妨深入学生中,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或者是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全方位了解学生,为制定班级管理措施做好信息准备。农村学生有特殊的思想个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些因素,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用发展的眼光去引导。

王老师刚接手七年级一班班主任工作,上任后发现学生思想比较涣散,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外出上网、打架、早恋等情况。王老师通过找学生谈话、深入学生中观察、与科任教师进行座谈,了解了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据掌握的学情信息,王老师认真分析了班级整体情况,发现有些学生家长常年外出打工,家庭教育缺失,学生缺少父母关爱,养成教育普遍存在问题,自觉遵守纪律意识较差,集体主义精神欠缺,成绩出现滑坡。为了及时扭转班级管理状况,王老师先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做起,开展了主题为“我是最棒的”演讲比赛、“我是班级主人”主题班会等活动,并及时进行了总结,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班级风气有所好转,学生集体意识增强,人人积极上进,班级也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王老师接手班主任工作之后,首先是进行学情调研,掌握了第一手信息材料,为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策略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因为工作针对性强,班级管理面貌快速改观,班级风气好转,学生集体意识增强。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不仅了解了学生心理需要,还与学生建立了互信关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自然自觉服从教师管理,班级管理工作进入正轨。

二、以学生为根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班级应该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每名学生都是这个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班主任无疑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当然要付出更多责任心和爱心,才能让每一个成员形成向心力,获得归属感。所谓“以生为本”,就是要凸显学生主体意识,明确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教育管理理念。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这是普遍现象。教师要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表现,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富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现教育管理的人性化。

八年级学生王义在许多人眼中是一个“破坏分子”,他比一般学生更好动,科任老师说他有“多动症”,许多同学也不喜欢他,他在班级里好像成了一个“多余”的人。班主任发现了这个问题,开始关注他的一举一动。首先,班主任找王义谈话,了解其思想动态。其次,班主任多次进行家访,了解到他是单亲家庭,缺少恰当的教育,养成许多坏毛病。再次,班主任找相关科任教师了解情况,知道王义很多不良表现。为尽快纠正其思想偏差,班主任专门在班里成立了帮扶小组。帮扶小组的任务就是与王义一起行动,监督王义的行为。刚开始,王义有逆反情绪,后来看到帮扶小组里的同学都主动和他交朋友,渐渐改变了想法,并逐渐克服了一些不良习惯。通过班主任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王义同学变成了一名关心集体、遵守纪律、积极上进的优秀学生。

班主任引入人性化管理理念,深入学生生活之中,关注学生思想形成细节,特别是进行家访,与家长一起展开教育管理,促使学生实现思想转变。对于存在思想偏差的学生,班主任和家长都需要有宽容意识,班主任让帮扶小组与王义一起学习,就是从关注其个性成长角度展开的教育举措。

三、优化管理形式,引入自主管理模式

农村中学办学条件相对差一些,学生自身素质存在先天性短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关注每一名学生的个性成长,充分相信学生,积极引入自主管理模式,为学生的自主成长创造条件。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班主任事无巨细都要亲自抓,势必带来巨大负担。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可以将班级工作进行细化分解,成立多个管理小组,让学生承担一定的管理任务,这样不仅能让班主任从繁琐的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某班级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为22人,女生为20人。班主任先收集和了解学生对班级管理的看法和建议,然后决定成立若干管理小组。除了原有的班委会、团支部、值日小组,还决定成立“班级纪律量化小组”“成绩评价小组”“学习园地小组”“图书角管理小组”“课外活动管理小组”“文体竞赛小组”“课外作业检查小组”“家庭表现调查小组”等,班主任号召学生自愿报名加入管理小组,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很快就健全了组织。在班级管理工作展开后,各个小组运转出现了很多问题,但在班主任介入后顺利渡过难关。班级管理水平快速提高,班级被学校评为优秀班级。

班级管理千头万绪,班主任将工作进行分解,引入自主管理模式,通过成立多个管理小组,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不仅大大减轻了班主任工作量,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我管理热情。针对农村学生生活实际,班主任成立课外活动管理小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很多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其校外表现不可忽视,班主任关注学生课外成长,对提高班级管理品质有积极帮助。

四、创新评价方式,打造班级管理品牌

班级管理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价活动,不管是量化奖惩,还是班主任阶段概括性综合评价,都是比较传统的评价方式。现代学生思维活跃,占有信息量较大,往往比较有个性,对传统评价方式并不“感冒”。教师根据班级管理实际创新评价方式,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学生自评、小组内互评、班委会点评、班主任总评、书面评价、口头评价、网络点评等,都是班级管理评价的重要方式。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管理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评价应该成为激励的手段,班主任要制定多种奖励制度,树立遵守班级纪律典型,给出“十佳”“标兵”“冠军”“大王”等荣誉称号,使学生自觉遵守班级纪律。

李铭平时在班级中默默无闻,成绩平平,参与班级管理积极性也不高。有一次,学校举行书法绘画竞赛,他报名参加了。出人意料的是,他的绘画作品获得了全校一等奖。该班班主任借此机会在班级内展开了多种表彰活动。首先是将其绘画作品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中,让其他学生学习观摩。其次成立美术兴趣小组,由他担任小组长,负责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所有活动的组织管理。再次,班主任以班级名义给其家庭颁发喜报,嘉奖对李铭的突出表现。李铭学习绘画的积极性更加高涨,而且带领美术兴趣小组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后来在全市绘画竞赛中,美术兴趣小组成员中有三人获奖,李铭还获得全市中学组绘画二等奖。美术兴趣小组已然成为该班班级管理的重要品牌。该班班主任受此启发,挑选各个学科尖子生带头组建学科课外兴趣小组。课外兴趣小组学习热潮由此掀起,为班级管理注入不竭动力。

李铭本是班级中的平凡一员,但因为一次美术参赛经历,让他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突破点。班主任及时发现,并从多个方面激励他,特别是让其组建美术兴趣小组,让其才干得以发挥。李铭的成长经历充分说明了班主任在管理中重视激励性评价的重要性,学生会因此激发出惊人潜能,给班级管理带来重要资源,甚至打造出班级管理品牌,这样的结果恐怕是班主任当初都没有想到的。

农村中学生受心理、认知水平等客观因素影响,自我管理行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班主任要更新管理理念,深入学生中展开学情调查,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创新班级管理措施,关注学生个性成长,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升级评价体系,激发学生自我教育内驱力,优化班级管理环境,提高班级管理品质。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王义兴趣小组学情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一道模拟试题的解法探究与教学启示
不要说那两个字
新形势下,如何有效进行小学美术兴趣小组的教学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艺术风味-我的人生
小学生作曲兴趣小组的探索与实践
妙求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