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背景下我国旅游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7-01-03 19:40张素梅
大学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全域旅游教学改革

张素梅

[摘 要]随着全域旅游的产生,市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旅游专业教育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中比较热门的专业。国家于2015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旅游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旅游发展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高等院校作为培养旅游行业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为市场输送更多出色人才的重任。

[关键词]全域旅游;旅游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064-02

在全域旅游的推进与发展时期,旅游人才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近年来,我国高校的旅游教育发展比较迅速,各大高校也纷纷设立了旅游专业,为我国旅游行业的人才输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的旅游教育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旅游教育体系。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结构也逐渐完善。随着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逐渐增多,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我国旅游教育由于开设时间较短,教育经验欠缺,在与教育相关的体系和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旅游教育的发展。笔者针对现阶段我国旅游教育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希望能在全域旅游发展时期对旅游教育有所帮助。

一、我国旅游教育的发展分析

(一)全域旅游产生的背景

2015年国家旅游局首次明确提出全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战略部署,即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模式。

(二)现阶段我国旅游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的旅游教育从1949年开始,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即萌芽期、创建和成长期以及飞速发展期。总的来说,我国的旅游教育特点为起步晚、发展快。现阶段我国旅游专业教育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旅游导游类、经济管理类、综合与师范类、专业技术类;在学科建设上,开设了旅游学理论、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开发规划和旅游社会学等。

二、我国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对旅游教育定位认识不够深刻

旅游教育本身就带有浓厚的职业教育色彩,实践性强是旅游专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旅游教育中,应该将教育重点放在实践上,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并重,让每一位旅游专业的学生都能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以适应现阶段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旅游行业。然而我国现阶段的旅游教育并没有到达这一层次,更多的院校都将旅游教育当成办学创收的重要途径,对旅游教育专业的性质和办学理念、教育规律的研究还不够深刻。通过对现阶段旅游专业教育的研究我们发现,虽然旅游教育专业层次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但大部分还是停留在中、高职和本科层面上,一些旅游专业高层次设置还比较少。从旅游教育专业的专业特色来看,我国现阶段的旅游教育缺乏个性,教育并没有面向地区、面向市场,课程设置同质化现象严重,不能真正适应市场需求。

(二)旅游专业教学手段严重落后

我国现阶段的旅游教育专业以继承为主,严重缺乏创新。在教育思想上,我国旅游教育延续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即填鸭式教育。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是以知识灌输为主,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接触到的都是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在毕业后不能很好地把握旅游市场的动向,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在教学方法上,很多教师都是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严重缺乏。很多高校的旅游教育实践课程都是将一些简单的技能训练拿出来让学生们练习,实践课时严重不足。这导致了技能型人才的缺失,制约了我国现阶段旅游业的发展。

(三)旅游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现阶段的旅游教育专业发展严重不平衡。首先是地域方面。现阶段我国各省都有院校开设了旅游专业,但其分布不平衡,旅游热点地区的院校旅游专业开设得比较多;而一些旅游规模较小的地区,这些地区的院校旅游专业开设得较少。这种不平衡导致一些地区的旅游专业人才匮乏,严重遏制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专业教育涉及的饭店、景点景区、旅行社专业中,饭店专业起步较早,其实践的机会也最多,因此其专业教育的发展较为完善。但旅行社和景点景区专业的发展相对来说较为薄弱,人才的培养相对不足。其次是高层次专业人才方面。据国家旅游局人事司资料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正规旅游院校旅游专业毕业的学生只有30万,而博士生和研究生分别为115名和1317名,对比可以看出,其旅游高层次人才基数极小。

(四)旅游专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随着我国现阶段旅游教育的不断发展,其教育规模不断增大,专业师资力量的匮乏成为影响我国旅游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国现阶段的旅游教育专业大多是在历史、地理学科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在专业的任课教师中,有一部分教师并不是旅游专业毕业的,这导致了旅游专业的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科研成果不多,学术水平不高。高校旅游专业教师队伍中还存着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研究,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这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另外,中职学校过于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研究。这两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均不能够满足旅游市场多样的需求。

(五)专业教育与行业之间的联系不紧密

作为一门职业性学科,旅游教育应该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满足旅游行业市场对学生的需求。这就需要旅游教育与旅游行业紧密地联系起来,积极的开展合作。然而现阶段专业教育与行业之间的合作只停留在表面上,院校的教育内容不能很好地适应行业需求,行业也不能充分地利用高校的资源。

三、全域旅游时期我国旅游教育的对策

(一)正确定位旅游教育,树立素质教育理念

首先,根据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从思想、业务和能力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其中,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是教育的重点。其次,发展旅游教育特色,将地域文化充分融入旅游教育当中。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地方区域设置一些选修课程,也可以针对地方的风俗、文化等开设课程,将突出地域文化真正列入旅游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当中,凸显地域特色。教师可以将实际案例融入教学当中,将与地域文化和旅游相关的知识充分结合起来,形成含有地域特点的特色课程,发挥地域优势。

(二)积极创新旅游教育方法

现阶段我国旅游教育要凸出其职业性的特点,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论和实践并重上。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景点景区考察、社会调查以及毕业设计等内容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旅游路线选择、旅游规划、旅游服务等诸多方面的实践练习,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一些实践案例,让学生了解现代旅游行业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当前全域行业前沿知识、热点问题的介绍,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全域旅游的走向。

(三)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优化教师队伍

为给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人才,可以通过建立认证制度来保证旅游教育教师的职业化。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其一是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引进,从优秀的旅行社、旅游企业等吸引一些优秀的人才进入校园,填充我国旅游教育的师资力量。其二是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培训,例如有计划地让教师到一些具有办学特色、实践教学优秀的学校甚至是国外的优秀学校中去学习深造,以提高学校教师的能力。其三是增设兼职岗位,将一些优秀的旅游行业培训教师引进到学校之中,提高教育的专业水平;或定期地邀请一些业内优秀人士到校内开展讲座,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四)整合旅游院校资源,培养高端人才

全域旅游的发展需要“高、尖、新”的旅游人才,而旅游院校担负着资源整合的重任。应增加旅游专业硕、博研究型和应用型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增设博士、研究生培养专业及方向,改革硕博招生及学习模式,扩大旅游“塔尖”的人才培养规模。

目前,我国旅游业正处于全域旅游的发展时期,与世界旅游强国相比,我们仍缺乏综合能力强的旅游业人才。旅游教育近年来所取得的成效仍落后于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要想培养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的人才,只有积极调整培养策略,吸收复合型人才,创新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旅游人才。提高中国旅游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适用性,是未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 参 考 文 献 ]

[1] 严俊俊.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0.

[2] 袁媛. 中国旅游人培养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3] 李丽娜.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反思与重建[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4] 郭福生,张国庆,姜伏伟,姜勇彪,叶张煌. 我国旅游地学及其学科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资源与产业,2011(6):94-100.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全域旅游教学改革
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嘉峪关市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探索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背景下的旅游专业群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