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杨
12月13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北京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的任免决定,郝平担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因年龄原因,朱善璐不再担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职务。
今年57岁的郝平,山东青岛人,1978年进入北大历史系读书。除了在上世纪90年代赴美留学外,他自1978年到2005年一直在北大学习、工作,是该校历史系本科生、国际关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青岛四十四中:人生起步的地方
“郝平从小就跟别的学生不一样,热心肠、领导能力强,算是我们班级的副班主任。”76岁的宋伟是郝平的高中班主任,谈起自己的这名得意门生,语气里满是骄傲。
1973年,家住国棉六厂宿舍的郝平,升入了与自己家一墙之隔的第四十四中学,3年后,直升四十四中高中部,在宋伟的班级里度过了两年的高中时光。“在高中时期,他就表现出了极强的领导力。”当时很多学生还处于不敢说话的阶段,但是郝平却敢于在公开场合发表观点和言论。
后来在郝平决定人生方向的时候,宋伟也起到了关键作用。“郝平的妈妈在国棉六厂上班,高考前正值郝平妈妈快要退休的时候,郝平可以接班。他妈妈不同意郝平参加高考,因为在当时的年代,有工人这个铁饭碗是很令人羡慕的。”但是在宋伟看来,郝平当工人太可惜了,“于是,我专门去做他父母的工作,希望他们支持郝平读大学,没想到这孩子果然没令人失望。”
2005年,青岛四十四中40年校庆,郝平专门赶来参加。“在校友发言里,他不仅感谢学校、老师,甚至还提到了当年看门的老师傅。”原青岛四十四中校长马鹏业说。2011年,青岛四十四中原校长刘树庄去世时,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郝平还专门写了2000多字的文章,缅怀在刘校长庇佑下,他在青岛度过的中学时光。
2015年,青岛四十四中50年校庆,郝平专门写了一篇名为《一所普通中学的精神魅力》的文章。现任青岛四十四中校长张青涛说,“郝部长在跟我们聊他以前的高中时光时,对教过他的每一个老师印象都很深刻,是一个特别讲究情谊的人。”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身上都有着抹不掉的母校印记;无论我们年长几何,身上总流淌着这所中学的‘血液和传承着她所固有的‘基因。”在这篇文章里,郝平写道,“青岛四十四中给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课程学音乐、美术、体育等等。”
“充沛的体育锻炼和艺术修养不仅没有影响我们的学习成绩,反而激发了同学们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郝平认为,学校从来都不是一个“唯有读书高”的“应试培训基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绝不能只是一句空话,而要在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中扎根,要融入到一个学校的灵魂与风格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身心健全的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
和季羡林的密切交往
郝平在北大的时间也相当长——毕业后留校,20多年后出任副校长,2005年6月,郝平离开北大,到北京外国语大学担任校长。2009年,他出任教育部副部长至今。
对这个长期学习和工作的地方,郝平可谓感情至深。这从他和季羡林先生的交往中,便可看出一二。
郝平上学时就对季羡林先生十分景仰。在北大工作期间,他经常去季老家请教问题。郝平的著作《北京大学创办史实考源》、《孙中山革命与美国》、《无奈的结局——司徒雷登与中国》等,也多次得到老先生指点。
1997年,北大即将迎来百年校庆时,郝平完成了《从京师同文馆到京师大学堂》的书稿,希望北大出版社出版。编辑们对书稿拿不准,希望郝平请一位专家提出推荐意见。当时离校庆还有四个月,确实来不及了,郝平没办法,只好去敲季老的家门。
几天后,季先生的秘书打来电话:“郝平,你可把季老弄苦了,他老人家三天都没出门了,一直都在看你那本书稿。你赶快来季老这一趟。”郝平骑上自行车很快到了季老府上。季先生向郝平提出几个问题,郝平一一作答。季羡林还给书写了序言,并给书改了名字,叫《北京大学创办史实考源》,这都出乎郝平意料。
郝平回忆的文章写道,季老在序言中对他的评价,让他心里非常感动,也觉得学力不够,担当不起。郝平立即给季老的秘书打电话,说要向季老表示,褒奖之词自己承受不起,希望季老能删去一些夸奖的文字。季老答应了郝平的请求,删去了一些话,但季老要秘书回话说,说再要求删就不发了。
2005年6月,郝平离开北大,到北京外国语大学担任校长时,季老听说之后,专门为他题写了韩愈《进学解》中的一句话:“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2009年,季老去世,郝平写了一篇题为《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文章,缅怀先生。
执掌高校的山东人
在北外任职期间,正赶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为北外奥运会志愿者报名的组织者之一,郝平同时也报名申请成为奥运志愿者。
2013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上,郝平当选新一届大会主席,任期两年。这是教科文组织成立以来,中国代表首次担任这一职位。郝平也成为一名“国际公务员”。
不少人认为,郝平自身的优势,是他当选的重要原因。他就读的世界史专业,为其提供了全球视角和良好的外语能力。在北大工作多年,从外事处长做到国际合作部的部长,再做到主管外事的副校长,郝平的这些经历,也为他带来了更多优势。
近年来已有多名北大出身的校领导就任高校的党政“一把手”。除了郝平之外,北大常务副校长刘伟担任人大校长,北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张彦担任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北大副校长陈十一担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北大副校长鞠传进出任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北大副校长林建华先后主政重庆大学和浙江大学后,又回归母校北大出任校长。
今年9月,山东章丘人魏大鹏出任南开大学党委书记。10月,山东龙口人焦扬出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履新北大,使得山东人在高校中的“掌门人”又多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