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点式引导循环式激发

2017-01-03 10:16葛玉芳王银花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学习故事实践

葛玉芳 王银花

【摘要】“学习故事”是一套由明确教育价值观引领的来自于新西兰的学习评价体系,是为了支持儿童进一步学习而进行的评价。卡尔教授指出:“一个学习者从各种活动中识别、选择、编辑、回应、抵制、寻找和建构各种学习的机会。”而教师的连续性观察则会为幼儿提供连续不断的学习机会,幼儿才有不间断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兴趣产生,才有幼儿的连续学习,这一系列的循环学习过程中则形成了由幼儿自己参与的学习故事,而本文借助“学习故事”将“引导-激发”指导策略运用到大班探索活动中去。

【关键词】大班探索活动 学习故事 生成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007-02

一、幼儿园大班探索活动的现状

审视现有的大班探索活动,虽有热闹的场面以及师幼互动的情境,但会发现,其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方面:

(一)目标缺乏准确。在制定与落实活动目标上,重知识经验目标,轻情感态度、方法能力目标;忽视对目标的准确定位。这样的结果是探索活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使得幼儿的活动偏离了自身发展的需求。

(二)内容过于死板。在选择与完成活动内容上,重教学计划的完成,轻生成性内容;忽视生活性内容。而在大班探索活动中,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一旦碰上了,原有的教学任务中就无法改变这样的尴尬局面。

(三)评价有失全面。探索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但是在过程中,很多评价只是一句空话。在探究过程中,重幼儿自由探索,缺乏教师指导;轻记录和讨论环节;忽视对探究结果的升华;因此在科学探究活动评价上,重教师评价,轻幼儿互评,忽视幼儿自评;重总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缺乏对幼儿的具体评价。

二、“学习故事”式探索活动构建的意义

按着“学习故事”的思路来构建大班幼儿探索活动,正是遵循了“学习故事”的初衷以及本质,它有深远的意义。

(一)有利于教师对幼儿活动的有效观察。本着“学习故事”的思路,教师在对幼儿的探索活动中,就会特意的一种观察,从中注意到幼儿在生成“学习故事”中的一些细节,从而在很大的程度上把握住幼儿探索活动的实际能力和水平。通过有效的观察,也为“学习故事”的生成建立了一个很坚实的基础。

(二)有利于教师对活动过程的合理回应。本着“学习故事”的思路,大班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不仅会引起教师的注意,更为教师提供了一些重要的信息,教师就能合理地对幼儿的各种表现进行回应,在潜意识中分析了幼儿的一些行为的缘由,这为下一步的教学行为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三)有利于教师对探索开展的科学支持。对探索活动进行观察和回应后,教师就能在这个基础上对幼儿的探索活动提供更为科学地行为的支持,而这本身就是“学习故事”的一个循环的过程。这样的探索活动不仅有利于幼儿潜能的激发,更重要的是为幼儿探索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条件。

三、“学习故事”式大班幼儿探索活动的设计

大班幼儿的探索活动内容可谓是丰富多彩,包括科学生活中等的一些比较适合幼儿操作的项目。而这些项目的开展也是比较适合“学习故事”的顺利建构。在实施这种探索活动中,教师以及幼儿的双重表现应该建立起良好的联系,以便达到有效。

(一)教师的“三大行动”是核心

在幼儿探索活动中,要形成“学习故事”的意识,教师从中的“三大”行动便有核心地位,它直接关系到活动开展的成败。

1.有效观察

首先是观察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参与情况。只有幼儿积极的参与,才能生成教师观察所需要的更多的信息,以便在后面的行为中掌握一定的依据。其次是幼儿在探索活动中问题解决的能力。这本身是幼儿探索活动所要达到的最主要的目标。幼儿在过程中碰到一系列的问题后,是探索活动的一个必然,因此对幼儿的考验便是怎么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尴尬的现状。再次就是观察幼儿活动的延续性。一次活动并不是终点,而是更好地为下一次的活动做好准备。如果本次活动能够迎合幼儿的兴趣,那么必将促进幼儿的活动可持续发展。

2.合理回应

这是关键的一个阶段。教师对幼儿观察后,在第一时间内有一个总体的反映,与此同时教师会做出及时的反映,这里包括了在观察阶段的一系列的要素。尽管在这个阶段还不能及时做出一定的方法以及策略,但是至少能够在这里找到幼儿探索中出现的一些肯定的表现以及应该改进的地方。

3.科学支持

科学的支持是为了使得幼儿的探索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也是“学习故事”最高的阶段。它能及时总结活动的得失并提供得到改进的策略和方法。

(二)幼儿的“三维体现”是依据

要使得幼儿的探索活动有“学习故事”的效果,幼儿的表现是一个重要的依据。它主要体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

1.活动的原有表现。针对幼儿的个性差异,每一个幼儿在活动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这种原有的表现是“学习故事”构建的一个起点,也是故事发生的一个源点。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能力展现是对每一个幼儿基本素质的一种现实的体现。

2.活动的创新意识。而在活动中,关键是看幼儿对活动的创新意识。活动的预设本身是带有偶然性的,当活动中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后,很多幼儿会有一种创新的能力的表现,这正是“学习故事”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

3.活动的自我评价。可以说,探索活动是属于幼儿自我的。因此,幼儿在活动中以及活动后,对自身的活动情况会做一个自我的评价,教师根据这种评价会制定出“学习故事”更合理的发生的环境和策略。

四、遵循“学习故事”,开展“引导-激发”式探索活动实践

为进一步改善教师在幼儿探索活动中的指导策略,与幼儿的学习同步,因而本学期借助“学习故事”操作理念进行实践运用:学习故事可以成为“富含重要信息、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具体材料”,能将不同事件和长期的发展进程串联起来,构成重要学习事件链。那么,幼儿在探索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学习故事为什么能持续一段时间呢,他们的这些精彩瞬间变得意义重大而又影响深远的学习过程是什么呢?教师作为幼儿的连续学习的外部驱动力主体对象,指导策略就显得非常关键,对于幼儿来说,亦或是锦上添花,亦或是雪中送炭。

(一)支点式引导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能撬起整个地球。”对于学习者来说,要实践或是验证自己的猜想需要一个支点,去“置疑”自己或他人的实践结果也需要一个支点,幼儿作为一个学习中的儿童去实现建构认知的过程时,老师要给予幼儿在各个学习过程中个别化的支点式引导。

(二)循环式激发

美国教育专家爱丽丝在讲座中曾讲到一个重要理论:“修复循环理论——提出疑问,让幼儿找出自相矛盾的地方(质疑),促使幼儿不断修复,不断循环地进行下去,幼儿的学习才真正的不断地发生。”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是三个循环:大胆表达,发现矛盾点,调整修复,从建构者的角度相互对应的三个循环是:倾听、质疑、支持。因此,对于幼儿的学习可能会产生的学习行为或是期待幼儿需在游戏活动过程中了解的学习内容则需要老师不断地激发。对老师、幼儿两者而言: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循环的过程。

五、实践思考

教师在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时,巧用跨越边界的介质(可以是材料,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其他有操作性的介质)为幼儿在不同环境中给予学习的启示,那么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各种身份的混合也就随之形成,那教师的指导策略则会更有效的体现。

(一)适时调整策略才能助推游戏。教师在运用或是尝试新的策略时,最终还是要把目光落到让幼儿的学习有意义和让教师的指导有意义上来,所以,教师在幼儿的学习行为进行思考后,还要把这些思考适时地运用到实践中,适时调整指导策略。例如,当我们发现,幼儿对新介入的材料不感兴趣,原因是难度非常大时,那么教师立即提示幼儿改变材料的使用方式,助推游戏进行。

(二)合宜沉默寡言才能利于观察。幼儿经常是不可预期的,他们经常会自发地形成一些老师预设之外的学习活动,在这些自发的学习活动中,往往会发生非常有价值的学习,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对教师的评价越来越敏感,因此,幼儿原汁原味的游戏内容需要老师专业的呵护,合宜地沉默,继而才容易引发和维持幼儿的学习活动。

(三)情景性铺垫才能优化学习链。有很多探索活动,在前期需要进行一些铺垫式话题探讨,让幼儿有一定的知识经验,为幼儿后期的表现与表达提供背景。而储存在幼儿大脑记忆的已有的学习经验中会因为某一场地中的物体或是材料促使幼儿“哇”起来不自主地表达,唤醒对某种知识经验的记忆,激发幼儿的另一学习行为。学习经验的情景性地表达与呈现,也让幼儿后面的一系列的学习内容更加地饱满有内涵,富含很多教育契机。

(四)改变材料环境才能改变思路。在幼儿眼里,所有材料都会有很多故事,是他们的想象,也包含他们实践的内容,具有可塑性,能激发材料更多创造性的使用,当老师改变材料摆放位置或是实践环境时,那么,幼儿的思路也会跟着改变,赋予材料的内容也会更丰富,更多元。

六、后期尝试

把幼儿的学习成长内容建立一个知识库。“一日生活皆课程”、“寓教于乐”等理念家长无法体会,临近期末的,直观性地呈现会让家长了解老师是如何真正践行这些专业理念的,是如何指导幼儿学习的,幼儿的学习经验又是如何一步步累积的。期末撰写幼儿评语时也可以和家长分享幼儿重要的学习事件。因此后期将会建立一个专业知识供给岛,保存这些让儿童感兴趣并能建构相对深入和丰富知识的主题,并继续挖掘“未完待续”的学习内容。

文献参考:

[1]《学习故事与早期教育》【新西兰】玛格丽特·卡尔 温迪·李编写 教育科学出版社,15年5月第1版

[2]《纪录,让儿童学习看得见》朱家雄 主编 福建人民出版社,08年3月第1版

[3]《多元智能的理论与实践:让幼儿每个儿童在自己强项的基础上发展》 方钧君 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5年6月第1版

猜你喜欢
学习故事实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新西兰学习故事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