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莉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关于“农家书屋”的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
——以黄冈市黄州区“农家书屋”建设为例
万莉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构建农家书屋是一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利民工程。是推动农村走向知识、走向科学、走向富强的重大举措。但如何建设壮大农家书屋,让农家书屋可持续稳健发展,最大限度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服务效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农家书屋;农村;书籍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的一项重大工程,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障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的需要,计划到2015年基本覆盖全国的行政村。
黄冈是湖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是武汉城市圈成员城市之一,现辖有七县两市一区,127个乡镇街,4290个行政村。黄冈是个农业大市,农村区域分布广泛,总人口730.98万,而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0%。“十二五”时期,黄冈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行“双强双兴”战略,即强工兴城,强农兴文,促进黄冈重点突破,跨越式发展。黄冈目前滞后发展,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先天之不足,就是地处内陆,集老、边、穷等于一身;后天之不足,就是思想僵化守旧,行动迟缓滞后,安于现状,对当今迅猛发展的经济大势和科技信息发展的认识明显不足。
“农家书屋”建设是一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文化建设工程,那么,在黄冈这样一个农业大市,要提高占据70%人口数量的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通过在农村建立农民读书组织,推动农民读书、用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改善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农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推进黄冈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做大做强黄冈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2014年黄冈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统计,目前黄冈全市建有文化馆11个,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群艺馆1个,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0.6万平方米;公共图书馆12个,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藏书总数为198万册,县级以上新华书店11个,已建成标准农家书屋4388个,乡镇文化站124个。通过调查,我们对乡村农家书书屋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包括书屋的规模及设备、书籍的来源及更新、对书屋的宣传等方面,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农家书屋的基本情况
通过以上调查发现,农家书屋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问题。在当地政府的关心下,农家书屋已组建和发展起来,农村经济也渐渐有所起色,但有少数地方对书屋的理解不到位,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农家书屋的重要性,没有将此政策落实到实处,只是做做表面工作,应付上面的检查。对当地群众也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二是各部门缺乏相互协调,管理不到位。改革开放带动了农村的发展,但是黄冈这个地方经济条件有限,大部分农家书屋没有建立起对农村服务的长效机制,形成不了大家获得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能力。而书屋管理人员主要是村委会的兼职人员,没有专门的人员管理,偶儿有人想来看书有没人在这儿,条件跟不上,管理模式也比较单一简单。
三是资金不足。农村书屋建设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当地财政没有提供稳定的财政机制保障。硬件、软件都跟不上来,内部基础文化设施建设落后。书屋的藏书资料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很匮乏。电子书刊、各种新闻报刊几乎没有,无法将本地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推广,必然会影响到服务工作的拓展。
四是资源利用率不高。每个乡镇都有自已的书屋,每个书屋至少有2千左右的图书。由于多数农民对信息资源的认识不够,平时很少参加各种信息的阅读和了解,文化水平低下,加上馆藏品种少单一,版本老,可读性小,地理交通环境不便之处。虽然说书屋构建起来了,但是图书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有的地方常年没有人借阅。
五是服务单一。农村书屋的专业管理人员不足,布局不平衡,设置不合理,缺乏专业岗位的培训和学习。导致书屋服务水平的低下,多数是保持在纸质图书的借书和还书的服务层面。有的地方是直接放在村委会,有的是放在10-20平米的小房间里。另外书屋在管理方面上不够规范,对外开放时间也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时开时不开的。不能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信息需求。
作为基层的农家书屋要正确对待自身存在的问题,依照科学的发展观来分析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各级上、下联动,多措并举,以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为根本出发点。发展和构建出一个现代化的规范化的农家书屋。
4.1 落实资金,统一规划农家书屋的建设
黄冈市十分重视农家书屋的工程建设,用打造品牌的理念来打造农家书屋。从国家的方针政策入手,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的体制。政府部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规范基层图书馆的设立、运作、管理,将农家书屋的建设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工作程序中来。并一一落实地方配套建设资金,按照规定确保书屋的经费、人力、物质到位,增加购买设备、各种纸质图书、电子图书、规范业务管理。为了确保书屋工程建设质量,要实行“六统一”的管理,即统一办公,统一建设,统一制定管理制度,统一配备专一或兼职人员,统一编目,统一书屋的办公用品。
4.2 完善藏书结构
一个标准的农家书屋必须拥有一定数量和一定质量的馆藏,才能向社会的农民朋友提供有效的服务。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书屋的信息建设,联合多方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藏书体系。坚持以人为本,以农民的需求为导向,选好书、选对书,业务规范,统一管理。
4.3 因地制宜,实惠于民
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开展调研走访工作,依照本地实际情况摸索出切实可行管理模式,培养广大农民利用农家书屋意识,充分发挥读者的主动性,引导鼓励读者参入阅读学习。根据黄冈农村主要上以养殖、种植为主的实际农业经济情况,农家书屋可以重点围绕这些题材来选购一些信息资料,多方面的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的指导信息,让他们早日走上发家致富。同时,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有必要利用现代化计算机知识加强书屋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实现网络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综合信息服务,另外还要增加地方数据库服务,及时收集市场准确信息,为农民朋友提供可靠的农产品需求信息。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文化活动,用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陶冶群众的情操,以应用和需求来开展服务。
4.4 引导社会积极参入,及时更新资源
鼓励各社会团体和一些企业多种渠道和多种途径的捐资捐物,共同支持农民的自已的“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各界人士送书下乡的有益活动,各级团委要发挥各自的优势,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对口支持。按照农民服务模式进行管理和运行,各地政府部门之间包括区-镇-村各级之间要加强业务合作,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有效解决农村书屋资源少的瓶颈问题,为农民提供优质的文化信息服务。
4.5 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在线学习
通过在书屋建立网络,让农民在书屋中难过上网阅读在线书刊,共同学习交流,特别是掌握及时的农业咨询、农业政策、农技服务、农产品供求信息,为农民的农作物生产加工、养殖等提供便捷的资讯、技术指导,通过专业指导人员,引导农民经常浏览黄冈三农网、大别山新农网等,既提高农民的现代信息化意识,又能解决农村书屋的现有书籍知识的扩展问题,进一步开拓农民的视野。
总的来说,在农家书屋的建设中我们需要克服各种困难,首先要保证农村书屋的门常开,让农民能随时读书学习,养成爱学习的习惯,其次,要通过书屋里的书来吸引村民,要根据实际选农民看得懂、用得上的书,同时书籍也要跟上时代,不能用过时的种地技术书来指导今天的种植,农民的需要对了路,“让我读”就会变成“我要读”,书屋就不愁没有读者,使农村书屋真正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文化园地。
[1] 曹湘平.农村私营图书馆工作方法初探.图书馆,2002(2)
[2] 王继增.基层图书馆建设的现状与思考.新世纪图书馆,2004(6)
[3] 李露芳.农村图书馆事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图书馆杂志,2006(10)
[4] 刘钟美.村民图书室建设探索.图书杂志,2006(10)
[5] 何菲.曹湘平,农家书屋工程持续发展对策.图书馆建设,2009(4)
[6] 黄冈市黄州区用打造品牌的理念打造农家书屋,http://www.hbnp.gov.cn
万莉(1974.6-),女,湖北黄冈人,本科,馆员,研究方向:图书资料管理。
g239.2
A
1671-1602(2016)22-0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