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政治工作的历史回顾

2017-01-03 08:50
军事历史 2017年5期
关键词:立功志愿军部队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具有典型意义的依靠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现代化战争。战争的突出特点是部队首次出国作战,敌我双方技术装备优劣悬殊,战斗激烈残酷,伤亡消耗巨大。志愿军的政治工作在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解决了遇到的新问题,充分发挥了政治工作的巨大威力,从而保证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为人民解放军队的政治工作增添了光辉灿烂的一章。

一、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不断提高官兵的政治觉悟

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官兵的政治觉悟,是志愿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完成作战任务的中心环节。志愿军以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为中心内容,结合战争形势的发展和部队思想实际,开展针对性思想教育。

(一)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中心内容的形势任务教育。开赴朝鲜战场前,部队由相对和平环境转入战争状态,一些人留恋和平生活、怕苦怕战的情绪比较突出,产生了“该不该出国打仗”的思想疑虑:“美国鬼子不会打到中国来”“守住鸭绿江,来了就打,不来就算了”“何必多管闲事,惹祸上身”。尽管这些和平麻痹思想和战斗意志涣散的偏向,只是少数现象,但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认为“所有这些,都相当削弱了部队的战斗意志,大大妨害了建设国防军和执行新任务,在今天美帝国主义正在扩大侵略战争,对中国日益加重威胁的形势下,这种错误偏向的危害更为严重。”*《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史教学研究资料》(社会主义革命时期),5页,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训练部编印,1987。为了纠正错误观念,鼓舞作战士气,志愿军各部队全力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指示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声明,着重讲清抗美援朝的必要性、正义性,讲清唇亡齿寒、户破堂危的道理。通过这些教育,广大官兵明确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一致性与入朝作战的必要性和正义性,普遍要求迅速投入战斗,不少人订决心计划,上请战书,有的甚至破指宣誓,保证打好第一仗。

(二)仇视、藐视、鄙视的“三视”教育。志愿军入朝参战,主要作战对象是拥有现代化优势装备、军兵种协同作战熟练的美军。针对官兵们存有的“能不能战胜美帝国主义”的疑虑,防止和克服恐美、崇美、羡美的思想情绪,志愿军各部队反复进行仇视、藐视、鄙视敌人的“三视”教育,引导官兵用辩证的观点,科学分析敌我力量。在教育中,既要讲清敌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一面,更要看到敌人的战略弱点,强调志愿军“以劣胜优”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各部队还注意运用战场上极为生动的现实教材,提出“处处是课堂,人人当教员”“见什么教什么”的口号,运用访问、控诉、回忆、典型报告、谈见闻等方式,开展群众自我教育。实践证明,“三视”教育,大大提高了部队保卫祖国安全和世界和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荣誉感,加强了反抗侵略的决心。

二、把确保战略方针的贯彻执行和作战的胜利,作为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

确保战略方针的贯彻执行和作战的胜利,是志愿军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针对不同阶段的作战任务和作战特点,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为部队在激烈、复杂的作战中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和战斗精神,发挥了巨大威力。

(一)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保证作战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任务异常艰巨复杂,新情况和新问题很多,如:确定作战方针、组织大规模战役行动、组织军兵种协同作战等等。要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就必须依靠党坚强的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的领导作用。

志愿军入朝后,即成立了以彭德怀为书记,邓华为副书记的志愿军党委,实施坚强统一的领导。作战中,志愿军党委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充分发扬民主,全面贯彻党的战略方针,有效保证了对敌作战的胜利。为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志愿军还建立了一系列与作战需要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如兵团作战时,吸收部队负责人参加上级党委会;步炮协同作战时,召开联合的步炮政工会议或建立联合政工指挥所;防务交接时,在双方党委领导下,成立交接委员会。

此外,志愿军还十分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普遍开展创建模范党支部活动,尤其注重边打边组织。干部伤亡后,自动有人代理,提倡三人成组,五人成班,自觉听从指挥,确保部队在任何情况下组织都不涣散。

(二)针对不同阶段的作战特点开展政治工作。志愿军入朝后,最紧迫的任务是打退敌人的进攻,稳定进而扭转战局。为此,志愿军第13兵团和志愿军政治部先后发出《政治动员令》和《为打好第一仗的政治动员指示》。要求各部队“利用行军间隙召开党内外各种会议传达”,各级干部“必须认真负责,组织这一战斗”,“共产党员必须冲锋在前”。

第二次战役胜利后,针对部队中出现的轻敌速胜及害怕艰苦的情绪,志愿军党委发出《给全体党员的一封信》,志愿军政治部发出《关于西线部队再战动员指示》,要求部队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加紧准备再战。随后的第三、第四、第五次战役,志愿军政治部均在战役发起前,发出《政治工作指示》,强调政治工作要保证部队切实贯彻大胆迅速分割包围敌人,实行各个歼灭的战术指导思想,力求迅速解决战斗。

第五次战役后,志愿军开始执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由运动战转入阵地战。许多同志缺乏思想准备,认为是“被动挨打”“小胜利解决不了大问题”。为帮助部队转好思想弯子,志愿军政治部于1951年7月21日发出《对长期作战的思想教育的指示》,强调长期作战的思想,教育部队正确认识“打”“谈”的关系,坚定持久作战的决心。

在以后的长期阵地对峙中,一部分人滋长了依赖坑道、不主动出击,消极防御、松懈麻痹的思想情绪。志愿军政治工作又开始针对性地进行战备动员,进行现实教育,巩固树立坚守阵地、积极歼敌的思想,“坚守阵地、积极歼敌”“英雄阵地英雄守,英雄山上出英雄”等口号成为群众自觉的行动,是长期阵地战中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精神力量。

三、开展军事民主,不断提高部队作战能力,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复杂艰巨的现代化战争,保证部队现代化作战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志愿军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志愿军在作战与训练中,发扬军事民主,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解决了作战中许多复杂困难的问题,提高了部队的战术技术水平,保证了作战的胜利。

(一)开展“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活动,不断提高战术技术水平。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迅速加强了炮兵、通信兵和后勤部队建设,逐步建立了装甲兵、工程兵以及空军等军兵种,步兵装备也得到很大改善。这就要求广大指战员除充分运用我军过去的作战经验外,还必须迅速熟悉与掌握这些新的技术装备,学会组织诸兵种的协同作战,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基于这种情况,志愿军政治工作教育部队认识掌握现代技术装备的重要性,宣传学习现代化作战本领的紧迫性,并向全军提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口号,掀起学习现代化作战的热潮。此外,还通过树立“打一仗,进一步,边打仗边学习”的思想,采取战评、座谈、典型报告等形式,指导部队不断钻研战术技术,及时总结与交流战斗经验。同时,注意组织学习外军(苏军、朝鲜人民军)的先进作战经验,研究掌握敌人的战术技术的变化规律。

(二)集中群众智慧,开展有领导的军事民主。为了激励士气,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志愿军各部队广泛开展了有领导的军事民主。各级领导和政治工作者注意及时总结推广那些有益于提高部队作战能力的新技术、新战法,并让官兵尽快学会和掌握,运用到战斗行动中。第五次战役后,全军就运动战阶段的战术技术问题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查评总结,肯定胜利和成绩,总结经验和教训,对提高部队的战术技术水平,起了很大作用。如,在阵地战初期,为了避免敌人炮火的杀伤,战士们在阵地上构筑了大小不同的防炮洞,后来把防炮洞挖深打通,就成了马蹄形的小坑道,这就是坑道工事的雏形。这一创造,很快得到了志愿军领导机关的肯定,并在部队中宣传推广。在以后的战斗实践中,又经过官兵的不断改进和再创造,形成了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此外,向敌人“挤阵地”,开展“冷枪”“冷炮”运动等,都是战场上群众智慧的创造,是贯彻群众路线,有领导地开展军事民主的结果。

四、紧密结合作战任务需要,开展群众性立功运动

志愿军的立功运动,是在广大指战员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觉悟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进行的革命英雄主义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明确的针对、切实的有效性等特点。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人民军队以往的立功运动,成为发动群众完成作战任务的最强有力的精神武器。

(一)将立功运动与各军兵种、各部队担负的任务紧密结合。抗美援朝作战中,我军装备逐渐增强,军兵种逐渐增多,后勤部队发展很快。为迅速提高现代条件下军兵种协同作战的能力,志愿军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根据军兵种及后勤部队特点在各种专业技术人员中开展立功运动:装甲兵、摩托化炮兵部队要求把作战和保养结合起来;工程兵部队强调“劳动加智慧保证工程质量”;汽车部队提出“一要(要完成任务)、三爱(爱伤员、爱物资、爱车辆)、安全行车”。由于军兵种部队建立时间短,技术水平低,执行任务中遇到的困难多,为此,在提立功的要求和口号时还注意推动学习和提高技术相结合,提合理化建议和克服困难相结合。另外,军兵种与后勤部队的作战行动带有很大的集体性,需要不同职责的人员集体努力,才能发挥整体威力。因此,在部队中提倡开展集体立功和协同立功。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和方法,使立功运动适应了现代条件下军兵种协同作战的需要,成为推动部队完成作战任务的巨大力量。到停战为止,全军涌现出30.2万名功臣,494人荣获英雄、模范光荣称号,近6000个单位荣立集体功。朝鲜政府先后5次授予志愿军指战员勋章、奖章,共达526354枚。

(二)把立功运动和执行正确的作战方针、运用正确的战术手段结合起来,解决战斗中的难题。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广大指战员的立功热情不断高涨。对此,政治工作各部门重视把这种热情引导到执行正确的作战方针和运用正确的战术手段上去,以保证打好仗、打胜仗。战争初期,敌人飞机狂轰滥炸,对我军活动影响很大,为此,提出“打落打伤敌机立功”的口号,大大激励了全体指战员的士气。运动战阶段,要求广大指战员敢于实施突破穿插、迂回包围,敢于孤胆作战、白天作战,敢于在敌人空军和炮兵的轰击中坚守阵地、歼灭敌人。这时提出“穿插立功”“孤胆作战立功”的口号,出现了穿插到敌人防御纵深的冷树国、刘光子,坚守阵地的杨根思、郑起以及千百个这样的英雄人物。阵地战时期,根据“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方针,提出了“坚守阵地立功”“狙击杀敌立功”“筑城找窍门立功”的口号,出现了坚守阵地的胡修道、狙击杀敌的张桃芳等英雄人物。

五、重视搞好内外部团结,发挥整体作战威力

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历来具有团结一致的光荣传统。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政治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教育部队正确处理好我军与友军之间、各军兵种之间、各部队之间的关系,以亲密无间的思想感情为基础,求得作战行动上的协同一致。

(一)加强部队之间的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各军、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实行大兵团作战,而各部队有不同的作战特点和作风、制度和编制也不尽相同。同时,随着技术装备的不断加强,志愿军不仅有了强大的步兵和炮兵,而且有了空军、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等专业技术兵种。面对强敌和各种困难,需要部队互相援助、密切协同,发挥整体威力。为此,各兵种、各部队牢固树立“一切为了胜利”的整体作战思想,战斗中主动承担重任,热情支持兄弟部队作战,无论是担任正面进攻,还是迂回包围穿插分割的部队,都能积极配合,合力歼敌。1951年秋季,志愿军进行渡海攻岛作战,为有效发挥参战空军、炮兵、步兵及舰船部队等各军兵种的作用,广泛进行了协同作战的统一指挥和思想教育工作,各部队密切配合,最终获得战斗的胜利。此外,通过加强后勤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广大后勤战线人员,为了前线的胜利,为了支援一线作战,克服重重困难,把大量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对保障战役战斗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教育和保证部队尊重朝鲜党和政府,团结朝鲜军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人地生疏,语言不通,风俗迥异,给驻军作战带来许多不便。如何处理好同朝鲜劳动党和政府以及朝鲜军民的关系,是关系中朝两党、两国和两国军民能否亲密团结,一致对敌,赢得胜利的一个根本问题。早在部队出国前,毛泽东就指示志愿军“必须对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军、朝鲜民主政府、朝鲜劳动党(即共产党)、其他民主党派及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同志表示友爱和尊重,严格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235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志愿军出国后,毛泽东又指示“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鲜人民的一针一线。”*《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449页。为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志愿军各部队针对入朝参战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申遵守群众纪律的重要性,深入进行群众纪律教育。各部队内部开展遵守纪律的群众性运动,普遍订立公约、互相监督,发现违反群众纪律现象,立即制裁;各军、师、团党委进行群众纪律大检查,尽可能帮助部队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真正达到秋毫无犯,与朝鲜人民团结无间。部队每到一处,尽量不住民房,减少朝鲜人民的负担,遵守朝鲜人民的风俗习惯,主动帮助群众克服生活困难。全体指战员用行动证明,志愿军是一支纪律严明,具有高度国际主义精神,自觉为朝鲜人民利益而战的人民军队。据统计,战争期间,志愿军从敌机轰炸等危险情况下,抢救出朝鲜人民3753人,抢救房屋1426间,抢出粮食975812斤。还帮助群众耕地426740余亩,修堤坝2226条,修桥7565座,等等,出现了罗盛教等国际主义英雄战士。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爱护和支援,赢得了朝鲜人民和政府的高度赞誉和信赖,他们称赞志愿军是“模范军队”“仁义之师”“天下少有的好军队”。朝鲜人民的支援和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强保证。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政治工作实践说明,战争不仅是武器装备等物质的较量,更是人心与士气的较量。在努力改善部队的物质技术条件的同时,还要提高人的政治觉悟,振奋官兵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在现代战争对人的精神素养提出越来越高要求的情况下,政治工作这一人民军队的传家宝和特有优势,非但不能削弱,而且必须加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发挥政治因素和人的因素的巨大作用,减杀敌人武器装备的优势,保证作战的胜利。

猜你喜欢
立功志愿军部队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俄部队军演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
一封志愿军战士的“表情包”家书
新形势下开展立功竞赛活动的思考
儿在部队又立功
兵团的明天更辉煌
抗美援朝,美军阵亡人数为何比志愿军的低
老部队
“国字号部队”:神秘背后的信仰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