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人民海军作战指导思想形成发展述评

2017-01-03 08:50
军事历史 2017年5期
关键词:游击战海峡海军

建国初期人民海军作战指导思想构筑在我国海上军事斗争的历史总结与建设发展的基本经验之上,在战火中成长,在总结中提高,形成了一系列适合当时我弱小海军作战运用的方针与原则。如恩格斯所言,“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进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从人民海军初建的历史起点研究海上作战指导的形成发展历程,探索其思想脉络,对新形势下深化海上方向军事斗争指导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依托岛岸、近海歼敌”思想

1949年至1956年是人民海军作战实践最为丰富的几年,海军承担的主要作战任务是解放被国民党占据的沿海岛屿,以及实施反封锁与反袭扰。这一时期,海军领导机关通常以作战方针与作战原则替代海军战略加以使用,以作战中的宏观决策牵引海军全面建设发展,既满足了当时急需的作战指导问题,也形成了极具针对性的海军战略思想。

(一)“战略防御、战术进攻”与“力量前伸、积极作战”方针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军取代国民党军队成为我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根据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周恩来总理要求海军制定新的作战方针,以应对朝鲜半岛的突发状况。在1950年8月召开的建军会议上,海军制定了“战略防御、战术进攻”的作战方针。“战略防御、战术进攻”方针与1950年4月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在海军领导机关成立大会上提出的“我们这支海军在战略上是防御的,在战术上却是进攻的”*肖劲光:《肖劲光回忆录(续集)》,15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观点基本一致,但指向上更加明确。建军会议上提出的战略防御主要指防范美国从海上的可能入侵,并将对台作战从进攻转向防御。在此基础上,肖劲光又结合海上作战的具体情况,强调要将防御的重点放在海上,实施前出作战,将防线从海岸线前推至前沿海域,力争御敌于海上;同时,考虑到海军力量的不足,作战时仍不脱离岛岸力量的补给与协同。“战略防御、战术进攻”方针的提出促使海军改变了传统海上兵力布局,形成了新的作战指挥体系,构建了岛岸体系支撑下的近岸海上防线。这一时期的海军作战思想突破了传统岸防思想,同时融合了积极防御思想的深刻内涵,有效指导了我东南沿海抗击国民党余寇袭扰的作战行动。

朝鲜战争结束以后,中美直接对抗转变为在美国支持下的以台湾对我沿海岛屿与海上交通线袭扰为主的间接对抗,我军的作战对象从美军转向台军,作战方针需要从抗衡强敌的防御战略转变为收复被国民党军占领的领土的进攻战略。为贯彻总参谋部“力量向前伸”的要求,海军党委于1953年7月提出“力量前伸、积极作战”方针。“力量前伸”旨在进一步改变兵力部署结构,增强对主要作战对象即国民党海军的对抗能力;“积极作战”意在争夺海上作战的主动权,在局部海域实施进攻作战,建立在“力量前伸”的基础上。这一作战方针与“战略防御、战术进攻”是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继承和发扬了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深刻内涵,是针对海上战略形势的变化做出的有效调整,在海上军事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变力量后缩为力量前伸。这是战略思想上的一个重要转变。这一转变,很快取得了明显效果:海上斗争主动了,海区扩大了,基地和岛屿建设陆续展开了,部队在战斗和艰苦环境中锻炼成长了。”*肖劲光:《肖劲光回忆录(续集)》,123页。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海军协同陆、空军解放了浙东海面的全部岛屿,使浙东沿海的斗争形势得到全面改善。实践证明,将毛泽东军事思想融合到海上斗争实践中,使岸防与海防相结合,是在当时海上力量较为弱小的情况下战胜敌人的有效方法。

(二)“依托岛岸、近海歼敌”的基本作战原则

从1949年到1955年,海军共进行战斗500余次,击沉击伤俘虏敌舰292艘,击落击伤敌机106架,协同陆、空军解放了除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和东沙、南沙以外的全部岛屿。*《海军史》,132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海军从中总结出一条最重要的基本经验,即“依托岛岸、近海歼敌”的基本作战原则。这是人民海军以劣势装备面对国民党优势装备,甚至在以美国为作战对象的情况下以弱胜强的重要法宝。

对于岛岸防御,马汉曾有过专门论述,“海岸要塞的作战方式是守势的,其职能却是进攻的。海岸要塞非但不能保卫国家,而且其本身并不能抗阻入侵,……,就战略而言,海岸要塞并非为了防御,而是为了进攻,其所隐蔽和供养的那支兵力乃是抗击入侵者的攻势武装;这便是海军。”*马汉:《海军战略》,406~40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排除其中过度强调进攻的因素,马汉指出了海岸要塞在海上攻防结合中的重要地位,“有了防御性的安排,作为战争中的决定性因素的进攻性力量才能充分发挥其威力”*马汉著,萧伟中、梅然译:《海权论》,404页,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从人民海军实施“依托岛岸”作战原则看,首要在于发挥本土防卫的巨大优势。毛泽东曾指出:“弱军要战胜强军,是不能不讲求阵地这个条件的。”*《毛泽东选集》,第1卷,20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从海上实际情况看,阵地就是岛岸,“实行近岸坚守防御的阵地战可以在长期经营的预设战场上,……造成局部优势,弥补我武器技术装备的不足。”*《刘华清军事文选》(上),291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但是依托岛岸并不是坚守岛岸,依托岛岸一方面可利用岛岸力量发挥整体威力,起到防御作用。“把每一个岛屿变成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把每一座海岸炮当作军舰上的一门主炮”*肖劲光:《肖劲光回忆录(续集)》,15页。。另一方面海上兵力可在岛岸掩护与支援下实施进攻作战。“我们中国海岸线长一万八千多公里,并有一连串的岛屿,可作为从侧面出击的基地。”*军事科学院《刘伯承军事文选》编辑组:《刘伯承军事文选(三)》,591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2。依托岛岸可保障我轻型海军在海上实现长期待机,利用岛岸基地实施海上突击进攻作战,在一定程度上与敌远洋海军相抗衡。在这一点上,刘伯承借用牙齿所具备的防御与进攻功能,指出“海岛为我们的牙齿,要搞牙座才行。……,可向牙齿之外机动作战,也可向牙内活动。”*军事科学院《刘伯承军事文选》编辑组:《刘伯承军事文选(三)》,500页。形象地描述了这一时期岛岸在我海上作战中的重要作用。

“近海歼敌”作战原则表明作战海域主要是在海上,强调前沿防御。在这一点上刘伯承指出:“海军首先应该在思想上进行建设,要突破只在中国沿岸。”*军事科学院《刘伯承军事文选》编辑组:《刘伯承军事文选(三)》,591页。在具体的兵力运用上,“海军要在大陆上(大陆的某一点、半岛)安牙座,控制几个点,向纵深及外海活动。”*军事科学院《刘伯承军事文选》编辑组:《刘伯承军事文选(三)》,500页。“近海歼敌”作战原则明确了人民海军战略防御范围的第一次延伸,突破了从岸防到海防的思维界限,促使海军在岛岸支撑下到一线海域抗击强敌。但这里所指出的“近海”范围有限,远小于“近海防御”战略中的“近海”,按照海军轻型兵力在岛岸依托下的活动区域估算,大抵只能覆盖解放沿海岛屿所需的作战海域,约离岸几十海里的范围。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近海歼敌”实际上还起到了牵引近岸兵力向近海建设发展的作用。

从“依托岛岸、近海歼敌”基本作战原则的形成过程看,它既是海上实践总结出的重要经验,又是中西方军事理论融合的产物。一方面,“依托岛岸、近海歼敌”作战原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海战中的具体运用。指导官兵在岛岸的掩护下,采取集中兵力、各个歼敌,隐蔽突然、出敌不意,近战夜战,开展海上人民战争等我军传统作战原则,保障了海战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其形成深受苏联“小规模战争理论”*小规模战争理论认为,初建时期弱小的苏联海军无法与大洋上敌主力舰队争夺制海权,故将其基本任务设定为在滨海地区协助陆军守卫国土,防范来自海上方向的入侵。的影响。1950年8月,海军党委在建军会议上提出“向苏联海军学习”*肖劲光:《肖劲光回忆录(续集)》,41页。的号召后,当时苏联海军遵循的“小规模战争理论”不可避免的影响人民海军战略思想,考虑到苏联海军建军初期与当时人民海军现状的相似性,这一理论是值得借鉴的,“小规模战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民海军作战思想的快速发展。

二、“海上破袭游击战”思想

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美苏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阵营与共产主义阵营对立的国际政治格局逐步形成。为对抗日益崛起的苏联和扭转朝鲜战争失败的被动局面,美国沿西太平洋一线组建反苏、反华包围圈,企图在战争初期对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目标进行战略轰炸,随后在沿海地区登陆,夺取重要战略目标。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我军军事战略的重点需要转向防范美国可能的大规模入侵,以及打击美国支持下的国民党军队对我沿海地区的海空袭扰。

针对严峻的国际战略形势,1956年3月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怀元帅在会上指出,在战争爆发前,应采取积极措施制止与推迟战争,而一旦帝国主义发起侵略,应予以有力的打击,打破敌速战速决的战争计划,从而转入对我有利的持久战,逐步改变战场的主动权,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在主要作战形式上应采取防御性的阵地战与进攻性的运动战相结合,一部分固守兵力在预设阵地抗敌,另一部分机动兵力采取进攻手段迟滞与消耗敌人,以持久战战胜敌人。考虑到海军实力尚不足以将敌人歼灭于海上,海军的主要任务为协同陆军防守国土。要求海军能够以潜艇与鱼雷快艇为主要作战力量,在战时担负起配合沿海防御与阻滞敌人运动的任务。

以一支近海轻型兵力对抗美国强大的远洋舰队,其意义如同抗日战争时期的民兵对抗装备精良的日军,对于绝大部分来自陆军的官兵来说,自然会将当初陆上作战的丰富经验运用到海战中。肖劲光在反复思考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和海军的战略任务后,借用抗日战争中久负盛名的游击战战法,于1957年6月提出了“海上破袭游击战”*肖劲光:《肖劲光回忆录(续集)》,161页。这一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战略思想。

在讨论“海上破袭游击战”思想的可行性时,肖劲光认为,敌人一旦计划入侵我国国土,为支援其登陆部队与海上兵力活动,敌人对我周边海域海上交通线的依赖会大大增强,这就为我军进行内线中的外线,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作战创造了必要条件,构成了我军总体劣势中的局部优势,我海军潜艇、航空兵和导弹舰艇就能攻击其海上运输线,消灭薄弱或分散的水面舰艇,起到战略上配合陆战场的作用。因此,肖劲光将未来海上作战的具体方针设定为“以分散的海上游击战与有利条件下集中打击的歼灭战相结合,海上破袭战与沿海抗登陆战相结合”*肖劲光:《肖劲光回忆录(续集)》,162页。。肖劲光提出的海上破袭游击战正好符合军委“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陆军作为固守兵力执行防御性的沿海抗登陆作战任务,海军作为机动兵力执行进攻性的海上破袭作战任务,具体用兵时海军平时在海上以分散的游击方式打击消耗敌人,在有利的条件下则配合陆军在沿海抗登陆作战中执行集中用兵下的歼灭战任务,从而将敌人拖入持久战的不利境地,进而逐渐改变战场态势,直到夺取战争胜利。

根据肖劲光的思路,在实施海上破袭游击战期间,海军的主要任务有:一是从战略上配合沿海抗登陆作战,使用游击战的战法在海上即战略外线钳制削弱敌人;二是组织小编队、小机群进行分散袭扰活动,在作战地域的选择上强调敌后作战,而不是与敌人打堂堂之阵;三是将游击战与正规战紧密结合,适时进行转化,不光要打游击战,还要在沿海抗登陆作战中打集中条件下的歼灭战;四是海上破袭游击战是经常性的作战活动,贯穿战争始终,目的是不断消耗敌人,积小胜为大胜。作为与作战方针相配套的舰队结构设计,还确立了以“空、潜、快”为主的海上轻型力量装备建设方针,选择建设这样一支隐蔽性强、机动灵活的轻型作战力量可为执行海上破袭游击战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作为以弱胜强的战略,海上破袭游击战的思想着眼于来犯之敌严重依赖海上交通线的弱点,巧妙发挥了我小型舰艇速度快、灵活性强、便于隐蔽接敌的优势,避免了以弱势海军直接对抗强势海军的不利境地,这种将陆上游击战的作战法则运用到海上的思路,解决了敌强我弱背景下的战略指导问题,堪称世界海军战略理论的一大创举。同时,肖劲光也认识到,尽管海上破袭游击战在海上反侵略作战中将占据重要地位,但其主要意义在于策应陆上行动、释放压力、改善海上高压态势,并不能负担起决定海上战争命运的战略性任务。解决战争的命运,主要是依靠正规战。*《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327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在世界海军战略理论界,运用弱势海军对抗优势海军的战略理论除了“海上破袭游击战”“小规模战争理论”外,还有法国的“青年学派”*“青年学派”理论认为,弱小的法国海军在对抗强大的英国海军时不能采用传统舰队对决的海军战略,而应以小型、快速舰艇种采取进攻手段打击敌商业航线,从而使敌因交通线的中断造成经济混乱而不得不在战场上让步。理论和德国的“半海洋国家”*“半海洋国家”理论认为,“半海洋”国家也就是陆海兼备型国家在与海洋国家争夺制海权时,应以海洋国家漫长的海上交通线为目标,在海洋大国集中力量前进行袭击,随后迅速撤退,只要“半海洋”国家避免在决战中被歼灭,便能以海上交通线为要挟达到政治目的。理论。这些理论的共同点都在于,尽管海上力量处于弱势,但不单纯以防御达到作战目的。在装备建设上不追求与敌同规模结构的舰队,而是建立起以鱼雷艇、潜艇为主的轻型舰队来对抗敌人以航空母舰、驱护舰艇为主的大型舰队。在作战中注重发挥轻型舰艇快速、隐蔽性强的优势,主要以敌对国家的海上交通线为攻击目标,基本不与敌人海军进行正面对抗,避免出现舰队决战的情况。这种非对称的作战方式在19世纪初法国海军对抗英国海军、二战时德国海军对抗英国海军的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海上破袭游击战”思想一开始提出是作为作战方针来指导全军的,但它不仅仅是作战层次的理论,对此,肖劲光强调要将海上破袭游击战上升到战略高度去学习理解,“我以前的报告(1957年6月提出海上破袭游击战理论)是从战略意义上讲的”“我的报告是从战略出发”*《肖司令员关于海上破袭游击战问题的历次指示》,8页,海军军事学院,1961。。“海上破袭游击战”方针从解决现实急需的作战指导问题出发,囊括了战略形势、战略任务、建设方针等战略内涵,从全局上对海军建设运用进行了指导,成为这一时期海军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牵引。

三、“遏守海峡”思想

越南战争爆发以后,美国陷入战争泥潭难以自拔,整体实力相对下降。而苏联实力却持续发展,以苏联远洋导弹核舰队的建成为标志,转型为远洋进攻型海军,美苏争霸的国际战略格局开始由美攻苏守转向苏攻美守。在苏联国际交往逐渐趋于强势的背景下,中苏关系以修建长波电台、建立共同舰队事件为触发点,因苏联对我国推行大国沙文主义而开始恶化。中苏关系急转直下的同时,中美关系却进入缓和期,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开始走入正常化的轨道。

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与中苏关系的恶化,中美矛盾开始下降为次要矛盾,中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对我国国家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战略对手由美国转为苏联。针对两个超级大国同时对我国施加压力,国际战略形势趋于恶化的背景,1969年4月,中共九大提出:“我们决不可放松自己的革命警惕性,决不可忽视美帝、苏修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危险性。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准备他们大打,准备他们早打,准备他们打常规战争,也准备他们打核大战。”*军事科学院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七十年》,573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在“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思想的指导下,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战略形势,全国上下以临战状态做好战争准备。

从海上看,苏联与我国领海并无毗邻区域,驻扎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苏联太平洋舰队如对我军实施攻击,须经日本海从朝鲜半岛最南端,过朝鲜海峡(对马海峡)才能进入黄海海域。如苏联从陆地对我国“三北”方向实施入侵,苏联海军将从海上起策应作用,最大的可能是从黄海经渤海海峡进入渤海湾,随后在天津塘沽地区实施登陆作战,从海陆两个方向对我国首都安全构成威胁。考虑到渤海海峡在整体战略构想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我国历史上遭敌入侵多经由渤海海峡的事实,为支援渤海湾的抗登陆作战,肖劲光将扼守渤海海峡作战作为海军战略防御的重点,结合海上破袭游击战思想,以扼守海峡作战任务为牵引,提出了“扼守海峡”作战理论。

这一时期指导苏联战争实践的是战争初期理论。苏军认为:“战争初期对整个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有决定性意义。……对战略进攻的一方来说,夺取战争初期的胜利,关键在于首次突击。”*王海、李植谷主编:《苏联军事战略概论》,175~176页,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而“首次突击的威力要足以在战争最初几小时和几天中震撼敌人的整个防御体系,瘫痪其国家和军队的领导。”*[苏]谢·帕·伊万诺夫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战争初期》,5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因此,苏联在对我实施入侵作战时最具可能的选择是: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对我重要战略目标实施进攻。由于人民海军不具备与苏联海军正面对抗的能力,防御位置的最佳选择应在于我有利而于敌不利的海峡隘口,在陆、空军协同配合下,依托预设阵地进行近岸防御坚守作战。因此,为完成扼守海峡的作战任务,需要将主要兵力兵器布设在敌人最具可能的突破地段,待敌编队通过海峡机动受阻时实施突击行动,集中火力打击敌登陆部队等防御薄弱的目标,最终实现阻扰敌登陆编队突破海峡、长驱直入的作战目的。

拿破仑指出:“战争就是处置位置”*马汉:《海军战略》,35页。。从“扼守海峡”作战的地域选择上看,由于敌人执行登陆作战时主要登陆地域选择上的不确定性,容易分散我军抗登陆作战部队的兵力配置,但一旦敌人选择在有海峡入口的战略方向上实施登陆作战,就不得不通过海峡。“扼守海峡”思想牢牢把握住海峡水道是敌人必经航道这一重要特征,依托有利的地理条件,发挥岛岸上陆海空部队的整体优势,在海峡咽喉及两翼要地重点设防,凭险固守,对于配合陆战场的抗登陆作战,将战争拖入持久战的境地有重要作用。从“扼守海峡”作战方式选择上看,“扼守海峡”思想在充分利用海峡之险阻滞敌人进攻的同时,重视在敌后开展海上破袭游击战。马汉曾指出:“假定海岸线上的各个港口都已适当设防,它们在一定时间之内有能力自顾自身。则防御方舰队司令的任务便是攻击敌方的交通;在每一可能方向上通过攻击或威胁去骚扰敌人并扰乱其企图;利用自身所采取的攻势来支援总体的守势。”*马汉:《海军战略》,276页。战争初期敌我双方的客观条件决定我军作战方式选择应首先是海上阵地防御作战,在“顶”的同时使用海上机动作战力量,在敌人通过海峡的前后时期主动出击、伺机破敌,为成功扼守海峡创造一定条件。从“扼守海峡”作战力量的使用上看,由于敌人强大的海空优势,我军参战兵力以海军为主,陆、空军为辅,民兵与人民群众支援配合,在岸防设施的依托下对入侵之敌实施打击。力量使用上注重发挥近岸武装力量的整体优势,不仅以海军在海上独立抗敌,同时将雷炮阵地的作用放到突出位置,以雷炮阵地、岸导兵力配合机动灵活的近岸轻型兵力(鱼雷艇、导弹艇)抗击通过海峡时机动受阻的敌人大型海上编队,充分发挥出扼守海峡作战中防御一方的天然优势。同时,着眼于长远考虑,将扼守海峡的主要作战力量从轻、小型舰艇为主转变为以中、大型舰艇为主,逐步缩小敌我力量差距。

扼守海峡作战作为抗登陆作战的第一阶段,目的是限制苏联战争初期理论中的突袭思想,以海峡之险阻击突袭之锐,抗住敌人的“三板斧”,使海峡成为久攻不破、难以逾越的“钉子”,可以说,“扼守海峡”理论与战争初期理论是针锋相对的理论。同时,“扼守海峡”思想又建立在“依托岛岸、近海歼敌”与“海上破袭游击战”思想之上,继承与发扬了人民海军海上战略思想中较为成熟的部分,是结合海峡水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地理位置作用的又一次理论突破。这一思想在世界海战史上曾有过类似成功运用的案例*苏联十月革命后,以英、法、美为首的14个帝国主义国家以保卫协约国的军事仓库为名协助旧俄将军邓尼金进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帝国主义国家在芬兰湾集结大量舰船,企图从海上进犯彼得格勒,苏军在通往彼得格勒的波罗的海军事要塞喀琅施塔得的主要航道上布设了1435枚水雷,封堵住敌人的海上进攻,有效配合了陆上作战。(张建华著:《俄国史》,13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另外一个著名案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土耳其军队扼守达达尼尔海峡,在海峡四周布设防御雷阵,使意图通过夺取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进而占领君士坦丁堡的英法联军在付出巨大伤亡后,被迫撤离。(郑文瀚主编:《军事大辞典》,448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也符合当时我军海上作战能力的实际,既具有针对性又具可操作性,对指导抗击苏联等海上强国入侵背景下的海上作战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从1949年海军成立到1979年近海防御战略正式提出,是人民海军以作战方针代替海军战略牵引指导海军全面建设运用的特殊时期,也是人民海军建军史上海上安全环境非常恶劣、海上作战非常频繁的时期。中央军委与海军党委机关始终围绕国家安全环境与战略方向、作战对象的变化,不断调整作战方针,完善作战理论,海军作战指导在深入贯彻毛泽东军事思想、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基础上,结合海上作战实际,在海上实践中逐步走向成熟,为新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环伺下的生存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游击战海峡海军
晓褐蜻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海峡
我的海军之梦
相信爱
刘伯承首译“游击战”
魔鬼海峡
海峡可以很远,但是心可以很近
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共产国际与中央苏区红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