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何志文
天府新篇
——四川迈向工业文明的足迹(下)
·文 何志文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97年3月,四川行政区划调整,重庆直辖,川渝分治。在近20年的时间中,以改革开放为主线,四川的工业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以“敢为天下先”著称的四川人,在农村和城市改革中,下了一步步走在全国前列的先手棋。
在农村,率先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包产到户到包干到户;广汉县向阳公社,率先摘掉人民公社的牌子,挂出乡政府的招牌,变革了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而后再发展到完善农村双层经营责任制。
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展开。以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为目的的微观经济体制改革,从70年代末开始起步,经历了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到自负盈亏,从承包经营到组建股份制企业,从组建企业集团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微观经济体制的再造,极大地激发了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微观经济体制的改革,倒逼着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启动和推进。从实行财政、粮食、农副产品收购“三大包干”为内容的县级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到“地改市、市管县”的市县领导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再到计划单列市的实行;从流通领域购销体制改革到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从计划、财政、金融、价格、税收体制改革到建立和完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步步地深入,使四川同全国一样,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的历史性飞跃。
改革开放以前,四川相当闭塞,和全国其他省市区的横向经济联系很少。在外贸方面,只从事进出口商品的生产和收购,没有直接的对外贸易。伴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四川敞开天府大门,实行优惠政策,利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三线企业的技术与设备优势,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利用外资,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拓展同省外的横向经济联系,发展国际旅游事业,不断扩大四川对外开放的程度,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到1994年,四川同世界13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与其中6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经济技术合作业务,签定各种合作合同项目800余个。四川在海外的从业人员达到9万余人,居全国第一。
改革开放给四川的工业和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四川的工业获得快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由于三线建设大多为重工业,一度形成四川工业结构不尽合理,突出表现是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四川抓住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国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大力发展轻纺工业、特别是以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加工工业,成效卓著。以酿酒业为例,1980年,全省名优曲酒产量仅1000吨左右。通过运用新技术,改进工艺、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短短几年,四川的酿酒业获得快速发展,到1985年,四川名优曲酒产量达到1.2万吨,增长11倍。1984年,川酒获得国家金质奖、银质奖、部优、省优产品称号的产品达到55个。这奠定了四川酿酒业在全国几十年的龙头地位。
四川在重工业方面,高举调整的旗帜,围绕农业、消费品工业、国民经济技术改造、出口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五个方面的需要,转变服务方向,大力调整产品结构。以电子产业为例,大力推进军转民,面向市场,积极引进技术和进行技术改造,以广播电视产品为主攻方向,带动基础产品,大力发展消费类电子产品,打造出了在较长时间内,在家电行业占据龙头老大地位的“长虹”电视机。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社队企业从1978年起步,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再经过调整改造,逐步成为我省工业经济中一支不可忽视、作出特殊贡献的重要经济力量。1990年,全省乡镇企业获得部优、省优产品称号的有89个;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达459亿元。
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从1978年开始,为恢复个体工商业,采取了简化开业审批手续、建立摊贩市场、放开价格、建立个体劳动者协会等多种政策措施,使个体、私营经济不断获得快速发展。1995年底,全省个体工商户已经达到196万户,从业人员275万人;私营企业2.94万户,雇工40余万人。新津希望饲料集团,成为全国最大的私营企业,被誉为“中华饲料王”,获“四川省优秀企业”称号。
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攀钢二期工程、二滩电站、重庆江北机场等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相继动工。
1997年3月,川渝分治,四川省情发生重大变化。在往后近20年间,四川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大地震两次重大考验。近20年来,四川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千方百计扩大开放,一心一意谋求发展,化危为机,崛起于危难,在中央和全国各省市的支援下,两次高水平的灾后重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空前提高,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迅速提升,站上了崭新的发展台阶。
重庆直辖后,四川发展格局由“双城记”,变为了成都一枝独秀,其他市(州)经济相对滞后,县域经济比较薄弱。为了改变这一不利局面,省委及时调整四川工业发展布局,在大力支持成都继续领先发展的同时,着力支持绵阳发展科技、电子产业,德阳发展重型装备制造业,攀西、川南发展钢铁、煤炭等基础材料产业,川东北发展石化产业,逐步形成全省5大经济区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近些年来,进一步提出并实施了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全省经济发展格局呈现全新态势。首位城市成都继续一马当先。成都继2014年GDP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后,2015年达10801.2亿元,转型发展加快,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次级加速突破。到2015年末,除成都外,我省已有13市(州)经济总量超千亿,超千亿市(州)占全省市(州)总数的三分之二。全省百亿元县(市、区)阵容不断扩张,达到109个。多点多级支撑发展格局加快推进。
重庆直辖,切走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工业,四川汽车制造业几乎一夜归零。有人形容四川的工业只剩下“一台电视(长虹)五瓶酒(五朵金花)”,这虽有些夸张,但却也道出了当时四川工业的困境。但这些年,四川大力实行工业强省战略,着力培育支柱产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十多年来,四川集中引进了联想、戴尔、英特尔、富士康等全球知名电子信息产业品牌商和制造商,着力发展我省的电子信息产业。四川的汽车产业几乎从零起步,成功引进德国大众、一汽大众、韩国现代、吉利沃尔沃等一批品牌汽车企业,成都龙泉驿的汽车城拔地而起,到去年,成都的汽车整车产量过100万辆。德阳的重型装备制造业发展突飞猛进,发电设备远销世界各国。现在,四川已经成为我国四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三大装备制造基地之一和重要的中高端乘用车生产基地。近年来,四川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优势产业和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正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以国家级中韩科技园落户四川为标志,一批国别开放合作平台加快建设,一批央企合作园区签约落地。在川落户世界500强企业已超300家,四川正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川渝分治后,四川只剩下半条成渝高速。近20年来,四川始终坚持“交通先行”,下大力气破除发展瓶颈。现在,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6000公里,位居全国第五、西部第一。四川已有13个民航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扩容后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连续10年居中西部第一,现已开通国际(地区)航线达89条,位居全国第三。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获批,成都将成为全国少有的几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成都至乐山客专、成渝高铁相继建成通车,四川迈入高铁时代。我省已形成7条出川铁路通道,全省铁路营运里程接近4000公里,“蓉欧快铁”是目前国内抵达欧洲最快的铁路货运班列,“中亚班列”实现了企业与中亚五国的无缝衔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形成。
经国家统计局审定,2015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103.1亿元。在“十二五”头尾两年,四川经济发生两大跃升性变化:开局之年跻身全国“2万亿俱乐部”,收官之年经济总量超3万亿元,在“十二五”期间,四川跨了两个万亿元台阶。四川成为唯一一个跨入3万亿台阶的西部省份,成为名副其实的西部“领头羊”。20年间,四川经济总量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排位,从川渝分治后的第九位,跃升到全国第六位。
工业化的快速推进,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改善人民生活创造了必要条件。“十二五”期间,四川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9%。民生也显著改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都在显著增加。去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205元,同比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247元,同比增长9.6%。5年间,近1000万农村人口实现脱贫。
现在,“十二五”已经圆满收官,“十三五”正在顺利开局。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之上。五年决战决胜,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的宏伟目标已经摆在面前。
四川未来5年的路怎么走?去年11月,省委十届七次全会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四川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总体设计。今年1月召开的全省“两会”,讨论和审议了《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今后5年特别是今年的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特别强调要坚持实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的发展战略,走工业强省之路,加速推进四川迈向工业文明的进程。宏伟蓝图已经绘就,部署已经完成。
向着新的工业文明,向着全面小康胜景,四川再出发,续写天府之国的新篇章,创造天府之国的新辉煌。 (责编:李卉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