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间思想是孙子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外间谍理论的源头,并对后世用间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斗争形势下,“用间”已成为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进行博弈的重要手段。深入挖掘与整理孙子用间思想,探讨在不同历史时期用间实践的特点、规律,对当前进行隐蔽战线斗争将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孙子用间思想的基本内容
孙子用间思想在《用间篇》中有详尽的论述,而在其余12篇中也有间接的表达。孙子从战略高度论述了“间”的作用,阐释了“间”的分类,以及“用间”应当掌握的原则和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先知”必须用间。所谓的“先知”,就是“先事而知”和“先敌而知”。孙子把“先知”作为进行战争决策的重要前提,对此指出:“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孙子兵法教程》,285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3。他进而指出“用间”是实现“先知”的重要手段,强调:“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孙子兵法教程》,285页。此外,他还指出:“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孙子兵法教程》,285页。。
2.“间”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孙子将“间”分为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类。所谓“因间”(又称为“乡间”),就是招募敌国人员做己方间谍(比如敌将的同乡、同事、旧友等充当间谍)。在通讯发达的现代,“因间”不一定局限于敌国人民,凡从敌国发来的公私信件、电报、电话,以及敌国报刊杂志等物,均可发挥“因间”的作用,进行收集利用。所谓“内间”,就是收买敌方官员为我所用。在当代,学者、记者、宗教家、企业家等都可作为内间培养使用。所谓“反间”,就是利诱敌国派到我方的间谍为我所用。一方面,利用反间获取敌方情报,招募和策反敌方人员为我所用;另一方面,通过反间制造虚假情报迷惑敌人。所谓“死间”,就是散布虚假情报,通过敌国内我方间谍传给敌方,让其误以为真。孙子认为,能做“死间”的一定要足够忠诚、足够勇敢,并且是“不期生还者”。所谓“生间”,就是能活着回来报告敌情的间谍。生间之人必须具有聪颖的智慧、雄辩的口才,并能疏通与敌方上层亲贵之间的关系等。
关于“五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孙子说:“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孙子兵法教程》,288页。在他看来,五间的核心是“反间”,其他四类“间”的活动都要围绕“反间”进行。孙子主张把“用间”的主要精力放在巧用敌间上,比如故意泄露虚假情报以混淆视听,从而让敌方将领进行错误判断,以此加大自己获胜的筹码;并认为通过“反间”来了解敌情,化被动为主动才是用间之本和制胜法宝。而“五间”之间又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缺一不可。要使用间活动达到最佳效果,更需要“五间俱起”,使用不同的间谍手段,使对方陷入莫知其道、无从应对的境地。
3.用间的原则。孙子对“用间”提出了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1)对待谍报人员必须“亲”“厚”“密”。“亲”,即孙子所谓“三军之事,莫亲于间”。唐代杜佑认为:“若不亲抚,重以禄赏,则反为敌用,泄我情实”*《孙子兵法通释》,268页,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5。;宋代张预则认为:“三军之事,然皆亲抚,独于间者以腹心相委,是最为亲密”*《孙子兵法通释》,268页。。两人从正反不同的角度阐述“亲”的深刻涵义。“间”与“三军”取胜有着最直接的关系,“用间者”与“间者”之间必须保持最亲密的关系。
“厚”,即孙子所谓“赏莫厚于间”。厚赏的方式不仅有物质的(如金钱等),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如荣誉等)。张预对此解释为:“非高爵厚利,不能使间”*《孙子兵法通释》,268页。。既重利奖赏,又至诚相待,间谍定会尽心竭力。孙子认为:“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非胜之主也”,正是说明了厚赏对于成功实施用间的重要性。
“密”,即孙子所谓“事莫密于间”。我欲先知,敌亦欲先知;不使敌先知,就必须严守秘密。为间之事,更应列为“绝对机密”,而后可使敌不疑,以成事功。“密”是用间的根本要求,这也反映了隐蔽战线斗争的残酷性和艰巨性。
(2)用间者与间者的素质都必须具备“圣智”“仁义”“微妙”。所谓“圣智”,孙子认为唯有“明君贤将”和“成功出于众者”才能看作“圣”。由此可见,“圣智”是“用间者”和“间者”都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这就要求实施用间的“领导者”或者“策划者”不仅要对用间有极其微妙深入和全面的把握“以得间之实”,还要具备通晓和洞察一切相关事物的智谋;孙子主张的“以上智为间”,更是一种超越时代的远见。
孙子强调指出:“非仁义不能使间”。唐代陈皞对此认为:“仁者有恩以及人,义者得宜而制事。主将者,既能仁结而义使,则间者尽心而观察,乐为我用也。”*《孙子兵法通释》,268页。张预则认为:“仁则不爱爵赏,义则果决无疑。”*《孙子兵法通释》,268页。两人分别从“用间者”和“间者”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孙子之“仁”。主帅没有仁爱和正义,就不能指使间谍;不是爱国家、爱人民而且遇到任何情况都能正确处理的人,不能够担负间谍的任务。因此,“仁义”无论是对于用间者还是间者都是必备的品质。
关于“微妙”。孙子认为,知微妙者,能即物穷理,辨别真伪,因而能得间之实。这同样是对“用间者”和“间者”共同的素质要求。
通过“用间”实现“先知”,不仅要保持高度机密,还要严守铁的纪律,主其事者不仅应能恩威并重,而且还必须有明察秋毫的洞察力,知道如何辨别情报的真伪,以及对敌情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这也是历代用间者共同遵循的基本要求。
(二)用间思想在孙子兵法思想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孙子用间思想集中体现在《孙子兵法·用间篇》中,并渗透于其他12篇之中,在整个《孙子兵法》13篇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孙子完整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孙子兵法》全书的主线,孙子把“知彼知己”作为战争之要务和先务,并认为要做到“先知”,就要“无所不用间”;“用间”是实现“先知”的重要手段,是“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的先决条件。《计篇》开宗明义,首示“知己”的重要性,而以《用间篇》殿全书,乃专示“知彼”的必要性。总揽全书,“计”与“间”贯彻始终,而又互为关联,这也是孙子战争认识论的精华所在。总之,孙子将《用间篇》作为压轴内容,主要是强调通过“用间”实现“先知”对赢得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进而突显了用间思想在整个孙子军事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孙子用间思想既是对之前用间实践的理论总结,又对其后的用间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在战争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呈现出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一)历代兵家对孙子用间思想实践运用的基本特点、特征。孙子用间思想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中国历代兵家的高度重视。早在战国时期,孙子用间思想就已被广泛应用于大量的兼并战争实践之中。在诸多精彩纷呈的用间案例中,纵横家苏秦的表现可圈可点。苏秦不仅收集敌国大量有价值的情报,还能对敌国的决策施加重要影响。在燕国几近灭亡之际,他远赴齐国游说和间谍活动,取得了齐国的极大信任,成功地阻止了齐闵王对燕国的进攻。他先是怂齐攻宋,后又怂齐攻赵,最终致使齐国陷于孤立境地,燕国得以复兴。最终虽因间谍身份败露被齐国诛杀,但他作为间谍确是不辱燕国使命,圆满完成了任务。
秦汉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武器装备和作战方式的变化,间谍手段也随之更新进步;窃听、摹仿手迹、密写等手段都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间谍活动的空前发展,为间谍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楚汉战争时期,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战争手段更加复杂多样,陈平、韩信等从《孙子兵法》的用间思想中汲取营养,多次成功地利用间谍活动,赢得了战略主动,为汉王朝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东汉以降,用间手段在三国、魏、晋、南北朝等各个时期都有大量使用。随着曹操注《孙子兵法》的问世,历代注家蜂涌,结合他们所处时代用间特点,对孙子用间思想有许多独到的阐发,推动了孙子用间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比如,唐初军事家李靖对历史上间谍活动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理性分析,提出了“间所以成功,亦有凭间而倾败者”*[唐]杜佑:《通典》,卷152,上海,中华书局,1988。的重要理论。他认为,用间是有条件的,并非是万能的,如果盲目用间,或不能取得成功,或遭致灭顶之灾;并在反间、用间对象的分类、运用窃听手段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宋代曾公亮的《武经总要》、许洞的《虎钤经》等都不同程度地发展了孙子用间理论。在将用间应用于军事斗争方面,宋代达到了中国古代的高峰,但其实行的“重文抑武”国策,以致武备废弛,虽然情报系统十分发达,最终却无法抵御强敌入侵。明清时期,有的以发挥孙子用间理论来阐释自己的学术观点;也有的收集整理前人的侦察、间谍活动的实践经验,对孙子用间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此外,在中国古代政治家、军事家的疏奏之中也多涉及到间谍活动的内容,他们都以大量事例来证明使用间谍手段的重要性。
孙子用间思想对中国古代用间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可谓“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明]茅元仪:《武备志·兵诀评》,1页,台北,华世出版社,1984。。历代对敌斗争不仅注重利用间谍手段收集敌方情报,以实现“知彼知己”;而且还十分注重收买敌方营垒中的权贵为己所用、收集敌方有价值的情报采取因应措施、在敌人内部制造谣言以离间敌国军臣(如秦国用间使赵王杀死李牧,金朝利用奸相秦桧杀死岳飞,后金散布谣言使崇祯皇帝杀死袁崇焕),使其“自毁长城”等。这些用间手段与措施,在中国古代乃至近现代战争实践中都有十分精彩的表现。
(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孙子用间思想的继承、运用与拓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无数次的战争实践中,率领人民军队战胜了形形色色的强大敌人,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这其中,用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毛泽东的军事情报思想与孙子的用间思想都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它们既具有不同的历史特点,又存在着历史的延续性。首先,孙子用间思想促进了毛泽东军事情报思想的形成。毛泽东军事情报思想主要来源于吸取古今中外优秀用间理论精华和对所亲历的数次战争中用间实践的总结。早在毛泽东求学时代,其思想就受到了孙子军事思想的浸润,在其《讲堂录》中记录了袁仲谦老师对魏源《孙子集注序》的详细讲解;在其著作中,也多次引用孙子的用间思想,如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就有关于军事情报思想的论述——“有一种人,明于知己,暗于知彼,又有一种人,明于知彼,暗于知己,他们都是不能解决战争规律的学习和使用的问题的。”*《毛泽东选集》,第1卷,18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毛泽东在一生的革命实践中,善于将以孙子用间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用间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军事情报思想。
中国共产党人对孙子用间思想的继承、运用与拓展,更是精彩无比,创造了中外用间史上十分精彩的华章。毛泽东在一生的革命生涯中,十分重视情报收集工作;无论是在我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初期,还是在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争中莫不如是。我党领导的隐蔽战线斗争,多次为保护中共中央机关安全、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曾打入国民党特务机关(党务调查科)的共产党员李克农、钱壮飞、胡底三人,及时截获了顾顺章叛变的情报,拯救了中共中央机关,被誉为“龙潭三杰”。后来又有熊向晖、陈忠经、申健三人潜伏在胡宗南身边,及时截获国民党进攻延安的情报,再次保卫了中共中央的安全,周恩来称赞他们为“后三杰”。
在抗日战争中,我党情报机构主要采取“打进去”(渗透)和“拉出来”(策反)相结合的手段,搜集日伪情报,同时开展对国民党的间谍活动;情报搜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抗日和统战。这正是运用了孙子的“内间”和“反间”思想。我党出色的情报工作,有力配合了公开战线上的对日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为中国抗战胜利,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中,周恩来领导的情报工作,对赢得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国民党的作战厅长郭汝瑰和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都是我情报人员,足见我党领导隐蔽战线工作的出色和成功。我党的用间始终还坚持两个最基本的政治操守:一是不搞暗杀,二是不搞色情。在用间实践中,既有秘密的,也有公开的。而公开的用间实践是共产党人对孙子用间思想的运用和拓展,最典型的就是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瓦解敌军(在解放战争中后期,我们许多部队官兵的成分中,俘虏兵占到半数甚至更多),这都是很不可思议的公开的用间奇迹。这些用间实践无不与孙子用间思想一脉相承;无不闪烁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用间智慧的光芒。
(三)孙子用间思想在世界间谍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孙子兵法》在国外传播最早的是日本,并得到日本学术界广泛重视和研究。无论是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还是其后的太平洋战争,日本无不派遣大量间谍,对它国进行长期的情报收集和研判,为谋求战争胜利提供决策依据。英国学者理查德·迪肯在《日谍秘史》中说:“日本人从事情报搜集活动,是源自2450年前的中国古代兵法家孙子的启示”*理查德·迪肯:《日谍秘史》,4页,北京,群众出版社,1984。。前英国驻日本武官马尔科姆·肯尼迪上校认为,日本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谍报活动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应归结于其“对中国的两位兵法家吴起和孙子的学说,进行了世世代代的不懈研究”*转引自理查德·迪肯:《日谍秘史》,5页。。
美国对孙子用间思想的研究和运用,是当前世界大国中较为深入的国家之一。情报专家桑契·德·格拉蒙特在其《秘密战》一书中,对孙子的用间理论更是推崇备至,他说:“美国和苏联的间谍工作首脑们,可能都愿意把中国军事理论家孙子当作他们精神上的祖先”*桑契·德·格拉蒙特:《秘密战》,48页,北京,群众出版社,1964。。美国原中情局局长艾伦·杜勒斯在其《情报术》中写道:“在中国历史更早的时代,间谍就发挥过重要作用,对此孙子的观点更加切实可行。”不难看出,孙子用间思想不仅是美国情报界理论研究的教科书,还成为了他们情报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此外,孙子的用间思想在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西方国家也受到高度重视并广泛应用于实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