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逖 王世会
环看身边领导战友,家庭问题麻烦不断、矛盾频发的有之,家庭和谐、幸福美满也不在少数。其实,家庭建设不单取决于客观物质条件,思想认识对于家庭建设影响更为深入和重要。通过积极学习心理、法律、教育、理财等知识,建立更加先进科学的观念认知体系,军人就能更多掌握家庭建设的主动权。同时,成功的家庭建设也会促进军人职业更顺利地发展。
1.经济稳定。从整个社会来看,军人的收入水平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位置,并且近年来还有提升的趋势。虽然单个军人的收入不足以支撑整个家庭富足的生活,但只要合理开支、存用有度,就能为家人提供一份稳定的保障。
2.地位崇高。作为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军人职业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人民解放军因其特有的政治先进性和扎实的优良传统根基,更加受到老百姓的爱戴。虽然有一段时间,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影响,军人社会地位一度下滑,但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素质普遍提升,军人社会地位不断得以巩固。十八大以来,军人和军属的社会尊重和认同感明显加强。
3.品行过硬。我军管理严格、作风优良,党的教育和部队教育恒抓不懈、效果持久,官兵经常无偿参与支援地方建设和抢险救灾等行动,军人的品行操守历来为整个社会所承认。老百姓普遍认为,与军人组建家庭,虽不能大富大贵,但值得信任依靠,能够相濡以沫。
4.生活健康。经过部队日常管理和生活制度的长期训练,大多数军人抽烟喝酒比较节制,远离毒品赌博,不出入不健康娱乐场所,并且大都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这些都在无形之中对家庭有非常积极的影响示范作用。
1.增量价值的观念。外貌、金钱、物质条件都属于存量价值,学识、能力、素养等则属于增量价值。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家庭来说,存量价值是暂时的,多无需过喜、少不必过忧,总体来说,增量价值才是长期幸福的保障。因此,在家庭建设中,要引导和鼓励家庭成员,多把精力放在读书学习、健身修养等提升增量价值的行动上。
2.共同成长的观念。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没有哪个家庭能避免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每一个成员成长的契机。为人子,要和父母一起成长;为人夫,要和妻子一起成长;为人父,要和子女一起成长。可以说,开放民主的家庭氛围更有利于促进每个人的成长进步,家庭气氛也会更为融洽和谐。
3.激励赋能的观念。在传统的家庭里,父母是管理者的角色,对子女的管控越成功,则说明角色的扮演就越成功。而现代家庭,父母更应当扮演的是朋友和导师,激发孩子的兴趣,开发孩子的优长,才是成功的父母。夫妻之间也是同样道理,相互鼓励和信任,会赋予对方更强的前进发展动力。
4.独立目标的观念。一个家庭当然应当有共同目标,比如改善住房、增加存款等等。但同时,家庭成员要拥有家庭以外的社会身份和个人成长目标,这一目标不要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干扰。个人的独立目标里程碑明确、反馈系统单纯,更容易启动和推进。也就是说,军人要坚定自身职业的信心,也要支持家庭成员的职业,努力做到相互支持而不是干涉阻挠。
5.核心成员率先沟通的观念。核心成员是指夫妻,要视对方为最亲密的合作伙伴。在家庭代际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时,夫妻双方应先取得共识,再尝试合力解决。比如在婆媳矛盾、亲子教育上,夫妻没有达成一致,则很可能导致矛盾的扩大和问题的复杂化。平时要注意经常与配偶沟通,相互交流观点,达成共识后共同解决问题就会事半功倍。
1.家庭竞赛。可以设计阶段性的竞赛活动,比如谁先读完一本书并复述内容,谁先达到各自的标准体重,还有通过手机上健康APP记录跑步走路比赛里程,等等。这些竞赛活动的设计要注意周期短,阶段性成果明显,每个成员参加的难度门槛接近,还有就是通过手机APP增加直观性和趣味性,并且可以异地同步开展,更加方便军人家庭实施。
2.家庭例会。既可以是在吃饭的时候,也可以通过信件往来,注重营造民主、平等、开放的交流气氛,讨论的内容包括学习、工作,也可以是一种爱好、技艺的提高。把部队会议形式带入家庭生活,平等交流、畅所欲言,最后形成决议并执行,是一种有趣的尝试。
3.家庭影院。选择家庭成员都适宜的影片,比如说央视9套的科学系列纪录片、优秀动画电影,上至祖辈下至孩童都可以参与。这些影片不存在信息分级,而且提供大量陌生知识和丰富谈资,还留有进一步查阅资料的空间,一家人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形成共识。
4.家庭旅行。一家人在旅行前做功课,也是一种极佳的学习活动。对于军人来说,每年家属孩子来队探亲,可以有意识地当成一次锻炼孩子的机会。比如在出发前一起看地图,查路线和选择交通方式、比较消费价格,了解旅途中经过的景点,解决吃住行的具体问题等,对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会有不少提升。
家庭建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军人来说,也许困难更多。但通过有意识的学习和实践,克服不利因素甚至转化不利为有利,同样能够建设独具优势的优秀军人家庭,从而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加利于成长发展的温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