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2017-01-01 15:37王辉周建社李先雄
军事体育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艺术专业

王辉,周建社,李先雄

(1.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2.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12)

体育(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王辉1,周建社2,李先雄2

(1.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2.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12)

采用文献资料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以体育(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为主线,提出招生入口决定人才培养的起点、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相互偶联、就业出口决定人才培养是否可持续进行等观点,分析教师教学与培养模式、学生学习与培养模式、专门性培养模式,结合教学实践的操作平台与效果评价,提炼出能够协助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为体育(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务实的参考依据。

体育(表演)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体育(表演)艺术专业是近10年来体育院校新增设的艺术类本科专业之一[1],体育与艺术教育的结合不仅成为理论上的可能,而且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然而,在体育(表演)艺术专业建设的同时,如何将体育与艺术更好的结合,培养更好的体育(表演)艺术人才,以及形成怎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值得关注的课题[2]。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我国体育(表演)艺术专业的建设已经初见规模,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3]。通过总结“十二五”期间我校体育(表演)艺术专业发展的整个过程,同时借鉴其他院校体育表演艺术专业发展的相关经验,思考与构建该专业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寻找推动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途径,对体育(表演)艺术专业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1 构建体育(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专业是指人们对社会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后的综合与概括,也可以说是对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一种设计[4],体育艺术人才是指具有体育艺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能力和素质较高并获得专业学历的人才[5],从理论上讲,体育(表演)艺术专业培养出的复合型教育人才更加适合现阶段人才培养的需要[6];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如何构建体育(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才是最终人才输出的关键,所以针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思考人才培养、教学实践、招生就业等环节的相互关系,抓住关键环节,对厘清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具有推动作用。

1.1招生入口决定人才培养的起点

招生是培养人才的第一个环节,通过对该专业近4年招生情况的对比分析,发现录取学生的能力、特长等方面差异化比较大,主要原因可归咎于招生方向的定位与考核内容的设置。体育(表演)艺术专业的学生应该从身体素质、表演能力(即模仿)、心理素质、组织能力、个体技能展示5个方面进行考核。所以,招生入口是人才培养环节的第一道关卡,关卡的尺度决定生源的质量,同时影响培养的整体过程,乃至就业出口。

1.2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相互偶联

2010年1月10日,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3个坚持指导思想,突出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7]。而教学实践的过程性环节主导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人才培养的质量反馈影响教学实践的综合实施,其课程设计、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堂考核、课题评估等步骤,贯穿大学4年教学的规划。所以,将教学实践提升至主动教学与认真备课的层面才能将教学实践做得更好,而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相互偶联,且关系教学与学生的切身利益。

1.3就业出口决定人才培养是否可持续进行

就业出口属于人才培养的输出端口,该端口的口径是不固定的,但是逐年培养的人才日积月累,逐渐形成了竞争,就业形势的多样化也就此产生。就业出口的需求指标对人才培养的方向性与积极性有着很大影响,因此寻找就业出口、预测就业趋势、增设实践环节等措施层出不穷。所以,扩大就业出口的路径、提高社会实践的频率、引导学生的社会适应思维、人才培养目标转型等措施成为考虑的范畴,使得就业出口与招生入口形成环形通道,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体育(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体育(表演)艺术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其教育任务是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适应社会体育和基础性教育的应用型人才[8]。而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专业型人才的关键因素,作用于本科阶段的整个过程,以下将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角度出发,构建体育(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炼与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相关经验,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性建议。

2.1教师教学与培养模式

教师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施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所以应该重视教师教学的培养,将指导与评价融为一体,并提出相应的标准,才能为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基础。教师教学主要通过研读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撰写教学教案而形成理论;将课程教学实践、课程考核、实践指导等方式付诸于实践应用;实践应用主要通过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反馈等形式来进行处理,同时引入时尚元素(指比较潮流的教学段子与思想,以及教学理念),增加教学实践环节的精彩性与时尚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够不断充实教师教学过程性不足,也能够督导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落实到位,达到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精品课程的标准,最终经过修订与调节应用于课堂教学。所以,注重教师教学的整体培养与思路更新,是保障精品课程逐步实现的前提条件。

教师培养属于教师个人能力提升的一种途径,通常以相应的指标进行衡量,总结教师培养的阶段性过程,主要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业务能力3个方面,此3个方面相互促进、互为依托。其一,教学能力通过教学能手竞赛、教学名师评选、精品课程建设等途径进行激励教师教学;其二,科研能力的培养采用教改课题申报、教研成果汇报、教学教材出版等途径进行实现;其三,业务能力通过能力研修(指参与专项能力培训班、继续教育培训班以及各类体育协会理论与实践课程研修等)、社会兼职(指除教学以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担任相关职务的能力)、指导大学生创新(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与实践科研创新)等指标进行评价。

2.2学生学习与培养模式

学习是学生培养阶段的重要引导途径,也是人才培养过程实施的基础,只有懂得了学习方法,才能够更好的领会教学的内容。所以,将学生的学习分类为传统式学习、半自主式学习、自主学习3类,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将学生学习的能力从传统式过渡至自主式,所以,在此分析不同学习方式的实践途径,具有过程性教学的参考价值。通常传统式学习以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3个步骤完成;半自主式学习则以引导学习、提问学习、反思学习为手段进行突破;自主式学习则是寻找自主研修、自主创业、自主拓展的平台,自定目标且完成学习任务,该方式基本与社会实践接轨,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对于学生学习主要采用以引导方式为主,通过多种途径辅助进行,最终使得学生的学习逐步形成习惯,成为自发式学习主体。

学生培养作为体育(表演)艺术专业最为重要的环节,在此模式中提出了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分别从专业内与专业外、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等环节进行分析,结合具体的要求与措施,进一步寻找人才培养的合适途径。结合人才培养过程的实施可知,宏观层面的专业内注重专项理论与专项专修、专业外强调社交修炼与思维修炼,二者相互结合才能够使人才培养达到内修外炼的效果;中观层面的校内组织社团活动与策划年终汇报、校外鼓励参与社会实践与培训竞赛,此二者相辅相成,提高学生实践研修能力,为社会实践奠定基础;微观层面的课内强调课程学习与课程实践、课外推荐实践研修与活动参与,以达到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的目的,二者结合能够更加充实学习氛围。最终,以一专多能型、多能一专型以及复合型人才为模型量身引导与选择,扩大就业的路径,培养与输出社会需求的专门性人才。

2.3专门性培养模式

专门性培养是针对体育(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而提炼出的模式,主要以培养教学能力、策划与组织能力、实践能力等为主要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接轨,最终通过实践提出文本方案的过程。那么教学能力主要通过担任全民健身活动小教练、自编自导操舞类作品、不同年级之间的基本功竞赛等方式进行体现;策划与组织能力主要以策划毕业汇报演出、组织校运会开幕式、策划社团活动等形式进行引导培养;实践能力的区分化培养则通过参加大型活动(指校级、自治区级、国家级活动)、参与专业实习、创建工作室等途径进行能力锻炼,以与社会需求接轨为主旨。所以,在实践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学、编、导”等能力展示,应该成为体育(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常规,且通过综合性系列培养手段,最终突出专业特色,并帮助学生掌握就业技能,相当于综合能力培养的体现,最终服务于就业,并实现专项培养提升专业技能的目的。

3 体育(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效果评价

体育院校增设表演专业适应了社会人才需求的形式,尽管专业建设时间不长,但是在不断积累过程中,日益凸显体育(表演)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9]。新疆师范大学于2010年正式招收体育(表演)艺术专业学生,也是新疆第一所开设体育艺术类专业的高校,结合已经毕业的3届学生与目前在校学生的培养情况调查结果可知,83%的毕业生已经找到就业单位或者进行自主创业,同时每一届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也不断在提升;对于在校学生的培养现状,通过招生人数与招生的重视度可以体现,招生考试的指标逐年进行调整,难度在加大,其目的是将更加优秀的生源选拔出来,选择真正适合从事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水平人才,同时有68%的在校生觉得目前就业形势很激烈,认为个人需求与实际培养存在差距。而新疆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多元体育文化,为本专业特色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是体育与艺术的载体,而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活动形式等特色资源,为课程资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所以,该专业需要进一步挖掘人才培养的环节,以适应于社会需求。上述的方方面面都肯定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成果,而依据社会需求,该专业的培养需要不断完善提高,以保障该专业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体育(表演)艺术专业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教学团队,生源固定且稳中有升,人才培养与国家教育部大方向趋于一致,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突出;本专业的社会认可程度是多年积累的成果,而如何与社会需求接轨,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相适应,与西部人才培养战略相吻合,是值得思考的主题;体育(表演)艺术专业作为唯一能够将体育与艺术结合的专业,给予边疆地区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所以,该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将处于多元融合,多方面吻合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将不断完善,应用于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而研究该专业培养模式的精细化问题具有推动专业发展的务实精神,同时,期待经过模式化系统的建设能够使该专业处于稳定发展状态,构建属于民族地区的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精品专业,为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而服务。

[1] 翟廷立,刘晓宇,魏旭波,等.体育院校表演专业艺术实践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1):77—81.

[2] 马鸿韬,吴梦晗,李敏.我国体育院校表演专业“一三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2(12):77—81.

[3] 刘浩,张晓莹.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培养目标与课程设计的思考—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视角[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2(6):88—91.

[4] 王硕,马鸿韬.我国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研究现状[J].体育文化导刊,2011,10(10):108—110.

[5] 许铭.体育院校体育艺术人才的培养——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例[J].体育学刊,2011,7(4):100—102.

[6] 董焱,李琳,谢欣,等.体育艺术复合型教育人才培养探索[J].体育文化导刊,2012,10(10):97—100.

[7]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DB/OL].(2012-01-1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870/201209/xxgk_142870.html.

[8] 李卫东,王慧莉,缴永华,等.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3,2(2):154—156.

[9] 翟廷立,刘志云,李芳,等.体育院校表演专业教育实践形式的分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3(3):79—83.

PracticeSports(Performing)ArtsTrainingModeltoExplore

WANG Hui1,ZHOU Jian-she2,LI Xian-xiong2

(1.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4;2.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12, China)

Throug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aking sports (performing) arts professional training as the main line, this paper put forwards that enrollment entrance determines the starting point of personnel training, teaching practice and personnel training.The export of employment determin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ersonnel trai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aching and training mode of teachers, the learning and training mode of students, the special training mod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operation platform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help the personnel training, provide a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training of sports (performance) arts professionals.

sports(performing) arts;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practice

G80-054

A

1671-1300(2017)03-0052-04

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研究”(2232SS15119);新疆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体育表演专业操舞类课程微课开发应用研究”(SDJG2016-29)

2017-02-20

王辉(1987—),男,湖南衡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艺术与民族体育文化。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艺术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纸的艺术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