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与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

2017-01-01 13:37
军事历史 2017年4期
关键词:抗日抗战长征

艰苦卓绝的长征,是发生在中国局部抗战向全面抗战转折关头的一个重大事件。长征中,弱小的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历时两年,纵横十余省,长驱数万里,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最后奠基西北。长征的胜利,挽救了濒临绝境的中国革命,它还直接推动了全面抗战的爆发,深刻影响了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奠定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坚实基础。

一、通过长征,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奠定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最重要基础

长征开始前,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十三年征程。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领导了波澜壮阔的五次反“围剿”斗争,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但作为一个年轻的政党,尤其是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却一直没有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和领导集体。中国革命在波折起伏中蹒跚前行。长征,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历史的机遇,促进了党的成熟,为赢得中国抗日战争准备了最重要条件。

(一)长征使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领导集体。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中国共产党的历任领导人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王明、博古都是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批准。但他们大都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准确把握中国革命发展的脉搏,没有洞悉全局的战略思维,在指导中国革命中,严重脱离实际,唯共产国际马首是瞻,造成党不断地在“左”或右的错误中苦苦挣扎。尤其是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台的“左”倾教条主义者王明,更是把中国革命推向绝境。与此同时,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造就的具有坚强党性和领导能力的干部,却没有机会担当中国革命的重任,有的甚至受到“左”倾错误领导粗暴蛮横的压制、排挤和打击。长征中,我们党独立自主的召开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领导者对中共中央长达四年的统治,确立了在实践中产生的领袖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逐步形成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任弼时、刘少奇、彭德怀等为主体的中央领导集体,他们在长征的血雨腥风中校正航向,在大厦将倾中力挽狂澜,带领党和红军走出了困境,也为将要展开的全民族抗战提供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二)长征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独立自主地领导中国革命。长征中的中国共产党,由于大功率电台的破坏,没有办法和共产国际取得联系。遵义会议后形成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他们摒弃了教条主义领导者的“左”倾错误,从共产国际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回到正确轨道上来,解决了长征中三个重大现实问题,即:选择了正确的战略方向,解决了红军向那里去的问题;实施了正确的军事指挥,解决了党和红军摆脱被动局面的问题;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得到了贯彻执行,实现了全党意志和全军行动高度集中统一的问题。长征的胜利,也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执行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胜利,这为党正确制定全面抗战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坚强保证。

(三)在长征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重新确立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工作中应该实行民主集中制。但实际上,在长达十几年的革命斗争中,由于党的主要领导者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缺乏独立自主精神,对共产国际惟命是从,对苏联经验全盘照收,更由于他们缺乏民主作风,唯我独尊,使得民主集中制形同虚设,个人专断成为常态。在红军中则以政治委员的个人领导代替了党委制。长征中形成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批判了博古、李德个人专权的领导方式,决定党的重大问题由中央集体决定。同时强调在红军团以上各级机构中恢复了党委集体领导制度,并要求“最高度的提高支部在连队中的领导作用”*总政治部办公厅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3册,91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党和军队集体领导制度的恢复和确立,使党和红军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也为党和红军在抗日战争中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保证。

长征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这是长征能够胜利的最重要因素。长征作为中国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的桥梁和纽带,这个最重要因素也是中华民族能够取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第一位的条件。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遇到了比过去更多的情况,遭遇了更多的挫折,经受了更严峻的考验,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大局着眼,依靠集体智慧和力量,独立、审慎而正确地制定适合革命形势和任务的战略决策,引导中国抗战胜利向前。毛泽东在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党已经成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重心,已经成了中国人民解放的重心,已经成了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重心。”*《毛泽东选集》,第3卷,102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这是人民的选择,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

二、红军长征的胜利,实现了从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历史性转变,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实基础

长征,党和红军在严峻的形势下,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将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相联系,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党和红军在全民族抗战中的领导地位。

(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始终与国家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中华民族也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抵抗之路。中国共产党一直站在抗日前沿,提出了停止内战,驱逐日本出中国的政策和主张。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日益上升,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华苏维埃政府等多次发表宣言和文电,提出“正式宣布对日战争”*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8卷,178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民党蒋介石,置民族危亡于不顾,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集全国之力变本加厉地进攻苏区。严峻的形势,不容红军实现自己的抗日主张。但即使如此,红军也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历史使命,仍然从民族大义出发,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长征开始后,红军以多种形式宣传自己的抗日政策,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和抗日武装,点燃了全民抗日的星星之火。红军始终把北上抗日作为自己的归宿点,强调红军“发展的方向,应该对着日本前进的方向”,要“争取红军对日直接作战,直接对抗。”*《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31-1937)》,第17卷,204页,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的坚定信念,为长征胜利和全民族抗战的展开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正如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所说:“共产党有理由认为,并且相信,他们正在走向抗日前线,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因素,这有助于他们把一次可能会是士气低落的撤退,转变成一次精神振奋的胜利征程。后来的历史表明,他们强调这点是对的,这无疑也是他们大迁徙的第二大原因:他们正确地预见到,他们要去的那个地区,对中国、日本和苏联的直接命运起着决定性作用。”*埃德加·斯诺著,李方淮、梁民译:《红星照耀中国》,161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

(二)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全民族抗战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抗日则生,不抗日则亡,并提出建立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的主张,大力推动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1935年12月,中央政治局召开瓦窑堡会议,制定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政策。会议制定了党的军事战略方针,在以坚决的民族战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的总任务下,要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直接对日作战力量。为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广泛开展,毛泽东发表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演讲,他严肃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指出“关门主义‘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只博得敌人的喝采”,强调要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是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进攻的需要*《毛泽东选集》,第1卷,155页。。在长征即将结束,三大主力红军会师西北之际,中共中央更是明确的提出党在新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我们要在这个新阶段中树立全国人民的模范,树立抗日战线的模范,争取一切国民党军队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通抗日前进道路,扩大抗日根据地,巩固抗日根据地,为保卫西北而战,为保卫华北而战,为保卫全国而战,为收复失地而战,为联合工农商学兵,为联合各党各派各界各军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而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文献》,1182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5。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顺应了时代和人民的要求,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正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了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毛泽东指出:“三次革命的经验,尤其是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1097~1098页。长征锻炼出来的党和红军,以其特有的责任担当、大局意识和真正为国为民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高举抗日大旗,摒弃了关门主义的桎梏,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筑起了全民族一致对敌的铜墙铁壁。

三、红军长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奠定了抗战精神的重要基础

长征,红军以其雄浑的旋律和磅礴的气势,震惊了中国和世界。在长征途中,“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毛泽东选集》,第1卷,150页。,但红军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天斗地,迭克强敌,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锻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一)长征,使中国人民找到了民族精神的代表,唤起了他们抵御日寇的信心。长征,四路红军途经十四个省,行军六万多里。红军每到一地,都深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打土豪分粮食,废除苛捐杂税,严守纪律,严格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得屋主同意不进屋,不得寨主同意不进寨。红军的行动使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红军是真心为人民谋利益的,是为民族而战的。毛泽东在总结中央红军长征时,曾深刻指出:“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二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毛泽东选集》,第1卷,150页。红军长征使沿途人民受到了震憾,得到了教育,提高了思想觉悟。红军长征也使饱受煎熬的国统区人民认识了中国共产党,认识了红军,使他们看到了中国未来的曙光。鲁迅等致信长征中的红军,指出:“英勇的红军将领和士兵们!你们的勇敢的斗争,你们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最光荣的一页!全国民众期待你们的更大胜利。”*鲁迅、茅盾致中共中央的信,《红色中华》报,1936年10月28日。长征中红军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唤醒了中国的老百姓。

(二)红军长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开始改变过去中国一片散沙、四分五裂的局面。长征中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逐步调整自己的方针政策,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6月发表宣言,号召全国工人、农民、海陆空军、学生,以及一切爱国志士、革命民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华北,反对蒋介石出卖华北,坚决对日作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文献》,510页。。1935年11月,刚刚落脚陕北的中共中央,再次发表宣言,提出:不论任何政治派别、任何武装队伍、任何社会团体、任何个人类别,只要他们愿意抗日反蒋者,我们不但愿意同他们订立抗日反蒋的作战协定,而且愿意更进一步的同他们组织抗日联军与国防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文献》,875~876页。。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致书各党派、各地方实力派的代表,如董英斌、王以哲、张学良、阎锡山、杨虎城、宋哲元、傅作义、宋子文、邵力子、王均、朱绍良、于学忠、胡宗南、刘湘、李宗仁、白崇禧、孙渡等,致书学者名流,如章乃器、杜斌丞、陶行知、沈钧儒、邹韬奋、宋庆龄、蔡元培、蒋光鼐、蔡廷锴等,表达真诚的合作愿望,启发他们的觉悟,推动他们思想的转变。“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两广事变提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红军和张学良、杨虎城的联合及其后来发生的西安事变等等,都与党的团结政策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还逐步调整了反蒋抗日的政策。长征中的党和红军,特别在遵义会议后,完全摆脱了狭隘民族主义的束缚,表现出了伟大的政治胸怀和宽宏精神,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的联合。长征的胜利,使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并由数千年历史熔铸而成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集中而高度的发扬光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初步改变了过去一片散沙的局面,促进了全民族抗战的实现。毛泽东深刻指出:“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毛泽东选集》,第2卷,511页。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担当了组织和团结全国民众的重任。

(三)红军长征锻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为抗战精神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长征,虽艰苦卓绝,但它彰显了党和红军把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精神;彰显了不怕艰难困苦、英勇奉献的精神;彰显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彰显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精神;彰显了依靠群众、团结奋斗的精神,彰显了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等等。长征中所造就的“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1938年中译本作者序。,成为中国人民坚强意志的代表,民族力量的象征,时代精神的符号,爱国热情的标杆,寄托着人民殷切的期望。长征精神,再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要旨,更由于它的同质同源而绵亘其中,薪火相传,为形成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奠定了重要基础。

长征的胜利,使中国的广大民众重新找到了爱国主义的根,重新找回了民族不屈的魂,催生了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团结。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感逐步被激发出来,全国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共赴国难,为祖国而战,为民族而战,迸发出汹涌的爱国热情,汇聚起磅礴的抵抗力量,夯实了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强大基础。也正因如此,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战场出现了崭新的气象:“中国军人近来确立了新道德,新人生观,他们并不是愁眉苦脸地去做牺牲,而是欢欣鼓舞地去尽责任。今天的南北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死,因为大家有了绝对的信仰,知道牺牲自己是为了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自由,并且确有把握,一定能达到。”*《大公报》,1937年9月19日。历史证明,觉醒和团结起来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四、长征实现了红军由重大挫折到发展壮大的转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长征的惨烈和艰难,使红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锤炼。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战士,伟大的战士创造伟大的事业。红军以其特有的品格,将长征的磨砺变成了它迅速发展壮大的历史机遇,铸就了抗日战争的辉煌。

(一)长征的胜利使主力红军由分散到聚合,实现了党对红军的集中统一指挥。中国工农红军是在血与火的残酷环境中诞生并发展起来的,各根据地被强敌分割,散布在广大的区域中。经过长征,英雄的红军百川归海,齐集西北,实现了党中央对全国红军的统一指挥。“不论在任何人的眼睛里看起来,这都是一个惊人的胜利。”*《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666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红军走上了顺利发展的坦途,对抗日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长征中,毛泽东军事思想逐步成为全军的指导思想,为抗日战争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思想支持。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左”倾错误领导者拒绝采纳排斥毛泽东对红军的领导,完全摒弃了毛泽东等创造的行之有效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遵义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等总结的符合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军事思想和作战原则。红军及时调整军事战略方针,逐步掌握了战争主动权。通过长征,毛泽东军事思想已深入人心,逐步取得了在全军的指导地位。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人民军队进行了人民战争,实行了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开展了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取得了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三)在长征中锻炼和保存下来的红军将士成为人民军队的中坚,奠定了抗日战争人民军队发展的坚实基础。长征中,英勇的红军官兵经受住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长征胜利后,这些红军将士已经成为不怕任何艰险,不惧任何强敌的英雄,是党和红军的骨干和中坚,是中国革命的精华。他们以高度的自觉和自信,投身于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成为抵御日寇、战胜侵略的中流砥柱,成为中华民族不屈的坚实的脊梁,成为不可战胜的人民军队的骨干力量。

八十多年前的长征是红军创建以来经历的一场最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就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不但使党和红军,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而且在党和军队,在国家和民族精神等方面,都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奠定了全面抗战的坚实基础,开创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崭新篇章。

猜你喜欢
抗日抗战长征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日英烈马威龙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