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王舒颖
在方向上,在新的探索上实现弯道超车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杨伟
本刊记者 王舒颖
近年来,我国航空工业呈现“井喷式”发展,以歼20、运20、歼15等为代表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批重大武器装备横空出世,中国跻身为世界四大航空体之一。航空工业作为高端制造业的“顶梁柱”,如何助力中国制造业的腾飞?在未来国际航空装备格局中,中航工业集团将如何代表中国定义航空工业的“顶尖水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杨伟,为我们做出了解答。
记者:从长远来看,衡量一个国家的航空水平是否处于世界顶尖的最核心标准是什么?
记者:现在,我们与另外三大航空体相比,是否已经达到并驾齐驱的水平了?
杨伟:以四代机为例,欧洲目前还没有开始研制;与俄罗斯相比,我们的研制周期更短,综合性能也会更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航空工业后继人才资源相对充足,这为我们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和技能储备。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差距。与美国相比,我们依然处在赶超的过程中。当然,赶超的过程并不妨碍我们在方向上、在新的探索上实现弯道超车。
记者:中国航空在国际上的声音越来越强,中国的新舟飞机已飞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支持发展中国家的交通需求,枭龙也成为一个典型的国际合作成果。您觉得联合研制携手发展对于中国展开跟国际伙伴在高端技术交流上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杨伟:航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并不依赖于单一产品,而是依赖整个工业的发展和产品谱系,即一系列产品井喷式的发展。枭龙是一个载体,在不断拓展合作方的同时,枭龙也会根据拓展国家的需求进行提升。枭龙做得越好,中航工业在国际上的名片也越有含金量,我们的研发体系和一系列的产品也会得益于枭龙的改进,这是一个互利互惠的过程。
记者:您怎么理解自主创新对中国制造,尤其是对中航工业这种高端制造业的意义?
杨伟:中国制造中,“制造”二字不等同于“manufacture”。实际上,它针对的是制造业的一个变革,涵盖从研发到制造、交付、保障的完整过程。完整的生命周期意味着一个完整的研发和设计生产体系。要保证这一体系能够高效、高质量地满足用户所需,保证最终的产品符合市场的预期,就涉及到制造之外的环节。所以应该把“中国制造”看得更高一点。
制造业的变革离不开科技的引领,对高端装备而言尤其如此。高端装备的战略定位和研发极为关键,整个过程里也都渗透着新科技、新理念、新体系和新方法,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重新加以认识。推动高端装备制造这个链条的动力是高科技,而高科技的根本在于自主创新。没有自主创新,高科技也只是口号,也就不会有新产品的研发,更无从谈到狭义的制造本身。
四十二岁那年,李白游到了京城,拜见了文坛高士贺知章。贺知章出于礼貌,随手翻阅着李白呈上的诗文。读到《蜀道难》时,老头登时被惊住,连呼“天纵奇才,下凡的谪仙!”。
记者:在实践层面,我们取得了哪些成绩?
杨伟:从实践看,中航工业有了两个明显的进步,一是产品飞跃。面向新的需求做好装备发展定位,在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及过程中研发出的科研成果基础上,形成了系列产品。二是研发体系、生产体系和保障体系的跨越。从数字化设计、虚拟仿真,到数字化制造、自主化保障,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记者:现在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的航空工业总体水平提高得很快,但设计相对链条其他环节还比较弱。对此您怎么看?
杨伟:其实我们的设计水平确实提高得很快,甚至可以说,设计比制造提升得更快。当然,某一环节的提升只能在整个生产链条里做局部的贡献,就像“木桶效应”一样,还需要全面提升链条的各个环节。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能只盯着设计,却不考虑下游的制造手段和流程。
记者:作为这一代中国航空工业中坚力量的代表之一,您认为,中国航空人下一步该“谋什么”?
杨伟:无论是对一个行业、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团队来说,战略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谋远、谋高、谋战略。总体来说,现在国际航空工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没有人知道未来的战斗机应该什么样,各个国家都试图根据对未来战争发展走向的判断,确定本国航空技术发展战略。对我们来说,战略包含着战争发展的取向、企业发展的取向以及产品发展的取向。这里的战略必须是务实的,并且随时根据国际形势、市场环境进行滚动调整,每年都应该更新。
当然,战略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要快速高效地实现战略确定的先期目标。简单说来,就是要看得远点,做得具体点。
记者:三步走战略已经提出了几年。随着一些跨代重要机型的推出,中国高端航空技术产品已经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甚至未来有可能在某些关键领域实现超越。对于这个令人振奋的前景,您的关注点在哪里?
杨伟:国外领先的产品已经推出十几年了,我们的新产品才刚刚拿出,这一差距需要正视。有差距就有追赶的方向。现在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往前走比以前更加困难。过去可以仿照其他国家发展先进装备的思路,今天则必须解决方向选择的难题,未来战争会不断提出新的需求,大家都在摸索往哪走。这种情况下,攻关的方向会有很多,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的依托度会更高。另外还有如何取舍,没有取舍的产品不是一个好产品,根据未来战争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舍掉一些东西,是必须的。从上述这种种因素自然可以得出结论,未来的发展难度会更大。解决的途径,就是在若干方面有所突破,然后逐步带动方方面面。
我们会不停止地发展现有装备,同时不停止地发展更新的型号,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一直有个梦想,就是让我们的对手根据我们的装备调整他们装备的发展与应对目标。
记者:也就是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杨伟:对。
记者:在这条路上我们是不是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积淀?
杨伟:现在积淀还比较薄弱,但必须得走起来。
记者:如何实现突破?
杨伟:主要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创新技术的突破。今天面临的困难远大于以往,这么多年积累沉淀的技术几乎用尽,现行研发体系面临新的挑战,再往后的发展方向、产品定位都得自己摸索,新的手段也必须依托于自主创新的基础之上。有探索就有失败、就有反复,所以现在往前走的压力和挑战更大。
记者:您刚才也提到,中国的航空人才储备是我们的优势之一,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个优势?
杨伟:整个事业的队伍得一茬接着一茬往下发展,年轻一代现在既是主力也是未来的希望。他们正处于一个非常好的时期,型号井喷式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中国制造和中国的创新发展,都创造了一系列条件,给他们更多的实践和锻炼以及创新的机会。
当然,现代社会年轻人会遇到各种选择,一方面,我们要更多地给他们提供展现价值的舞台,毕竟新时期青年的诉求跟我们那时不完全相同。同时年轻人要有定力,国防工业行当里头有很多让人所向往的东西,比如科学技术探索之后的快乐,是最让人着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