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华
折腾,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翻过来倒过去”。这里所说的折腾是指,在反复做一件事情中,敢于自我否定、勇于自我超越,以寻求最佳效果。可见,折腾是生命的激情,是工作的创新,是推陈出新的思考与探究,是生活的智慧与修行。对待折腾,有一种现象值得警惕,就是打着创新旗号,好大喜功“瞎折腾”。一些同志也抓反复、反复抓,抓经常、经常抓,但不是虚心听取基层官兵的意见,而是一厢情愿地自以为是,往往本末倒置,折腾来倒腾去,目的是为了出风头、争彩头、捞名头,全然不顾基层官兵的切身利益。
部队许多反复抓、经常抓的工作,要抓出成效,就要勇于突破定势、走出教条,不断开拓创新,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克服潜意识中的习惯和惰性,在轻车熟路中寻找新的路径,在层层光环里发现新的亮点,不断地从头开始、从零做起。说白了,就是要有一种敢于折腾自己的精神,要有否定自我实现超越的信心和干劲,要有不怕挫折的毅力和志向。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有悲喜也有起落,如果经不起艰苦的磨砺,只贪求生活的安定舒适,没有敢于折腾自己的心理准备,当困顿来临的时候,恐怕就会措手不及,经不住失败的打击。
当前处在改革关口,部门裁撤合并,整编新建,不可避免地出现人员流动、岗位调整、角色变化。这其中,有的官兵要“闯关东”,有的要“走西口”,有的要从沿海城市到内地,有的要从内地到边疆,有的要离开重犁深耕的领域,有的要告别驾轻就熟的岗位,有的要丢下技艺精湛的“把式”。面对离开故土、离别家人的艰难抉择,面对陌生业务、陌生角色的多重考验,少不了要被“折腾”,抱怨、怀旧、等待都是于事无补的,唯有积极适应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不怕被“折腾”,主动自我“折腾”,才能找到出路,闯出新路。要深信今天的“折腾”是为了明天的安宁,只有平时多被“折腾”,战时才能不被“折腾”。
前不久,媒体报道了空军飞行员李浩的事迹。48岁那年,已飞过6种机型的“高龄”飞行员李浩,坐进了地面方舱,成为无人机飞行员。此后5年,4次转隶,3次转岗,在一次次进退走留的抉择中,他选择了“自己折腾自己”,以年轻心态进行自我革命,以自我革命实现不断超越,在拼搏奋进中将飞行事业推向新的巅峰,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树起了“第一茬人”的好样子。随着“脖子以下”改革的深入展开,会有更多的官兵面临与李浩一样的考验与挑战。成功者的经历已经告诉我们,生活也好,工作也罢,只要你具有了“敢于自己折腾自己”的精神,就能经受住事业和命运的双重考验。
为此,一方面,要勇于在升级能力上“折腾自己”。面对改革,有些所谓的成熟经验、惯用做法,已经无法与新的时代匹配。倘若不主动升级能力、不全面更新思维,而只抱着那些老本本、只想走那些老套路,就容易产生“知识折旧”“能力过期”,就容易造成判断失准、决策失误。所以,无论日常工作多么繁杂,也不能忘记“充电”,要给自己预留一定的时间看书学习。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持续提高认知力、思考力和转化力,才能更科学地开展各项工作。另一方面,要敢于在急难险境中“折腾自己”。改革中,许多单位涉及调整、转隶、移防,有的官兵要离开机关下基层,有的要离开大城市到小县城,环境条件可能不如从前,标准要求可能高于过去,适应新环境、新要求,也需要一番自我折腾。这种“自我折腾”无疑是自我成长过程中一次浓墨重彩的实践,既是培养官兵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精神的过程,也是我们与人生对话、培养自觉行为、收获成功的过程。因为,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和基层岗位,才是建功立业的主战场、改革强军的第一线、练兵备战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