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冲击及对策建议

2016-12-31 08:36:45
金融经济 2016年22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客户金融

杨 瑛

(佛坪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袁家庄信用社,陕西 汉中 723400)



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冲击及对策建议

杨 瑛

(佛坪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袁家庄信用社,陕西 汉中 723400)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巨大的压力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得不进行变革、转型。本文分析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四个对策。

互联网金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战略转型

一、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并逐渐涉及到信贷、支付结算等各个银行主要业务。其中包括类似活期存款性质的余额宝产品的在线支付、存款业务以及各种不同的网络信贷方面的互联网金融业务,这些业务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设立的营业网点的金融服务之间的重合度比较高,其主要经营业务品种包括网点经营中的小额信贷业务、存款存续业务、支付结算业务和理财业务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多样的的商业机会。对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来说,适时调整发展战略,面对互联网发展新形势,积极改革和创新,制定正确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战略,才能与时代并进。

二、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互联网金融指的是通过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去实现信息中介、资金融通、支付和业务等方面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其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实现的直接融资的融资方式都有较大的差异性。互联网金融有三种企业组织形式,分别是第三方支付公司、网络小贷公司和金融中介公司。在目前农村开展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大范围推行的网上银行、电子银行、手机银行等机构就属于此类范畴之内。

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之间的差别除了在金融业务方面采用的媒介不同之外,包括金融参与者都利用互联网所具有的“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的内在精髓,并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作为工具,增强传统金融业务的透明度、提高大众的参与度和协作性、在降低中间成本和操作方面也都能够兼顾。

三、互联网金融给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和转型压力,互联网金融对于银行传统金融中介及其支付结算地位的压力是其中最大的挑战。在支付宝运行之后,独立第三方支付公司已经在央行的政策支持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各类宝宝产品层出不穷。如余额宝的设计,其用户在使用这个工具的时候能够在支付宝网站直接购买到基金等理财类产品,且余额宝里的资金能够随时进行转入和转出,没有时间限制且不收取任何的手续费,这种支付手段方便灵活,利息的收益还不低于银行存储。在很大程度上,余额宝已经带有某种存款产品的特点。此外,微信也增加了支付功能,微信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这微信来进行支付;央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一度給予了高度评价,把互联网金融归纳为参与广泛、透明度高、支付方便、信息处理高效及时、中间成本较低、信用数据丰富等优势的集合体;地方政府也对互联网金融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一些地区陆续颁布了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服务类、人才类、政策保障类政策,如“互联网金融产业园”、“互联网金融中心”、“互联网金融基地”等,各地也大力培育本土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

根据预测,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会被未来的互联网金融所颠覆,虽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面对互联网金融时,仍旧处于认识阶段。在某些程度上,还仅仅是把互联网金融当做是一个新型服务平台,却没有仔细研究互联网的特征与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没有进一步把传统金融服务和新兴互联网金融服务相比较和融合贯通,只是在完善银行部分功能方面进行小型的修修补补。所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必须要紧随时代潮流,进行经营转型,努力顺应来自互联网金融浪潮的冲击,稳步前行。

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方面的对策

互联网金融的强势发展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在逐渐蚕食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核心领域,因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一定要调整战略,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扬长避短,通过实现战略转型与业务转型,去培育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新的比较优势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积极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拥有非常广泛的网点布局,其网点在各个城市和乡村中心随处可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本身所拥有的支付结算和清算及信贷等各种IT系统是稳定不变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应对来自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此外,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影响范围还较为有限,不能够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带来致命的冲击;此外,考虑到风险控制方面,由于互联网金融带有较多潜在的风险,对其具体的监管措施还没成型,因此,存在很多监管问题。

从另一方面而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身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例如:一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高层管理者无法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并没有完全认识到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的冲击。他们对自身的定位也存在保守性和片面性,且对于中小企业和微企业的服务质量方面重视度不够。此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虽然一直在改革,但其内部员工参差不齐,观念陈旧、业务流程僵化,很多员工仅有基本的业务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接触较少,甚至排斥,极不利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更新发展。

通过对自身的优势及劣势进行深度分析,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积极采取措施,发挥优势,对劣势进一步分析讨论,逐步改进。

(二)巩固原有客户基础,不断更新市场定位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为便于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潮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既要寻求行内各个部门、机构之间的合作,更要在各个银行之间开展合作。但由于各个银行之间竞争异常激烈,以至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与同行之间若要建立起稳固和谐的合作关系显得更加艰难。

当然,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更多的人愈加依赖并使用支付宝等各类互联网金融模式,且把传统的许多业务都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逐渐转向在互联网金融的平台上去办理,但是,对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来说,这一点是无法完全实现的。所以,各个农村的合作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公司之间就一定要保持密切配合、互相协调的关系,这样有利于避免它们在业务上存在竞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要做到以客户为基础,全面满足客户需求。建立网上操作平台,让绝大多数业务实现线上办理,免去路途和排队需要浪费的时间,从而巩固原有的客户基础。

(三)开启营业网点线上线下联动的实践性战略

第一,线上线下联动营销这种接地气的营销方式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很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也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以营业网点为平台,为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宣传工作、演示工作和推介工作服务,从而让客户能够清楚流程、自己办理业务以及会用和善用移动金融类的产品。这种战略通过互联网金融客户端能够显示出整体营业网点的信息,创新性地展示给客户所重点关心的信息,对于宣传推介营业网点所推出的金融类业务,提高客户亲自去营业网点办理业务的兴趣,打造更具专业化和个性化金融服务;再以线上线下联动营销的模式大力推动线上线下金融业务的开展。

其次,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终端特别是移动终端所具有的实时互动和即时通讯的技术特点,对于中高端客户而言,为其提供线上线下的互动服务。专属客户经理和一般客户代表是其客户服务资源,一方面,一般客户代表用24 小时共享的形式面向所有全体的中高端客户并为其提供业务受理、在线(视频)服务咨询等各方面的业务。另一方面,专属客户经理是通过建立新的个性化设置客户群指向(例如客户、客户星级就已经具备或者没有具备享受业务功能和可否他行客户)、开放的服务区域、具体的营业时间及服务半径,在服务客户时提供营业时间之内视频在线的理财和咨询服务,此外,还能够在事先约定的时间与事先约定的服务区域之内的线下服务和营销。

(四)以客户体验为中心,不断更新产品设计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就是因为它能够为客户提供一个良好的体验环境。在社会节奏逐渐加快的情况下,用户更加看重方便快捷,这就需要每个银行在面对用户的二次选择方面做出新的改革。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目标变为了去介质单一化,在这样的条件下,用户仅需要拥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实现无卡形式并进行大部分业务操作的创新。

此外,在金融融资方面,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多年来一直沿用的固有模式为吸收存款、汇总资金、发放贷款,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这一模式融资效率低下,办理手续非常繁杂,而且办理流程较为冗长。而互联网金融却能够自动和主动地去形成资金融资集体———即资金需求人群的管理的管理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为用户提供最真实、最准确的市场化数据,与此同时,也可以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提供最具有实践性的发展机遇。对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将来开发新的客户群、拓宽新的业务和增加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高效益方面提供新的可能。

总而言之,随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潮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已经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尽早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深入分析,积极实施战略转型,包括巩固原有客户基础,不断更新市场定位;实施营业网点线上线下联动战略;以客户体验为中心,不断更新产品设计等,最大限度地减少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冲击,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 艾瑞咨询.2012 年-2013 年中国互联网支付用户调研报告.

[2] 卓尚进.互联网金融:在创新中蓬勃发展[N].金融时报,2013(6).

[3] 庄毓敏.《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与经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10年12月1日.

[4] 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04).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客户金融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华人时刊(2023年15期)2023-09-27 09:05:02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06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君唯康的金融梦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商周刊(2017年26期)2017-04-25 08:13:06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41
P2P金融解读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创业家(2015年6期)2015-02-27 07:5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