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齐淑敏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
文/齐淑敏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作为经营者,在企业对员工做到积极激励、对企业架构和运营过程做到进一步约束,有效发挥内控的重要作用,对于有效规范企业的日常运营活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从经营者加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重要性出发,针对现代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和约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
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有企业作为重要的成员,对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国有企业的日益壮大和日常运营活动的日益复杂,企业的现有组织架构、人员的激励和应用形式以及相应政策的制定等也在日益变革,作为经营者,应当认识到在企业发展中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现代管理体制下,经营者应注重企业的内部控制,既有效地调动国有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从晋升机制和激励形式方面,做到高效激励;又要加强对企业运营活动的有效控制,权责明确,做到有力监督、有序管理,从而大幅度提升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一)对员工激励效力不够,激励形式不完善
在国有企业中,对员工的激励效力明显不足,首先反映在工资薪酬的制定方面。工资薪酬相对不合理,不能与员工的合理付出建立一个有效的衡量机制。但国有企业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经营效益上,同时也体现在对社会公益、社会稳定等应当体现的职责方面,而后者的价值并不能与金钱相挂钩,在工资没有统一标准的同时,这可能会造成薪酬制定并不合理。
而在激励方面,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动力存在明显不足。在现有的国有企业中,薪酬方面,既强调要按照市场的水平适当激励,但同时又要限制过高的收入水平,薪酬与经营业绩的不契合直接削弱了薪酬对员工的激励效力。激励方式中重视短期激励,例如奖金,而降低了长期激励的效力,由此可能会导致员工工作热情降低、跳槽机率增大,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激励形式中企业过度重视物质激励形式,而对精神激励的应用度降低,由此会造成企业员工在高压状态中的工作效率下降,会对工作绩效带来不利影响。
(二)经营者约束机制不健全,内控效力不够
在国有企业现有运行机制下,企业的内部控制的机制建立并不完善,由此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主要存在于企业内部环境的治理、对企业风险的评估等方面,由此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的效力不佳,需要进一步健全。具体如下:
1.在内部环境治理方面的不足
国有企业的内部环境是建立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效力,具体在企业的组织架构及权责划分、人力资源的晋升和分配、内部的审计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在组织架构和权责的划分方面,国有企业业务种类繁多,众多业务与机构责任的分配应做到合理有序,业务事项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去逐级审核和批准,但有些企业将众多事项都交于总经理手中,导致业务混杂,权限不明确,容易导致业务的执行不恰当。由于企业规模等原因,在一些国有企业中,没有办法对所有不相容的岗位做到绝对的严格分离,但同时也没有按照适应性原则进行责任和岗位的合理划分,对于不相容职位不进行适当的控制,权责划分会由此出现纰漏。
在人力资源的选任、聘用和晋升方面,有些国有企业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在选任方面,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选任机制,程序存在漏洞。一方面招聘者有时会徇私录取,可能会选拔出没有相关专业和业务能力的员工,另一方面在经理层的晋升选拔中,往往是在前任管理者选择本企业本部门较为合适的人选,经过企业内部的选聘后考虑最佳的人选。而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没有科学的选拔程序,可能会存在管理者自我垄断、徇私舞弊等不当行为的出现,由此大大影响内部控制的效力。
2.风险识别方面的不足
在现有一些国有企业中,不能有效防范风险的发生,不能有效评估企业可以承受的风险水平,做到合理和科学分析,由此引发公司亏损甚至破产。
在内部风险的识别中,最为显著的是国有企业高管谋取私利等不当行为的出现。有些国有企业对选任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识别不够,选聘不利于企业业务开展的人员,滥用职权,用自己的职权谋取不当利益、转移企业资产等状况,甚至有些集团高管利用职权非法集资,这正是对内部风险的识别不足,由此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约束受到阻碍。
在外部风险方面,有些国有企业不能准确识别现有的经济形势和市场形势,对于现有的资源状况和技术不能准确把握,导致风险的发生。在一些国有矿业集团公司,由于矿产资源开发过度,煤炭的开采量逐年不足,没有资金运转企业的日常经营,而集团高层没有准确识别现有煤炭资源的开发危机,仍旧利用大批资金去外省买新的矿产进行开发,一方面资源枯竭,另一方面市场前景惨淡,最终导致资金周转严重不足,导致破产,员工基本生活无法维持,企业彻底颓废。由此造成的风险,正是来自于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当。
(一)完善薪酬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针对一些国有企业经营者不能合理衡量的社会责任价值方面,可以参考公务员的薪酬体系,采用合理的定价形式,要避免出现过高定价的状况,要与市场和企业状况相契合,尽量在保证合理合适的前提下达到员工的满意度,激励各级员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要采取多种激励方式,既要注重物质激励,也要加大精神激励的比重。在物质激励方面,有效采取股票期权方式,使国有企业的员工与企业经营业绩相关联,成为企业的实际所有者,从而能够更好地为提升企业利润而服务,有效激励经营者。在精神激励方面,可以加强对员工的声誉激励。以声誉的表彰形式得到企业的高度评价,提升知名度,满足自我价值实现,从而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
(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约束力度
要加强国有企业的约束力度,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应当在机构权责的划分方面、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识别等方面,加强内部控制,从而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约束机制。
1.健全内部环境
首先,应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机构设置和权责划分。应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相互制约作用,做到业务的权限合理,符合独立性的要求。在企业内部,为了保证内部审计的有效实施,应建立审计委员会,应保证审计委员会的成员具备专业的胜任能力,能够合理审查企业内部的内部控制活动,做到严密监督,具备独立性和高度的责任意识。
其次,在人员的选任和晋升方面,经营者应进一步完善,要选拔诚信责任意识良好、专业素养能力高的员工和管理者。应注重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选拔过程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选拔出符合企业发展要求和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优秀员工,避免徇私舞弊,此外,对于晋升的管理者,应做到严格考核,一旦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不当行为,员工应及时按照相关规定检举,坚决避免不利于企业发展行为的持续发生。
2.有效识别和应对风险
国有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和分析机制,要充分识别各类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
首先,应选择和吸收专业的风险识别和分析人员,制定严格的分析程序,选拔与企业经营内相契合的专业人员,对固有的风险因素做到定期分析,对于潜在风险重点分析,及时排查。
其次,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各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时掌握和排序,识别重要性,重点关注和防范。
最后,在风险应对方面,针对前期风险分析的最终结果,根据企业的现有状况和承受能力,确定合理的应对策略,及时做到内部控制。对管理者及时进行监督,对不相容的职务做到及时分离,对业务内容的授权和审批做到严格控制,对企业的内部财产定期盘查,对企业的业务预算做到实时监督和控制,对外部市场状况及时分析。
经营者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做好内部的监督和控制工作,对日常运营过程做到及时监督,必要时利用信息技术及时排查,对人员充分发挥监督体系的作用,充分发挥自觉监督、员工相互监督的作用,从而及时防范各类风险的发生,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约束机制。
[1]尚尔军.基于委托代理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研究[J].经济视野,2014(23).
[2]何雯.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研究[J].学术商场现代化,2012(26).
(作者单位:天台县国有资产管理局)
上接(第176页)源于各个民间部门,资金来源渠道多样。这两个特点就其是双刃剑,第一,ppp项目的卷入资金较大,这在一方面会调动更大的资金但同时也会增加项目的风险性;第二,ppp项目资金没有列入政府的财政支出,一方面可以让资金更加灵活的应用,而同时资金不能够受到政府的保护,没有较大的保障。
我国的现在的ppp模式实际情况仍然处于一个较弱的境地,由于合约在真正的资本中占有的比重并不是很大,政府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同时也存在着资金缩水甚至是毁约的情况,而如果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发生,由于ppp本身的保障性并不是很强,所以就很有可能导致ppp项目破产。所以为了保障政府采购活动与企业能够有效的进行,将ppp项目纳入政府采购活动中,能够增加ppp项目的保障程度,同时就会降低资金风险,所以当ppp被纳入政府采购活动中,也就意味着ppp存在的一些缺陷会随着政府采购活动的规范也变的规范起来。
(三)拓展政府采购边界
在以前的政府采购流程来看,政府采购主要的特点体现在,第一,采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一般都是政府批准一定的预算之后,有针对性的进行采购活动,所以通常这种采购都会有一定的边界。第二,采购具有较为严格的流程,在整个采购结束后,采购人员与供应商之间不再有往来,供应商向采购商提供采购商所需要的商品或者服务,而采购商通过国库支付方式向供应商支付酬劳。
相比较与传统的招投标活动,ppp有着自己的优点,第一,ppp项目相比于传统的招投标活动可以自然的扩展采购边界,而不会受到采购边界的限制。并且,ppp项目边界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更加广泛,ppp项目大多治理与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使用范围广泛,并且使用时间加长,在后期,基础设施的维修,设备升级等势必会带动更多的行业的发展。第二,ppp项目在自然的扩展政府的采购边界的同时,同时ppp项目能够减少政府的支出,减轻政府的支出压力。在传统的政府采购中,资金大多数都是一次性到位,而ppp项目资金不必一次到位,这样就可以减少政府的支付压力。
ppp项目纳入政府采购活动中,对ppp项目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政府采购活动做出了改变,有效的完善了传统意义上政府采购活动的局限性。ppp项目有其自身的优点,但同时也有一定的缺点,而这些缺点的就必须要依靠相关的政府采购法律进行规范,使ppp项目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参考文献:
[1]李林.公私合作关系中PPP合作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3.
[2]易朋成.基于控制权理论的PPP项目合作效率研究[D].重庆大学,2014.
[3]汪洪.基于博弈论的PPP项目利益相关者收益分配研究[D].天津大学,2012.
[4]章为周.加强药品采购管理[J].卫生经济研究,2014,07.
[5]赵国艳,张静萍,赵彦军.加强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J].一重技术,2013(04).
[6]胡涛.采购管理的被动性与主动性[J].经营管理者,2015,12.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