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荣
【摘 要】本文从“望夫石”的传说、“望夫石”的主题、“望夫石”的诗歌三个方面,说了说与“望夫石”有关的人和事。
【关键词】望夫石;传说;主题;诗歌
在中国古典诗坛上,围绕一尊“石头”,众多骚人墨客挥毫上阵,留下一篇篇不朽诗篇,真是少见。其中有唐代的,如诗仙李白的《望夫石》:“仿佛石容仪,含愁带曙辉。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寂然芳霭内,犹若待夫归。”著名诗人王建的《望夫石》:“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有宋代的,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望夫石》:“云鬟烟鬓与谁期,一去天边更不归。还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长望舜裳衣。”有明代的,如徐渭的《望夫石》:“海天万里渺无穷,秋草春花插髻红。自送夫君出门去,一生长立月明中。”有清代的,如乾隆的《御题望夫石》:“凄风秃树吼斜阳,尚作悲声吊乃郎。千古无心夸节义,一身有死为纲常。由来此石称姜女,尽道当年哭杞梁。常见秉彝公懿好,讹传是处也无妨。”笔者今天也想以此尊“石头”为题,说说与“望夫石”有关的人和事。
一、“望夫石”的传说
“望夫石”的传说,情节结构大体相同,其内容则大同小异,都是说古时候有一位妇女思念远出(或外出经商;或远出服役;或出海捕鱼……)的丈夫,立在山头守望不回,天长日久竟化为石头。如桂林漓江“望夫石”的传说:曾有一对年轻夫妇带着刚出生的孩子撑船路经至此,船不幸搁浅。眼看口粮只剩下最后一斗米,丈夫于是爬上山顶四处了望,以便发现救援的船只。丈夫一直守在那里,始终未能等到,心一急便化做一块石头。妻子见丈夫久去不回,便背着孩子上山寻找,刚走到山腰,望见丈夫已变成石人,顿时伤心欲绝,一同化做石头。又如:涂山“望夫石”传说,传说4100多年前,大禹30岁时远离家乡,来到淮河岸边开始治水,老百姓把当时涂山氏国最美的女子涂山氏女许配给他。婚后第四天,禹得知江浙一带频发大水,当即离家前往治水。在江浙治水13年中,曾三次来到江淮之间,“三过家门而不入”。涂山氏女得知消息后情思涌动,携子“启”眺望南天,盼望夫君禹王早日成功治水归来,欢聚一堂。但禹终因积劳成疾,卒于浙江会稽。涂山氏女昼夜守望山边,泪水洒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心诚终身,化身为石,端坐山坡。
“望夫石”传说在我国分布极广,最集中的地区,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全国大约48处有“望夫石”,每处“望夫石”就是一个传说,就是一曲感人泪下的爱情悲歌。
二、“望夫石”的主题
历来,爱情是人世间永恒的话题,“望夫石”的主题就是颂扬那坚贞纯洁、至死不渝的爱情。千百年来,望夫石的传说打动人的是什么?是妻子对丈夫的盼望思念的那份情、那份爱;是妻子对遥远丈夫的那份牵挂;是妻子对丈夫至死不渝的坚贞爱情的真情流露。
三、“望夫石”的诗歌
1.在近年中考语文试题中,有的省直接用“望夫石”诗入题。如题一:
望夫石【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1)英国诗人济慈名句:“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请据此观点具体分析诗中“悠悠”二字。
(2)诗的结句体现了什么创作风格?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题二:2015年江苏泰州中考语文试题
望夫石【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望夫石①【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注】①望夫石:亦作望夫山。
(1)“化为石,不回头”与刘禹锡诗中“”一句意思相近。
(2)刘禹锡诗中“望”字出现了三次,请赏析其妙处。
(3)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句“望夫处,江悠悠”,采用了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也暗喻了思夫之情的绵绵不绝。
B.“行人归来石应语”中的“行人”,是指经过望夫石的过路人。
C.“终日望夫夫不归”一句中,“夫”字的叠用达到了意转声连、音韵悠扬的表达效果。
D.“望夫石”象征了恒久不变的忠贞之情,两首诗都是沿着这一传统指向进行立意的。
从这里来看,足见“望夫石”诗在古典诗词中有一定的地位。
2.同题诗之最
在笔者对古典诗的了解中,《望夫石》诗可说是同题诗中之最,除上面所列的李白、王建、刘禹锡、王安石、徐渭、乾隆、顾炎武等人的诗外,还有唐代的:刘方平:“佳人成古石,藓驳覆花黄。犹有春山杏,枝枝似薄妆。”以及孟郊、严郾、唐彦谦、武元衡、李绅等人的;宋代的:陆游:“送君远戍交河北,男儿自以身许国。不能弯弓骑恶马,欲随君去何由得?登山矫首西北云,形容虽变心犹存。月明夜夜照泪痕,铁心石肠输与君。”以及陈师道、贺铸、梅尧臣、郭祥正、薛师石、何梦桂、陈造等人的;明代的:张士隆:“亭亭独立向江滨,四伴无人石作邻。云鬃挽成千载髻,娥眉淡扫四时春。”以及邑贤袁等人的。
总之,关于“望夫石”的人和事,远不止上面所说,在此,笔者只不过抛砖引玉而已。
参考文献:
[1]桓傅故里.《涂山望夫石》博文.
[2]张芸.《望夫石传说古今流传考》《民俗研究》,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