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一个竹器先养一片竹林,这是奢侈的温暖

2016-12-30 16:10李明敬
金融理财 2016年7期
关键词:竹器篾匠竹编

李明敬

他一身光洁,不教尘土染青枝一派清香,不许歪风留邪气她发展进步,只争朝夕一株竹笋出生,半月升高十尺,一月长成大竹,几年就是战士她不务虚名,但求实际做根扁担,能挑千万里做副箩筐,能装百斤米纵然当做柴烧,也煮熟饭食纵然化为灰烬,也要养肥田地

——现代诗人郭小川《楠竹歌》

清晨,露水顺着竹竿流淌而下,空气中透着微凉。清风吹过,时而会惊动竹梢的鸟儿。白天阳光斜照,随着竹子间距的不同,竹林远远近近会呈现不同的深绿色和淡绿色。此时,不禁想起在这清风竹海声中,章子怡身轻如燕地中飞来飞去;听到《笑傲江湖》中魔女任盈盈弹奏的那首《清心普善咒》的古琴声……“竹可焚而不改其节,玉可碎而不改白”,自古以来中国文人雅士就喜欢竹子,以至于在室内挂着竹子的国画,在室外种着竹林。苏东坡也曾吟唱过“可以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小时候,家里种有竹子,那是爷爷的竹林。记忆中,爷爷总是扛着锄头,拿着镰刀出门。春天时,从竹笋钻出泥土到笋叶脱落,他会花更多时间照料,因为牲畜会钻进竹林咬断竹笋。新竹子长出来以后,他会忙于清理杂草,挖掉多余品相差的竹子,让竹子自由通风呼吸。曾有疑问,为什么是挖竹子,而不是砍竹子,他说砍断的竹子会留下一节,下雨后很容易烂根,进而会破坏整片竹林都遭殃。

中国的篾匠都是如此,没有自己去买竹子编织竹器的传统,他们都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竹林。

一年一年伐掉老竹子,给新竹子生长腾出空间。这时的老竹子看似没有了生命,其实篾匠正在让它们“重生”。篾匠的工具不多,一把篾刀,将竹子盘成细篾条。再就是小锯、小凿子等,还有一件特殊的工具就是“度篾齿”,铁打成像小刀一样,安上一个木柄,两把插在一个地方,刀刃相对,间距就是需要加工篾条的宽度,把柔软结实的篾中间穿过去后,篾的表面会修饰得更光滑和圆韵,这种刮篾方式起到打磨的作用。如此,加工出来的篾都很有柔韧性,适合做细篾篮子、凉席等。

在编制竹器时,篾匠们会选长相粗壮、经过风霜的竹子。以这种竹子为原材料编制的竹器,会质地坚硬,历经时间的风霜,也不会轻易坏掉。

根据竹篾的粗心宽窄不同,所用之处也有不尽相同。教细一点的篾带着竹子的表皮,叫“青篾”,这种篾最结实,会用在竹器的受力部位;不带表皮的篾,称为“黄篾”,不如青篾结实,但是会用在箩筐、簸箕的主要部位。

竹筐、竹床、竹椅、竹篮、凉席等等,在编织完成后,篾匠会仔细端详这些出自自己之手的竹器,不是欣赏,而是挑毛病,哪里太粗糙容易刮手、哪里影响美观、篮子的柄是不是能够承担更多的重量等等,他们都会想办法解决。从篾匠这个身份中走出来,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这是他们的超脱。

中国,地域广袤,民族、风俗差异差异巨大,是先有竹编还是先有需求,这没法分辨明白,也无证考据,但是,因地域差异、气候差异而导致的竹木材料差异这是显著的,四川的慈竹,竹节长,竹质细腻,适合编制竹编字画和瓷胎竹编,如若拿慈竹编制常规簸箕或者竹编背篓,却是大大的不好,因为慈竹如若不染色而保持本色的话,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乌黑或是苍白色泽,而不会出现红褐色,在竹编藏品色泽方面来说是下下之品,但是做成字画,通过一系列的处理之后,却能编制出巧夺天工的精美字画和瓷胎茶器。浙江东阳,有木雕技术做支撑,数量众多的毛竹,可以编制一系列细腻的立体竹编,却是因为其毛竹竹质细腻,如若换成西部的楠竹,我想就比较难制作出精美的立体竹编,至少也是会达不到所想要的效果,一域竹林,一方竹器。

风俗习惯造就了竹制品的风格,安徽、浙江的提篮具有复古风格,其款式和提柄具有极强的地域差异,而西部地区的提篮则强调朴实大方,古典风不太明显,所以,在过去地区相对闭塞、长时间的市场需求形成了独特的制作工序和制作技巧,这种地区特有的技术优势不会轻易被改变,也是其他地区不能轻易掌握的技巧,一是现代竹编行业的颓势(后继无人)的原因,还有就是市场经济所决定的。

湖南,广西的竹编簸箕、筛子相对比较便宜,一般简易的水果提篮也是这两个地区能够大批量的生产,或是人工成本的原因,或是采用半机器的原因,几元到十几元钱就能够供货,而如若一定要生产高端竹制品的地区生产它们,一是没有师傅愿意做,二是需求者也无力承担高昂的费用,比如让四川青神生产浙江的东阳立体竹编,我想着将是一项耗费巨资的尝试,也终将会因为区域材料的错位、技术侧重点得偏向而导致尝试失败的。竹编行业如今的师傅多为年迈者,已经没过多的精力去尝试创新,尤其是风格、款式的整体改变。

每每有爱好者拿着其他地区的竹编样式问我能不能帮他做一些,我会直接拒绝并尽我所能告诉他产品的原产地,并建议他们去找相关地区的行业人士进行制作加工,这样不仅我能腾出更多时间把擅长的竹编特色做好、做精,更是为了能让竹编爱好者花最小的经济代价得到最纯正的、最满意的地域风格竹编制品。

曾几何时,众多竹器,满足着人们对生活的不同要求。夏季的夜晚,坐在阳台竹摇椅上吹着凉风,街坊邻里拉着家常,皮肤与竹子的距离从未走得如此之近,光滑、凉爽、可感知纹理起伏,那时时光过得慢;在农村,竹器算家中工具的半边天,簸箕里的谷物、大豆、花生、干菜等等,在时间和好天气的作用下,有了阳光的温度,进而加工成各种食物,随着时间流转,给四季的生活增添色彩。

竹子生长于山村草野,而竹器却离我们如此之近。或许,在篾匠师傅看来,照料竹林编织竹器,不仅仅是一项谋生手段,更是与自然对话的一种方式。因为每一件竹器背后,都有着篾匠师傅的汗水和独特的审美。所以,竹器的温度,需要有心人去感知,去体会。

猜你喜欢
竹器篾匠竹编
乡村篾匠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竹编艺人
东篾匠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地域性设计文化的不懈探索
——读张宗登博士《潇湘竹韵:湖南民间竹器的设计文化研究》
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小郁竹器工艺发展分析
篾匠父亲
中国竹器史研究之二:汉代竹器
篾匠的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