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晓琳,宋 燕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广州 510000)
广东省原中央苏区专业镇公共服务平台政策探索
詹晓琳,宋 燕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广州 510000)
[摘 要]依据2000-2014年专业镇相关管理办法、专业镇重要会议的决议、历年专业镇项日指南三类政策文件,针对专业镇而临的趋势和问题,提出建立公共服务平台的创新性方案对策,并提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政策建议。在平台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应着力推进平台建设的专业化和网络化,改善平台的运营模式及政策激励方式,建立健全平台运行绩效的评估机制。
[关键词]专业镇;公共服务平台;政策选择;评估机制
广东省专业镇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的模式主要分为4类:政府主导模式(如佛山西樵镇的“南方技术创新中心”的运行主要依靠镇政府的长期投入);行业协会主导模式(如佛山环市街道办童装创新中心);龙头企业主导模式(如依托虎门富民服装公司组建和运营的东莞虎门的技术创新服务中心);联盟主导模式(如中山沙溪体闲服装工程研究开发中心)。
目前,广东省专业镇中由镇政府工作人员或相关办事机构人员兼顾平台工作的现象较为普遍,没有专用的办公场地,拥有的技术装备少而落后,根本无力开展产业共性技术创新。
公共服务趋向式微。政府扶持的平台(如绝大部分农业镇的技术创新平台),在政府投资意愿降低或上级政府不再支持的情祝(如拿不到科技项目支持)下,科技投入减少,平台的生存成为严峻的问题。
原中央苏区专业镇根据原中央苏区的区位、资源禀赋、生态地位、少汉业特色、文化底蕴等发展优势,结合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从统筹区域空间布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发展社会事业、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合作和区域联动发展,形成一系列创新体制机制,保障自身发展。
依托原中央苏区专业镇发展的布局,构建依托产学研和创新网络的专业镇平台运行模式,建立“产业-区域-企业”相匹配的公共服务平台。
2.1产学研合作己成为平台发展的基本要素
2000年以来,广东全省创新资源分布格局基木保持稳定,全省60%以上的科技经费、70%的创新人才、80%以上的科研机构和高校集中于广深两城市;专业镇密集地区的佛山、东莞、中山等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全省科技资源中的占比也从10%提高到15%,提高了5个百分点。而在农业专业镇分布更广的粤东西北地区,其创新资源在全省的比重甚至处于下降状态。因此,通过产学研合作,引入技术和人才是专业镇密集区建设创新平台的基本战略。
2.2革新政府扶持平台模式,加大力度推进“一镇一策”
仅仅依靠省级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平台也难于实现专业镇普遍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的政策目标。其症结在于整个专业镇政策中,特别是公共服务平台政策。一是产业层,要求平台具有一定的技术积累,拥有强有力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二是区域平台,为区域内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检验检测、科技项目中报、知识产权、投融资、信息咨询、技术评估、孵化等科技服务。三是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服务于企业自身技术创新需求。
市场化、企业化是平台生存的基本条件,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是平台初期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平台延续的必要条件。考虑到平台的发展周期,政府在平台发展初期仍具有较为显著的引导作用。建议专业镇平台政策应具有明确的政策期限(如3年),政策期满之后,平台无法获得市场承认和形成有效创新能力的,平台及平台所属的专业镇或专业镇地区就不能中报此后3年的专业镇项目,以此强制专业镇创新平台的市场化和构建“造血”能力。
2.3优化产业生态环境政策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深入实施城镇化技术集成应用,统筹推进专业镇的生态化建设进程。珠三角地区的专业镇要加强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动“二旧改造”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从农业小镇向工业化城镇再向现代化强镇加速转变。粤东西北地区专业镇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促进乡镇建设步伐不断提速,交通通讯、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带动城乡协调发展。同时,专业镇积极推广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
2.4实施整合创新资源政策
各专业镇通过与部属高校的合作,高校认真研究专业镇的技术需求,组织精干力量解决特色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将本校技术力量和科技成果引入到专业镇,针对一个或多个专业镇所需的特殊专业人才,采取引进、培训、联合办学、实习等灵活模式。在户籍制度管理方而,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放开小城市和建制镇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为城镇居民。促进专业镇人才需求与现实的人才教育培训体制的契合,重点解决专业镇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素质不高、过度流动等问题,有效地提升专业镇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针对原中央苏区专业镇公共服务平台面临的无力开展技术创新及政府逐步减弱扶持力度造成平台生存困难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建立产业—区域—企业相互匹配的新型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汇集企业技术信息咨询到技术问题攻关、从工艺开发到新产品研制、从人才培训到知识产权问题应对、从企业孵化到技术创新融资等企业各个方面的技术创新需求,依托产学研一体化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按照“一镇一策”的原则,完成公共服务平台的创新优化。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勇.广东省专业镇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广东科技,2011(16).
[2]蒋玉涛,关皓元.广东省专业镇发展政策选择探析[J].广东科技,2013(10).
[3]慕朝师.论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的必要性——以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综合性公共服务与管理平台建设为例[J].学术论坛,2008(8).
[收稿日期]2015-11-15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2-0210-01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