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兴
(贺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贺州542800)
面向自由贸易区口译人才需求的地方本科院校口译教学研究
谭 兴
(贺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贺州542800)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口译教学的相关研究更加深入,但针对面向自由贸易区口译人才市场需求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口译教学的研究一直较少。根据自由贸易区对口译人才的需求,分析了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口译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理论思考和具体实践两方面提出口译教学改革的措施建议,以促进地方本科院校的改革创新,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地方性本科院校;口译教学
国内口译教学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为起步和探索阶段,研究内容集中于对口译技能的探讨;20世纪90年代为深入发展阶段,研究内容逐步从宏观理论扩展到具体的口译质量、同传教学和口译教材等方面;进入21世纪后为多学科综合发展阶段,口译教学研究范畴进一步扩大,开始借鉴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其它学科的理论,使口译教学研究内容更加丰富。
近年来随着全国地方性新升本科院校的增多,相关教学改革研究也随之跟进。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里,以“地方性本科院校”和“教学改革”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有学术论文100多篇,而其中涉及口译教学研究的成果凤毛麟角,至于针对地方性本科院校且面向自由贸易区人才市场的口译教学研究更是罕见。在此背景下,本文拟对面向自由贸易区市场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口译教学进行探讨。
(一)设置口译专业的院校较少,教学课时不足
在区域经济发展日益繁荣的今天,为了积极参与全国各自由贸易区的国际事务合作,无疑需要大批的优秀口译专业人才,然而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中设置翻译学本科专业的学校较少,偏重于口译方向的则更少。由于口译教学及其研究长期未引起足够重视,有些学校因人设课,有师资则开设,师资不达标则临时取消,口译课程时开时停,发展情况极不稳定。发生这种情况有诸多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很难留住高水平的口译专业教师,只好让一些并非完全胜任的教师勉强承担口译教学任务,其教学质量堪忧。另外,依据各地方性本科院校官方网站公布的教学大纲,英语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下属的商务方向、旅游方向和教育方向的口译课时不足,普遍只有一个学期,每周2—3学时,有的作为必修课程,有的作为选修课程。开设时间大多集中在外语专业高年级,与笔译课程同时开设,也有先于或后于笔译课程开设的。因为学时总数较少,任课教师往往难以在有限的课时内有效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常常只是仓促应付。其实,大多数外语专业的学生都有一个成为高级口译从业人员的梦想,最开始对口译课程的兴趣很浓,对其有较高的期望值,然而最终却由于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大失所望。
(二)面向自贸区的口译教材较少
目前市面上的口译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基本没有任何改变,大多还是强调语言的转换,注重讲解翻译理论,而与翻译实践严重脱节。教材内容中语言训练较多、思维引导较少,虽然偶尔涉及技巧讲解,但只是停留在经验层面,缺乏连续性和完整性设计,很难让学生举一反三,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另外,目前大多数口译教材除了与笔译教材的选材有些许不同外,其他基本相同。另外,也有一些以主题为脉络的各项实务能力综合训练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如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口译实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中国—东盟商务英汉口译阅读教程》,这些教材是适应区域性商务人才培养工作需要的教材。这表明面向自由贸易区市场的口译相关教材开始走向综合与专项训练的正轨,口译教学也正朝着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方向稳步发展。
(三)口译训练脱离真实的口译环境
目前,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口译训练课程往往脱离了真实的口译环境。传统的口译教学大都是在普通教室或者设备简陋的语言实验室中进行,学生通过收音机、录音机、录像机或计算机等设备来获取训练所需的相关信息。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固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弊端也显而易见。口译是现代社会跨文化、跨民族交往的一种基本沟通方式,“形变”而“意存”,“形转”而“意达”,是口译的基本要求,而语言实验室中的口译训练课则把口译变成了学生与机器设备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这显然会让受训者无法体验和观察各种人际因素,锻炼和提升其人际交往能力。
综上所述,为了能使口译教学工作进一步向前发展,适应自由贸易区市场对口译人才的需求,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更优秀的口译人才,各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口译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FTA),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其性质属于出口加工区。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积极向高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发展,形成“科技型自由贸易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自由贸易区发展迅猛,数量已经达到数十个,遍及各大洲,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此背景下,“自由贸易区口译”这一专题口译市场也应运而生并亟待发展。西方较有影响力的口译研究者弗兰茨·波契哈克(Franz Pöchhacker)认为,应用型口译教学改革应重点关注理论思考和具体实践,下面就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学改革的理论思考
1.注重培养专业技能。地方性本科院校可以通过与外语培训机构合作,建立涵盖国际商务、会展、自由贸易区成员国文化等各方面的外语翻译培训基地,让学生对自由贸易区涉外商务活动的具体实务有更直观的认识,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重视培养复合型口译人才。拥有一批通晓自由贸易区各成员国语言的经贸、文化、教育、旅游、管理、礼仪和外交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是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保证。大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都有商务英语方向和旅游英语方向,在开设口译课程之前,要注意充分利用各方向开设的小语种课程、商务英语课程和旅游英语课程等与口译相关的课程,优势互补,形成具有特色的新型课程体系。
3.建立口译志愿者服务体系。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积极建立口译志愿者服务体系,逐步发展自由贸易区口译市场。各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积极发动校内口译人才在系统内登记,组织口译志愿者工作,建立口译志愿者档案资料库,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者口译服务技能培训,树立地方性本科院校口译人才的良好口碑,进而推动相关口译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
1.针对目标市场开展口译教学。目前,中国在建自贸区18个,涉及3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已签署自贸协定12个,涉及20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中国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兰、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和瑞士的自贸协定,内地与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以及大陆与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作为自由贸易区的官方语言,英语被广泛应用,翻译特别是口译担当着极其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自由贸易区口译除了具有一般口译的共同点,也存在许多独特之处,主要是受到语音语调、文化差异、产品性质、会展主题及与会人员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如语音迥异提高了口译人员听辨理解的复杂程度,文化纷繁复杂造成的差异性,产品性质决定口译的专业性,会展主题和与会人员的类型决定了口译人员需要采取不同的口译策略。在此形势下,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口译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口译教学中,首先,要努力强化相应各国家英语变体口音听辩训练;其次,要注意积累各自由贸易区相关国家主要英语变体特有词汇;第三,要尝试编写各自由贸易区相关国家主要英语变体的口译教材。总之,要努力拓展学生与东南亚主要英语变体的接触面,以备学生在职场口译中轻松应对各项业务需求。
2.强化分专题口译训练。口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和市场培养合格的口译人才,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因此,应用型地方性本科院校外语专业的口译教学应以实践为主,口译课程的内容应完全根据市场需要和实际工作的要求而设置。所以,除了语言基本功、技巧和技能训练外,口译教学还必须增加结合相关主题的口译训练,而且选择的材料应尽量源自实际,语言真实地道、有口语化特点。在中国各自由贸易区的日常涉外活动中,需要口译的主题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自由贸易区的缘起与发展、农业合作、信息产业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相互投资、区域性开发合作、交通合作、能源合作、文化合作、旅游合作、公共卫生合作、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及经济开发区建设等。此外,有些口译教学内容可以不必占用课堂时间,如我国的政治制度、军事、经济、法律、教育、文化、旅游、医疗、体育、宗教、外交政策和外事接待等与口译工作相关的背景知识,可让学生课外去阅读了解。
3.创新口译教学模式。口译教学改革应以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三者结合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极力倡导实践、参与、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1)“教学做”一体化。将模拟的自由贸易区商旅工作过程分解成一个个小项目,每个项目由若干个工作任务组成,将任务内容流程化,并遵循知识序化和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进行设计;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或个人完成,一边学、一边练,允许学生再创造,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如让学生承接企业的某项商务接待任务,或模拟贸易谈判环节等。(2)任务驱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主要结构是: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的工作过程及特点,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实训任务,学生是完成任务的主体。在自由贸易区的口译课程中,报价、产品介绍、商务演讲场景中的口译都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3)情境模拟。在教学中采用“上班制”,把教室既作为理论教学的场所,又作为小组工作、场景模拟的办公区域,使教、学、做一体化。通过对真实的工作任务进行仿真模拟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译实战能力。(4)体验教学。根据学校所处区域,以就近原则安排现场教学,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到现场多看多学,并通过校外实训,如到广交会、华交会和东盟博览会实训周等寻求兼职翻译的工作机会,让学生体验口译工作,在真实环境下进行英汉和汉英双向口译训练。
口译市场化,决定了口译行业内竞争日趋激烈,也对口译教学或口译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由贸易区口译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兴起的区域专题口译,其知识体系和文化背景等具有自身的特性,要求口译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国际标准。我国地方性本科院校口译人才的培养,应该立足于服务我国境内的各自由贸易区,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加强相关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把口译教学专业化与口译职业化、市场化发展紧密结合。口译教学应该结合口译本身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在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技能训练和课堂组织等方面不断完善和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1]詹成.中国口译教学三十年:发展及现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11).
[2]杨棣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口译实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3]韦汉,马霞.中国—东盟商务英汉口译阅读教程[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4]梅德明.中级口译教程(第三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1):6-7.
[5]沈四宝.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杂志,2005(4).
[6]Franz Pöchhacker.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9(12).
[7]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中国对外商谈自由贸易协定总体情况[OL].http://fta.mofcom.gov.cn/,2014-05-05.
[8]商珍.商务英语口译教学团队建设初探[J].海外英语,2012(24).
(责任编辑:乔 虹)
[基金项目]贺州学院院级教改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zxyjg201533);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JGA233)。
[作者简介]谭兴(1982-),男,湖北利川人,讲师,研究方向:英汉对比与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1-01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