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婷婷
(江西财经大学 国际学院,南昌 330013)
论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程婷婷
(江西财经大学 国际学院,南昌 330013)
随着国际化的趋势逐渐的扩大,我国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在面临着许多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的风险,国际化提供给人们的是一 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舞台,在紧紧地抓住机会的同时,进行风险的防范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探究了我国如今面临的风险来源的方向,以及如何运用合理的方式与方法达到风险化解的目的。
金融风险;防范;化解
我国如今面临的是国际化的经济舞台,这个舞台在提供给我国很多的商机、推动我国的国民收入增长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我国面临国际化风险的可能性,比较著名的例子是2008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会使我国的经济急剧的下降,货币贬值,人们的收入也出现很大的程度上的降低。这就是危机扩大产生的严重后果,所以,防范与化解金融危机刻不容缓。
要达到对金融风险进行合理防范与化解的目的,首先就要搞清楚金融风险主要来源于哪几个方面。经过一系列科学的研究与调查,笔者发现,目前,我国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一些比较不容易确定的因素,这些因素往往是不可以事前进行预测的,主要包括金融业制度不完善、市场本身的经济失去平衡等。只能通过时刻的预防来制止这类金融风险的产生。其次,主要是金融制度与我国经济制度的关系,由于金融行业盈利的具体金额及所剩的余额无法准确地计量与计算,因此,我国建立了一系列的金融制度来规范这种行为。但是,在金融风险产生时,金融制度的独立性往往会难以有效地对风险进行控制和治理。一个比较独立的金融制度往往会对我国的经济制度产生两方面的消极影响,首先,独立的金融制度往往使我国经济制度的制定范围及内容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其次,由于不全面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一个相对独立的金融制度对金融业往往形成不了一个合理的管控状态。这两个方面是我国目前的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因素。
金融就是指货币所产生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如果产生了金融风险,这些风险从不同的层面上来说是好的也是坏的,从好的方面来看,金融风险可以促使人们在一定的程度上根据风险的具体情况完善我国现有的金融制度,金融制度的完善也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制度的完善。因为金融制度和经济制度没有明确的划分界限。因此,只有建立了一个良好的金融制度,才有可能为我国的经济制度的完善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不利的一面是针对企业来进行具体分析的,由于金融风险的产生,企业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自身资金进行一系列合理的投资,并且大大减弱了企业对市场的判断,失去了判断就会造成双方企业获得的信息是不平等的,这就限制了某些企业的发展。因为这些限制的影响,所以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金融风险的形成对于我国经济制度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金融业的不只有发展良好的,同时还存在一大批发展比较差的,这就加大了金融业的风险。而金融市场的改革,也大大增加了金融风险的程度。我国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的针对企业的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改革。
由于金融风险对于我国经济制度的完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可以加大企业的改革与前进力度,所以,要通过合理的方式规避大的金融风险。科学研究表明,这是我国现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具体的金融活动中,可以通过建设具体金融项目的方式来为企业创造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的资本投资,并且获取一定的资金融资,由于资金融资具有很多种选择方式,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的方式来规避和化解金融的风险。我国还要积极地重视房地产领域的发展,在金融领域由于房地产行业的高投资高回报的现状导致房地产行业成为金融风险比较高的一个领域。我国要重视房地产业的发展,建立合理促进房地产业的一系列制度,并且完善房地产业的金融体系,只有房地产业的发展完善了,我国才能大大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率。还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一定要建立比较完整的金融体系,因为完整的金融体系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
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发展,而金融业是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领域。如何通过风险来创造机遇并且合理地避免那些对经济发展影响比较大的金融风险是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本文简要阐述了金融风险的定义,以及金融风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然后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应对比较大的金融风险的方法,并探究了我国金融制度的重点发展方向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全球金融监管改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刘尚希.财政风险及其防范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刘锡良.中国经济转轨时期金融安全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4]杨子强.金融风险控制与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0.078
F832.59
A
1673-0194(2016)10-0114-01
2016-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