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杰
司库管理在保险企业中应用研究
张宁杰
对于保险行业来说,随着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的升级,资金风险管理的全面需求,促使司库管理与保险企业集团管控相结合。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代表性司库的研究,分析了司库的组建过程及其对企业的影响,并结合保险行业资金管理现状及趋势,探索运用司库管理的方式,为保险企业集团全面管控金融资源提供支持。
司库管理集团管控保险企业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金融化时代已经来临,原有的资金管理模式已不足以支撑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的全方位需求,司库成为一个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合理配置企业资金资源的有效工具和手段。同样,对于保险行业来说,资金管理已越来越被重视,随着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的全面推动,以及不断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促使保险企业寻求新的方式满足自身资金管理的需求,司库与保险相结合变得水到渠成。
司库原本指存放和支付汇集资金的地方,如金库和国库。司库的英文为Treasury,在国外企业管理中非常流行且通俗易懂,但是变成中文却不太好翻译,它既非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管理”,也非传统意义上的“资金管理”,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具有特定内涵,因此很多公司翻译成“财资管理”。
(一)司库发展历史
司库的出现到发展经历了百年的演变过程。上世纪60 年代,司库主要功能是现金归集,司库隶属于会计部门;70 年代,为应对危机,司库功能增加了融资、支付、头寸集中以及银行关系维持等,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但仍然隶属于会计部门;到80 年代,随着金融市场自由化尤其是货币市场的快速发展,司库的功能变得日益重要,逐渐成为公司一体化管理的重要部分。这时的司库已超越了货币流及头寸管理要求,开始承担起公司前瞻管理和运作的重要功能,司库也已不再隶属会计部门,而是成为独立的专业化管理机构。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司库是以企业集团金融资源的管理与组织为核心,以信息系统为管理平台,对金融资源运动全过程进行翻译、分析、评价与决策的管理活动。其主要目的是负责资金预算与计划、短期投融资决策与实施、金融机构关系构建与维护、风险预测与管控、收支周期监控和分析等。
(二)代表性企业司库
从国内外已实施司库管理的案例来看,主要集中于大型企业集团。比如英国的壳牌公司,其司库作为石油能源公司的管理部门,承担着两方面的职能:一方面为集团的全系经营单元提供集中化的资金业务支持,承担着“基础现金管理”的职能;另一方面司库也是集团面向金融市场的唯一渠道,承担着筹资投资、集团年金管理、风险管理和保险管理、金融机构关系管理等“高级司库管理”职能。再如国内的中石油,其司库的职能包括流动性管理、债务融资、金融市场投资、司库风险管理等四个方面。在管理上,明确金融资源是指货币资金、有价证券、信贷资产、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和长短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款项、吸收存款、担保等金融负债,同时将信用评级、银行关系、客户关系等影响融资成本和金融市场投资收益的资源也列入金融资源范畴,纳入司库管理。同时,中石油司库为独立部门,集团增设司库委员会为议事协调机构,统筹协调上市、未上市及所属金融企业司库管理业务关系。
(三)司库的组建过程
虽然各集团司库建立时间不同,建立的目的和职能也不尽相同,但是在司库组建中都有必经的三个过程。
一是确定战略目标,梳理企业现状。决定建立司库时,就需要集团上下统一思想,明确司库建设工作的目标、方向和任务。企业梳理自身资金管理现状,进行国际标杆对比,初步确定司库职能。同时引进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集团各个部门和单位——不单是财务相关部门——协同成立项目组,从决策支持层、执行服务层、业务操作层,三个层面全面梳理。
二是科学论证,确定司库职能,服务战略。建立初期,企业做到知识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我国企业需要将国外领先实践案例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用结构分析等先进工具,研究司库职能范围,并经实践再论证,结合集团的现状,确定司库职能,使司库在建立初期就能确保全面迎合服务集团发展战略。
三是实际组建,系统支持。实际落实司库组建工作,企业要始终本着高效完成、全面落实的信念,同时通过大数据全面系统支撑司库落地工作。在大数据、信息科技发达的今天,一套健全的系统支持,能为司库建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保险行业加强资金流动性管理的发展趋势
偿付能力监管是现代保险监管的核心。2003 年,保监会实质启动了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制建设工作,到2007 年底,基本搭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一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第一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推动保险公司树立了资本管理理念,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在防范风险、促进我国保险业科学发展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际金融保险监管改革不断深化和我国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保监会启动了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工作,并在2012年发布了《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于2015年在保险行业全面推动。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的推动,促使保险企业由最初的被监管部门要求做资金流动性,逐步变为保险企业主动要求进行资金流动性管理。
(二)现阶段保险资金配置存在的问题
保险特有的盈利周期决定了大部分公司在成立初期的发展策略是重销售,通过保费规模、市场占有率的提升来展现公司的经营业绩。这种情况往往容易导致:
过去的监管把监管简单理解成一种管制,因为金融有风险,投资风险很大,而保险又承受不了这种风险,面对这些问题,监管机构就拼命管制。事实上发现,管制带来的结果是动力不足、能力较弱、收益率偏低,而保险资金是一种负债,是一种准备金,最后要拿来赔付或者给付的,如果不能有效覆盖它的成本,最后结果可能要产生风险,而且这种风险可能不是一两家公司的风险,而是系统性的风险。
1.企业资源更多地向业务前端倾斜,企业资金资源配置不合理,保险公司的管理水平跟不上企业发展。
2.为了追求更高的业务模式,而忽视了企业品质,当企业再关注到企业品质时,发现现有管理已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
3.为了抢占市场而刻意规避资金风险,为企业长期发展埋下隐患。保险企业集团开始加大对资金安全的关注,增加对资金风险的管控。
(三)保险行业对资金安全和风险管控的持续关注
过去的监管把监管简单理解成一种管制,因为金融有风险,投资风险很大,而保险又承受不了这种风险,面对这些问题,监管机构就拼命管制。事实上发现,管制带来的结果是动力不足、能力较弱、收益率偏低,而保险资金是一种负债,是一种准备金,最后要拿来赔付或者给付的,如果不能有效覆盖它的成本,最后结果可能要产生风险,而且这种风险可能不是一两家公司的风险,而是系统性的风险。
(四)保险行业对现金盈余回报和金融投资管理的追求
自2012年起,保险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成效非常明显,如2014 年投资收益率达到5年来的最高点,利润率比2013年增长106%。而整个投资不能单纯看收益率,每一种资金负债的结构、特性、流动性的要求都不一样,因此保险资金的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的要求更高。
司库的建立意味着不再视资金为企业经营的辅助要素,不再把资金保障作为核心内容,而是要把资金作为运营要素,追求专业化管理和价值最大化,资金的属性也逐步由“财务”转型“金融”。同时,司库更加注重金融资源的保值、增值和风险管控。
(一)以资金流为主线的保险司库管理
保险行业司库的主要职能以资金流为主线,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平台搭建整个集团统一集中的资金池,保证全集团资金有效归集和合理配置。具体来说:
1.构建统一集中的“资金池”;
2.承担部分风险管理职能(主要是流动性风险);
3.头寸管理,保证短期内资金支付需要,保持合理备付水平,建立全头寸预测与规划制度,逐步完善头寸监测系统;
4.流动性风险状况预测,加强流行性风险状况的评估、监测和分析,保证全企业流动性比率符合监管要求,保证计划内业务发展资金需要;
5.融资安排;
6.流动性组合管理;
7.资金调拨,总公司对全企业子孙公司进行统一管理、调拨、调剂。
(二)运用司库管理应对偿付能力监管
偿付能力反映了保险公司的财务支付能力,是保险公司作为风险经营机构持续经营能力的重要体现。偿付能力有多种影响因素,保险资金运用是其中的一大因素,从多个方面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研究司库管理对偿付能力的影响,有助于从原则上把握保险资金的运用,做好风险监督和控制。保险资金运用的三大原则为: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这正是司库在集团企业资金管理中的最基本的体现。在收益性视角上,通过保险合理资金配置及运用,最大限度获取收益是保险公司的重要利润来源,这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具有极重要的作用,它能加大保险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和提高公司的资本,同时保险资金运用收益还能化解寿险行业特有的利差损失风险。 在安全性视角上,保险资金运用的投资风险会影响到偿付能力的度量,监管当局基于安全性监管对认可资产的确认也一定会影响到偿付能力额度。在流动性视角上,足够的保险资金运用流动性可以防止保险公司出现技术性偿付能力不足。
(三)司库管理支撑保险海外业务拓展
我国保险行业不再只是外资公司入驻我国市场,我国保险企业也开始计划涉足国外市场。在这种背景下,保险企业资金管理中会常见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利率变化导致的资金风险;二是海外市场资金监管制度不同,需要分派专门的财务人员处理业务。司库将全球资金统一管理,虽然仍存在利率导致的资金风险,但可以全球统一控制以降低风险。而具有跨国公司的保险企业可以选用不同的现金管理办法,以适应分公司属地国家的税收法律环境,实现利益最大化。例如可以使用银行的多种现金管理产品,包括现金余额集中、名义现金总库和有条件的现金库等。在资本管制严格的国家,采用子公司账户资金零余额管理的现金库结构,通过实际划转来实现账户资金归集,从而有利于资金集中管理。在资本管制相对宽松的国家,可以采用跨国名义现金库结构,子账户资金无需实际划转,但账户余额仍然集中扎差并净额计息,从而通过全球账户余额集中调度和集中扎差中获益匪浅。目前很多保险集团公司开始着手组建境外货币结算中心。
(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财务公司相结合的司库模式
我国的保险公司已兴起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起步较早的平安保险财务共享,发展迅速的阳光保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都是行业中的代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在资金统一收付、账户集中管理、银行资源集中协调等方面的经验已经十分成熟。如果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司库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可以发挥一个“支付工场”的角色,增强资金的可视性和流动性管理,加强对于资金支付时效的管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数据集中优势同时可以针对司库管理的决策提供数据分析支持服务,这将大大提高司库管理的效率。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保险公司中现已存在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管理部等类型的资金投资管理形态,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司库的部分职能。但是实际中财务共享和财务公司往往不能很好地对接,或者因为隶属两个不同的部分或者分别是两个独立的机构,两者的信息不能完全共享或者统一使用。如果将两者归属于司库体系模式中,不仅为司库建立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能发挥出两者的能动性、协调性。
保险企业建立司库这一财资管理模式,在集团基础的流动性管理上,可将企业日常的资金工作延伸至业务前端,对资金的收支进行全过程管控,依托财务共享中心建立集团统一结算平台,建立统一资金池;在集团资金集中的基础上,根据资金的正负缺口进行集中债务融资或金融市场投资管理,并对集团的风险进行全面管理,包括客户信用风险、交易对手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等;最终通过全面展现司库管理指标体系,能够建立对集团总体流动性、债务融资、金融市场投资、各类风险的分析手段,为集团全面管控金融资源提供决策支持。
作者单位: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健. 保险资金运用全面风险管理—基于机制建设的角度.保险研究.2009(3)
2.张瑞君,于涛.中国企业集团司库体系构建的战略思考—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实践为例.财务与会计.2010(7)
3.徐莹 . 企业集团司库体系建设探析.财会通讯 .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