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韵峰
(云南省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云南 大理 671000)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思考
姚韵峰
(云南省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云南 大理 671000)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与时俱进,不断地深化资金管理。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在逐渐完善事业部制制度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推动我国的农业科技的快速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涌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本文在对农业科研项目的管理目标和任务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此寻找了具有实践性的对策,以期对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研究有所启示。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农业;科研项目资金
农业一直是国家所重视的重要部分,也一直在不断地增加科研项目资金的投入量,但是这仍然不能满足当前我国农业科研项目发展的需求。一方面是由于资金量的不能满足,另一方面是由于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不合理导致的许多问题,主要有固定资产的闲置率高、管理流程不合理、评审不合理、预算编制不合理等。因此,本文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农业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前进步伐。
农业科研项目的开展加快了农业科技创新,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但是受整体的农业科研事业部的“科研立院,产业兴院”的“一院两制”管理格局的影响,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农业科研项目的资金管理涌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农业科研项目的管理目标并不是营利,但是这并不代表不盈利。农业科研项目事业部主要是通过推广转化的科技成果进而获得经济利益,推动科研项目的进一步的深入。在当前我国科研的两个市场环境下,科研项目部虽然并不是以营利为目标,这是由单位的性质和产品属性所决定的,但是要结合现在科研发展市场和事业部的生存基础。鉴于此,农业科研项目制的管理目标就是在社会效益优先基础上最求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农业科研项目的管理任务就是综合运用财政资源和市场机制,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1、固定资产闲置率高,资金周转率低
固定资产闲置率高、资金周转率低是当前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首先,农业的科研项目并不像管理类的科研项目深入到企业进行调研,而是需要使用先进设备进行试验研究,因此若是没有相关设备则需要农业科研项目承担这部分的资金,但是这样的设备具有一个巨大的缺点就是“一对一”,一套设备只能支撑一个项目,后续的项目则不能重复利用已有设备,这样就导致了固定资产的闲置率较高,不能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其次,当其他项目组需要同样的设备时,却不能获得设备闲置的信息,这同样导致了设备的使用效率不高和资源的极大浪费。最后,设备的闲置直接造成了资金的闲置和周转率的下降,例如一个项目研发的设备资金占总资金的20%,如果该设备只对该项目的某个环节发挥作用,其他项目或者是后续项目都不能继续使用该设备,那么该设备的使用效率就远远低于20%,但是这20%的资金却是转化成了设备,这样就产生了闲置的设备资金,拉低了资金的周转效率。总之,固定资产闲置效率与资金周转率的问题是当前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主要问题。
2、科研经费管理流程不科学,监督力度不够
科研经费管理流程不科学、监督力度不够是当前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第一,现在的科研管理模式主要是按照职能划分的,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立项主要是由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收支核算以及日常划拨都是由财务部门负责。目前的科研经费主要由课题负责人进行监督控制,但是上交的项目预算多是由课题负责人进行编制,编制的整个过程主要是凭主观性进行判断,缺少财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参与与指导。在科研项目组成员中通常都是由极少的教授和博士组成,硕士生及本科生占了成员的极大比例。这样的经费管理流程是存在巨大风险管理隐患的。第二,项目申请人普遍认为经费是自己经过努力争取来的,其所有权归属于自己或者是成员中的个别成员;财务部门认为经费的批准和下拨任务完成就是科研经费管理的整个流程完成,这样就造成了项目负责人和科研经费部不在同一个角度考虑科研经费的管理目标,这样就直接导致了科研经费下拨后,不考虑经费使用的有效性,而是考虑经费的技术问题。这样的经费管理流程显然不合理。第三,科研经费划拨后没有相应的跟踪机制,财务部门与课题组等部门没有很好的监督和沟通,这样直接导致了经费的申报、下拨及使用管理额环节独立出来,出现了脱节现象。
3、财务支出预算编制不合理
财务支出预算编制不合理是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又一重要问题。首先预算编制划分较笼统,上报的预算只是按照项目进行划分。例如科学研究、基建等20种类之多,预算划分的不够详细造成了预算的审核不能准确有效,这样就造成了专款不专用的现象。其次预算的下拨时间跨度较大,预算下拨后先经过职能部门分配到预算主管部门,然后才到科研事业单位,这样的时间大跨度造成了科研经费信息的滞后与不及时。最后财政资金的重复投入,一个项目专题重复申请多个项目基金,这样的重复申请造成了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极大的降低。总之,财务支出编制不合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针对固定资产闲置率高、资金周转率低的问题,建议科研项目管理部门采取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第一,当前我国为了快速的促进农业发展,对农业科研项目的资金增加投入量,但是这并不能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采用了新型的设备登记簿制度,这使设备的闲置率大大降低。一方面,科研单位建立科研设备的登记制度,将重置和原来已经有的设备进行登记,对设备的申报要明确该设备的使用年限和使用情况,科研项目管理部门要对同一城的科研单位的设备上报情况进行同城信息交流,虽然加大了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量,但使设备的有效使用率极大的增加。另一方面,关于资金的闲置或者使用不当的情况,对于项目结束后科研资金没有使用完的不可以擅自转向其他项目或者是留作自己的私有财产,要规范科研单位的事后监督,实时核查科研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同时也可以考虑资金实时提取的建议,未用科研资金必须返还或者向科研资金管理部门提请申请报告转向其他科研项目。
第二,科研管理部门必须强化信息平台的建立,解决当前科研项目的“结题不结账”的问题。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要建立科研单位数据库,将科研单位的申请编号、名称、结题时间等输入计算机,待结题审核通过后,与科研管理部门中的财务部门等进行信息共享,能及时准确地进行财务结账,核查设备的使用情况及该城能用此设备的申请项目。制度严格规定在结题6个月内要严格办理结账手续,对于无正当理由延迟办理或者不办理的结账手续的,要强制办理,这样就由原来课题项目组申请结题的一方主观决定变成了课题项目组、科研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三方共同决定;对于不合格或者未按时完成的科研项目,要有严格的惩罚机制。
2、规范经费管理流程,加强监督力度
针对科研经费管理不科学、监督力度不够的问题,建议规范经费管理流程,加强监督力度。科研管理部门可以严格按照科不同的研来源制定经费管理流程。经费的管理一定要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首先将经费统一纳入科研管理部门的财务信息部管理,集中核算。对于“973”和“863”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攻关计划科研项目的课题经费管理,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关于严肃财经纪律规范国家科研计划课题经费使用和加强监管的通知》和《关于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的规定》进行实施。若其中对个别项目没有规定,那么就按照项目协议或者合同执行。对于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的解决,完善科研经费的实施细则,财务管理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经费的监管,要加强纵向管理,减少横向管理强度。其次科研财务部门要不断地探索农业科研经费管理的科学管理办法,要在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互动沟通渠道,科研管理处可以实施动态科研经费管理,即过程控制,同时要在科研单位进行申报课题时进行严格审查,不得借用科研之名将经费转入与自己利益直接相关的单位。总之,过程控制、绩效考评及专项审计是规范流程、强化监督的重要措施。
3、实施农业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改革
实施农业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改革是针对财务支出预算不合理问题的又一重要举措。第一,要取消预算主管部门的拨款制度,实现预算与监管分离,财务的划拨不入科研单位的账户,而是按照部门预算的要求进行国库集中支付,根据财政付款通知书进行入账。第二,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账户上可以不留结余资金,将结余资金留在国库账户上,一个项目的预算要在项目结算时有据可依,每一项的结算和预算要名称对应,金额要在合理范围之内。在审核预算时要科学分析,要将预算的全过程进行备案,适当的将财务环节进行前移,对预算的编制具有指导作用。第三,关于项目预算申报重复的问题,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预算的申报主体必须是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负责人预算申报的重复问题进行强调和遏制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要建立相关的防止重复申报系统,加强各科研基金部门的沟通与交流。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是农业科研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在其蓬勃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问题,只有不断解决问题,才能在问题解决中获得长足的进步。无论是农业科研还是其他领域的科研,实质上都存在这样的一些问题,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分支,财务制度的不健全直接导致了资金效率的不高效。
[1]王露: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5(23).
[2]李霞、吴国香、董合忠:省级农业科研院所课题经费变化特点和管理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13(32).
(责任编辑:柯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