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铭
1936年,为生活所迫,李幼成一家从许家河搬到腊树湾居住。他们佃的是彭少海的大冲田,共计6担田,按照现今的算法,6担田大约为20亩田。每年交21石谷,也就是2100斤谷。除了交课谷,每逢年节还要帮老板砍一堆柴过年过节。第二年年成不好,七月开始阴雨连绵,稻谷黄了割了2石5斗。这天一会儿是雨,一会儿是大太阳。地上的潮湿还没蒸发,太阳就烤了上来。田里的谷都长了谷芽子。全家人看着着急。最后一家之主段氏老太太说:“这谷芽可不能浪费了,蒸酒!”
当年村里也有蒸酒的,蒸酒的农户与买酒的农家不是用现金交易,都是用粮食交换。别人是每斗谷换2斤半酒,奶奶段氏就定着每斗谷换3斤酒。蒸酒毕竟只是副业,不能耽误太多的人力劳力,李幼成的父母那时候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上山砍柴。因为秋天到了,砍柴的季节也来了,那时候父母每天天一亮就出去,披星戴月地回家。就是这样辛苦砍柴,家的柴还是不够烧。蒸酒的任务自然就交给年仅13岁的李幼成及奶奶两个人。婆孙两人分工合作,奶奶懂技术,吩咐孙子打下手,一个用脑,一个用力气。奶奶对于谷芽变成酒的过程是这么说的:这谷吸水之后,借着地温而发芽,是活化了其中的淀粉酶,淀粉又变成糖与窖中的水融合,在酵母的作用下就变成了甘甜的酒。
在蒸酒的过程中,需要将装酒的瓮,也就是一个小口大肚的缸,埋在土里保温,因为酒在发酵中需要适当的温度,秋冬季节蒸酒,保温是最重要的,不然酒蒸不熟,瓮口就用塑料袋密封,盖上棉被。蒸酒也是讲究天人合一的。《考工记》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在酿酒时,奶奶还会站在屋前向东南西北四方叩拜,念咒语,无比虔诚。在李幼成的记忆里,有一次放酒,可谓轰轰烈烈。他感觉那酒出来的时候好像大水来临,水漫金山。那一天放酒从上午8点一直到下午。首先是灶里的火还在“扑哧扑哧”地烧,锅里水也烧开了,咕咚咕咚直叫唤。这时候奶奶走进来让他赶紧拿缸和坛子接酒。李幼成前一天借了全湾的缸和桶,还是不够。这酒把所有的容器都装满了,装了13缸、18坛和6担木桶。后来家里没有容器装了。酒流到堰塘去了。一塘鱼都醉了,鱼翻着身子跳到堰埂上,有的跳到稻场,白花花的鱼都从水里出来,横七竖八地躺在地面,一动不动。湾子里的猫都跑出来吃鱼。李幼成见了吓得直哭。奶奶说:“孙子,别哭,别哭,这是杜王爷给你送酒来了。你将来会很有出息。”奶奶用手帕将孙子的眼泪擦干后,就回屋拿黄表烧,送杜王爷上天。并念:“谢谢杜王爷的好酒,酒是杜王造,神仙喝了也改调。”晚上父母回来了,他们说老远就闻到了酒香。当天晚上,奶奶杀鸡,请全湾的人来喝酒。趁大家酒足饭饱之时,奶奶在桌上宣布:“别人家的一斗粮食换2斤酒,我们换3斤!”通过乡亲们一宣传,一传十,十传百,许许多多的人都背着谷来他们家换杜王老爷送的好酒。这一年末,他们家粮食装了20担谷,大小黄桶都装满了,就连厢房和耳房都装满了谷。一家人从没见过那么多粮食,面对突然的暴富也是六神无主。
奶奶说,好运气好福气都是修来的。不会无缘无故地上门。为了家庭永远安泰,我们应该做好事、存善念、说好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