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穿越
Q&A
问:“中学生天地”微信公众号读者
答:《秦朝穿越指南》作者 张不叁
统计吴敬中:不叁好。我想请教一下秦人的语言与现在的汉语有何区别?七国有各自的方言吗?
答:不是专门的语言学家,不敢乱说,只知道当时各国都是“言异声,文字异形”,北方人嘲笑南方人说的是“(jué)舌”(鸟语)。不过上层社会有通用的“雅言”,类似拉丁语在欧洲,是格调品位的象征,孔子朗读《诗》《书》时都用它,各国上层也都学,这叫“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但具体发音我就不清楚了。
羔不懂:秦朝的孩子怎样学习,是怎样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是什么?
答:秦朝的孩子怎么学习,目前没有看到相关资料。不过《秦律》里有一些关于“学室”的规定,这是秦朝根据“壹教”的教育政策,在各地设立的司法职业学校,用来培养司法官吏的。在这类学校里可以学习读写篆字、司法文书写作,背律条,还可以学数学。这些在《中学生天地·语文课》2016年第10期的《秦朝公务员从业指南》一文中有具体介绍。
无知:秦始皇嬴政的真正生父是谁?
答:所谓“吕不韦是秦王政的生父”,已经是千年老谣言了。即使是同一部《史记》中,也有矛盾的说法:子楚“喜当爹”的记载是在《吕不韦列传》里,但是《秦始皇本纪》就没说。
即使吕不韦真有这种图谋,操作起来也实在难度太大:吕不韦要确认赵姬怀上自己的孩子,至少得几个月,他怎么能确定在有限的时间里子楚一见赵姬立刻就会有好感?赵姬从了子楚到生下秦王政,孕期肯定不满十个月,难道当时整个秦国就没有人起疑?吕不韦难道不会想到,秦王政日后得知自己身世,很可能为保守秘密而对自己起杀心?……所以,只能理解为这是当时的传言,太史公因为喜欢八卦而收录了进来,但在可信度更高的《秦始皇本纪》里,他就没有采用这个说法。
倚天:秦始皇是否会见了外星人?谢谢老师!
答:所谓的外星人是《拾遗记》里记载的“宛渠之民”,说他们乘着类似潜水艇的“螺旋舟”来,一个个身高十丈,知道天地初开时候的事,还有其他一些特异功能。但是《拾遗记》这书本身就是东晋时的志怪笔记,典籍里这种奇幻的记载多的是,基本都只是传说而已,说是外星人,没什么可信度。
这里也顺便说一句,我们大家在网上看到一些比较耸人听闻的消息的时候,要查查这些说法的原始出处,除非是查到了史料记载的原文,否则不要轻易采纳,因为它们很有可能都是网友自己编的。
冰人:在造兵马俑的时候有没有什么传奇故事?
答:兵马俑考古队队长许卫红老师讲过一个小故事,考古工作者在俑坑里发现了两枚小刀,还有一些小动物的骨骼残骸,以及烧炭的痕迹,他们推断工匠在俑坑里面应该烤过肉。太传奇的故事,目前没见过。有人说兵马俑是活人烧制而成的,这个应该是张艺谋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里虚构的。
Anjie:吕不韦作为秦国首富,到底有多少钱?
答:史料上没有见到记载。不过当时一些大商人确实相当有钱。赵国的郭纵是冶铁业起家,号称财富和王侯一样多。秦国的寡妇清“用财自卫,不见侵犯”,有观点认为她可能是有私人武装。汉朝的邓通甚至垄断了铜山,有权自己铸钱、发行货币。
姚怡还是叫姚怡好了:张不叁老师,我想知道历史上真的有玉漱公主这个人物吗?电视剧《神话》里的女主角。
答:应该是虚构的,秦始皇的公主,史料里都没有详细记载,只有地方志里有一个华阳公主,秦国灭楚之前,被秦始皇嫁给了老将王翦。秦始皇陵附近还发现了一批墓葬,考古学家推测可能是秦始皇子女们的墓,其中一个女性墓主的印章上有“阳滋”的字样,有可能是她的名字。如果学者的推测是真的,她有可能也是一位公主。
张半仙:老师你好!请问甘罗的结局是什么?史书中说他十二岁为上卿,可后来却没有只言片语的记录,当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答:印象中甘罗只在《战国策》里出现过一次,他十二岁的时候替吕不韦说服张唐到燕国为相,后来又通过游说,让秦国得到赵国的一些城池,因此被封为上卿。史书中关于他的记载就这么多,最后应该是善终的。
宜恋紫之:如果没有赵高,还会有秦二世吗?
答:不知道你指的是不是胡亥登基?个人觉得不太可能。从《史记》的记载来看,当时扶苏无论从继承顺位还是个人才干来说,继位都是顺理成章的。当然也有人拿西汉简《赵正书》说事,那里面是写秦始皇本来就要传位胡亥,不过它的真实性还没法确定,很可能只是小说家言。
D少女:我最爱秦朝。如果真的有机会穿越,一定去找扶苏,告诉他一切都是赵高的诡计,别信,别去死,你老爹很爱你。
答:很美好的愿望,历史和人生一样充满了缺憾。“改变历史”应该是“穿越”最原始的动力。一般认为,扶苏如果能活下来仍然还有希望继承皇位,那样的话秦朝不至于那么快灭亡。
图:烧饼漫画
张不叁
须臾:“作者大大”,如果你真的穿越到秦朝,第一件事先做什么?
答:先确认自己是不是还能回来。
樱桃小迷妹:张不叁老师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秦穿”产生兴趣的呀?
答:对秦史的兴趣,应该是从十年前接触《大秦帝国》开始,这里也推荐大家看这套历史小说。从那时开始,一边自己写一些网文,一边也看各种和秦史、战国史相关的资料,从通俗讲史读物,到史记原文,到诸子百家的典籍,再到各种出土秦简和学术专著。这本《秦朝穿越指南》,相当于我这些年学习成果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轶洋:是什么灵感使你写了这么一本书?
答:谈不上灵感吧,之前和几个同样喜欢秦史的朋友聊过,可以写这么一部书,从秦简里挖掘一些有趣的冷知识,介绍秦朝那些不为人知的法律和制度。后来森林鹿的《唐朝穿越指南》出版,可以说是开创了“穿越指南”这个流派,我发现这种形式非常适合这类题材;这时候又刚好认识了我的编辑,她也想出这么一组普及类的历史读物,我俩相当于一拍即合,于是我就开始写了。
喜羊羊:老师,可以请你用一句或几句话来概括秦朝吗?
答:我选这几个词来概括秦朝:进取、创新、法治、尚武。
进取,这个应该是秦朝的核心精神。从立国开始,秦人就一直在奋斗,和自然环境斗争,和其他游牧部族斗争,和其他诸侯国斗争,直到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再到商鞅变法,最后统一天下,可以说这种奋斗和进取,数百年来就没有停止过。
再看他们留下的那些遗产,有形的长城、秦直道、都江堰、郑国渠、灵渠……每一样都影响深远。无形的更不用说了:郡县制、三公九卿制、秦律体系,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这些在当时都是创新。
法治就更不用说了,商鞅变法使秦朝正式确定了以法治国的国策。当然,这种古典法治和咱们现代的法治还是不能比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实算得上先进了。
还有尚武,秦军的强大是出了名的,单说南平百越、北击匈奴这两大战役,它们是同时进行的,而且两条线都取得胜利,这极其难得。单是这一点,就很少有别的王朝能比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