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来一场边旅行边科考的体验
王琦
有专业人士指导,你也能参与保护大熊猫等野生动物。
通常意义上的旅行,不外乎去海滩、草原、名山等风景名胜之地参观游玩。但这里说的旅行是一种新玩法,就是到保护地旅行、体验当地风土人情的同时,短期参加由公益性机构组织的保护项目。这些项目由专业人士指导,通过短期的培训,让没有太多专业知识的普通人也能从事野生动物保护。
我本人自2011年底开启为期三年的中美洲野生动物保护之旅,在旅行中参与了WCS等动物保护组织保护美洲豹、金刚鹦鹉、中美洲河龟等濒危野生动物的工作。在中美洲旅行时,我是边旅行边保护野生动物项目的参与者,如今回到国内,我成为了这类项目的组织者,希望让大众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中来。
先讲一个我自己边旅行边保护野生动物的故事吧。
这个故事发生在墨西哥西部的瓦哈卡省。这里位于太平洋海岸,是传统的冲浪胜地,还是濒危动物太平洋丽龟产卵最密集的地区,每年会有几十万只海龟在这里上岸产卵。
雌海龟出生以后,只有产卵时才会回到她们出生的海滩上。海龟产卵一般在天黑以后,海龟蛋和乒乓球差不大。当地人认为海龟蛋可以滋阴补阳,往往海龟刚刚产下蛋,就会立刻被人挖走。
后来,当地成立了一个社区组织,一边在海滩巡护保护海龟蛋,一边动员游客保护海龟。每天,志愿者会骑着沙滩摩托在沙滩上巡逻,一旦发现海龟上岸就停下来,等海龟产卵结束,立刻把海龟蛋挖出来,带到村口的海龟保护中心——在沙滩上用铁丝网围成的一个区域,把海龟蛋埋进去。50天后,小海龟就会出壳。一窝小海龟会有一百个左右,体质较弱的当晚会被放归大海,体质较好的留到第二天统一放生。
放生之前,社区组织会贴广告招揽游客参与放生活动。只要缴纳50比索,游客就可以亲手捧着一只小海龟,大家数着口号同时把海龟放到沙滩上,小海龟们自己努力爬向大海。
就是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小海龟避免了被食客吃掉的命运;社区组织可以获得一些收入,提高工作人员收集和保护海龟蛋的积极性;游客则体验到了一个鲜活的生命放在手上的喜悦。一个小小的旅行项目,让村民、海龟、游客都有所收获,并且对于我们的保护项目来说,这甚至影响并决定到一个物种的存亡。
上面说的是在国外旅行中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故事,接下来说说在国内开展的大熊猫科考旅行。
大熊猫栖息地主要分布在陕西秦岭南部、甘肃南部和四川。天然大熊猫栖息地非常碎片化,专家把它分为二十个小片区,六个大片区。我们选择的大熊猫科考区域是在四川都江堰以南,岷山山系东北角的一个区域。在这样一个相对狭小的区域,有大熊猫栖息地(青城后山红岩社区尽头),有栖息地周边的社区(桃源村、红梅村),有大熊猫圈养繁殖和保育的基地。
通过旅行参与野生动物保护与普通的自然教育、生态旅游略有不同,它的出发点是保护大熊猫,手段是带动当地社区参与大熊猫保护,要达到的效果是社区在参与保护和组织旅行的过程中受益,从而使社区居民的观念能发生倾向于保护的转变。而对于参与旅行的人来说,我们的项目可以让人在三天的时间内,在和大熊猫保护相关的三个不同地点,体验到熊猫保护中三种不同的角色。
海滩上的游人正在准备放生小海龟。
在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科考队员将成为参与野外保护的巡护者。这里是典型的大熊猫栖息地植被环境,在低海拔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原始森林,在高一些的地方的针叶林缘有大量的箭竹分布。科考队员在这个区域,会学习野外巡护的知识,了解如何在野外走一条样线,如果安装红外相机,发现野生动物脚印或者毛发后应该怎么做。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可以在这样的学习体验中,了解怎样在野外保护大熊猫。
当然,在野外,除了大型动物,遇到更多的是琳琅满目的植物、昆虫。我们会让队员去发现这些植物和昆虫,并且找到它们背后的关系,通过讲述它们之间的故事,科考队员会发现自然中的一切原来都联系在一起。
在熊猫社区,科考队员就是帮助村民解决保护与发展矛盾的协调员。在社区里,成年人的科考团队会带着自己设计的开放式问卷,走入村民家里调查。完成调查后,大家在一起讨论怎样帮助村庄,解决生态和发展的矛盾。而针对孩子,则会设计一些与竹子有关、体验性更强的活动。当地有11种不同的竹子,其中一部分是大熊猫的食物来源。竹子对于当地村民来说,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社区里,会由当地村民教队员们到竹林里砍竹子、种竹子。大家砍下竹子以后,可以亲手做竹筒饭,烧竹筒水,此外,还可以向当地的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学习竹器的制作。最后一天,队员把亲手砍下的竹子,送到位于都江堰大观镇的熊猫基地,那些竹子是大熊猫的食物。
这种科考一方面可以使科考队员体验到真正的川西乡村与竹子、熊猫相关联的元素。更重要的是帮助了乡村,让那些在社区里被渐渐遗忘的工艺不会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而流失,而是被重新唤醒。当地人意识到传统的竹文化是当地最值得保留和传承的特色,才愿意主动保护竹子,并使得竹子成为桥梁,为了人也为了熊猫需要多种竹子,多保护竹子。
在熊猫基地,科考队员又成了参与圈养熊猫保护的志愿者。在位于都江堰的熊猫基地,科考队员可以体验到普通游客体验不到的活动。在熊猫急救中心,每个孩子都可以在手术台前模拟救治生病熊猫的过程。而一天的科考结束之后,大家可以在电教中心进行总结,或者观看与熊猫相关的电影。此外,科考队员还会获得令人难忘的“福利”,比如帮忙打扫熊猫的住所,学习给熊猫做窝头,帮助熊猫把比较粗大的竹子劈开,并且亲手喂熊猫自己砍的竹子。
总之,无论你是成年人还是孩子,是否有过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经历,通过生态旅行保护熊猫的方式,可以在短短的三天的时间内,体验三种不同的角色,参与到大熊猫保护的全过程。可以肯定的是,每次的科考活动不是在重复相同的内容,而是像接力赛一样,为社区带来一些变化。每一次科考都是建立在前一次的基础上,一个乡村新的风貌会慢慢出现,最终村子里会修起崭新的社区生态博物馆,队员们亲手种下的竹林在山边郁郁葱葱地生长。
(作者系保护地友好体系四川甘肃项目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