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华
(惠州工程技术学校,广东 惠州 516001)
关于市场定位下的中职院校会计课程教学创新
李晓华
(惠州工程技术学校,广东 惠州 516001)
随着现代化经济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生机都需要聘用大量技能型人才,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而言,只有了解了市场,在市场定位下开展实践教学,才能提升会计人才培养的根本质量。文章分析了市场定位下中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提出当前存在的缺陷,结合市场需要,提出相应的教学创新策略。
中职会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对策
当前中职院校的课程主要是学科本位和能力两个部分,当前的中职院校内的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中比较偏向于学科本位。这同学生的情况、将来的就业以及市场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在不断的增大,不能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需求。会计专业是中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要突破原有的教学局限,改善教学效果,培养出大量适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这是当前中职会计教学的工作重点。
随着科学技术和相关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中职院校的生源出现了不断的变化,同会计相关的政策以及法规的改革力度也在进一步的增大,这就要求中职会计院校要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实现其内在质量的升华。近些年来,我国各个中职院校对会计专业课程实施了相应的创新性改革,但是收到的效果比较差。用人单位对于会计专业岗位的需求和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课程内的缺陷
中职院校课程体系没有从职业本质上出发,它是从学科中派生的,导致了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市场实际需求,使得毕业生的准员工素质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对于会计专业课程的改革需要对打破常规,造成原始的专业内容与实际岗位培养出现交叉,同时和时代、企业、社会等创新专业课程实现连接。但实际课程教学安排中,公共基础课程所占比例较大,企业课程依据比例主要是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并没有设置选修课程。当前我国各企业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在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大部分企业都出现了盈利变少,甚至出现亏损的情况,这造成了用人单位所面临的风险增加,因此专业会计人才针对财务审计工作,规避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十分重要。因此在专业课程内,要重视课程知识重点和社会经济情况的有效解决,实现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实时性和有效性,切实帮助会计专业人才对企业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解决。
2、落后的课程模式
当前,我国的会计政策、法律法规和制度等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改变,与之相适应的新型会计业务也随之不断的出现。但是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却仍旧十分落后,不能同市场保持同步,教学内容不能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会计专业化的教学也无法满足实际的会计岗位工作需求。造成了会计专业课程无法有效连接、渗透和融合,并且在内容上也比较容易出现交错。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中要实现不断的创新更好的同企业以及社会相适应,达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3、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会计学科体系完整性与系统性在我国当前的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至关重要。结构庞大的会计学科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会计专业教学的稳定发展,在课程安排中还会出现理论多于实践教学的缺陷。专业课程内容主要涉及的是为什么和是什么等专业性强并且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并且只具备理论知识却不能掌握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等,最终不能实现对会计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使得该专业课程缺乏配套教学设施和器材,该专业在会计专业的变化中无法很好的进行调整;此外,由于学生的实践机会主要是在学校与相关专业部门出现的空缺时进行安排的,无法满足大量学生需求,学生难以对实际的会计业务实行亲身的实践,并且限制了会计的工作环境,使得会计实习效果不够理想。
4、单一的会计考核方式
中职院校专业课程主要是通过笔试来对学生进行考核。由于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造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性和积极性均较差,自身不具备相应的信心。中职院校教学如果继续采取单一笔试考核方式,不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应,会严重降低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更无法促进学生在学科上的创新性。
5、难以同学生的就业趋向和企业以及地方经济需求达到兼容
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通常比较高,但是很少会有学生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即便专业对口,也是从事着共工作强度高和重复性高的工作,会计专业对口就业形势令人十分不乐观。此外,各会计用人单位在招聘中,要求不但需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满足一定的学历和职称,更要保持思维敏捷的能力、强大的实践操作能力、团队意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对学生而言会是极大的挑战,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材不具备区域性特点,忽视了专业会计课程在我国各地区的经济特点上的差异和变化。极易引起会计毕业生务实能力差,无法满足单位要求,毕业生的竞争力会出现严重下降。
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改革需要对用人单位、家长等的想法进行考虑,保证与社会、企业和学生的无缝衔接,最大程度的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满足当前企业的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需求,满足家长对学生掌握技能,适应社会希望,明确中职会计专业学生需求。以下是具体的教学改革创新策略:
1、建立能力为本教学体系
通过专向人才培养组织和相关组织机构的协调,调查和研究各个行业及企业会计岗位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同时对会计政策、制度和准则为准,参考相关的会计职业资格标准,建立能力为本位专业课程体系,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将课程设置为满足目前社会需求和企业发现需要模式,社会、岗位的人才需求是什么,就要培养怎样的人才,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重视,并列发展和互相补充,逐渐成立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协调的课程发展教学系统。
2、兼顾课程理论和实践
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上要创造性的使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信念品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给与学生自由,使得其在对会计专业知识实行运用中逐渐形成主观意识和自我创新能力。针对理论性强的课程,在教学内要选择代表性强的案例协助学生进行分析,有效结合理论和实践。同时还要配合比较完善的模拟题,对课程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知识进行考察,使得学生对这一专业可以存在整体化和感性认识。
3、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中心,成立实训课程体系
社会对会计专业人员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要求在不断的提升。为了更好的满足当今社会人才需求,要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引用案例教学法,实现学生和当前企业的接触,结合实际情况来实行专业化的分析和讨论,灵活化理论知识教学,协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所学知识进,为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建立相应的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将其当做基础,达到学做结合、校企结合、班厂结合,创造性的实现课程扩展实践,推动其走向产教学结合的道路。
4、建立创新的教学评价和考核体系
针对会计专业考试和考核方法上的缺陷,传统的笔试以及考核方法不能满足专业发展要求,因此要建立全新的笔势和操作结合的考核方式。针对公共基础课程而言,使用学生自主选择考核层次方式,采用笔试结合平时量化成绩考核方法,对会计专业课程来讲,创造性采取行业认可和企业认证的权威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考核,对学生的职业修养进行提升,尽量要求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获取多个证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配合学生设置管理机构,在课程设置、专题报告、专业技能比赛中,推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积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诚信,提升个人诚信素养。
5、创新校企合作
对政府的主导作用进行发挥,开展切实有效的深层校企合作,对于学生的情况,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用人单位的需要,设置合适该校会计专业发展的课程,再对学生实行针对化的准员工的实践和学习,对企业的需求进行不断接近,达到零距离顶岗的目标。将各种会计专职证书考试相关课程纳入专业教学课程内,实行认证教学和学历继续教学的配套教育,为学生提供学历提升的机会,同时还能获取会计专业资格证书,保证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取从业资格。
实现与时俱进,适应新时期和形势下的会计课程发展要求,需要和会计工作实践进行衔接,达到学业-从业-就业有机结合的方式,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的改革和创新,要将岗位实际工作能力作为基础,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不断的提升,创建多证获取制度;提高学生进入社会后适应岗位的能力,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岗位需求的会计人才,帮助企业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1] 邬清俊.基于岗位需求和中高职衔接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创新[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02:30-32+40.
[2] 李芸达,陈国平,范丽红,费金华.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J].会计研究,2015,02:87-92+94.
[3] 熊英.校企合作视域下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3:122+40.
[4] 曹毅.高职院校会计学原理实训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J].企业导报,2015,21:130+107.
[5] 王倩.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初探[J].职业,2016,06:43-44.
[6] 林玉辉.以人才培养为导向完善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8):215-217.
[7] 张凤英,刘翠玲.会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9期.
[8] 赵向红.中职财会教育的现状及改革建议[J].成人教育,2006年03期.
[9] 王秀华,孙世臣.中职会计教学改革初探[J].商业经济,2008年11期.
(责任编辑:梁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