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天津市现代医疗与健康产业科研新高地的对策研究

2016-12-29 01:50:22刘沛然从俊杰
天津经济 2016年1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医疗

◎文/刘沛然 从俊杰



打造天津市现代医疗与健康产业科研新高地的对策研究

◎文/刘沛然从俊杰

摘要:打造科技研发新高地是我国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天津建设产业创新中心的重要内容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支撑。现代医疗与健康产业是近年来最具创新活力和市场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也是服务大众、惠及全民的重要战略领域。本文分析了天津医疗健康产业创新资源聚集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构建天津市现代医疗与健康产业科研新高地,带动产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医疗;健康产业;科研新高地;对策建议

生物医药产业是天津市的八大优势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而国家频频出台政策着力支持健康产业的背景,既是为天津发展医疗健康产业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也对天津医疗健康领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因此大力建设天津市现代医疗与健康产业科研新高地,对天津市抢占产业发展高端、带动产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天津市现代医疗与健康产业创新资源聚集的发展现状

(一)拥有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

在医疗健康科技领域,天津市已建成天津医科大学及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及附属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等一批专业的重大疾病研究机构,还拥有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天津市食品研究所等诸多高水平的科研基地,在健康保健、疾病筛查、临床诊疗、医疗器械开发等方面拥有较强研发能力,在肿瘤生物治疗、器官移植等多个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二)汇集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

近年来天津市在医疗健康科技领域通过一系列鼓励和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聚集了一批高水平人才团队,包括国家“千人计划”人才33名,天津市“千人计划”人才109名,引进京津冀领军人才13名,并吸引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李·哈特韦尔、罗伯特·休伯以及牛津大学崔占峰教授等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津创业或开展项目合作。

(三)涌现一批优势企业和产品

在功能食品产业领域,天津市拥有产品近700种,聚集百余家研发和生产企业,包括天狮集团、天士力集团等一批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的龙头企业,2014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已超过700亿元。在医疗器械产业领域,天津市拥有一批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的企业,邦盛医疗装备(天津)股份有限公司的医用X射线设备产品遍布全球;索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在高频超声/光学领域/OCT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赛诺医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的生物降解药物涂层冠脉支架在涂层技术上的创新率先解决了第一代药物支架普遍存在的安全性缺陷;关节动力(安达)有限公司的“软骨再生系统”填补国内空白。此外,瑞奇外科公司的基础外科手术器械、中新科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体外诊断试剂、迈达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的眼科超声设备以及九安系列血压计、血糖仪产品也都达到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四)仍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

目前天津市在医疗健康科技领域的投入仍显不足,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平台建设有待加强,导致承担国家重大、重点和国际合作科技项目的竞争力较弱;研究与预防和临床实际应用存在脱节现象,研究优势难于转变为预防、临床优势;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相对较少,规模较小,还未形成产业链完整、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集群;消费者对功能食品的消费观念存在误区,虽然有着追求健康生活的迫切需求,但对功能食品生产企业却缺乏信任等。

二、天津现代医疗与健康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疾病防控挑战艰巨,人民群众对医疗健康科技提出新要求

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呈持续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结核病、艾滋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人口老龄化给疾病防治和健康保障带来巨大压力。面对这些挑战,现有医疗健康领域仍然缺乏经济有效的防控办法和诊治手段,科技支撑能力亟待提高。

(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为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随着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和防病治病需求的日益增长,重大疾病防治、家庭医疗、康复保健、功能和营养食品消费等领域逐步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在个人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逐步提高,必将拉动医疗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为医疗健康领域注入新活力

随着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及整体等层面的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不断深入,推动医学向预测、预防和个体化诊疗等新的方向加速发展;医学影像、分子诊断、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新技术不断发展,疾病防治手段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进步;同时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日益广泛,“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等新概念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一体化发展趋势逐渐深化,医学逐步成为促进生物、材料、信息、工程等学科领域集成融合应用的重要引擎,医疗健康科技发展进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四)国家政策带来多重利好,为医疗和健康科技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在近年来陆续发布多项政策逐步放宽外资和社会资本参与医疗产业发展的基础上,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更是为医疗健康产业带来了多项利好,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医疗健康产业的良性发展,对带动大健康产业整体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同时,天津自贸区于2014年底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将大大有利于聚集国内外优势资源,加快推动医疗健康科技进步,为天津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不可多得的机遇。

三、构建天津市现代医疗及健康科技研发新高地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医疗健康科技创新体系

根据医疗健康科技的发展需要,系统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联合全市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吸引国内外优势资源,打造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医疗健康公共技术平台,重点建设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生物医学数据分析平台、医学实验动物平台和功能食品新产品研发育成转化平台等四大关键技术开发平台,搭建布局合理并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科技支撑体系,全面提升天津市医疗科研和临床医学水平。

(二)开展一批重大疾病诊疗技术攻关

以推动实施“抗癌重大专项”为抓手,通过协同攻关,整合资源,力争在癌症早预、早诊、早治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围绕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及代谢病等发病率升高趋势明显的慢性病,重点支持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病、脑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以及基因、神经、免疫等微环境和外环境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应用生物芯片、干细胞、组织工程等新一代生物技术,综合运用表观遗传学、群体遗传学等前沿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开展疗效评价及相关技术和同种异体器官、组织、细胞移植新技术等方面研究,获得具有原创性早期诊断和防治的新方法、新技术,显著提高重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能力。

(三)重点开发一批医疗健康创新产品

在功能食品领域,重点鼓励高技术和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深入挖掘传统中药资源,选择适用范围广、市场潜力大的方剂进行产品开发。在预防领域,重点支持开发血压、血糖、血脂等生理生化指标的无/微创检测产品,以及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筛查产品,积极发展个人健康指标检测评价装置和移动体检系统等产品。在诊断领域,重点支持超导MRI、高性能彩色超声成像仪、高分辨内窥镜、多排螺旋CT、高性能免疫分析系统等先进产品及核心部件的开发。在治疗领域,重点发展影像导航辅助系统、实时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系统、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系统、手术机器人、高频/激光等手术治疗设备、射频消融系统、新型介入支架、人工关节修复材料、人工血管、口腔种植系统等重点产品。在康复领域,研究结构替代、功能代偿、技能训练、环境改造等技术产品,积极发展肌电及神经控制等智能假肢、人工耳蜗等智能助行/助听/助视辅具,老年人行为功能训练系统,脑卒中病人及运动功能缺失病人的康复训练系统等产品。在应急救援领域,研发伤员搜寻、现场急救、转运救治、院内急救等应急医学救援链装备及系统,积极发展移动式重症监护救治系统、除颤仪、生命支持呼吸机、快速止血输血设备等产品。

(四)实施医疗产品推广应用示范工程

以“创新发展,惠及民生”为宗旨,积极实施创新医疗产品应用示范工程,遴选一批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普及推广,大力优化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的应用环境;大力推进数字化医疗示范工程,建设一批大型数字化医院和区域医疗服务协同示范工程,提高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不同医疗机构间的医疗信息共享、协同医疗和整合服务;广泛开展先进适宜技术推广工程,研究筛选一批适合农村和社区基层应用的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预防、计生和医疗技术,并建立有效的推广应用模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和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五)推动医疗健康科技产业集聚发展

将重大疾病诊疗、医疗器械创制、功能食品开发作为核心,通过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培育大健康产业,提高中高端医疗产品的国产化能力,提升产业规模和技术竞争力,打造若干医疗健康科技产业聚集区,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提供产业支撑。

以静海健康产业园为载体,加快整合天津医科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的临床研究资源,建设医疗服务产业聚集区,大力吸引国内外龙头医疗服务机构,打造国内一流水平的医疗研究与服务中心。以空港保税区、北辰医疗器械产业园为载体,大力引进国内外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建设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依托天津市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促进天津市医疗器械“研、学、产、用”的紧密结合,建立创新服务、网络信息、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等一系列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级的企业孵化器以及产业化基地。在武清区以天狮集团等为龙头,建设功能食品产业聚集区,依托功能食品及保健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加强功能食品、保健品和以中医养生保健理论为基础的新型健康产品的研究,提高功能食品及保健品生产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姚依宏,刘培慧.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现状与投资发展趋势[J].财经界,2015(5).

[2]谢礼琼,李林平.新型医疗健康产业集群模式——成都国际医学城探讨[J].中国市场,2009(36).

责任编辑:张丽恒

作者简介:刘沛然(1983—),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邮编:300074从俊杰(1984—),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邮编:300074

基金项目: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14ZLZLZF00092)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255-(2016)01-0005-03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医疗
医疗UDI
医疗合同中医方违约责任的判定
医学与法学(2020年2期)2020-07-24 08:46:36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1:00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8
河北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改革创新之我见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探讨
天津市和平区民营科技企业人才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41:40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