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民俗旅游景点资料译介研究

2016-12-28 20:16王南颖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民俗旅游译介壮族

王南颖

民俗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及传播活动。对少数民族民俗旅游景点来说,其景点资料的译介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途径。在译介中,可将景点资料回译成民族语言,重现民族文化,提升跨族群传播;进行多语种外译,促进跨国传播;并灵活采用其它形式的立体翻译,实现跨群体传播。

引言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跨文化传播,它总是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交织在一起,是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必不可少的活动。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已成为文化交融及发展的大趋势。从旅游业方面看,民俗旅游的兴起和发展从它自己的角度对这一趋势进行了印证。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形式,以其显著的民族和文化特性吸引了越来越大的旅游市场,广西武鸣伊岭岩景区就是一个显著的范例。广西壮乡素有“壮乡风景在武鸣,武鸣风景在伊岭”之说,为了更有效地传播、更直观地展示壮族文化,伊岭岩景区被打造成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民俗旅游景区。伊岭岩本身是一个喀斯特溶洞,景色奇丽,素有“地下宫殿”的美誉。伊岭山寨所处的广西武鸣是广西著名的壮乡,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壮族传统文化。因此景区除了奇丽的自然风光外,还对广西壮族的建筑、饮食、生产方式、艺术形式等进行了生动的展示,游客可以通过唢呐迎客、参与对歌、跳竹竿舞、参观酿酒等环节进行参与性强的互动活动,趣味横生,感受深刻。可以说,从民俗旅游景点开发的角度来看,伊岭岩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

任何景点都离不开文字的介绍,对于民俗旅游景点来说更是如此。既然民俗旅游是一种文化旅游,那么它所涉及的文化现象必须通过其载体:文字来进行解释、传播,包括口头的及书面的。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在全球跨文化传播语境的今天,这些文字资料的译介、传播显得尤其重要。景点资料的全面、恰当与否对民俗旅游景区的存续有相当大的影响。在大部分景区,相对于开发者对景点硬件建设的重视,其景点资料的完善,特别是译介方面的完善亟待提高,应考虑采用有效的策略。本文以伊岭岩为例,试分析如下。

一、通过回译重现壮族传统文化,提升跨族群传播

对于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来说,跨族群的文化传播是实现国家多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壮族是广西原生的少数民族,为古代百越族群后裔,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他们是稻作文明的创始人之一,在冶炼、纺织、文学艺术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水平。现人口发展到1700多万,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先民早在商周时期就创造了刻划文字符号,在其漫长的发展史上,通过与汉族的接触融合,在一千多年前借鉴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古壮字,即土俗字,是一种方块字,历史上曾相当普及,盛行于明清,一直使用到上世纪50年代。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出版社编撰的国内外第一本《古壮字字典》所收古壮字达10700多个,显示了方块壮字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壮族的许多重要典籍和民间艺术作品,如《布洛陀经诗》、《侬智高的故事》《刘三姐》、《百鸟衣》、等都是用这种古壮字记录、编写、整理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古壮字没有得到规范和统一,有些字笔划过繁,书写不易,五十年代壮族在政府的帮助下创造出以拉丁字母为字母的拼音壮文后,古壮字亦即土俗字逐渐不再使用。

尽管如此,古壮字的发展伴随着壮族社会的发展,是壮族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和载体。尽管不再作为活的语言流通,它仍应该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存在。现在的人们,包括许多壮族人都不知道自己民族曾经创造的文字,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对于像伊岭岩这样的壮族民俗旅游景区来说,可以展示性地向旅游者介绍壮族的重要典籍,如《布洛陀经诗》、《刘三姐》等的文字片段,不仅要有汉语译本,还应有壮文原文版本,或将汉语译本再回译成壮文。这可使旅游者对壮族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使民俗旅游不仅仅耽于表面。在这一方面,纳西族对东巴文的开发利用是一个可堪借鉴的例子。东巴文是非常古老的象形文字,现只有极少数人掌握,早已不是流通的语言。但以东巴文字为元素开发的旅游产品深受欢迎,加深了人们对纳西文化的了解,实际上起到向外推介、传播纳西族文化的良好作用。

二、注重外译,促进跨国传播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及国际地位的提升、对外交往的日趋频繁,跨文化交际及传播成为研究热点。与其具有天然孪生关系的学科——翻译也受到更多关注。文化传播通常是从强势文化走向弱势文化的,多年来我国翻译界始终处于译入大大多于译出的局面。我国近期提出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旨在使中国文化真正融入世界文化,并发挥其应有的影响。旅游景点,特别是文化旅游景点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其资料的外译显然不容忽视。然而调研显示,除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等代表国家形象、受到足够重视的文化景点外,我国大部分旅游景点资料的译介亟待提高。有些景点资料完全没有译文,有译文的也不完善,存在若干问题。首先是缺失的问题,例如,除了景点名、路牌配有译文,其它的介绍都没有译文;其次是翻译过于简略的问题,译文通常少于原文,有的甚至只译出原文的一半左右,碰到难以处理的文化元素则采取略过的态度;再者是外译语种单一的问题,目前大部分翻译的语种为英语、日语,其它语种比较少见。鉴于此,类似于伊岭岩的民俗旅游景点在对其景点资料进行译介时颖注意以下问题。

(一)进行多语种译介

在对景点资料进行译介时应注意到语种的多样性。对语种的选择不应该仅仅以该语种客源目前所占比例为决定因素,例如,日语游客多就译成日语,韩国游客多就译成韩语,更应考虑该语种在国际上的使用人数和影响,除英语等大语种外,法语、西班牙语等国际语言应受到充分重视,因为这些语言在国际上的使用遍及全球较多、较有实力的经济体,覆盖面广,具有较大的社会和文化影响,以这些语言的使用者为目标进行跨文化传播可以造成较大的影响。

(二)利用恰当有效的媒介

多语种译介会给景点现场资料的陈列带来篇幅的问题,这就促使我们灵活使用媒介,以期有效地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例如,电子显示屏等电子设备具有容量大、视听效果好、允许互动等特点,是承载多语种译文十分恰当的媒介。此外,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用心建设多语种网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传播方式。外语游客在到达景点前和离开景点后,甚至在没有机会到景点的情况下都可以通过网站远程了解信息,感受文化,对于景区来说是一种事半功倍的传播工具。

三、灵活采用其它形式的立体翻译,实现跨群体传播

在跨文化传播中,跨群体的传播由于不像跨国、跨族群传播那样显眼,有时会受到忽视,然而这方面的传播需求却是很大的。在任何一个文化体中,与主导文化相依相伴的还有许多共生的文化群体。对于那些对语言传播不太敏感或不感兴趣的人群来说,则应该采取更灵活的、非文字语言的传播方式。事实上,在英语中“翻译”一词为“interpretation”,其意义为“诠释”,不仅包括文字语言的转换,也有“表演、演奏、艺术处理”等意,即通过别的符号进行诠释。从宏观的角度看, 一切用于表达、交流的符号系统可以看作是人类的语言。许多人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掌握的工具只是外语,其实,在跨文化交际中,非文字语言的交际行为和手段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的交际作用更大,在语言交际发生障碍时其代替、 甚至挽救交际的作用则更不可低估。鉴于此,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应该有大翻译的思想,除文字的翻译转换外,也可使用其它形式的语言符号进行诠释,如舞蹈语言、音乐语言、绘画语言等,这些语言形式有的比文字更抽象,有的比文字更具象,但它们与文字语言相比所具有的共性是,比文字语言更加直观。恰当地使用这些语言可以更好地适应具有不同偏好的受众群体,更好地实现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间进行跨文化传播的目的。

类似于伊岭岩这一类型的少数民族民俗旅游景区,除对景区资料进行文字语言的翻译外,还可以立体地运用其它艺术语言就行诠释。以广西桂林的另一民俗旅游景区刘三姐大观园为例,园内有形式丰富的壮族对歌、舞蹈表演及真人实景再现等,直观地展现了原汁原味及经过艺术加工的壮族生产、生活及文艺活动场面,使人们不用通过对文字的阅读和理解过程也能感受到壮族文化,对某些人群来说效果甚至更好,是跨文化传播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于一些缺乏场地,或无意采用娱乐元素的民俗旅游景区来说,可以采用其它媒介作为文字资料的补充,如进行影像资料的放映,把音乐、舞蹈、绘画移到影像中去。事实证明,有些使用影像放映的文化旅游景点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扬州中国佛教文化博物馆,厦门陈嘉庚纪念馆等。通过对影像资料的观看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结合文字资料的介绍解释,有助于对文化事件和现象达到深层次的理解。

四、结语

民俗旅游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兴起和发展从旅游的角度显示了当今人们对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的需求。人类既往的文化发展史证明,文化的传播与翻译具有伴生的关系。对于民俗旅游景区来说,要达到跨文化传播的目的,不仅要注重民俗旅游景区的设施建设,更不能忽视对其文化内涵的建设,其中景点资料的完善及译介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文化的传播不仅有赖于文字语言,也可借助于其它形式的语言,有效地运用这些语言进行翻译、诠释是传递民俗文化最可靠的途径,也是民俗旅游景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筹码。

(作者单位:桂林旅游学院旅游外语系)

猜你喜欢
民俗旅游译介壮族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超现实主义在中国的译介
西方兵书的译介与晚清军事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