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很少有学者注意到王尔德对于人世间最基本的爱的诠释。根据路易斯的《四种爱》和《痛苦的奥秘》,王尔德在为他的孩子们写的童话中,刻画了人类的自然爱的四种形式:慈爱、友爱、情爱和仁爱。各种爱、苦难和死亡内在统一,呈现一个宗教视野下的童话王国。
关键词:自然爱 仁爱 苦难
奥斯卡·王尔德的离经叛道和放荡不羁是许多读者和评论者的心目中的形象。学者们描述他是智慧的、叛逆的、同性恋的、爱尔兰性的、纨绔的、唯美的等等,却很少有学者注意到他对于人世间最基本的爱的诠释。王尔德在为他的孩子们写的童话中,用最纯净的笔触、最淳朴的故事、刻画了人世间的自然之爱和大爱,即具有宗教色彩的仁爱。
王尔德的一生都处在矛盾冲突中,要不要接受宗教思想,要不要成为人文主义者,或是坚持唯美主义等等。但他的宗教情怀自始至终都在他的身上。在1900年11月30日,王尔德临终前的前一天,他皈依了天主教。学者G.威尔逊·奈特认为“宗教是王尔德生活的钥匙”①。另一位学者埃利斯·汉森也认为不相信王尔德有着宗教思想的人,在读到王尔德书籍中广博的宗教知识,尤其是在《狱中记》对福音书具有挑战性的解读后,他们会改变想法。②王尔德的宗教思想也体现在他的书信中,比如他对法国学者勒南所著的《耶稣的一生》(1863)的评价。在书中,勒南立描绘了一个纯人类形象的耶稣,具有“那无穷的甜蜜、朦胧的诗情和普遍的魅力”③。王尔德称《耶稣一生》为“最美的第五福音书”。
王尔德对宗教的理解不只是宗教仪式、宗教信仰等,还涉及宗教概念中的爱。根据学者C.S.刘易斯的解读,“爱只有在与大爱即上帝相似时,才可以称之为爱”④。爱具有双层性,一是神性之爱的层面即Agape(Charity);一是人性之爱的层面,即路易斯所说的自然之爱(Natural Love)。人类在呈现给予之爱时,才接近上帝之爱。接近有两层含义:一种是“趋向上的接近”;另一种则是“相似上的接近”。“相似上的接近”指形象和上帝相似,具有上帝博爱的理性;而趋向上的接近,则是一个人最接近上帝的状态。⑤在人类的世俗生活中,路易斯提出了自然之爱的四种形式:慈爱、友爱、情爱和仁爱。
而王尔德在童话中,精心刻画了路易斯所归纳的爱的两维度:自然之爱和大爱。
一、自然之爱
慈爱,希腊文词典对其下定义为:“爱,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爱,但同时,也指子女对父母的爱。”当然,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是这个词的中心点,它也是爱的最初形式。也就是说,慈爱的核心是指父母对子女的爱。路易斯认为慈爱不存在等差,最卑微,最广袤。在特点上,路易斯认为慈爱不限于母爱,在不同阶级、种族等之间,慈爱因它的无等差的爱能够跨越各种障碍、各种壁垒。这种爱通常的表现是宽容和不苛求对方。
在《星孩》中,星孩获得了两份慈爱,他的养父母的爱和亲生父母的爱。养父母家自己都没有面包吃,可是养母在寒风吹过家门时,允许丈夫抱孩子进家,并吻了吻孩子,把他放在他们最小的孩子身边。可是,随着星孩的长大,他看不起他的养父母家的孩子和村里的小伙伴,并蔑视穷人,不同情其他瞎子、残疾人和病人。但是,他的养父母并没有抛弃他,只是指出了他的缺点。而他的亲生父母为了寻找他,母亲长途跋涉,衣衫褴褛,一路乞讨来到星孩所住的村子。可是星孩因为母亲是讨饭的而不认母亲。但是,在孩子悔改后,他的父母原谅了他,并让他当上了国王。
友爱的希腊文是Philia,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友爱在更大程度上是“与人交好”,并且是相互的。但路易斯认为,友爱还具备一些特性:首先,在所有人类的爱中,友爱嫉妒心最小,因此,友爱是分享而不是夺走对方的一切,换言之,路易斯认为友爱有一种与天国本身“因相似而接近”的一面;其次,路易斯指出友爱的产生是因为双方拥有共同的价值观、爱好、兴趣及某种共同看法,伙伴关系不是友爱产生的根本基础。另外,友爱可以和情爱共存;友爱具备善的特质;友爱在意双方的人格和思想而不是对方的金钱和相貌等;友爱一种高度灵性的爱。
王尔德在《忠实的朋友》中,刻画了一个只懂索取而不会给予的人,磨坊主大休。他每次路过朋友汉斯的小花园时,随手从花园里摘一些鲜花或水果。在冬天时,他的儿子可怜汉斯,要求父亲请汉斯来吃饭,但大休认为汉斯看到他家的幸福生活会嫉妒。他的回话,真实体现了他根本没有把汉斯当作朋友,因为友爱的双方的嫉妒心最小。等到天气好了,他去拜访汉斯,许诺给他一辆旧小推车,要了汉斯家里的一块木板,摘完了花园里的所有樱草。第二天,他又要汉斯帮他卖掉一大袋面粉。第三天,又要汉斯帮他家修补仓顶上的漏洞。第四天,他又让汉斯帮着他家放羊。就这样,汉斯每天为这个“所谓的朋友”干这干那。真正的友爱不是夺走对方的一切。大休夺走了汉斯的财产,最后也夺走了他的生命。到最后一天,汉斯帮大休去找医生,在暴风雨恶劣的天气里,失足淹死。根据路易斯的分析,爱不能为了自己而爱,如果为了获得自己的好处而爱,则不是爱。汉斯和磨坊主的友爱,因为磨坊主的不断索取,而不是真正的友爱。
关于情爱,路易斯认为人类的情爱(爱情)有许多特征:第一,爱情追求的不是爱的对象所拥有的财产等附着物,而是爱的对象本身;第二,真正的爱情使人不关注自己的利益得失,而关心爱的对象;第三,爱情的目的不一定是幸福,有时候,陷入爱情的人会为了对方而放弃自己的幸福。在路易斯看来,爱情的最根本的特征是渴望一个人本身。情爱还能把自己的需求之爱转变为给予之爱,追求爱的对象本身,而不是索取爱的对象的附着物。
在《快乐王子》中,小燕子先是爱上芦苇,喜欢芦苇纤细的腰身、美丽的容颜,然而,燕子在遇见快乐王子后,真正地爱上了他。它忘记了自己的利益,忘记了自己的生命。它帮快乐王子把红宝石,送给生病的小孩和不断劳作缝制宫女裙子的妈妈一家。它帮快乐王子把一块蓝宝石送给忙着写剧本贫穷的年轻人。它帮快乐王子把另一块蓝宝石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它帮快乐王子把他身上所有的黄金叶片一片片地送给穷人。小燕子欣赏快乐王子的善心,在全力帮自己喜欢的人实现意愿的过程中,奉献了生命。
在《夜莺和玫瑰》中,夜莺为了自己的爱,经受了苦难,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她想帮学生摘到一朵红玫瑰,树告诉她,必须让刺穿透她的胸膛,为树唱上整整一夜,才能获得红玫瑰。夜莺为此付出生命,可惜红玫瑰还是被学生随手扔在水沟里。夜莺并没有想到她自己的幸福,为了满足爱人的要求,她牺牲了自己。
路易斯指出真正的爱情不是以幸福为目的。由于陷入情爱的人通常对自我不是十分关注,对爱的对象却能牺牲自己,这些特点与大爱有着相似之处,非常像大爱。因此,路易斯指出爱情有时会受到宗教的影响,爱情中“有自己的‘律法、自己的宗教、自己的神。真正的爱情面前,违抗他的命令就如同叛教,而真正的诱惑,却以爱的义务——准宗教的义务。”⑥
二、大爱
大爱即路易斯所提出的仁爱。自然之爱必定通过吸收仁爱的精粹得以超越和升华。Agape,希腊文中表示爱的四个词汇之一,来自基督教传统。它是一个用来表达神对人的爱、人对神的爱,以及人与人自己的爱。这种爱是自发的,非动机性的,是在对象中创造价值。人类的自然之爱如何转向仁爱?自然之爱必定经过“趋向上的接近”和“相似上的接近”,才拥有仁爱。仁爱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宽恕、同情和爱。当然,仁爱不仅是给予,路易斯认为自然之爱中(在恰当的时候)的坦然、快乐,感恩的需求之爱也是一种仁爱,本质上,仁爱其实也是一种需求之爱。
人类在自然之爱中,运用了给予之爱,接近上帝。接近上帝有两层含义:一种是“趋向上的接近”;另一种则是“相似上的接近”。“相似上的接近”指形象和上帝相似,具有上帝博爱的理性。而趋向上的接近,则是一个人最接近上帝的状态。在《快乐王子》和《自私的巨人》中快乐王子和巨人都分别把自己的珠宝和花园给穷人和孩子,他们的理性行为接近上帝,和上帝相似;在《少年国王》中,国王放弃奢侈的装饰,得到了上帝的状态,获得了趋向性的接近。
在《快乐王子》中则是快乐王子为了经受苦难的人们奉献了所有珍贵的美丽的身上的红宝石,蓝宝石和金片,从一个美丽的王子变成官员们眼中的丑人。燕子因为寒冷而死,而快乐王子因燕子的死亡心碎而死。上帝让一位天使把城里最珍贵两样东西拿来,天使拿来了铅心和死鸟。小鸟和快乐王子得到了上帝的认可,具有上帝的理性,他们努力和上帝相似,变得博爱。
在《自私的巨人》中,因为巨人不让孩子们进他的花园,花园变得一片荒芜。有一天清早,他发现花园里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一个个小孩坐在树上。除了一个小男孩,没法爬上树,巨人帮他放在树上,并决定花园向孩子们开放。有一天,他临死前再一次看到那个小男孩,小男孩说说他的脚印上的钉痕,是爱的烙印。小孩说他将带他去见上帝。巨人的无私获得了上帝的赞许,他被带去了天堂。
在《少年国王》中,少年在接受加冕前,让裁缝用金线织成华丽的长袍,王冠上面嵌满了红宝石,权杖上挂上一串串珍珠。加冕用的装饰如此华贵绚丽,他沉浸在奢华的氛围里。然而,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了憔悴的织工、苍白的孩子和羸弱的妇女。他们为了给国王做长袍,辛勤地劳作,却得到很少的报酬。然后,他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一百个黑奴划着船,而他躺在甲板上。在船快靠岸的时候,看到年轻的黑奴潜到水里,寻找珍珠。一次次他找到珍珠,就拿上来。最后一次,他拿上最大最美丽的珍珠时,自己却累得致死。他又做了一个梦,贪婪舍不得给死亡一粒谷子,导致手下的仆人一个个死去。而剩下的一些人正找着国王王冠上的红宝石。少年国王从梦中惊醒,感悟到自己的优雅奢华都来自普通人的操劳,他决定放弃自己贵重的装饰,但是卫士见到他那朴素的装扮,不让进王宫和教堂;教士见到,不给国王加冕。他说道国王不必为臣民的苦难而放弃享乐。卫兵们进来准备杀死国王,这时上帝出现了,阳光让他身着比他原来的长袍更美丽的衣服,站在那里,“充满了上帝的荣光,连壁龛中的圣徒们也好像在动”。人们敬畏地看着国王,“那容貌就跟天使一样”⑦。国王在这个时候最接近上帝的状态,他在趋向上接近上帝。
吴学平博士在研究“王尔德童话与宗教”时,分析说王尔德的童话的内在结构是宗教的逻辑结构,促成故事转变的不是精灵、仙女,而是上帝。⑧根据路易斯概括的四种爱,我们能清晰地看到王尔德在《狱中记》所说的“基督精神是爱的精神”。
三、爱和苦难
王尔德《狱中记》中说道:“基督的道德在于同情。”而产生同情的原因在于“苦难”。路易斯认为痛苦的意思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痛苦,这种痛苦程度较低;另一种是受苦的人们不喜欢的生理或心理体验。路易斯在《痛苦的奥秘》中认为苦难代表着爱和良善的上帝,不是为快乐而存在。“它不是为了我们而存在,但我们是为了它而存在。”⑨“爱赋予了苦难以意义。舍勒认为,苦难使人类的爱从‘较低的价值层次转向‘较高的价值层次,“爱、死、痛苦是内在统一的。”⑩
在王尔德的童话中,有许多人物经历了苦难。夜莺为了爱,让荆棘刺透自己的心脏,在凄美的歌声中,开出红玫瑰。快乐王子为了穷苦大众的苦难生活,让自己的身体承受挖出眼睛,摘下身上由金子缀成的外衣等。少年国王在感受到穷人的痛苦遭遇后,放弃一切先前认为美的装饰。
童话中的爱和死、痛苦内在统一,创造了一个美丽的童话王国。一般基督教徒都把苦难认为是化妆了的祝福,而路易斯则指出苦难终止必定要获得救赎或无望改变。王尔德的一生充满了矛盾,在接受两年牢狱生活后,失去家庭、财产和名声。他的童话似乎提前预示了他对爱的理解,从而在临死前一天皈依了天主教。
① G.Wilson Knight. The Christian Renaissance[M]. New York:Norton, 1962,287-300.
② Hanson, Ellis. Decadence and Catholicism.Cambridge[M].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233.
③ 欧内斯特·勒南:《耶稣的一生》,梁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09页。
④⑤⑥ C.S.路易斯:《四种爱》,汪咏梅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第5页,第96页。
⑦ 王尔德:《王尔德童话》,王林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87-88页。
⑧ 张承举:《东西方跨世纪作家比较研究》,北京图书馆1997年出版,第162页。
⑨ C.S.路易斯:《痛苦的奥秘》,林菡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0页。
⑩ 田巧运:“苦难和上帝:一个宗教信仰发生学原理的新解”,《文教资料》2006年第27期,第93页。
基金项目:本文受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Y201121877)
作 者:张炳飞,硕士,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
名作欣赏·下旬刊2016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