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韬雪,李 彦,武雪莹,毕晓飞,刘 杰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重症医学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论 著】
黑龙江省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温韬雪,李 彦,武雪莹,毕晓飞,刘 杰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重症医学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目的构建黑龙江省ICU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25名ICU医疗及护理专家进行咨询,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判断矩阵,通过统计计算确定了ICU专科护士培训效果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系数。结果确立了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112个三级指标的ICU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结论ICU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建立对规范ICU专科护士培训内容及考核方式,合理地评价ICU护士专科培训的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促进培训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依据。
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e,ICU)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应用大量现代化先进的监测治疗仪器集中治疗危重患者,同时,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现代化的监护技术对ICU护士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ICU护士需要有高水平的资格和能力[1],因此培养ICU专科护士迫在眉睫[2]。自我国护理事业的“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国各个层面都在开展专科护士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而ICU专科护士培训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无统一的课程要求,黑龙江省培训基地自2010年开始培训省内专科护士,自2012年开始,在ICU专科护士培训考核体系中应用简化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3],2次理论考核,1次临床多站式考核,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对于现代临床医疗环境对专科护士的要求不断增加,因此,一直以来护理专家们希望通过合理科学的指标来确定培训考核内容并衡量ICU专科护士的培训效果。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初步拟定ICU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草案,采用德尔菲法[4](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初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咨询论证,并建立ICU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为合理地评价ICU护士专科培训的效果、质量,促进培训的持续改进提供有效的方法和依据,通过培训模式的拟定,实现培训内容的确定及考核方法的设定,现报道如下。
根据研究目的,拟定专家选择的条件:(1)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资深ICU医疗及护理专家;(2)ICU临床护理、管理、教育专业领域工作10年及以上;(3)具有一定的ICU专科护士培养与管理的理论知识或实践经验;(4)对参与本研究有一定的积极性;(5)能保证在课题研究时期内持续参加本研究的2轮函询。本研究聘请的25名专家来自5个省份18个单位 (15个三级甲等医院,3个医学院校),涉及ICU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ICU研究等专业领域,专业构成与本研究主题相关性较好。专家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黑龙江省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函询专家基本情况一览表
2.1 设计第1轮函询问卷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根据行为主义理论[5]、人的全面发展理论[6]、教育评价学、管理学、护士核心能力[7],依据ICU专科培养目标,由研究组成员初步拟定培训课程的备选条目。为使条目更加科学合理,选择4名护士长及1名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预调查,请其判断初步拟定的条目是否能全面、科学地反映研究目的,条目之间是否存在相互重叠、互相包含,问卷是否表述明确等。经过修改,形成第1轮函询问卷。问卷内容包括3个部分。(1)问卷说明:在第一轮咨询表中介绍德尔菲方法和步骤,研究目的与对象、相关的背景资料,并对如何回答问卷作出详细说明;(2)问卷主体,ICU专科护士培训课程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107个。本研究在确定各级指标相对重要性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的2种不同方法:在确定一级指标权重时,要求专家对5个一级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依据Saaty相对重要性等级表进行两两对比,并根据层次分析法的求解步骤进行求解,从而求得每一位专家所赋的一级指标权重,将所有专家同一指标的权重进行算术平均,得出代表专家群体集中意见的综合权重。在确定二、三级指标权重时,由于构成要素的层数过多或每层中指标较多时不利于专家的判断。因此,本研究依据Likerts 5 个等级,很重要(5 分)、重要(4 分)、一般重要(3 分)、不太重要(2 分)、不重要(1 分),利用问卷对各级指标得出各评价方面和其内在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赋值均数,利用重要性赋值均数的差值确定Saaty标度构造出判断矩阵,再根据层次分析法的求解步骤进行求解,以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设修改意见栏,专家可对条目进行补充和修改。(3)专家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专家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工作年限、学历、职务、职称等,对本研究的判断依据及对危重患者监护工作的熟悉程度。
2.2 设计第2轮函询问卷 结合专家意见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第1轮函询问卷进行修改、删减与补充,形成第2轮函询问卷。在第2轮咨询中包括2个部分内容:第1轮咨询结果的反馈,以及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内涵的咨询。
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由2名课题组成员分别录入,采用Excel 2007和SPSS 21.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用频数、构成比、率表示;专家意见权威程度用指标的权威系数表示;专家积极系数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表示。严格控制咨询表质量,减少缺失值的出现,对出现的缺失值,赋予均值以补救数据的损失。
3.1 ICU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及权重 本研究最终形成5个一级指标(专业知识、临床实践能力、管理能力[8-10]、教育咨询能力、研究能力)、20个二级指标、112个三级指标的ICU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模型,见表2。
表2 ICU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及权重
续表2
续表2
3.2 咨询结果的可靠性 专家的积极系数用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表示[11]。积极系数是指专家对本研究的关心合作程度,是进行专家咨询的关键性问题。2轮函询的回收率均>90%,且第2轮100%的有效率反映了专家们对本研究给予了积极的支持,见表3。
表3 2轮函询表回收情况
3.3 专家的权威程度 专家的权威程度由专家的学术水平,专家对问题进行判断的依据和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3个因素决定。本次研究专家的权威程度第 1轮均值为 0.786,第 2轮均值为 0.812,平均值为0.799,说明参与本研究的专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专家咨询的精度较高,结果较可靠。
3.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各级指标用指标赋值均数反映,平均分≥3.5分的项目予以保留。
3.5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主要通过和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变异系数越小,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越接近1,表明专家认同的一致程度越高,本研究的协调系数及一致性检验通过统计学检验P<0.05,说明专家对每项指标的评价不存在较大分歧,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高,见表4。
表4 函询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
3.6 2轮函询指标修改情况 第1轮函询,专家针对指标提出了18项指标修改建议,根据专家建议,更改指标名称5项,将研究能力改为科研能力、资料查询改为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改为资料的评级与分析等;增加了病理生理学知识、生殖系统重症监护、器官移植患者重症监护等;专家建议采用率为88%。综合专家意见及统计结果:第1轮函询结束后,各级指标由原来的5项、20项、107项修改为第2轮函询的5项、20项、112项,第2轮结束后,各级指标无任何修改。最终结果见表2。2轮函询结果均说明专家对各条目的意见比较一致,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较高,故函询结束。
3.7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根据已经形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采用方根法确定各级指标,并检测各层次的重要性赋分是否合乎逻辑一致性的要求,最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分别计算各位专家对各层指标的权重,然后进行总体均数和标准差计算,得出最后的各指标权重系数,见表2。
4.1 黑龙江省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建立的客观性 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构建ICU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指标模型。这2种方法都是基于专家群体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所判别。2轮问卷有效回收率达90%以上,2轮调查总体指标协调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构可信度高。而层次分析法作为选择方案决策的方法,在专家主观判断的基础上,进行了数理统计学的处理,使结果客观、科学。而且通过对各层指标计算出的综合指标能系统地反映出ICU专科护士培训评价三级指标的分层和优劣等级。因此,运用了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来研究指标体系模型的建立与以往单纯的定性方法相比,本研究通过定量、定性结合多目标决策研究方法使专家对指标体系的主观判断以数据形式表现出来并进行科学处理,减少主观性,因此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模型更客观、科学。
4.2 黑龙江省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建立的指导性 目前,我国ICU护士在进入ICU科前未经过系统、规范的专科理论和技能的培训。而国内各省陆续建立的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学员培训效果亟待需要系统的理论评价标准。采取有效的方法和衡量指标对ICU专科护士培训质量进行客观、科学的全面评价,是ICU专科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和趋势。本研究在综合护士核心能力的建立及护士职业全面发展的角度,25名业内专家一致建立以一级指标(专业知识、临床实践能力、管理能力、教育咨询能力、科研能力)为框架体系的20个二级指标、112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能力的权重均为0.3933,共占总指标权重的79%,这也将专科护士培养的目标确定为以专业知识及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并具有管理能力、教育咨询能力及科研能力的全方面重症临床护理专家。同时,该指标体系模型的建立为高等护理教育专科护士课程设置提供了框架指导,可以为高校培养ICU护理研究方向的科研学位、临床专业学位护理硕士(博士)生的培养效果提供评价标准,提高其科研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效能。
我国《培训大纲》对ICU护士提出了培训目标,但只强调专科领域的临床护理能力及沟通能力,没有对管理、教育及科研等方面提出要求[12]。本次研究ICU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培训学员的专业知识、临床实践能力、管理能力、教育咨询能力、科研能力进行了量化,使其指标具有客观性、科学性;而且三级指标的权重系数的确定也使各指标在实践中应用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为ICU培训基地对ICU专科护士的培训方式、培训质量、培训考核提供客观的依据和标准。该ICU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运用对规范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培训方法和效能有重要促进作用,更能为合理地评价ICU护士专科培训的培训效果和质量,促进培训的持续改进提供有效的方法和依据。
本研究构建的ICU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是建立在科学、客观的基础上,各ICU专科培训基地在实施培训时可将评价工具作为依据和参考。肖江琴等[13]建立的ICU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就人员状况、培训条件、培训过程、培训效果4个维度设立指标,本研究立足培训效果评价体系,对学员进行全方位培训及考核,力求将ICU专科护士培养成为现代临床需要的全面人才。研究的下一步打算将ICU专科护士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应用在黑龙江省专科护士培训课程设置,培训方法及考核方法中,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公正、自主、安全、个体、保护隐私、持续[14]。继续沿用基地理论与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多站式考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员结业考试,即能够检验学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同时,能够考核学员的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同时,建议进一步加入15 min小讲课及科研论文的写作测试。此外,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自评、同行评议综合评价,以进一步增强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同时,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希望得到各院及政府行政部门的认可及鼓励,建议医院增加对专科护士的激励措施,以吸引更多有能力的护士参与;建议国内加快对专科护士管理的相关规定,对专科护士进行认证[15],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专科护理的发展。
[1]Hind M,Jackson D,Andrewes C,et al.Exploring the Expanded Role of Nurses in Critical Care[J].Intensive Critical Care Nurs,1999,15(3):147-153.
[2]王承竹,郭宇飞.国外ICU专科护士认证制度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3):4067-4068.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2.33.037.
[3]温韬雪,李 彦,刘 杰.简化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ICU专科护士培训考核体系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5,22(8):8-11.DOI:10.16460/j.issn 10088-9969.2015.08.008.
[4]Doutrich D,Dotson J A.The Future of the Population-focused,Public Health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J].Nurs Clin North Am,2012,47(2):305-313.
[5]刘 伟,刘春燕.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结合的项目教学法在成人教学中的运用[J].成人教育,2013,315(4):31-33.DOI:10.3969/j.issn.1001-8794.2013.04.007.
[6]彭明英.关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4):85-87.
[7]刘 明.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架构之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4):29.
[8]汤新辉,谌永毅,谭 慧,等.护理人员岗位管理在护理质量和满意度中的效果研究[J].护理学报,2016,23(5):28-31.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6.05.028.
[9]毛冰佳,胡艳丽,魏万宏.基于Delphi法的护士层级管理标准体系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6):7-10.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4.26.002.
[10]刘智群,周金艳,郭艳艳.湖南省345名护士护理软技能现况调查及人口学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6,23(4):9-12.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6.04.009.
[11]樊 落,席淑华.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44-146.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1.02.012.
[12]梁园园,江智霞,何 琼.基于Delphi法的贵州省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养目标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2,9(9):387-389.DOI:10.3761/j.issn.1672-9234.2012.09.001.
[13]肖江琴,侯 铭,李 萍,等.ICU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5):40-43.
[14]Aari R L,Tarja S,Helena L K.Competence in Intensive and Critical Care Nursing:A Literature Review[J].Intensive Critical Care Nurs,2008,24(2):78-89.
[15]李 华,黄惠根,黄蝶卿,等.专科护士专职工作岗位的设立及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4):364-366.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1.04.018.
Development of Qualification Training Evaluation System of ICU Nursing Specialists
WEN Tao-xue,LI Yan,WU Xue-ying,BI Xiao-fei,LIU Jie
(ICU,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 150086,China)
ObjectiveTo build a qualification training evaluation system of ICU nursing specialists.MethodsBy Delphi method,25 ICU care specialists participated in the consultation.A hierarchical model was built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and judgment matrix was established. The indicators and weight coefficients of the qualification training evaluation system of ICU nursing specialists were determined through statistical calculations.ResultsThe qualification training evaluation system of ICU nursing specialists was developed with 5 first-level indicators,20 second-level indicators and 112 third-level indicators.ConclusionThe qualification training evaluation system of ICU nursing specialists provides an effective method and reference to improve the overall capacity of ICU nursing specialist team to promot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ICU nursing specialists.
ICU nursing specialist;qualification training;effect evaluation;evaluation system;Delphi method;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G423.04
A
10.16460/j.issn1008-9969.2016.19.001
2016-05-05
黑龙江省教育厅2014年度科学技术研究(面上)项目(12541325)
温韬雪(197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副主任护师。
李 彦(1977-),女,山东烟台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方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