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求?一片月,满床书而已

2016-12-28 01:40高柳旭
中国商界 2016年10期
关键词:书馆旧书买家

本刊记者 高柳旭

人生何求?一片月,满床书而已

本刊记者 高柳旭

1999年,孙雨田大学毕业后,做了两年多的网站开发工程师,是地地道道的“码农”,之后出于对大学二手书的热爱,开始了很新潮的创业生涯。2002年,孙雨田仅仅用了国庆七天的时间,便完成了孔夫子旧书网(以下简称“孔网”)基础搭建工作,充当起了大学旧书的“网上倒爷”。在经营了几个月网站之后,孙雨田意外发现,旧书市场原来这么广阔,平时就喜欢读书的他,在半玩、半认真的状态下,开始了自己一生的事业。

让孔夫子网成为中国文化的明信片

目前,国内互联网平台在发展初期几乎全靠融资,孔网却截然不同。平时手不辍卷的孙雨田,通过读书,对经营理念产生了一些感悟:“在一条不限时速的宽阔高速公路上,一个人选择80km/h的速度,另一人选择180km/h的速度,当然,最初的时候,后者很快便绝尘而去。可是180km/h的速度非常危险,一旦发生事故,死亡率接近100%。当一个企业选择赚快钱的时候,从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去看,这反而会危害企业长期发展,企业只有保持适中的发展速度,才能长久的生存下去。”孔网在经营中可以算是保守,从来不进行任何融资,这也许是旧书平台与生俱来的文化氛围对管理层的影响。

让知识分子了解孔网,并为之服务,是孔网一直奋斗的目标。孙雨田满怀憧憬地说:“我希望经过努力,再过十年或二十年,在世界上提到中国文化,大家能首先想到孔夫子旧书网。我不希望单纯的去做一个商业公司,而是争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老老实实做文化是急不得的,想赚快钱更是不行的,孔网成立十四年来,一直秉承着这个理念去经营。这种理念贯彻到公司管理上时,就形成了一个特点:孔网并没有普通公司惯用的KPI考核。孙雨田解释,文化类工作无法用各类指标去衡量。

爱书的人很多,买书的渠道也很多,比如当当网可以提供海量的各类新书,孔网靠什么立足呢?孙雨田说:“首先,孔网的很多书是别的地方买不到的。最重要的是,书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价格上,内容也非常重要。在交易过程中,可能由于相同的读书爱好,买家与卖家或者客服,很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这会产生一大批忠实的粉丝,类似于‘果粉’,而且用户对书比更新换代频繁的电子产品的忠诚度更高。孔网虽没有业务拓展人员,依然能在国内旧书交易平台占据九成份额,这也是主要原因。”

目前,互联网企业越来越有趋同性,都是提供标准化产品,为了增加交易额,只有靠低价格去吸引用户,这会导致用户群极不稳定。网络检索很方便,用户看谁家便宜去谁家,恶性竞争的结果会导致企业压缩运营成本,服务质量降低。旧书是非标准化产品,九成新与五成新的旧书价格是不一样的,买家不会看谁家便宜便买谁家,这其中有卖家的信誉积累与买家的考量在里面。所以,在旧书交易行业,价格竞争是不存在的,买家只会选择服务质量最好的平台。在普通的旧货交易平台上,买家因对物品的破损程度不满意而与卖家、交易平台产生的纠纷特别多,而在孔网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除了孔网本身的服务因素之外,还缘于书是一种特殊商品,买家容易对其产生感情。

孔网作为互联网交易平台,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公开每本书的成交价格,买家随时可以查询这些记录,提供价格参考。这曾经引起了一些卖家的埋怨,因为这相当于把自己的利润公之于众。孙雨田解释,很多珍贵图书的第一收集者是遍布大街小巷的废品回收人员,公布价格可以让他们可以很方便的得知自己手中“废品”的价值,不会像普通旧书一样变作纸浆。这不仅保护了废品回收人员的利益,也使他们更加留意旧书,保护了很多珍贵书籍。

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她的三封书信曾经在孔网拍出高价,虽然最终因为涉及知识产权与隐私问题最终撤拍,但其信件的价值已经为公众认同,未来也将得到很好保护。

另外,买不到或买不起自己所需要书籍的买家,也可以通过交易记录联系买家,购买影印版本。这个交易过程孔网并不参与,当然也不会有任何利润,孔网之所以把其他互联网平台视作机密的交易记录公布,也是为买家考虑,这件事情是具有公益性质的。

目前,孔网占据国内旧书市场90%以上的份额,并成为全球最大旧书交易平台。PC端日均访问量达到350万人次,并且实现持续盈利。去年,孔网交易额5个多亿,孙雨田感慨道:“这是由数千万本旧书累计成的,对旧书交易平台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随着租金、人工等费用的飞涨,传统的书店、报刊濒临绝境,旧书店更是纷纷倒闭。孔网为这些失业者提供了一个平台,使他们得以继续从事老本行。据不完全统计,孔网解决了十多万人的就业问题。另外,很多喜爱书的人开始把旧书交易当作第二职业,收藏之余也把自己不需要的书拿出来交易,不仅增加了收入,还丰富了旧书市场,让更多爱书的人找到自己喜欢、需要的书。

杂书馆知识分子的伊甸园

在经营孔网的十多年中,孙雨田认识了很多藏书家朋友。为了不让自己珍藏的海量书籍埋没,几个藏书家跟中国著名的音乐人高晓松一拍即合,建立了一家大型私立公益图书馆——杂书馆,高晓松担任馆长。

位于北京朝阳区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的杂书馆对外免费公开借阅,馆藏面积3000多平方米,馆藏图书及纸质文献资料近百万册(件),存近千架。杂书馆设有国学馆及新书馆两大馆区。国学馆分为三层,八大分馆,一层有特藏新书馆、西文汉学馆、名人信札手稿档案一馆,二层有线装古籍馆、民族民俗古籍馆、名人信札手稿档案二馆,三层有晚清民国期刊馆、民国图书文献馆。其中线装明清古籍文献20多万册,晚清民国期刊及图书20多万册,西文图书5万多册,特藏新书10万多册,名人信札手稿档案等20余万件。新书馆藏有建国后出版的中国古代经史子集经典、中国古典小说、中国近现代名人文集、中国近现代文学、历史、哲学著作、外国文学、史学、哲学著作、中外经济学、中外人物传记、儿童图书等各类书籍20多万册。

晚清与民国时代,东西方思想、文化碰撞、交融,是中国社会的剧变时期,民间开始办报、期刊等。这些资料完整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具有极高研究价值,所以被杂书馆列入重点收藏项目。

目前,杂书馆收藏晚清民国期刊近14000种,10万余册,囊括了当时绝大多数重要期刊,其中创刊号9000多种。晚清期刊数百种,其中近4000种期刊或其中若干期数未见公开著录。收藏民国图书文献近10万册,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财政金融学等众多领域。这对研究晚清、民国时期社会生活、文化变迁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原版《新青年》、《北洋画报》、《鲁迅全集》等皆有收录。馆藏自成体系,在国内外公私图书馆中名列前茅。

杂书馆几乎每周都会举行讲座,一群文化与历史的爱好者欢聚一堂,接受不同思想的碰撞、熏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著名作家马伯庸、余世存、止庵、李辉等名家都是杂书馆的常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运营如此规模的公益性图书馆,在经济上是一种不小的负担,每年仅维护、人员支出就高达300多万。另外,很多古籍翻阅时易损坏,这也是一项无法挽回的损失。不过,孙雨田坦然地说:“民间文学、历史研究者苦于得不到原始文献,杂书馆的藏书恰好满足了这部分人的需求,仅从这个方面来说,一些金钱的付出就是值得的。把书珍藏于高楼远避世人,虽然可以保护的很好,但书作为文字的载体,其文献价值就被埋没了。”

杂书馆不仅为读者提供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还免费供应咖啡、水果、饮料、点心等。孙雨田认为,既然有人愿意跑这么远来到杂书馆,肯定是真正的爱书之人,这些人是值得尊敬的,这些服务也是应该的。目前杂书馆为了保证阅读环境,实行网上提前预约,可孙雨田笑着说:“如果有读者忘记预约就来了,我们依然很欢迎他们进入阅读,预约是为了方便读者,而不是为读者制造障碍。”

孙雨田不只充当“老好人”角色,有时也会给捐赠者的热心泼冷水。由于杂书馆面积有限,对于图书捐赠,孙雨田并不是一味地敞开大门。杂书馆有自己的馆藏计划,每年有计划地对珍品书籍斥资千万购买,并进行分类。而受赠的书良莠不齐,杂书馆可能也已经收入。受赠的书无处安放,又无法出售,只会让书籍埋没。

公益要花很多钱,也会付出很多时间与经历,一时头脑发热是做不长久的。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若要接受馈赠,也必须去迎合一些庸俗的东西。为了避免这些,孙雨田表示:“我虽然不是理想主义者,但也会避免在公益事业上进行利益往来,我一般不接受金钱上的捐赠,这会避免很多麻烦,目前我和朋友们运营的还挺好,并会这样坚持下去。无论是孔网还是杂书馆,我都可以做到问心无愧。”

目前,杂书馆正着手建立网上虚拟图书馆,孙雨田立志要让杂书馆成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对于私立图书馆,他有着自己的看法:在未来,私人图书馆图书收集没有必要追求种类齐全。比如收藏者如果对杜月笙感兴趣,可以全力收集关于杜月笙的所有书籍,那么研究杜月笙的人都会去找他,收藏者可以提供复印服务,收取一定费用,满足私立图书馆的购书需求与正常运营,方便众多的民间研究者。随着书籍在近100年的爆炸性增长,细分化的私立图书馆是大势所趋。

对于读书,孙雨田有自己的心得:“一个人的成功,最终取决于自己的眼界,这是靠日复一日的不断读书积累的。社会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人的观念也应该每隔四五年进行一次更新,不然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85岁的李嘉诚,被形容为“一本会行走的书”,从早年创业至今,他一直保持着两个习惯:一是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书,非专业书籍,他会抓重点看,如果跟公司的专业有关,就算再难看,他也会把它看完;二是晚饭之后,一定要看十几二十分钟的英文电视,不仅要看,还要跟着大声说,因为“怕落伍”。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而在这之前,李嘉诚已经准确预见,并早已做好了准备,等到危机来临时,集团不但安然无恙,还从中获得了扩张的机会。

无论是经营多年的孔夫子网,还是刚刚起步的杂书馆,孙雨田都感到非常自豪:“这是于国、于民、于己都有好处的事业。”

猜你喜欢
书馆旧书买家
清晰偷摄
紧急避火(三)
买家秀和卖家秀
第一次去图书馆
纸间美书馆
旧书报为什么会发黄
旧书
拉风买家秀
买家
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