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丽荣
(山东工商学院 经济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浅谈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申丽荣
(山东工商学院 经济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新型城镇化是一种旨在促进城市农村和谐协调发展并且促进大中小城市能够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涉及到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的方方面面,如今更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它涉及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以及实现新的现代化以及和谐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在过去的阶段里虽然城镇化促进了中国经济以及社会的巨大进步,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在某些地区和时期也出现城镇化无序发展,大中城市边缘的盲目拓展,生态环境恶化,失业率上升,这都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吸取其他国家城镇化建设中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的国情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特色道路,解决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
1、城镇化的含义
普遍意义上对城镇化的定义就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是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村劳动力由从事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渐渐转变的过程。现今我们通常将一个地区的常住城镇人口同该地区总人口之比看做这个地区的城镇化率指标,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城镇化实际上就是将城市的生活方式不断的向农村传播扩散的一种过程。
2、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与指导,过度重视速度而忽视了发展的质量,导致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些弊端和问题日益显露出来,因此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提出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的工业化为动力,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既追求速度又重视质量,全面提高城镇发展的整体质量,促进城乡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走城乡协调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城市化建设之路,新型城镇化改变了传统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过去的城镇化发展较为重视城市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新型的城镇化发展较为注重科学发展观,它以提升城市的内涵为着力点,注重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同时又不牺牲农业和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农民,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深入发展并且也取得了令人乐观的成效,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影响我国新型城镇化全面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而所有的问题概括大致无非是人钱与思想这三者的问题。拆迁改建,基础建设,劳动力就业,政府和市场运作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尤其是当地劳动力的就业是居民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重要问题。
1、大量农村劳动力无法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方面城镇生活水平成本的提高抑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在城镇生活无论是吃住行还是教育成本都大大提高,这种情况让大部分农村劳动力都望而生畏只有少部分家庭向城镇转移真正融入到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城镇化建设因为资金问题导致城区的吸引力不够,提供的就业机会不够,不能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而有些农民的文化水平不够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市场所提供的就业岗位的所需能力不达标,也不能胜任新的就业岗位。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很多富余的农村劳动力无法实现就业,也就无法真正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长时间的存在对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势必会带来难以控制的潜在危害。
2、城镇化建设的理念不够或存在误解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念需要对城镇居民深入普及加深他们对新型意义的理解,中央政府规划出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科学的理论系统,明确了各阶段各阶层的发展任务和目标,但是部分城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解显然远远不够甚至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也存在着一定的误解。一部分城镇单纯盲目的认为城镇化建设就是多盖楼多修路而已,继而毫无意义的扩大城镇化的规模,甚至出现各城镇互相攀比的现象阻碍着新型城镇化的稳定健康发展。因为盲目攀比让新城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就业机制不全,就业岗位少。而搬入新城区的劳动力大多从事农业劳动从事非农业劳动力的能力素质不够致使这部分劳动力就业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较差,这些自身存在的种种因素影响到了他们真正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设中来并且同时也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
3、城镇发展水平不平衡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不够
一部分城区的工作中心主要集中在中心城镇或者是临近中心的郊区,对于远离中心的肇陈镇的关注力度不够。小城镇的城镇化建设远远落后于中心城镇,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服务业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甚至在资金支持上面都有不平衡。而一些偏远地区往往受限于自身的地区条件交通条件等方方面面从而本身的经济发展就落后于其他地区并且经济发展缓慢,并且这些地区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一般很难吸引外地资金的支持。而有些地区的村镇分布散落,因为集体意识薄弱,有些山区还处于自我管理或者无人管理状态,要是这些地区的农业人口聚集存在一定的难度。
4、产业支撑能力薄弱 缺少特色能力产业
大多数新建的城镇化城区,第二三产业能力普遍薄弱,没有特色经济支持,经济结构单一,自身造血能力差,不能肩负起带动辐射周边的任务,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总体水平偏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虽然各种商贸城各种市场建立起来但是缺乏特色的经济产业圈没有特色专业店,并且人们购物的场所也还是前往主城区新城区的吸引力小。而且各种产业发展不均衡,各种农贸市场超市所占比例大而电子类产业所占比例小。同时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较小,产业基础薄弱,面对经济危机的能力较差。
5、地方政府财政不足 征迁改造存在不和谐因素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各种旧城改造新城区建设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征用土地的费用,征迁的费用等各种费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完成。而政府资金不足这些资金就需要政府的通过企业融资而来,而企业的融资又要受到企业的限制,往往城区的楼房建设等企业通常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又有可能存在安置房不安全质量不过关等问题。而另一方面由于征用土地的费用不合理或者是征迁的费用不合理甚至于有些村民不愿意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这些问题上有些地方政府或许在双方意愿没有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强制搬离,使矛盾激化,或者是在安置房问题上存在受贿等问题,使村民对政府存在不满甚至不信任政府。这些存在因素如果迟迟得不到解决对政府和社会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也会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阻碍。
6、措施
从各种问题上分析来看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虽然整体水平有成绩有发展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各种问题。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现阶段我们必须要在摸索中不断解决所发现的问题找出相对措施如此才会让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的道路更加平坦有序。
1、创新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
吸取目前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教训总结经验成果,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充分利用我国目前的优势、现实条件和基础,创造出一条适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道路。新型城镇化要以产业集聚、人口相对集中、土地集约为主要方向,打造有影响作用的中心城市,有承载作用的县级城市以及有战略作用的农村社区,来推进中心城市、小城镇以及农村社区协调有序发展,推动城乡全面协调一体化发展。
2、加强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快科学推进
科学的划分城市的功能区域,城市发展规划部门应以城市发展新区为立足点,按照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加快城市功能区的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促进城市、乡村规划以及专业专项规划、详细规划齐头并进增强区域空间的管控能力。同时城市规划也要注意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通过旧城改造发展卫星来缓解城市中心压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积极发展公共交通提供多样化的交通出行方式,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
3、加强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
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扩大城市承载能力,加强周边小城镇与中心城市的联系与合作,实现产业互补,交通一体,基础设施和服务共同建立的空间发展新格局,加快新城区的建设速度,把新城区作为人口集聚、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拓展的主战场,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建造卫星城来承接城市人口的转移和功能分担,加快建成承接主城,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区域性新区。加快旧城的改造力度,加强旧城区基础设施的改造,合理调控区域的土地利用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同时也要依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发展规律,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加快小城镇建设。
4、强化核心产业建设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立足于本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发展地区优势产业,将战略新兴产业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动力。推动自助创新能力,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大对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扶持力度,以推动第二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同时要鼓励新型生态农业的发展,使农业向标准化绿色化规模化转变。
5、建立政府调控和市场主导相结合全面协调发展机制
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坚持市场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主导地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充分尊重市场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加快推动当前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问题,促进户籍和土地的合理流动,将土地流转资金以社会保障和补偿金的形式返还给农民。同时也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总而言之,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因地制宜的使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走上以质量效益为主导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
[1] 十八大报告.人民日报,2012,12,20.
[2] 姚士谋,陆大道等.顺应我国国情条件下的城镇化道路,经济地理,2011.
[3] 刘沧彦.江西城镇化发展思路及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14(1):62-66.
[4] 李华,王敏.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是城乡统筹的关键[J]中国合作经济,2011(2):63-67.
[5] 姚士谋,陆大道,陈振光,等.按科学发展观审视我国城镇建设的大局[J].经济地理,2012,32(5):1~6.
(责任编辑:刘 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