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满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区功能建设路径选择
郭红满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44)
本文在介绍金融产业集聚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区建设现状,发现其仍然存在金融机构单一化、创新不足、信用环境欠佳等问题。在构建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区功能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加强监管,提升金融机构层次,突出本土优势,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和服务职能。
郑东新区;金融集聚;功能建设;路径分析
在国务院32号文明确提出“加快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之后,郑州市也在不断地加强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区的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郑州的金融市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郑东新区金融商务中心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其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在全国中心城市积极规划建设金融中心的趋势下,如何加强郑东新区金融核心区功能建设,使金融核心区更好地促进河南经济发展以及辐射中西部城市,成为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金融服务中心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郑东新区是郑州发展中的一个新型城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为郑东新区金融集聚区提供了强大的经济腹地;优越的地理优势可以降低各种信息成本;龙子湖高校园区人才的培养为其金融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创新机制。因此,经过多年的发展,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区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初步具备了发达的网络功能和高效的服务水平。
1、金融机构多样化,金融业态丰富
金融集聚区在形式上应该要有大量的金融机构在地域上的聚集。郑东新区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采取各种形式来吸引金融机构入驻。截止2014年,落户郑东新区的金融企业,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财务公司等在内的187家金融机构。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区除了具备“一把如意”上的这些金融机构之外,在布局上还有一块“美玉”,那就是金融后台服务园区,这里主要布局了一些金融后台服务机构(数据中心,灾备中心,呼叫中心),以此来积极发展金融外包服务业务。集中的金融机构和丰富的金融业态使郑东新区迅速成长为河南省金融集聚核心区。
2、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
截止2014年底,全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总量4.19万亿元,其中33.4%的存款集中在郑州市。河南省金融机构各贷款余额总量为2.76万亿元,其中郑州市拥有的贷款余额达到了39.5%,其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在河南省区域内远远高于其他城市,这表明郑州市拥有大量的金融资源,金融集聚功能已经初现倪端。
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区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金融业没有完全发挥其“经济血液”的功能
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区域从2004年就开始筹建,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郑州的金融业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经济血液”的功能,金融业增加值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也没有明显的优势。根据国外成熟金融中心的经验来看,金融业的增加值要达到GDP的10%,而国际性的金融中心这一指标都在18%以上。国内的上海、深圳、北京这一指标在2010年也分别达到了11.99%,13.54%和13.2%,而郑州一直都在6%左右徘徊,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说明郑州的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度较低,还没有充分发挥其“经济血液”的功能。
2、金融创新力度不足
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基石,而人才是促进金融创新的关键。郑东新区虽然聚集了龙子湖高校园区,以及一些科研机构,但是在培养金融人才方面还很薄弱。在众多的高校中,还没有一个金融学博士点,金融科研能力极其有限,缺乏金融高端人才。没有大批高精人才,就无法推进金融创新,同时受到国家经济政策辐射范围的有限性,一些金融创新政策都没有在河南省进行推广和施行,从而使得郑州市乃至整个河南省体会的金融创新相对是比较落后的。
3、信用环境欠佳
良好的信用环境是支撑金融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有力支撑,因此,“诚信”是金融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然而目前虚假广告、价格欺诈、骗保、拖欠贷款、各种违法集资活动、行政干预等现象不断出现,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损害了河南形象。这样的信誉环境只能让内部的企业出不去,外部的企业不敢进,这些对当地的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无疑都是不利的。
1、充分发挥政府部门服务职能
金融中心的形成模式有自然形成和政府主导两种模式。20个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中心的形成模式大多依赖于政府主导,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市场经济起步较晚的国家,政府在金融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区建设过程中,既要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服务职能。
(1)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意识。地方政府各部门要转变角色,明确各部门职能,增强服务意识,从项目洽谈到落地建设再到日常经营对金融机构实行“一条龙”服务,积极为郑东新区金融集聚区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务、高效的审批服务、积极的政策沟通与咨询服务等工作,对郑东新区金融聚集核心区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和正确引导。
(2)加强法制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拥有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保证区域内金融和经济形成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于建设金融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政府部门除了加强城市建设,为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业人员提供有吸引力的工作和居住环境之外,还要加强政策环境建设,法律制度和诚信环境建设,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增强对优质金融机构和优秀金融人才的吸引力,以保障金融业长期稳定发展。
(3)加大宣传力度,提升郑东新区的知名度。对内,通过社区各基层部门,加大金融法律宣传力度,开展诚信教育,向全市人民普及金融知识,广泛宣传加快建设郑东新区金融集聚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提升河南人民对郑东新区金融核心集聚区建设的认知水平,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文化。对外,为郑州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利用各种媒体来宣传郑州,搭建各种研讨会、金融专家论坛等平台,吸引专家为郑东新区金融发展出谋划策,推动郑东新区金融机构对外的金融合作与交流。另外,还可以对外宣传郑东新区,提高郑东新区的关注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向全国推广郑东新区这张“河南名片。”
2、充分发挥监管机构风险防范职能
金融业要发展就要不断地创新,扩大市场规模,但是与此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实现回报和风险的平衡才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加大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
(1)监管要全面。监管部门的职能要涵盖金融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尤其是风险较强的金融衍生品,落实包括市场准入、市场定位、合规性监管,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防范金融风险。
(2)监管方式要灵活。日益复杂化的金融创新,给监管部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要求监管部门紧跟市场动态,注重加强与金融市场微观主体的沟通,采取灵活的监管模式。
(3)建立各监管部门协调机制。金融各监管部门不但要明确各自职能范围,同时要加强沟通协调,避免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应和政府相关部门一起努力,共同构建郑东新区和谐、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3、突出郑州金融特色,提升金融机构层次
(1)大力发展期货交易,突出郑州金融业特色。郑州期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是郑州金融业的品牌。目前棉花和小麦期货价格不仅在全国,在全球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已经被纳入全球报价系统,在国际上被称为“东方芝加哥”。因此,我们要加强政策扶持,活跃期货市场,支持研发和上市新产品,进一步扩大交易总量,并以此为突破口,将郑州金融业推向全国。
(2)进一步发展壮大本土金融机构,打造本土金融品牌。大力支持郑州银行、郑州商品交易所、中原期货等本土金融机构做大做强,采取后发优势,应高标准、高层次加快中原银行的建设步伐,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提升服务意识和管理理念,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经营范围和影响力,并以此为契机扩大郑州在区域内乃至全国的知名度。
(3)积极引进金融法人机构。目前郑东新区金融机构中分支机构较多,法人机构少,这样金融机构在业务审批、信贷权限、资金调配等方面缺乏自主型,在区域内的金融总部效应尚未体现。我们要进一步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扩大进出口贸易,充分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引进外资银行在郑东新区设置区域性总部或者其他功能型中心,以提升郑东新区金融机构层次。
4、加强本土人才培养,推进金融创新
人才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经济的发展,对金融业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金融机构从业务、产品、制度等多方面进行不断地创新,而创新就需要大量的高端专业人才。河南是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并不代表人力资源丰富。因此,我们需要大力培养符合现代金融业发展的专业性人才,尤其是本土人才的培养。在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设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积极培养,扩大金融人才培养规模,搭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标”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金融高级管理人才,以解决制约河南经济金融发展的人才瓶颈,加大财力支持,吸引和聚集高校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等创新要素,从而推进河南省金融创新。
[1]王步芳:基于产业集群的首都金融业发展策略探讨[J].北京市财贸管理学院学报,2006(4).
[2]刘静、敬艳丽: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发展可行性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4).
[3]周淼:金融业集聚理论研究及其对推进郑东新区金融集聚区建设的启示[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
[4]潘英丽:论金融中心形成中的政府作用[J].上海综合经济,2002(10).
[5]张凤超、王亚范:关于区域金融成长的理性探讨[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
(责任编辑:李桐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