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12-28 14:09:03热娜古丽艾则孜
当代经济 2016年22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人力资源新疆

热娜古丽·艾则孜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新疆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热娜古丽·艾则孜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新疆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基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新疆经济的稳定发展对我国的和谐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开发新疆人力资源是构建和谐新疆和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新疆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及成因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

新疆;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人力资源作为推动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全疆农牧业人口、贫困人口、文盲半文盲人口众多。长期以来,人们在欠发展、竞争较小的环境中生活,形成了较落后的生产观念,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层面,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新疆劳动力并不缺乏,缺的是科研技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劳动者专业技能,对促进新疆的经济增长,维持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对新疆人力资源开发的历程

新疆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还是关乎各民族团结、社会整体稳定发展和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问题。新疆人力资源的开发在当地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外地区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凡是人力资源开发充分的地区,发展就比较理想,反之就比较落后。因此,应将新疆的人力资源开发作为该地区社会整体发展工作的重要任务。

建国初期,我国对民族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和细化。1950年,西北民族学院成立,主要面向少数民族地区招生,有力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到1956年底,全国的少数民族干部数量已经增加到21万人,比建国之前的2万人增加了10倍左右。1957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进一步强调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以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同年5月,李维汉在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大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到1965年,在内蒙古、新疆、宁夏等自治区已经设有高校30所,这些少数民族高校对当地的政治、经济建设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到1966年,全国少数民族干部已经增长到80万人,成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核心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不断重视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该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翻开了新的一页。新疆作为各少数民族聚集地,设有高校从1978年的10所增加到2013年的36所。新时期,新疆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基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新疆经济的稳定发展对我国的和谐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国家强有力的支持下,新疆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取得了稳定快速的发展。关注人力资源开发对新疆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促进和谐新疆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新疆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

1、新疆人力资源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人才总量不足

首先,文盲和识字少的人口较多。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新疆总人口为2181.33万人,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63.52万,约占新疆总人口的2.91%。其次,总体人口的文化程度偏低。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应用平均受教育年限公式计算出新疆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19年,虽然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工作那么多年,这个年限表明新疆人力资源的受教育水平还达不到初中毕业的水平。再次,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少。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新疆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仅231.53万左右,占新疆总人口的百分比约为10.6%。新疆存在的高出生率也影响了新疆人口文化程度的提升。据统计,新疆2014年的出生率为16.44%,占全国第一位。

新疆人力资源中从事科技科研的人员和从事专业技术的人员较少。据统计,2013年新疆每万人拥有的科技人员数量为3.05个,拥有的科研人员为1.63个。可见,新疆拥有的从事科技、科研工作的人员是比较少的,这些人员对推动新疆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据统计,2013年新疆的专业技术人员有446213人,占新疆总人口的百分比约为1.97%。由此可见,新疆人力资源存在人口总量与人才总量严重不同步的问题。

2、新疆的大部分企业家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度欠缺

新疆的大部分企业家在经营运行过程中,主要关心财务管理和市场开发方面的工作,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度欠缺,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的企业很少,对员工投资、给他们提供学习机会的企业更少。

3、新疆人才流失严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这种发展模式直接导致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拉大,使得人才流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特别是像新疆一样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流失更加严重。除此之外,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在新疆留住人才上起着重要作用。从2009年发生“7·5”事件以后,新疆人才流失更加严重,部分人才都流向内地发达地区。

三、新疆人力资源问题的成因分析

1、偏远的地理位置和劳动者落后的观念

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远离中心城市,四周有高山阻隔,森林覆盖率低,再加上干旱缺水,因而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的现象十分严重。总之,新疆地区自然条件严酷,生存条件差,一些人才不愿意在新疆定居从业。新疆的劳动者长期处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社会,形成了落后的思想意识,没有意识到当地经济发展的落后性所在,对自己的生活水平普遍感到满意,因而形成了不思进取的观念,不愿意学习新的知识来改变这种状态,在这种落后观念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他们市场意识淡薄。此外,劳动者自身不主动提高自己,只看重眼前的短期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不对自己进行教育、文化知识方面的投资,因此跟不上当今经济发展的节奏。

2、大部分企业家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认识淡薄

首先,因新疆需要开发的市场较多,大部分企业家在经营运行过程中把关注力放在市场开发和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上,还没有认识到长远稳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忽视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投资。其次,新疆的大部分企业家长期在封闭式环境下经营业务,在传统的商业模式和观念影响下只关心眼前的利益。

3、人才待遇较低

导致人才流失的因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经济待遇问题往往是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由于地区工资待遇通常是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而定的,因此,尽管近年来新疆出台了引进人才的相关政策措施,提高了人才待遇,但东部沿海地区较好的待遇条件仍然吸引了大批的人才流向发达地区。

四、加强新疆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1、重点抓好基础教育,从小提高自身素质,改变劳动者落后的观念

新疆的教育水平严重偏低。根据2013年统计数据,新疆总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19年,这个年限表明新疆人力资源的受教育水平还达不到初中毕业的水平。因此我们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要重视基础教育,重点抓好九年义务教育,保证孩子受教育的权利,使该地区的文盲率尽快降低,从而提高人们的初级文化水平。首先,要加强各方面的管理,选拔骨干教师。加强其思想素质的修养,培养其具有坚定的事业心,热爱教育事业;加强其专业素质教育,使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增强其责任心和责任感;为骨干教师创造成长的条件和环境。注重为骨干教师创造积极的成长条件,开拓其视野,接受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其次,个人方面,要认识到学习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要认识到教育不仅是一项支出,更是一种重要的投资,只有自身素质和技能的提高才可以拥有更好的工作和晋升机会,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最后可以得到更好的工资报酬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新疆企业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首先,对员工进行培训。企业家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邀请相关专家和人才,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指导,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增长员工见识、开拓员工视野,提高其技能水平,适应现代化的工作需要。同时,组织优秀员工去疆内外地区进行商务考察,学习和了解已成功企业的企业管理和经营模式。其次,企业自己建立学习、交流及研讨的平台,邀请疆内外成功的企业家,组织人才交流活动。再次,在企业里营造学习氛围,给员工安排具体的时间去搜索有关经济的最新消息,定时去关注有关经济的新闻和企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最后,企业家通过向当地的科学技术协会申请成立企业科学技术协会来更好发展自己的企业。协会成立后,业务上可接受当地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这样能更充分发挥该企业科技人员的作用,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人员围绕公司的中心工作,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公司良好发展和当地经济繁荣。

3、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引进人才

社会稳定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新疆做到社会稳定,才能实现当地经济稳定发展和吸引人才。2013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举行专门会议,对新形势下新疆工作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就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长治久安是治疆的总目标和总要求。要紧紧围绕长治久安,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将长治久安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围绕长治久安来统筹推进各方面的工作。会议指出,稳定和发展并不矛盾,而是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一切改革发展都无从谈起,再好的规范方案都难以实现,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是基础、是前提,经济上不去、民生问题解决不好、民心抓不住,稳定最终也保不住。抓发展,应以有利于长治久安为中心。

[1]自治区召开干部大会传达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N].新疆日报,2014-01-22.

[2]瞿畅、余晓钟: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8).

[3]戴天心: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策略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3).

[4]周群英、陈光玖: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结构特点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8).

(责任编辑:熊亚)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人力资源新疆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6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新疆多怪
丝绸之路(2014年9期)2015-01-22 04:24:46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52
人力资源服务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03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