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渠雅麟 苏云鹏
天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研究
◎文/渠雅麟苏云鹏
摘要: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是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定位之一,该核心区将作为以资源配置为主的区域性服务型国际航运中心,服务于京津冀城市群、辐射东北亚经济区域并带动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天津在区位、政策等方面已经具备了一系列发展优势,通过对天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SWOT分析,将重点发挥自贸区政策优势,从制度改革到产业发展等领域推动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
关键词: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SWOT分析
苏云鹏(1982—),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邮编:300072
近年来伴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天津的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设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当前,天津急需清晰界定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定位与功能,并深入剖析天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条件与问题,这将成为形成科学可行发展思路的关键。
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国际航运中心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从早期的货物中转、货物集散中心到上世纪50年代的货物集散、加工增值中心,再到新世纪以来的综合资源配置中心,历经三代演变,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日趋完善,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愈发显著。根据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将是位于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范围内,航运设施先进完备、航运资源高度聚集、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规范发达,航运政策开放自由,具有区域性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港口大都市。相应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需具备以下发展特点:一是港城互动。港口是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发展的基础,港口与城市之间应结为“港为城用、城以港兴”的关系;二是区域协同。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不是单一的港口或机场,而将有机集成京津冀及环渤海区域的港航资源,以形成服务于世界级城市群的港航服务能力;三是功能集成。货物、资金、信息的集散是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必然集物流、贸易、金融、信息处理等功能于一身,因而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也将是区域性的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四是产业完备。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具有为世界级城市群服务的产业发展能力,覆盖全部港航产业链条,既包括航运融资、海事仲裁等上游产业,船机租赁、邮轮经济等中游产业,也涉及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下游产业。
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将定位为以资源配置为主的区域性服务型国际航运中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将主要发挥三大功能:一是服务京津冀城市群。国际航运中心是世界级城市群参与和影响全球经济的枢纽,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将通过货邮、资金、信息、人才等服务沟通京津冀城市群与世界的联系,提升京津冀城市群的国际竞争力;二是辐射东北亚经济区域。随着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剧,东北亚区域合作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均在加强。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中,天津具有对东北亚的突出地缘优势,这要求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要发挥对东北亚区域航运要素的组织、协调与控制功能,从而提升中国经济对东北亚区域的影响力;三是带动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建设将全面提升天津的产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从而带动“十三五”时期天津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优势
天津具备发展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显著优势:一是区位优势。天津地处环渤海区域的中心位置,对内面向“三北”,对外面向东北亚,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天津是中国连接俄罗斯、蒙古一线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天津港是亚欧大陆桥东部最近的起点,这些优势都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区位基础;二是海空两港优势。天津是京津冀乃至整个环渤海地区唯一兼具大型海港和空港的城市。天津港处于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城市带的交汇点上,是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中国第二大外贸口岸、连通海上和陆上两个“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连接东北亚与中西亚的纽带。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服务面向环渤海,辐射三北,市场服务客货并举、以货为重,独特的海空港优势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形成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三是自贸区和保税区优势。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北方唯一的自贸区,天津港保税区是北方最大的保税通道,被国务院批准为区港联动试点。自贸区和保税区具有货物进出自由、免税等优势,从国际经验看,世界著名国际航运中心无一不是自由港。由此,天津自贸区和天津港保税区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制度环境。
(二)劣势
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突出表现在自身的两个劣势:其一,天津港为人工港,自然条件处于劣势,与曹妃甸、大连等环渤海区域的天然良港相比,天津港疏浚成本高,港口作业也容易受到极端天气条件的不利影响;其二,天津机场紧邻首都机场,客货吞吐量处于劣势,作为首都,北京日益成为海内外各类资源的聚集地,机场客货资源也不例外,这使得首都机场形成了巨大的虹吸效应,制约着天津机场的发展。
(三)机遇
在近年来国家的顶层设计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面临着诸多新机遇,主要有:一是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天津定位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在海港方面提出要加强津冀沿海港口规划与建设协调,在空港方面提出增强天津机场区域枢纽作用、建设北方国际航空物流中心,这些措施都为天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提供了重要机遇;二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机遇。在我国开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过程中,凭借海空两港和发达的经济基础,天津在这一国家战略中将大有可为,这有利于提升天津的港航能力以及在东北亚区域的国际影响力,从而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形成带来机遇;三是首都机场容量饱和与北京新机场建设期带来的机遇。京津的航空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同属一个市场,客货源的生成和运输组织具有较强的同质性和互补性。2014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8612.8万人次,超过了其8200万人次的设计保障能力,首都机场的客货需求溢出给天津机场提供了承接客货量的机会。
(四)挑战
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面临的外部挑战主要有:一是津冀港口竞争大于合作的挑战。津冀港口数量众多,天津港与河北众港口在主要运输货种和服务地域范围上多有重合,竞争挑战始终存在;二是津冀机场业务交叉带来的挑战。《民航局关于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的意见》要求石家庄机场发展航空快件集散业务,这与天津机场的航空物流业务形成一定重合。目前,正定机场在建的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和航空邮件处理中心已经使其实现了海外购物、本地仓储配送一体化和航空邮件自动分拣、分拨和安检一体化,这都对天津带来严峻挑战。三是周边机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北京新机场距天津机场仅85公里,市场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其投入运营将有可能使天津部分航空运力和本地客货源流失。
(一)充分发挥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优势
自贸区的政策优势集中于“开放”二字。自贸试验区获批后带来了多重政策利好因素,这些宽松性政策不仅涉及贸易领域,更覆盖了航运、物流、金融等诸多方面。同时,海关、税务、工商、银行等一系列职能部门参与其中,将在外汇、税收、监管、金融等方面为入驻企业带来政策优惠,与此同时,国内外企业也将享有包括区内贸易、货物、人员,以及货币流通等方面的自由,这些都将有力推动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发展。
(二)加紧完善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
当前,天津一方面要加快建设通向港口和机场的道路,另一方面是建设通向腹地的重要骨干公路和骨干铁路,要在陆路交通体系建设上增加投入,加快形成腹地和港口高效连通的大交通系统。要以提升港口物流服务功能、产业聚集功能和对外开放服务功能为抓手,构建自由贸易和港航物流相融合的货运枢纽;要加强港口岸线资源整合,提升港航资源利用效率;要全面推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循环低碳型港口;同时,要加快提升港口行业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三)积极构建现代航运服务框架体系
一是大力发展航运服务业,包括航运金融业、航运保险业、航运中介服务业、航运咨询产业,完善航运政策法规服务,加快发展航运人才教育等产业;二是提高航运金融服务水平,充分利用自贸区融资租赁平台,积极完善与融资租赁相关的配套服务产业,推动飞机、船舶等大型航运设施的融资租赁业务发展。吸引有实力的航运专业银行、保险公司、资金结算中心落户自贸区,扩大天津在飞机船舶融资、航运保险等领域的业务规模;三是争取在津设立“天津航运交易所”,吸引更多的航运交易机构和中介组织落户天津。
(四)全面提升港航产业市场份额
面对国内外海上运输、航空运输、邮政、快递以及港航服务业争夺日益激烈的态势,天津要全面优化港航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布局。一是做实做优传统业务,稳步提升天津的海港和空港货邮吞吐量,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二是抢抓新兴市场业务,面对国内快递业的飞速发展,天津要加紧争夺快递市场份额、着力引进国内外快递巨头、加快布局快递分拨中心。以获批国家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为契机,在拥有发展基础的武清开辟铁路快递专用车站,以抢抓京津冀和环渤海的快递业务,提升天津的货邮集散能力。三是发挥天津自贸区、自创区等多重政策利好,吸引更多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天津,为港航货运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五)加速推动海运业创新发展
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获批也为航运业扩大开放、创新改革提供了重要机遇,天津可充分借助这一平台探索在海运领域的创新与改革。一是探索进一步开放与海运相关的服务业市场,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形成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尝试在航运金融领域实施更加开放的政策,积极探索多层次的航运资本市场,探索建立国际海运交易市场和海运定价中心,在国际海运市场争得更多的话语权;三是对海运财税政策进行新探索,配合国家部委推进国际海运财税政策改革,探索先行先试举措。
(六)进一步深化港航领域的行政体制改革
在航运领域,部门分割、行政阻隔的现象依然存在,唯有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来革除这一弊端。要积极协调海关、海事、检疫、边检等行政执法部门,为港口和机场用户打造高效便捷的一体化通关服务;着手改变机场片区行政条块分割局面(机场片区分别隶属机场、东丽区、空港经济区管辖),使该片区从宏观规划到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土地预留等环节均实现统筹发展;另外,要加强东疆港保税区、中心商务区和天津港保税区的行政协调,使三者在金融租赁业务上形成有序竞争与密切合作。
责任编辑:虞冬青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255-(2016)02-0005-03
作者简介:渠雅麟(1998—),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邮编:30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