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金
摘要 中学民族舞蹈教学具有优化完善中学生人格品质的作用。而目前,中学民族舞蹈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中学民族舞蹈教学实践,从七个方面浅谈中学民族舞蹈教学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 民族舞蹈 中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7.053
西汉学者毛亨为《诗经》所作的《大序》里写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中学民族舞蹈教学中包含了对教学对象——中学生真、善、美的引导与追求之心。学习舞蹈首先来自学生对舞蹈动作的模仿,舞蹈动作是否标准,是否到位,发力点是从哪个部位等,这是形体动作,渐渐发展成创设出与之相符合的意境情感世界。舞蹈之美,在于用心,在于用情。无论是真、善、美还是与之相反的假、恶、丑,均可以表现于舞台方寸之间。作为一位有责任的中学舞蹈教育工作者,如果一方面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舞蹈专业素养,作风合格,业务精湛,那么教师所具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这样的学生往往具有完善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的审美素养。中学民族舞蹈教学不仅仅是创作美、塑造美的艺术,更加是用爱、用心优化完善中学生人格品质的教育。
1中学民族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学民族舞蹈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在:中学生对舞蹈课好奇心强,但是注意力和耐心、兴趣不会持续太久,课程安排少、且不够合理,如课程安排时间每周2节课。因为舞蹈课程在中学学校里,不是一门必修课,所以中学生对舞蹈课并不是很重视,刚开始还是蛮有兴趣的,可课程是每周才上2节课,课程与课程安排之间相隔时间太长,舞蹈训练时间又太少,太短,再加上中学生文化课课业负担相对比较重,舞蹈课上所教学的内容,回去后基本上都没有勤加练习。此外学校缺少舞蹈专业教师,还有就是舞蹈教材有的不大适合中学生等。
2中学民族舞蹈教学之改进对策
2.1补充新鲜血液,招聘舞蹈专业教师
针对学校目前缺少舞蹈专业教师的问题,学校应该予以重视,可以向上级申请面向全市学校招聘舞蹈专业专任教师,由此来丰富该校的学生课程内外的艺术课程(如音乐、舞蹈、音乐与舞蹈)等的活动,来提高学生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与素质培养。对比其他学科的教师,舞蹈专业教师更应该具备多元化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应用性本领,而且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及个人魅力都会直接影响舞蹈教师的整体形象,同时对学生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教师招聘时要求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2.2加强教学经验交流,实现教育软资源共享
按照学校教育教学的安排“帮、学、带”的要求,由经验丰富的教师与年青的教师结成对子。老教师带新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例如,年青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去听老教师的授课,取长补短,教学相长。在这个网络发展的时代,每个人每天都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尤其是教师这个职业,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要给自己和同事构建一个相互交流、共同分享教学实践经验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有新的内容出现,使学生有一种新鲜感,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能用积极鼓励的话语,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活动中来。
2.3关注民族舞蹈元素的使用
民族舞蹈元素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音乐课的教学效果,反过来对民族舞蹈教学不无裨益。学生通过掌握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多种风格的民族民间舞蹈表演技能,可以在舞蹈学习中,深入接受民间舞的文化熏陶。比如在合唱比赛中,其中有一个班级选择了歌曲《最炫民族风》,笔者给出的意见是除了歌曲上的完整演绎之外,还要求在音乐间奏时加入民族舞蹈元素,主要以藏族民族舞蹈的动律为主,由班上选出五位女生,加上动作队型上的变化,以及搭配舞蹈表演的服装进行表演。这样的歌舞相伴,结果为合唱比赛增色不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4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修养
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形式之一,对于民族文化的预先了解有助于民族舞蹈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在上民族舞蹈课前,笔者都会布置一些课外阅读和有关课堂教学内容的信息技术收集和整理资料工作,例如分组收集和整理不同民族文化的资料工作,小组一:负责收集和整理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的风格特点;小组二:负责收集和整理藏族的音乐和舞蹈的风格特点;小组三:负责和整理维吾尔族的音乐和舞蹈的风格特点;小组四:负责收集和整理汉族的音乐和舞蹈的风格特点。分组准备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别收集和整理结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制作成PPT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教学中从民族文化切入,让学生体味民间舞蹈深邃的传承起源发展进程和其内涵,展现一个立体的知识结构,使舞蹈文化的传承,不仅仅停留在身体的模仿训练和肢体语言表达的层面上,而是从文化的深层次上进行拓展和讲授,使学生不仅知道动作怎样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也就是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增加学生的舞蹈文化底蕴,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外在形态到内涵文化,真正理解和掌握民间舞蹈的精华,达到身心合一,内外融合的民间舞蹈特征和风格。
2.5重视民族舞蹈中的教学创新
首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可并行教学民族舞蹈、体操等,以便保持新鲜感,有利于学生对舞蹈艺术的触类旁通和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以及丰富表现力的获得。蕴含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及民间流传的舞蹈风情的民族舞蹈,会让学生体会到含蓄、豪迈、直率的民族气质,接触了各民族舞蹈的同时,丰富了表演风格。有条件的可以结合本地区少数民族舞蹈,有选择性地学习具有代表意义的某些舞蹈,可以不过于追求纵深教学,以掌握其正确的风格特点和体态动律为目的。
其次,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有的民族舞蹈中的舞蹈动作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例如,在一节民族舞蹈授课上,授课内容是筷子舞蹈组合。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把所要教授的舞蹈视频多次重复播放给学生欣赏观看,还有用丰富形象的语言给学生描述分解动作,接下来所要授课内容的相关知识,如这是属于哪个民族的舞蹈,这个民族舞蹈特点、风格韵律、体形体态、舞蹈服装(服饰)特色等。
2.6重视民族舞蹈教学在中学生情感交流中的促进优势
在民族舞蹈中,可以积极采用“赏识教育”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实践工作。所谓“赏识教育”,它的核心就是尊重学生,即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做到信任、理解、宽容、鼓励。让学生在民族舞蹈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产生情感上的认同。此外,在舞蹈中存在同学之间的合作,如何正确指导学生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中学生来说,大多数是愿意与更多同学合作学习的。所以,民族舞蹈教案中的组合可以设计一些同学之间的协作。通过教师正确指导,来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在学习中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和发挥合作精神。提倡课堂教学的交际活动和促进多样化友谊形成,使学生相互接纳,加强彼此意识的沟通,感情的交流,提高学习的兴趣,构建积极团结协作、友爱、信任的良好氛围。
2.7注重民族舞蹈教学的基本功训练
民族舞蹈教学的基本功训练是舞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由于内容枯燥,且又苦又累,比如压腿、下腰等,对天性活泼、忍耐性较差的学生们来说,坚持下来很不容易,往往打退堂鼓的较多。对中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不要要求特别严厉,教师只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灵活组织,让学生愉悦学习,快乐提高,不要求学生舞蹈的专业性过强,但要抓住舞蹈的精髓。在教学过程中,把基本功训练和舞蹈联系起来,使他们克服心理和生理的障碍,品尝舞蹈带给他们的酸甜苦辣。他们所学到的不只是技能技巧,更是一种意志力的磨练,实现了由兴趣向内在需要的转变。
总之,中学民族舞蹈教学,使学生在不同动作动律、不同体态中了解我国的各民族特点,给学生带来比书本更为直接生动的体验与感受,感受各种民族民间音乐的旋律与节奏特点,感受各民族的人文精神。通过舞蹈教育,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情绪,启发学生的想像力,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可以得到培养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