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林林+吕青
摘 要:苏格拉底是述而不作的哲学家,他没有留下任何著作,其弟子柏拉图的《申辩篇》被学术界认为是能够基本反映苏格拉底思想的哲学篇章。《申辩篇》中苏格拉底首先提出“我对自己一无所知”,进而提出“认识你自己”这一原则,其哲学思想关注点开始从自然哲学转向人的现实世界。苏格拉底认为人的心灵的最大程度上的改善才是人生活的价值,即“美德即知识”这一原则的目的所在。苏格拉底把世界归结为一种善的目的,并始终在劝人们行善,直至生命结束。
关键词:苏格拉底;美德;知识;《申辩篇》
中图分类号:B502.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1-0069-02
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70年的雅典,成长于雅典的黄金时代,继承了古希腊哲学的优秀思想。但在暮年时雅典民主制面临着危机,雅典人缺乏信仰而追逐名利,苏格拉底以“牛虻”自诩,用刺激、警醒的言语来拯救雅典人日益麻木的灵魂,却遭到了一些雅典人的敌视。近七十岁的苏格拉底受到了两项指控,指他腐蚀青年人的心灵,相信他自己发明的神灵,而不相信国家认可的神。苏格拉底虽在法庭上作了精彩申辩,最终还是被判有罪。苏格拉底坦然接受审判结果,拒绝了所有人的帮助,甘愿用自己的生命来唤醒雅典人的醒悟。苏格拉底是述而不作的哲学家,他没有留下任何著作,其弟子柏拉图撰写《申辩篇》来记录苏格拉底在法庭申辩的言行,借以怀念恩师。
一、“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美德思想的起点
苏格拉底深刻地认识到,雅典人把自己生活的幸福定位于身体或财富,并视两者为他们优先关注的对象。苏格拉底前瞻性地认为财富和地位不能带来善,但是善能为个人及国家带来财富等不能带来的东西。“认识你自己”这一命题把哲学研究的重点从自然哲学转向人的现实世界,从而关注在人的心灵上,苏格拉底由此也建立了自己的美德观念。苏格拉底从“认识你自己”这一原则出发,他首先认为自己一无所知,抱着这样的态度才能关注人自身美德的完善即善这一目的。进而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把美德和知识等同起来,并认为美德是可教的,学习美德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
(一)苏格拉底的智慧在于对自己一无所知
《申辩篇》中苏格拉底的朋友凯勒丰向德尔斐的神询问谁比苏格拉底更聪明,德尔斐神谕说苏格拉底是最聪明的人了。苏格拉底为弄明白神谕的真意,先后拜访了有名的政治家、诗人、有本领的工匠,发现了“他们的错误掩盖了他们确定的智慧”[1]8,这个错误就是认为自己对其他行当也有所了解。“但是,先生们,真正的智慧是神的财产,而我们的智慧是很少的或是没有价值的”[1]9,苏格拉底认为自己聪明就是对自己一无所知。
(二)“认识你自己”是实现美德的起点
“苏格拉底犯有爱管闲事之罪,他对地上天上的事务进行考察”[1]4。苏格拉底认为早期的自然哲学家以感官为依据认识和探讨宇宙的本源,对万物的解释是以自然物为原因,对宇宙的认识方面也是众说纷纭,而不去关心人自身,自以为是。苏格拉底试图向每个自认为聪明的人指明他是不聪明的从而来帮助神的事业,苏格拉底认为对哲学的研究应该回归于人自身,关注人的本性,认识自己。
深入了解你自己,这是一件最必要知道的事情,是正确认识自我的方式。苏格拉底通过辩论或诘问式的方法让雅典人认识到自己道德观里的弱点,其目的是为了清除在他们心中存在的错误的假设或想法,使他们能接受新的知识,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美德观念。
(三)“认识你自己”是为追求自身的完善
对苏格拉底而言,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就是认识德性。“我每到一处便告诉人们,财富不会带来美德(善),但是美德(善)会带来财富和其他各种幸福,既有个人的幸福,又有国家的幸福。”[1]18苏格拉底试图说服他们思考他们的最高利益,从而离开荣誉和财富的斗争,去培养理性的思考能力,从而进行理性的行为,因为只有知道了美德,才能做正确的事情。
正如西塞罗所说,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地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
二、“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美德思想的核心
(一)“美德即知识”与“认识你自己”相互呼应
“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是苏格拉底关于美德问题的基本主张。“美德”(arete)在希腊语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亦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而人的美德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后来便有了伦理上的意义[2]57。指的是过好生活和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记忆中最高尚的技艺[3]40,它出自于人所共有的理智本性。这里所说的知识,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学问知识,着眼点在于知识的价值。这种知识是出自于人的理性,而并不是技艺知识和专业能力知识。没有这种知识,就会使自己的判断受到干扰,也就做不出符合道德的行为。如果有了这种知识,就拥有了关于美德的知识,就明白了“善”,就会做正确的事过“好的生活”。“美德即知识”和“认识你自己”这两条原则是相互呼应的。
(二)美德等同知识
苏格拉底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的结论。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本性是向善的,没有人知道了有关德行的知识而不会去践行的,没有人志愿追求恶或他认为恶的东西。无论是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也可以这样说每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无知识的事情上则是恶的。“要么我没有起坏的影响,要么我起了坏的影响确是无意的”[1]13,苏格拉底申辩过程中以自己为例,他说如果知道有关德行的知识而去腐蚀青年这是不可能的,相反他如果没有有关美德的知识而腐蚀青年,是可以被训导的和被原谅的,因为无人有意作恶。
(三)美德是可教的
“美德即知识”是认识美德的内在原则,苏格拉底认为这种知识是可教的。美德既为知识,而知识、智慧当然是教育的结果,所以美德也是可教的。美德是人的本性,但是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拥有关于美德的知识,通过教育使人具有道德的知识,是在理性的指导下认识的。通过理性思考了解善与恶的区别,才有可能成为有道德的人。“不可一日不谈善和其他各种主题,你们听到我和其他人谈论和思考这些事情,这确实是一个人所能做得最好的事,不经受这种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1]27。如果你有技艺的知识或有某个行业的专业知识,但是关注点是自己的身体或者职业,并不以真正的知识为目的,那就忽视了最重要的事。人的价值就在于追求知识的完善,其实也是追求道德的完善。他认为万物的存在和发展以追求完满为目的,即趋于完善或好,具体到人身上,就是“美德”。
(四)美德可以明辨是非
美德趋向完善是生活的目的,既然确立了“美德即知识”这一原则,那么践行这一原则“最好的最方便的办法不是封住别人的嘴而是自己尽力为善”[1]29。通过自我反思和理性思考,人才会开始看到那些他错误地以为属己的思想、信念,才会努力改进和完善理性的自我。也就是明白真正的知识来自美德,来自人的内心,就能够明辨是非,能够进退得宜。
三、苏格拉底生死观是对美德思想的具体阐释
(一)苏格拉底对待死亡的态度
“你们也必须充满自信地看待死亡,并确立这样一种坚定信念:任何事情都不能伤害一个好人”[1]31“怕死只是不聪明而以为自己很聪明、不知道而以为自己知道的另一种形式而已。”[1]17苏格拉并认为死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怕死反而是自己无知的一种表现,他不会痛哭流涕以获得审判员的同情以获得轻判。苏格拉底坦然接受审判结果,认为死亡会治愈一个拼命想要拯救雅典人而被嫉恨的自己。
苏格拉底在采取任何行动的时候只考虑一件事,那就是他的行为是否正确,无论是善人还是恶人都一样。苏格拉底从来没对任何人与正义不符的行为表示过支持。“我也不认为自己由于面对危险而必须放弃耿直,我对我的申辩方式并不后悔”[1]28。所以在审判中,他毫不留情地指出人自以为聪明却一无所知,指责雅典人过多地追求荣誉地位而忽视对美德的追求,对雅典的民主制进行了诘问。他认为自己并没有做错事,而是受到了嫉妒和造谣中伤,他是雅典的好公民,一生为雅典服务而没有得到报酬,再也没有这么无私的人了。这些话无疑会激怒审判官和审判员,但他还是要做正确的事。
(二)苏格拉底的死亡是对美德思想最好的践行
苏格拉底是神派来的礼物来让雅典人思索人的本性和美德。“为了服从神的命令,我接受了这种义务”[1]22苏格拉底不从事政治生活,不收取一分回报,把所有的时间用在与人交谈美德上。苏格拉底说“只要我还有生命和能力,我将永不停止实践哲学,对你们进行规劝,向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1]18而停止这项使命则是对神的背叛。所以说死亡对苏格拉底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接受朋友的救助而生,苏格拉底无法忍受雅典人关心的事,即“挣钱、有一个舒适的家、担任文武高官以及参加其他活动”[1]26。仍会敦促雅典人对美德进行思考。雅典人不能忍受苏格拉底日日谈论美德,也不相信这样的生活是好的。苏格拉底说“逃避死亡并不难,真正难的是逃避罪恶,这不是拔腿就能跑的事”[1]29。苏格拉底认为死去是对雅典人最后一次的劝告,是用自己的生命来完成神谕的指示。
苏格拉底有罪这一宣判是雅典和雅典人的可悲,这与苏格拉底的勇敢无关,相反对他的死亡宣判是对美德的一种践踏。“我一点都不怨恨那些控告我和判我死刑的人,尽管他们的所作所为并非抱有这种目的”[1]32。他并不怪雅典对他的死亡宣判,相反他原谅雅典人的行为,因为他们对自己一无所知。“知善者必能行善”是对“美德即知识”这一原则的发展,人能根据智慧依靠理智思考去做最好的事和最正确的,使趋向完善和好从而实现善。所以认识人自身中的善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苏格拉底的美德观念是为了改善人的心灵,使人有智慧地活着。
苏格拉底是有使命感的哲人,一直到死还在劝说雅典人向善。他的最后遗言是嘱咐雅典人良善是比金钱和其他东西更重要,希望雅典人能清楚认识到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认识到自在某些事情上很能干而忽视了美德的知识,“认识到自己一无所知”才是正确认识美德的途径。苏格拉底不愧是古希腊正直的哲学思想家,他的美德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文献:
[1]柏拉图全集:申辩篇[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赵敦化.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