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京津冀农村文化产业谋篇布局

2016-12-27 13:04杜杨毕西娟
人民论坛 2016年33期
关键词:布局京津冀

杜杨+毕西娟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机遇。在机遇面前应当理清思路,只有思路清晰才能够抓住机遇完善农村文化产业的布局。这就要树立京津冀文化产业一盘棋的思想,立足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做好统筹,惠及民生。

【关键词】京津冀 农村文化产业 布局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布局农村文化产业要树立京津冀文化产业一盘棋的思想

打破政策壁垒,农村文化产业布局才能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京津冀三地的政策壁垒是制约京津冀三地农村产业布局的制度原因,这种政策壁垒主要体现为三地长期隔绝的政策机制。北京的文化产业能够获得为数众多的国家政策支持,天津次之,而河北则最弱。政策的差别人为地造成了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平衡,河北省的农村文化产业则成了政策获益最少的领域,因而难以发展壮大。因此从制度方面来说,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首先需要京津冀三地政策的等值化。这种等值化即以同等价值的政策对待农村文化产业。一方面出台政策对农村文化产业进行挖掘、保护和弘扬。另一方面促进京津冀三地政府的政策对接。京津冀三地的政策长期缺乏对接,这其中既有国家政策对京津两市,特别是对北京市的青睐和北京市自身的一贯重视,也有对河北省重视程度的不足,还有地区之间政策的条块分割和对接意识不足。因此,必须迅速调整政策,精准发力对接京津。只有在以上两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才能实现政策的等值化以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合理布局。

学会借船出海是进行农村文化产业布局的关键环节。除了政策的等值化之外,要发展农村的文化产业还需要学会借船出海,即借京津冀协同之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学会了这一点也就学会了京津冀文化产业一盘棋。农村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远逊于城市。在市场经济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处于基础地位。市场经济本身具有开放性,各种经济要素能够在市场中自由流动,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源总是会依托市场流向能够增值之处。农村丰富的文化资源就是京津冀经济资本能够增值的地方,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这些文化资源开发不够。因而亟待将京津冀的经济资本引进到农村文化产业中来。资本的游走路线就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布局路线。在此基础上,农村文化还应当主动出击,将自己的农村文化资源推介到京津冀核心区域,有选择地将农村文化中的精华推介到京津冀文化企业之中,这是京津冀进行农村文化产业布局的重要举措。

错位竞争是京津冀农村文化产业布局的基本路径。在借船出海的同时,在布局农村文化产业的时候还需要学会错位竞争。这种错位竞争既是挖掘自身农村文化产业的特色,也是为了避免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吸空和压制。具体来说京津冀在布局农村文化产业的时候应当考虑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挖掘农村独特的地域文化。比如:河北对本省的文化挖掘不够,这样就直接制约了河北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冀东三支花、衡水内画和蔚县打树花等都是河北农村文化产业的代表。但是这些文化产业太过于“地方化”,急需推陈出新。其次,利用市场化手段发展特有的农村文化产业。农村的文化产业也可以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因而利用文化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不可或缺。再次,重点扶植一批特色鲜明、具有规模的农村文化项目。京津冀三地拥有很多特色鲜明、具有规模的农村文化项目,在进行布局的时候要对这些文化项目进行保护和扶持,有重点的支持一批农村文化项目,进而推进这些农村文化项目产业化发展。最后,对濒危的农村文化项目进行保护。保护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应当将保护工作作为进行农村文化产业布局的重要方面加以考虑。

做好统筹是京津冀农村文化产业布局的出路所在

统筹城乡文化产业是完善农村文化产业布局的基本要求。京津冀农村文化产业的布局应纳入到统筹城乡文化产业的高度去看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主动作为,京津冀应将本地的农村文化产业引进到城市中来,特别是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将农村文化产业引进到京津冀中心城市中来。其次是将旅游业与农村文化产业布局工作结合起来。京津冀中心城市的居民热衷于农家游,但是旧有的农家乐等形式过于普遍。因而在布局农村文化产业时,有必要将旧有的农家乐等形式的农家游与农村的文化产业相结合,将其升级为农村文化游。这样既丰富了城里人农家游的形式和内容,又发展了农村文化产业。最后,京津冀在布局农村文化产业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和传承。只有将独具特色的农村文化保护好和传承好,才能够保障农村文化产业的独特性,在日益激烈的文化市场竞争中农村文化产业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统筹区域促成京津冀农村文化产业布局逐层提升。除了统筹城乡之外,在布局农村文化产业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统筹区域。这种统筹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理论上应当分为三个层面,即京津冀各个地市内部的统筹,京津冀各自范围内的统筹和京津冀三地的统筹。首先是京津冀各个地市内部的统筹。地市级的统筹并非是简单的搜集,而是要对本地市的农村文化产业进行挖掘和初步整合,以形成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其次是京津冀各自范围内的统筹。这种统筹并非是要将整个农村文化产业组装为一个产业,而是要鉴于东西部、南北方的差异形成几个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集团。在布局农村文化产业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促成农村文化产业的组团式发展。最后是京津冀三地的统筹。毕竟河北毗邻京津,在文化上与京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在考虑河北农村文化产业布局的时候,还必须要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高度上进行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统筹。比如:京津冀三地共建农村文化产业的研究中心和推广平台,共建农村文化公司,共同推广农村文化旅游等。只有夯实每一个层面的统筹才能够促成农村文化产业的合理布局。

惠及民生是京津冀农村文化产业布局的落脚点

带动农民增收是京津冀农村文化产业布局的棋眼。对于惠及农民的民生而言,京津冀三地应当在布局文化产业的时候从以下两个方面多加考虑。一是引进京津冀各中心城市的资本,兴办农村文化企业。企业是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不二法门。文化企业办好了,农民也就拓宽了增收的渠道。二是鼓励农村文化项目的传承人和所有人参与农村文化企业。这种参与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他们既可以利用手中的文化项目入股企业获得分红,也可以作为企业的顾问收取佣金,甚至还可以自主兴办文化企业实现致富。特别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只要树立京津冀文化产业一盘棋的思想,努力提升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将京津冀的优势资源引进到农村文化产业中来,农村文化企业一定会得到发展机遇,农民的增收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丰富广大农民同胞的文化生活是京津冀农村文化产业布局的重要方面。京津冀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不仅制约了农民增收,而且还造成了农民文化生活的匮乏,甚至一些糟粕乘虚而入破坏了某些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态。因此,京津冀在布局农村文化产业的时候,应当将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纳入其中一并考虑。一方面,京津冀要注重挖掘和宣传农村的优秀文化传统。京津冀三地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农村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先进事迹众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挖掘其中的优秀内容并加以宣传,无疑是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还要用农村文化产业化的思路去包装这些农村文化资源。比如:河北省滦南县爱心小院的故事经过媒体报道之后曾经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宣传工作十分成功。但是如果用文化产业化的思路再去审视此事,则会发现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太多太多,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大可以之为题材进行深入挖掘。此外,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要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京津冀三地还应当运用政策和市场两种手段将京津冀的先进文化请进来,既创造经济效益,又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作者分别为华北理工大学社科部讲师;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周云逸:《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破局之策》,《河北学刊》,2010年第30期。

责编/杨鹏峰 贾娜

猜你喜欢
布局京津冀
京津冀协同发展
布局著名变例典藏集锦
起马转中炮对屏风马布局探秘
布局著名变例典藏集锦
医疗布局决定未来
京津冀协同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赵金成先胜宿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