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慧娟
语文学科具有知识性、形象性、情感性的特点,还蕴含着思维性的特点。学习语文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再通过思维产生感悟,创造新形象、新情感,来培养语文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阅读课堂不仅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还要让学生读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作用,这样才能够达到会读、通读、读懂的目的。
一、激活想象。探究阅读
教师要借助学生个性阅读已经形成的探究习惯和方法,促使学生自觉阅读。要让学生的视线聚焦到教师规定的体裁上,并要求他们自觉运用兴趣和阅读经验。引导学生基本固定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技法,尽量使学生参差不齐的感悟能力、认识能力趋于统一。
语文课上,教师不仅要讲解课文,还要教会学生运用想象阅读。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是无表象的单调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笔者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
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一阵清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二、运用想象,领略内涵
学生与文本作者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笔者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得对,而又不完全对。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羡慕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三、结合生活,学以致用
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所以,阅读教学不能为教课文而教课文,必须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践,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把课文中蕴含的语文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相结合,使学生能真正学有所用。将课文中的生活画面、人物的喜怒哀乐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衔接,以使学生产生共鸣,与作者共同感悟生活与人生。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主动自觉地去学习,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课堂,立体式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与认知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求知欲、表现欲和成功欲,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改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转变教育思想、优化教学措施。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从而提高创新能力。